『壹』 女儿长大后,还没嫁人父母就往外推。一副高高挂起的样子。女儿不该心寒吗
这种事情,得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也没有简单回答。
女孩长大,不管是否嫁人,就应该要生活自理能力。如果女儿在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得不到任何社会经验和生活体验,往外推是必须的。父母那么做也是对她负责的,父母不可能养她一辈子。
如果女儿很自觉,努力上进,只是暂时在家,父母把人往外推是不对的。
大概率,父母是对的,父母早已寒了心。女儿需要做的,是勇敢走出去,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贰』 父母做了哪些事,让你觉得瞬间心凉
14年和弟弟一起开店,当时开饭店,我老公烧面条,2个月赚了1万多,当时没多想,把钱都放我妈那了!后来不愉快了,那一万叫他拿出来分,死活不拿,是我们三个人做,我们夫妻俩和我弟一起,结果我们贴了人工还亏了2000,他们赚了1一2万,闹的两家人不愉快,现在想想都还很气,所以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不要和开
『叁』 生活中,家产给儿子却让女儿养老的父母究竟有多让人寒心
-03-
父母长期偏爱家中某个孩子,不仅很容易造成另一个孩子心理失衡,还会让兄弟姐妹不和。
偏心是父母给孩子最深的伤,希望做父母的要对孩子一视同仁,不要让你们的偏心,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阴影。
一个人童年时期留下的心理创伤,会像梦魇一样伴随一生。父母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的偏心,会给孩子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那种不被在乎和重视的感觉,只有亲身经过的人才会懂。
我就是因为父母的偏心,造成了特别自卑,不自信的性格,而且影响到自己的择偶。哪怕是现在,我爸妈始终还是心有不甘
对于那个原生家庭,我的心都凉透了。如今,只是顾念父母的年迈,虽然没有原谅他们,但也不再计较了恩恩怨怨了。
我希望为人父母要努公平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孩子。爱孩子,就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真爱,让孩子在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中长大,而不是偏爱。
因为偏爱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是非常深远的,而且这种伤害是不能轻易被化解。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拼尽全力爱着自己的孩子,无关男女,才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
『肆』 自己父亲说再多女儿都没有儿子重要
我的父母是60年代的人,出身贫寒,靠着一步一个脚印才打拼来今天的生活,虽不用种田了,但还是会为了三餐温饱日夜操劳,只因家里张口吃饭的人太多。
我从上大学就出去城里了,后来毕业又只身在大城市里奋斗,从未停歇,回来经常听见吵架抱怨,吵来吵去,到底还是因为没钱。
没钱是客观原因,家里人口多,上有老下有小,儿子们又各自挣钱进自己的口袋,生活费伙食费全靠两个老人承担,累得苦哈哈。让儿子们出生活费,这个推卸那个推卸,到最后还是两个老人苦苦经营。
我爸还好些,嘴不碎,我妈就经常抱怨,我说既然觉得辛苦,那就少干一点,让儿子们分担一点,然后又没下文了,永远停留在抱怨中,没有实际解决的方案。
农村父母就是这样,永远都在忙啊忙,为了儿子干到老做到死。
我是很自觉的,回娘家住一段时间,我就主动给生活费,不占父母的便宜,主要还是不想让哥嫂落下口舌,给了钱自己也觉得心安。
尽管父母嘴上不说,他们的内心依然会认为:女儿嫁出去了回来就是客人,客人给伙食费很正常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发现父母看儿子媳妇的脸色了。
心里藏了许多事,不敢说儿子,只能自己默默的干。
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还是因为老人觉得自己老了干不动的时候,要靠儿子养老送终,要靠儿子操办后事,所以,趁现在能干得动的时候赶紧干,自己心安,儿子也好过。
02.
