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现在有多少家庭是父母是独生子女并且孩子也是独生的
很多了,但具体的数字还真没有官方的统计
② 中国普通家庭月收入平均多少啊
我在美国认识的普通家庭,年收入大约是6、7万美金,10万美金以上的家庭算很不错了。由于美国的税很多,比如年薪64000美金,真正拿到手的只有48000而已,也就是交了16000美金的税。当然,税率在不同的州有不同的比例,不过大体都差不多的。
其实很多美国家庭,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妈妈都是做全职家庭主妇或者是做兼职工作哦,所以收入并不会很高。因为美国这边的学校下午3、4点就放学了,低年级下课还更早,再加上很多美国家庭都有2、3个小孩子,如果父母都做全职工作,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送、照顾小朋友,除非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的话,可请保姆去接送,或者有亲戚、长辈帮忙接送。
至于支出,就要看这个家庭有什么负担吧,比如刚组建家庭的年轻夫妇,要供一套十来二十万美金的普通房子,同时供3、4万美金的车,再加上平时的生活费,一个月至少要3000-4000美金。
③ 中国家庭数量
你好朋友,中国家庭数量现在有4.3亿之多,祝福大家新年好,幸福快乐,一、以前不懂事,总和一些讲不通道理的人苦口婆心,费劲巴力。现在明白了,跟不在同一个频率上的人沟通,即使你一分钟原谅他上万次,都没有多大意义。毕竟,不想懂你的人,怎么也说不通,懂你的人自然会明白。
二、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声“我好累”,永远不要在心里承认说“我不行”。
三、你只有竭尽全力之后,才有资格说你运气不好。
四、像我这种过份敏感又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要是爱上了你就必须得占有你,如果无法占有你,相处对我来说绝对是种艰熬,眼不见为净,不爱也刚好。
五、哪里有所谓原谅呢?只是害怕一个人过下去,只是不甘心,只是舍不得。等到终于舍得了,终于不害怕自己一个人过下去了,也许就已经老了。有些人,真的值得你浪掷青春吗?不是他值得,而是你没勇气。
六、偶尔停下来看看风景,你会发现生活很美好,不要抱怨。
七、保持微笑,停止抱怨那些改变不了的事。无论你开心与否,时间总是不等人的。
八、世界上最美好最漂亮的东西是看不见的,也摸不着的,它们必须用心去感应。
九、其实我想要的爱情很简单,我说话时你会听,我任性时你会爱,我需要时你会在。
十、时光荏苒,愿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不负那些青葱岁月。
十一、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自己想去的地方,不管那有多难,有多远,有多不靠谱。
十二、想吃了不要嫌贵,想穿了不要说浪费,保持心态的平和永远是最美,天天快乐才对。
十三、失望和生气是不一样的,生气只不过是想被人哄哄,而失望就是你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开始理性思考这段感情存在的意义。
十四、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十五、一生这么短,一定要回归现实生活,将余生留给最爱的人。
十六、努力不一定能实现一切,但它能告诉你,你最远到哪里。
十七、你可以遗憾,但是你绝对不能后悔。遗憾证明你努力过了,只是力有不逮。而后悔,只能说明你当时没努力过。
十八、累的时候抱抱自己,哭的时候哄哄自己,身边不可能无时无刻有一个人,陪着你宠着你,要学会自己疼自己。愿你有前进一寸的勇气,亦有后退一尺的从容。
十九、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二十、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你今天的努力昨日的痛楚,极可能会造就你明日的最大动力。
二十一、不要只追求漂亮的外表,它会欺骗你的眼睛;不要只追求财富,那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追寻那个让你内心微笑的。
二十二、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好自己;爱人要有度,留一点自我,才会有自尊,你的付出才会有人重视。
二十三、走好自己的路,迈好自己的步,少理那些背后说三道四的。
二十四、与其纠结着无法改变的过去,不如微笑着面对未来,因为生活,没有如果。
④ 中国有多少家庭
截止2014年,中国家庭数量达4.3亿户。
2014年国际家庭日中国纪念大会5月14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时指出:
中国家庭数量居世界之首,有约家庭户4.3亿户,占世界家庭户总数约1/5。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在1950年代前,家庭户平均人数基本保持在5.3人水平,到2012年缩小为3.02人。
独居老人比例逐渐升高,单亲家庭、丁克家庭、隔代家庭出现快速增长态势。流动人口举家迁移趋势日益明显,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大量出现。
