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抄地藏经书具体回向父母朋友怎么写的例子
念佛抄经有很大功德力,每天坚持念佛抄经,功德不可思仪,你若能每天专修一个佛号,这样一法深入,更是灵验,十方诸佛会护念,因为你找到路子了,会逐渐清净的。
佛陀有8万4千法门,打坐也是一个法门,念阿弥陀佛也是一个法门,念楞严咒也是一个法门,每个法门就像一艘船,你只能选择一艘,然后每天坚持划船,终有一天会到达清净的岸边,不过要是你选择两艘或多艘,你不是划不动船,就是打翻船,要是你能与一个法门相应,其他的你也自然也会明白的,因为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在讲一个问题,就是在修心,熄灭贪嗔痴,七情六欲的,你可以在振霖法语这个博客,里面有许多佛法知识的,也有许多讲经。
‘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回向者可得七分之六的功德,被回向者可得七分之一的功德,若有指定回向对象的,那么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你可以念经持咒,助印经书,布施等等功德,做完后,你可以说抄写地藏经(你做的事件)功德回向给佛道法界众生(没有指定对象),我的九祖父母,宗亲眷属,怨家债主,肉身致病的有缘众生(也可指定对象)及我的朋友,愿你们离苦得乐,愿借此经功德,愿我生活安乐。(愿望根据自已心里所想的发,这样才跟佛法相应,会灵验)
现在念佛的少,你尽可能回向与你有缘的众生,这样他们收到功德,日积月累,离苦得乐,你也逐渐好运连连的。
你想要在人世间混的好,什么是混的好?就是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家庭安乐,你得要增加福德力,你观察分析研究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真的和努力,能力无关,和福德力有关,你们认真观察,比你笨的人,比你有钱,从不锻炼的人,比你健康,读书比你笨的人,却做了官。。。你怨天怨地,觉得不公平,其实是公平的,福德力就如信用卡,你积累的额度不一样,你透支的情况不一样,你还款的情况不一样。。。。
世间一切荣辱吉利,由福德力决定。而决定福德力的,是三个因素:过去世积累、祖先的积累、今生的积累。前二个因素我们无法把握和改变。唯有今生的积累撑握在自己手里 。
当然孝顺父母,布施,助印经书,建塔塑像这些都能增加福德力,不过要是你能好好每天坚持念经也不错,因为,这是赚福德力最快,最方便,不会亏损的方法,你有了福德力,一切自有福报享受。要不你怨天怨地,一切无效,该发生的一切依然在发生着。
B. 念完经文后如何回向给每世父母呢特别是今世父母
诚敬的读经和念佛完后,在念回向文前加上一句,愿以此功德回向给遍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回向给我的历代冤亲债主和父母,回向给今世的父母。
然后念回向文即可。不要太执着,其实回向给遍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就包含了你历代的父母和今生的父母。教你说这么多,是免得你因为执着生疑惑。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如果单独回向,为了表法是可以的。比如说,今天我们单独给一个人做善根回向,为了这个人能高兴,能进入佛门,得到度化,有这样的意义,是可以的。但我们现在不是表法,而是发自内心地有这样一个贪念:“我还要给我的孩子和家人回向一下。”这是我执,是贪着,不是表法,这样不如法。
你回向给一切众生的时候,你周围的众生也包括在内了。但是心里不舒服,必须得回向给家人,说明还是没有放下自我,平等心没修出来。
我们现在在修大乘佛法,尤其是在修大圆满法,一切都应该是圆满的。你第一次回向的时候,已经大圆满了。若是还要第二次回向,还要单独回向,那你还没有修到大圆满。如果你真修到了大圆满,是不会有这个念头的。大圆满说容易,做难啊!能活在当下的人才是大圆满。若是有分别、执着,不会有大圆满。
善根回向要发自内心,不能虚情假意。我们也在回向,但是为什么没有得到法益呢?就因为我们都是在表面上做回向,不是发自内心的。若是我们能够发自内心地把功德和善根回向给众生,离成就就不远了。
C. 为家人祈福的经书 我想抄经书为家人祈福,哪些经书能为家人祈福求推荐。如何回向给家人
可以抄经文 药师经 地藏经 普门品 都行
任何纸笔都行的 太多 可以烧掉同时念诵佛号 灰入干净流动水里即可
回向文是: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名字)的历代宗亲,六亲眷属,历劫 冤 亲 债 主,错@杀@,误@杀@,故@杀@的一切生灵,人,非人等,愿你们早日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往夕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三遍。
D. 如果念完经想要回向给我父母,需要怎么说
念完经书啊、放完生啊等的活动以后,一定不要忘记做回向,回向有两种,一是大回向,也就是回向给法界众生的,二是小回向,回向给你指定的人或众生的,二者合起来做,受益很大:
一、大回向(三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二、小回向(三遍):
弟子某某某,愿以本次持诵______经书______遍的功德回向给某某某(这是你的名字)、某某某(这是你要回向的姓名,如父母啊等)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弟子某某某真心求忏悔!