还有一层思想,父母认为儿子才是真正的一家人,才是血脉的延续,既然是延续,付出再多都不觉得会白费。
但倘若是为了女儿付出,那都是要计较成本的,否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农村父母,在女儿坐月子的时候,母亲会收女儿的辛苦费,哪怕不是直接说也会经常抱怨如何辛苦如何累,但却很少会问媳妇要辛苦费。带孩子也同样。
说到底,还是将女儿当成外人啊。
很多读者留言说,很多女儿都不孝顺,在农村就是赔钱货。
这话我是不认同的,我认为天下没有一开始就不孝顺的女儿,只有一开始就偏心的父母。他们从一开始就认为儿子比女儿重要,将所有的人生精力都贡献给了儿子,那么,作为女儿,同样是父母的亲生孩子,又怎么会不伤心不心寒呢。
人一旦寒了心的时候,对许多事都会敷衍了事,对父母也一样,她可能只是在过年过节象征性地送礼,却很少给予关怀。
我越来越觉得,作为子女,给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付出感情。钱没有温度,感情却有。
我们村里有户人家,生了两儿两女,人人都夸好福气,实则有没有福气,幸不幸福,只有父母知道。
两个女儿读到初中就毕业了,小的那个女儿很渴望继续读书,因为没钱只好放弃了。
出来打工后不甘心做厂妹,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后来上了电大考了文凭,进了企业当起了白领,人生总算向前跨了一步。
03.
大的女儿打了几年工父母就催着赶紧结婚,这样能换点彩礼修房子,将来儿子结婚,也不至于房子不像样。
大女儿心不甘情不愿地结了婚,婚后很不幸福,尽管婆家有点钱,可到底在婆家没地位,时常被婆婆和老公辱骂,心里很不是滋味。
大女儿始终觉得自己是被父母卖掉的,这个心坎始终跨不过去,对父母产生怨恨之情。从此以后,就对父母的感情大不如从前了。没事也不怎么打电话联络,也不怎么安慰爱抱怨的父母,只是逢年过节去看望一下,给点钱吃顿饭就走了。反正她心情不好,婚姻不幸福,父母也不会过问,也不会管,只能默默承受。
她觉得,你们既然觉得儿子才是宝,女儿是草,干嘛嫌辛苦还要干,自找的。
再说说小女儿,自从进了企业里工作后,收入还算客观,养活自己不成问题。可父母常常来电话,说家里生活如何不好,两个哥哥如何没出息。
说来说去,还是要钱。小女儿心软,工资一发,就寄回一半去了。
父母拿到钱,转眼就花在了儿子身上。
大儿子要结婚,说彩礼钱不够,父母拿不出那么多,又找小女儿借,说是借,实则有借没还。
第二个儿子结婚,说要买房,问父母要钱,父母将一辈子存的积蓄拿出来,也不够,最后还是小女儿支援。
总之,小女儿为了这个家,付出太多太多了。
如果说,一个女儿为了家庭付出很多,能够得到家庭成员同等的帮助,尚且内心平衡一些,如果总是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换了谁内心都不好受。
父母只会压榨女儿,却偏偏没觉得女儿好,就算表面上想做成一碗水端平的样子,那不过是在小事情上,大事上完全偏向儿子。
04.
每当小女儿酸溜溜地向父母吐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父亲总是沉默,母亲总是说:“哎呀,你的亲兄弟别那么计较了,父母死后哥嫂就最亲了,再说全家就数你挣钱最多了,帮一下兄弟怎么了。”
没结婚以前,或许会认同这句话,可一旦结了婚,就不再相信这句话。就算女人为了娘家付出再多,兄弟们都会看不见,就像打水漂一样没了,假如你生活比他们好,他们还反过来抱怨你不扶贫。
可事实上,父母已经在他们的身上付出太多太多了,又有谁考虑过作为女儿的心理,也同样会不平衡,也同样渴望父母的关注和付出。
像这家人的大女儿,明显对父母有怨恨,但却不敢表露出来,怕伤了父母的心,也怕影响了表面的和气,只能自己承受。父母却觉得她付出太少,不太孝顺,白养了。
小女儿呢,明明付出很多,渴望得到父母和兄弟的一丝丝厚待,反而成了奢望。
打败亲情的往往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反而是日积月累的小事。
这家父母后来老了干不动的时候,让两个儿子养老,谁也不肯多付出,大的儿子说自己条件不好养不起老人,第二个儿子说自己要还房贷生活压力大,也养不起老人,总之推来推去,到头来,两个老人心里憋着气,吵着要回老家去住。
最后吵得没办法,一个儿子养一个老人,老夫妻俩硬是被拆散了。兄弟们还经常抱怨养老人太辛苦付出太多,言语之中埋怨世道不公平。
05.
