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法律分析: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加强与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五、通过各种方式,每年组织辖区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包括血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的检查。
法律依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二、服务内容 (一)健康教育内容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② 如何完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健康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点内容之一,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脑、肾等各个脏器生理功能减退,代谢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各种慢性疾病,开展健康管理服务能预防疾病段谨的发生发展,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及病死率。
针对辖区内 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每年为老年人提供 1 次健康管理服务,通过问诊、常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了解老年人健康状态和生活方式,并作出相应的健康状况评估和健康指导。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同时开展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患有其他疾病的(非高血压或糖尿病),应及时治疗或转诊;对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或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手燃橡。同时,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毕旁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认知和情感等健康指导。体检完成后,需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