(4)中国多少家庭父母有工作扩展阅读:
我国家庭结构趋势:
1、家正在变小。
两人家庭、三人家庭正在成为我国家庭类型的主体,核心家庭占到6成以上。除了家庭规模小型化以外,家庭类型还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单人家庭、空巢家庭等形态不断涌现。
2、城乡家庭收入差距明显。
城市最高20%的家庭收入是最低20%家庭收入的19倍,农村家庭间的收入不均程度大于城镇家庭。
3、在养老服务方面,目前对社会化服务需求较大。
养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城乡养老照护和医养结合需求较大,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
⑤ 中国目前有多少比例的年轻父母在外打工
从我周围的人来看,在农村估计有百分之九十的中青年人,都在外打工。
还有很多六十多岁的老人也出去了。
因为 村里人很少了,村庄中间的路边都长了很多荒草。
⑥ 有多少父母能做到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⑦ 中国有多少户家庭
截止2014年,中国家庭数量达4.3亿户。
2014年国际家庭日中国纪念大会5月14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时指出,中国家庭数量达4.3亿户,居世界之首,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平均家庭规模为3.02人。
报告中还指出,虽然全国人口增长率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家庭数量还会在一个时期内持续增长。据预测,2040年中国的家庭户数量将跨上5亿户台阶,2045年达到峰值(5.04亿)后开始减少,到2050年仍将保持在5亿户左右的规模。
(7)中国多少家庭父母有工作扩展阅读:
中国家庭的特征:
1、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过程中,角色作用有限,陪伴和教育不够。
目前,我国父母双方共同照料儿童日常生活的只占7.5%,而共同教育的只占11.7%。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0到5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调查发现,父亲的角色发挥不足。
2、流动家庭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常态家庭模式。
其中流动家庭模式接近20%,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留守妇女占比超过6%,留守老人是接近1/4。
3、城乡家庭收入差距明显。
城市最高20%的家庭收入是最低20%家庭收入的19倍,农村家庭间的收入不均程度大于城镇家庭。
⑧ 中国有多少家庭
据中国民政部2007年5月23日发布的《2006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6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191.3万对,比上年增加12.8万对。其中,离婚率最高的城市是北京离婚率为39%,其次是上海38%,深圳36.25%,广州35%,厦门34.9%…… 专访
曾经的单亲爸爸:希望更多人不再单身
2005年6月,一个名叫“中国单亲家庭网”的网站在网络上出现,两年间,点击率已达12万多。然而,网站和论坛的创始人周学军却说:“我宁愿网站论坛都垮掉,没人看,没人讨论。”作为一个曾经的单亲爸爸,周学军深深地体会到:积极地面对单亲生活,不再自我封闭,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才能走出阴影,过上快乐的生活。
域外:单亲家庭不再闷闷不乐
单亲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有社会学家列出家庭关系不和谐给人们带来的三大痛苦:丧偶、离异、父母分居。单亲家庭几乎包含了这三大痛苦,他们曾被视为是这些痛苦的必然承受者。然而,其实随着家庭观念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在西方国家,单亲家庭的父母和孩子都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我们不是异类,我们不再闷闷不乐。
在英国,2005年有1900万单亲家长抚养310万名儿童,大约四个育有儿女的家庭就有一个是单亲家庭。2006年的一次调查,英国境内的单亲家长,父亲占了9%。英国有1/3的婚姻破裂。单身女性(包括离婚和未婚)的人数首次超过了在婚女性的人数。单亲家庭和非婚同居、非婚家庭一样,在英国是很普遍的。在学校,老师要想了解学生同居家庭的情况,已不问你父母是做什么的,而是问“和你一起生活的大人是做什么的”。2007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离婚率更是高达66%,德国离婚率也居高不下,已达到51.9%。
美国单亲家庭孩子占孩子总数的20.6%,由于这些国家单亲家庭数目庞大,整个社会有很大的宽容度和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所以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没什么两样。