然而真的不公平吗?父母一辈子为了儿子做出贡献,甚至不惜压榨女儿贴补儿子,女儿们都还没算账,儿子又哪里来的底气抱怨?
儿子在享受父母所有的付出时,就应该想到,总有一天,父母也会一次性让儿子还。
这个世道总体是公平的,当女儿有一天突然不想对父母太好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为什么会这样。
当儿子要给父母养老送终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年轻的时候父母为他付出了多少。
女儿不是不想孝顺,不是不想养父母,而是父母始终觉得;女儿再好,也要嫁人,还是儿子可靠。
这样的思想到底什么时候能改变。
『伍』 我被自己父母称作为一个无情的人,只因为我被身边所有人寒了心,注定是孤独的!
父母都认为你是无情的人,那么你一定是无情的人。别给自己找借口。
『陆』 父母的对话令人寒心,爸爸妈妈你们真的有把我当亲生孩子吗
既然你已经听到这些话,你可以将它放在肚子里面不说,像往常一样照顾爸妈。爸妈不可以选,但是我们可以用一种很客观的态度对待爸妈。爱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一味的付出,因为每个人付出爱的时候都就希望能得到对方的回馈。
孝敬爸妈,与你是不是女孩子没有关系。父母跟不上时代的观念,你可以迁就父母的态度,自己把苦吃了;你可以利用一些事情改变父母的态度,让他们知道感恩自己。我们处在并不是封建社会,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有所感激,我们提倡的并不是愚孝。
唉!现在每个家里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存在,父母就觉得生儿子在身边能养老,女儿长大了就嫁出去了,打心眼里看不起女孩,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做为家里多个孩子的我们都能感受的到,我想说,你妈肯定也爱你,虽然不能跟你弟弟想提并轮,但你也是你妈的亲闺女,她可能是装不住事,刀子嘴豆腐心,你别介意啊,想开点。
『柒』 为什么只有女儿的家庭,父母晚年多半不会幸福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喜欢女儿,因为女儿不仅是贴心小棉袄,对待父母也很有孝心,所以谁家有个女儿就让人很羡慕。而儿子就是一件皮衣,夏天穿闷得慌,冬天穿不暖和,有时候把心都整得哇凉哇凉的。王伯伯就有一个女儿,从小就是学霸,上的大学也是国家重点。最重要的就是孝顺,挣到的第一笔钱,就是给老俩口买东西。隔三岔五的就给他们买东西,周围人都夸女儿懂事、贴心。
看过一档节目,里面的父亲面对年纪大还未婚的女儿十分担忧,就怕自己老了之后,没人照顾女儿。但也怕女儿嫁的并非良人,所以父亲就是很矛盾的个体,也正是因为他们爱得深沉。父母对女儿的爱真的非言语能描述的,唯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有女儿的家庭,晚年多半过得不会幸福,过来人道出真相戳心窝。
『捌』 是不是女儿送礼物给父母的多少就代表父母在她心里的位置就多重
是不是女儿送礼物给父亲的多少就代表父母在他心里的位置就多重。这才不是你送的东西多少就代表在心里的位置有多重。送父母的东西不在于多少。在于父母是否能用得上。如果你买吃的父母是否喜欢吃?父母常吃的喜欢吃的东西你也能了解到。最好买一些父母喜欢吃的,喜欢喝的。或者是父母喜欢穿的。并不在于你卖多少。也不善于你们买东西,在于你经常回去看看父母。让父母经常看到你。只有这样,父母的心就知足了。这也能证明父母在你心里的位置有多重。
『玖』 出嫁的女儿为什么不再受娘家人的待见
因为在娘家人的心中,女儿出嫁那一刻,就已经脱离这个家庭,是属于别人家了。但其实这种说法是荒谬的,如果女儿连娘家人都不受待见,婆家人又怎么会珍惜她呢?所以这种偏见是不提倡的。
我个人不大喜欢这样的偏见。认为女儿只要嫁出去了就属于这个家庭,所以没有必要待见她。甚至有人认为,回来了,也只是占娘家人的便宜,为了去帮衬婆家,我认为很可笑。其次,不管男女到最后都是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如果在婚后就这样做,很难不寒了女儿的心。
毕竟如果女儿在外受了委屈,没有娘家可以扶持,就是非常糟糕的。即便女儿回来娘家,也不应该不受人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