E. 为刚去世亲人抄经应该抄什么经,怎样回向
阿弥陀佛,这位师兄真是有孝心,其实这个不难的,你抄完经书以后,就这样回向:弟子:某某某
愿以此抄写经书之功德,回向给已故的亲人:某某某,愿他能早日l离苦得乐,往生净土,永不堕入三恶道,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在世时,若不行善行恶多的话,死后会根据自己的业力,到地狱里面去受苦, 如果这时你想帮他的话,只有一个办法,他死后的七七四九天以内,你要为他多做功德,多行善事,供养僧众,才能超拔她的苦难,其实,就算你这样做了七分功德,他也只能得到一分,这是我在地藏经里面看到的,婆罗门女就是这样救她的母亲,最后她的母亲才能升天享福,不过她母亲是犯了很重的罪过,毁谤三宝,才受着无量的苦。最后你还要求佛菩萨加持你,善根增长,宿障消除。阿弥陀佛 ,忘了说了,你可以把已经抄好的经书,拿到寺庙去焚烧。
F. 抄写佛经怎么回向
可以回向自己家亡故的家亲眷属,希望他们早日超生;可以回向现生的父母长辈,祝愿他们健康长寿;可以回向社会安定和平,时间永无战争。。。很多的,看你的愿望和心量,都可以。
G. 抄完经文后,如何做回向
可按如下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如果有所求,可这样回向:
愿以此抄经功德,回向给某某(自己或别人)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某种正当的愿望顺利实现(如求学、疾病痊愈、婚姻幸福等等),尽此一报身,往生极乐国。
回向,是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因为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而回向怨亲债主,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回向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将功德回向自己,虽有违大乘精神,是世间法,但于初学者而言,通过学佛如法地自利,还是有其积极性的。
H. 请问抄写经文应该如何回向呢谢谢
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1 佛法里面对于回向非常重视,为什么要回向?回向是破执着,你就晓得这个很重要!
2 我们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当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业,都回向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3 “上报四重恩”是回向给我们有恩德的人,“下济三途苦”是回向给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
4 常念三宝恩、常念众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国家恩,这是我们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
5 一个人能常常念恩,德行就会 越积越厚,我们常讲积功累德,这是累德。
6 这个“下济三途苦”,是叫我们看现代的人,造了这个业因,但还没有堕落下去的,我们可以帮他忙;已经堕下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去的,就没法子了。
7 回向偈我们天天都念,从哪里下手?要怎么做法?上报四重恩就要从“孝亲尊师”这里做起,下济三途苦就要从“慈心不杀”做起。
8 做的善事统统回向,就是还无量劫来一切众生的债。
9 把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功德,都送给一切众生,这叫回向。
10 不回向,你所修的福报、功德是有范围的、有限的。
11 一回向,你的福德、功德变成无限的。
12 做任何善事都回向,则功德无量。
13 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供养功德才能圆满。
14 我们修行,不是为自己修,而是为众生修;只要有这个心,就是回向。
15 我们以智慧善巧方便将佛法传播,推荐给一切大众;这样去做,做了不求人间任何的福报,只有一个目标,求生西方净土,这叫回向。
16 念佛这个法门,经上还有说这个法门叫“不回向法门”。
17 为什么叫“不回向法门”?因为念佛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换句话说,他虽然不回向,他念念都是回向。
18 我们断恶修善不是为自己,破迷开悟不是为自己,成佛也不是为自己,乃至于我们生活、吃饭、喝水也不是为自己;只要有这个心,就是回向。
19 有恩的,我回向给你,这是报恩。
20 有怨的,我回向给你, 这是解除怨结。
21 冤业病,是冤亲债主缠身。以诵经、念佛的功德回向,这是调解。他若接受,问题就解决;若不接受,就有麻烦。
22 佛教我们每天念佛、听经,都将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希望他们明了,我们成就了,就是报恩、还债;这样,就可以减少冤亲债主的障碍。
23 我们拜佛、诵经、念佛,都希望回向给历劫冤亲债主,更应当发愿:将来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首先我来度你们。
24 超度不需要具备什么仪式,真正功夫成就了,以自己的诚心诵经念佛,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就超度了,他就得利益了。
25 回向,就是不着相;不着相,心才清净!