一个移居美国的中国家庭曾遇到这样的尴尬,她的左邻右里几乎都是单亲家庭,一天,中国小朋友回到家里问了一个问题:“隔壁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离婚了,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离婚啊?”听来像是笑话,但是却能反映:单亲家庭在美国人看来,不过是一般家庭关系中的一种,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他们更重视个人情感,认为“强迫两个价值观念不同、不相爱的人勉强维持婚姻十分残酷。”因此,很多人宁愿成为单亲父母,也不愿强求不幸福的完整家。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的梦想。
⑨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大约为多少
尽管已成社会热点,但中国到底有多少失独家庭目前仍没有确切数据。据人口学专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会有1009万人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不用太久之后的中国,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数量
1009万家庭可能面临失独
易富贤的数量推断来自于两组数据:一个是中国从1975年到2010年共产生了2.18亿个独生子女家庭;另一个是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出生1万人,就有360人在10岁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岁之前死亡,760人在44岁之前死亡。
结合这两组数字不难算出,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有1009万人会在25岁之前死亡。
按照医学上49岁生育极限年龄来看,这些失去孩子的母亲很少再生育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现状
生活无助“抱团取暖”
哈尔滨的一对夫妇几年前失去了他们的独生女儿。女儿当时在北京读大四,实习期间在外租房,因为长得漂亮,一天晚上回家路上遭到相识者奸杀并被残忍分尸抛到小汤山。女儿去世后的四年间,这对父母一直在寻找凶手、打官司。四年间,他们自虐般地住地下室,吃最差的饭菜,因为他们觉得女儿惨死,自己不能有任何享受。官司四年后结束,凶手绳之以法,妈妈爬上小汤山垃圾山顶放声大哭。
“坟墓里如果是我,该多么幸福。”这位妈妈说。
在唯一的孩子离去后,养老成了首要问题,入住政府养老院需要儿女签字,这让没有儿女的他们无处可去。“我不怕死,我怕老。”一位失独父亲说。此外,歧视、健康等种种问题也接踵而至。
绝大多数失独家庭最终都开始远离正常社会,以“抱团取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面对未来的生活。
>>政策
经济补助难解根本问题
据2001年12月份出台的《中国计划生育条例》第27条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对于这个“必要的帮助”究竟是什么样的标准且如何实施并没有明确说明。
从失独家庭的现状来看,政府虽然在持续推进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却一直停留在对具体的经济政策做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始终难以彻底解决失独群体目前面临的多重生活问题。
国家计生委原巡视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原理事长苗霞表示,更大的挑战还是这些父母的生活空白问题,比如未来养老怎么办?
>>建议
经济、精神共慰藉
如何解决失独家庭目前面临的问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史柏年日前提出了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管齐下”的办法。
“从经济来讲,要把对失独家庭这样的风险补偿标准提高。”
在生活照料方面,史柏年称:“要发展社会性的养老,包括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
“第三个层面就是精神慰藉。”史柏年说,“社会公众的理解很重要。大家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失独家庭并不是问题家庭,媒体报道也不要把他们标签化。”
苗霞认为,“帮助失独群体走出阴影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也有这个责任。例如像病人在医院抢救需要家属签字的规定应该考虑修改,例如社会组织可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大家一起努力让失独者走出阴影。”
⑩ 中国有多少家庭达到了中产
大慨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