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南百强镇,商丘有4,哪4个
河南省百强镇最新排行榜出炉为反映我省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展示小城镇建设成就,科学评价乡镇经济发展状况,省农调队利用 2003年全省建制镇统计调查资料,采用专家赋权、综合指数测评方法,从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和镇区发展水平等方面,对全省860多个建制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测评和比较,从中测评出:巩义市竹林镇、安阳县水冶镇、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巩义市米河镇、巩义市回郭镇、中牟县城关镇、汝南县汝宁镇、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偃师市城关镇和济源市克井镇等前100名建制镇(简称百强镇,见附表)。 在百强镇中,有 48个城关镇和19个省定重点镇。与2002年相比有18个建制镇首次进入百强镇行列,有18个建制镇从百强镇中出局。 从地域分布上看,全省 18个省辖市中都有进入百强的建制镇,其中:郑州市有24个镇进入了百强,所占比重近四分之一,前10名中有5个;洛阳市有11个,南阳市有9个,安阳市、新乡市、三门峡市、驻马店市各有6个,信阳市、周口市各有5个,焦作市、濮阳市各有4个,开封市、漯河市各有3个,许昌市、商丘市、济源市各有2个,平顶山市、鹤壁市各有1个。 百强镇虽然在数量和人口上仅占全省建制镇总数的 11.6%和13.3%,但与其它建制镇相比,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显示出小城镇的集聚吸纳功能。 一、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综合实力强劲 2003年百强镇创造经济总收入1148.3亿元,占全省乡镇经济总收入的29.1%,平均每个镇创造经济总收入11.48亿元,是全省建制镇平均经济总收入的2.5倍;百强镇实现财政收入122910万元,占全省建制镇财政收入的25.2%,平均每个镇实现财政收入1229万元,是全省建制镇平均水平的2.2倍。 全镇经济总收入最高的镇为巩义市回郭镇达到57.07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镇为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达到4891万元。 二、非农产业较为发达,大部分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 2003年百强镇从业人员中,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达到77.1%,比全省建制镇从事二、三产业人员比重高38.8个百分点;在全镇经济总收入中,二、三产业收入达到94.0%,比全省乡镇经济总收入中二、三产业的比重高19.5个百分点,巩义市竹林镇、项城市秣陵镇、巩义市回郭镇、巩义市米河镇等11个镇二、三产业收入所占比重达到99%。 三、社区环境明显改善,镇区人口聚集水平较高 2003年百强镇中,每万人拥有固定电话2277部,比全省建制镇平均水平多1094部;每万人拥有教师126人,比全省建制镇平均水平多29人;每万人拥有医生49人,比全省乡镇平均水平多28人。同时还有比较健全的汽车站、幼儿园、中小学校和敬老院、福利院等基础设施。 百强镇中, 2003年镇区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9.3%,比全省建制镇平均水平高34.4个百分点。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5%,比全省建制镇平均水平高36.6个百分点,其中有68个镇的镇区居民全部使用上了自来水;生活用燃气普及率达到65.2%,比全省建制镇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其中有7个镇生活用燃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3.7%,比全省建制镇平均水平高34个百分点, 其中有11个镇的镇区居民户全部通过使用有线电视收看节目;有72%的建制镇拥有大小不一的公园,供居民休憩、游玩。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8平方米,比全省平均水平多2.9平方米。 四、居民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数 2003年,百强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48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49.7%,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镇为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达到7180元;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00元,是全省建制镇居民储蓄水平的2.7倍,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最高的镇为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达到28100元, 人均居住面积27.5平方米,比全省建制镇平均数多3平方米。 五、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3年百强镇中,有11%的镇区人口参加了医疗保险,有8.2%镇区人口参加了养老了保险,分别比全省建制镇平均水平高2和2.7个百分点;同时收入低、生活困难的人口,还享受到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杨书曾 张杰业 张凯歌 ) 2003 年全省建制镇综合实力测评前 100 名 县(市)、镇名称 综合指数 位次 县(市)、镇名称 综合指数 位次 巩义市竹林镇 53.0430 1 辉县市城关镇 35.4162 51 安阳县水冶镇 51.0276 2 长垣县城关镇 35.3454 52 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 47.5299 3 泌阳县泌水镇 35.3167 53 巩义市米河镇 47.0403 4 林州市陵阳镇 34.9271 54 巩义市回郭镇 46.4823 5 伊川县城关镇 34.8437 55 中牟县城关镇 46.4741 6 临颖县城关镇 34.7717 56 汝南县汝宁镇 44.7048 7 灵宝市城关镇 34.7468 57 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 43.7501 8 方城县城关镇 34.3513 58 偃师市城关镇 43.2336 