26 回向的意义是“作而无作”,我所作的这个无心,就当作没作一样。
27 如果你做桩好事,常常念到做了多少多少好事,那功德又没有了,又迷了, 越迷越深。
28 回向是帮助你觉悟,所做的一切功德统统不要,统统把它忘掉。
29 福报、善行,是一切众生的,不是“我”的;把“我”给忘掉,这叫做回向。
30 人生很短!在这极短的时光当中,我们要能忍受,纵然有福,不能享尽!
31 我们要认真修福报,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这样才能保住我们临终时候清清楚楚。
32 福报享三成就够了,其余的布施给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这才是求生净土唯一正确的方法。
33 普贤十愿,实在讲只有七个誓愿,从礼敬到请佛住世这七条,后面三条是属于回向。
34 回向里面第一个是“常随佛学”,这一条就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这是回向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实际就是法界,就是真如本性。
35 “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菩提是觉,菩提是智慧,菩提是大彻大悟。
36 学佛一定要找一个榜样,最好的榜样是佛。一切诸佛当中,阿弥陀佛是最殊胜的榜样,本师释迦牟尼佛对弥陀的赞叹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跟谁学?跟阿弥陀佛学。
37 我们学佛要以佛做标准,我们要跟佛学。佛不在世了,那我们依靠什么?诸位要知道,就是依靠经典,经典就是佛的法身。
38 我们除了学佛之外,还要面对社会的现实。在现实社会里,我们如何来处事待人接物,如何来过我们现前这一段生活,那你就要懂得“恒顺众生”,这个日子过下去才没有障碍。
39 要顺他,不能不顺。顺的里面要有智慧,不是一昧感情的顺,是要有理性的顺,这样才没有错。
40 “恒顺众生”,众生无论作善作恶,你要能够忍得过,你要能够在这个境界里头如如不动,这就是“恒顺众生”。
41 唯有恒顺众生,心里才不起烦恼,心才会平静。众生恶,旁敲侧击诱导他,实在不能的,随他去!几时他回心转意,几时再来度他。
42 “普皆回向”是总回向,就是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众生,同生净土。
43 “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实际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一法不立,清净无为。
44 “普皆回向”,是把心量拓开;心量拓开,就可恢复自性。
45 “普皆回向”,心量拓开跟虚空法界一样,这样的功德才是圆满功德。
46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将无量劫的恩人、冤亲债主都包括在其中,这是最圆满的回向。
47 很多念佛人虽然天天念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那是口皮上的发心,心里是实在不想去。他们发的是凡夫心,没有发菩提心。
48 要真正发心愿生西方,那才是无上的菩提心;这个心很难发,为什么?真正发菩提心的人,贪嗔痴慢、是非人我统统舍掉了,他一心一意就想西方极乐世界。
I. 手抄经书怎么回向家人
南无阿弥陀佛
你回向的不是你抄写的经书,而是你恭敬诚心清净抄经的功德。
就和普通念佛,念经后的回向文一样回向。
回向偈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二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J. 请问如何念经回向给父母
孝心可嘉,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诚心诚意地诵经,然后将诵经的全部功德回向给父母(按回向文念三遍,回向的对象是父母以及父母的冤亲债主)就行了,然后加念三皈依,即代父母及父母的冤亲债主作三皈依(念皈依文三遍即可)。最后还要念回向偈,也就是要将我们平常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最重要最大的...心愿,因为只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才能功德圆满,普度众生,包括对父母的孝心也才能圆圆满满。 诵经之前,念佛号和炉香赞就是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护念,再且说了,就算有冤亲债主来听经,那也是好事,一点也不会减少诵经的功德,反而会增加功德,诵经的功德无量无边,谁听谁受益,不会因为多一个人听经,其他听经的人就会功德减少,比如老师讲课,十个学生听课,十个学生受益,如果增加90个学生听同样一堂课,那就有一百个学生受益,先前那十个学生的益处一点也没有少。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