9 滑 县道口镇 34.3231 59 济源市克井镇 43.1953 10 开封县城关镇 33.9645 60 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 42.7393 11 兰考县城关镇 33.8810 61 辉县市孟庄镇 42.2285 12 固始县城关镇 33.7921 62 项城市秣陵镇 42.0099 13 尉氏县城关镇 33.7678 63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 41.9141 14 偃师市顾县镇 33.7033 64 项城市水寨镇 41.6521 15 平舆县古槐镇 33.6903 65 巩义市北山口镇 41.5368 16 新密市来集镇 33.6785 66 新乡市郊区王村镇 41.4229 17 栾川县城关镇 33.5435 67 巩义市大峪沟镇 41.3022 18 潢川县城关镇 33.5145 68 荥阳市峡窝镇 40.8907 19 桐柏县城关镇 33.4928 69 新密市大隗镇 40.8351 20 唐河县城关镇 33.4901 70 林州市姚村镇 39.4967 21 商城县城关镇 33.3941 71 新密市超化镇 39.2320 22 南乐县城关镇 33.3737 72 鹿邑县城关镇 38.4956 23 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 33.3574 73 新乡县七里营镇 38.2614 24 汤阴县城关镇 33.3143 74 镇平县城关镇 38.1891 25 林州市临淇镇 32.8348 75 淅川县城关镇 38.0290 26 郑州市中原区石佛镇 32.7720 76 内乡县城关镇 37.8944 27 灵宝市尹庄镇 32.7375 77 宜阳县城关镇 37.5724 28 新 县新集镇 32.7077 78 郑州市管城区十八里河镇 37.1841 29 罗山县城关镇 32.7074 79 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 37.0928 30 灵宝市豫灵镇 32.6229 80 永城市城关镇 36.9691 31 巩义市芝田镇 32.5924 81 荥阳市汜水镇 36.9296 32 禹州市方山镇 32.5874 82 濮阳县柳屯镇 36.9237 33 偃师市翟镇镇 32.4871 83 西峡县城关镇 36.6928 34 禹州市神后镇 32.4671 84 温 县温泉镇 36.6834 35 济源市承留镇 32.4624 85 淇 县朝歌镇 36.6326 36 郾城县城关镇 32.4408 86 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 36.5720 37 武陟县木城镇 32.4015 87 西平县柏城镇 36.5458 38 商水县城关镇 32.2384 88 濮阳县文留镇 36.1389 39 新郑市新村镇 32.2225 89 南召县城关镇 36.0927 40 登封市卢店镇 32.2179 90 新蔡县古吕镇 36.0920 41 灵宝市朱阳镇 32.2016 91 卢氏县城关镇 36.0846 42 武陟县西陶镇 31.9601 92 确山县盘龙镇 36.0786 43 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镇 31.9520 93 新野县城关镇 36.0671 44 偃师市诸葛镇 31.9486 94 睢 县城关镇 35.6892 45 洛宁县回族镇 31.9331 95 新乡县小冀镇 35.6648 46 舞阳县舞泉镇 31.9120 96 沁阳市西向镇 35.6646 47 洛宁县城关镇 31.9098 97 巩义市孝义镇 35.6475 48 濮阳县城关镇 31.8944 98 叶 县昆阳镇 35.6256 49 巩义市西村镇 31.8798 99 扶沟县城关镇 35.5045 50 巩义市站街镇 31.7012
你自己看看,哪些是商丘的城镇吧
⑵ 平舆台球桌
你好,平舆应该不会有卖台球桌的地方,一般省会城市卖台球桌的比较多,所以你要开台球厅的话,可以到郑州看看,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两省〔河南、安徽)三市 (驻马店、周口、阜阳)结合处,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辖镇乡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万人,是中国车舆文化之乡、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东西合作示范县、全国防水防潮之乡、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平舆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平舆一名始于西周,平舆乃是西周奠基者姬昌之母太任的家乡。
与正阳县相望,西与汝南县相邻。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截至年底,辖街道办事处、镇、乡,分别是:清河街道办事处、古槐街道办事处、东皇街道办事处、东和店镇、杨埠镇、万金店镇、庙湾镇、射桥镇、阳城镇(后刘乡)、郭楼镇、李屯镇、西洋店镇、万冢镇、高杨店镇、十字路乡、玉皇庙乡、辛店乡、老王岗乡、双庙乡。[]
交通状况
交通便捷,道路交织成网,四通八达。东西连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国道和京九铁路境内有国道贯穿南北,新阳、大广两条高速公路呈十字形交汇,县乡、乡村公路全部硬化,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今日平舆,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等基础产业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成功营造了信息流、物资流、人才流竞相涌入的“洼地效应”。[]
历史沿革
夏、商时期,平舆称挚地,为古诸侯国之一,国君任姓,古城在今西塔寺,周朝时并入沈子国。因周文王之母太任归省家书中有“平舆”抵达(即坐车平安回到娘家)字样而得名。[]
周朝,周公之孙始封于沈,建立沈子国,古城在今射桥乡古城村,公元前年为蔡所灭。[]
战国时期,沈地属楚,为平舆邑。
秦朝,置平舆县,治所在今平舆北射桥乡古城村。
汉朝,平舆县属汝南郡。
三国时期,平舆县属魏,豫州汝南郡。
晋朝,平舆县属豫州汝南郡。
南北朝,废平舆县。
北魏,复置,治所在今平舆县城西南。
北齐,废。
隋朝,大业二年()复置平舆县,属豫州。
唐朝,贞观元年()废县,辖地并入新蔡县。
武周天授二年()复置,治所在今平舆县城,属河南道蔡州。
五代时期,属蔡州。
北宋,属京西北路蔡州。
金国时期,属南京路蔡州镇南军。
元朝,废县,辖地并入汝阳县,属河南江北道汝宁府。
明、清时期,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汝阳县。
民国时期,属河南省第八区汝南县。
年月,复置平舆县,属信阳专区。
年,信阳、驻马店分为两个专区,平舆县属驻马店专区。
平舆人文荟萃,有被尊为“中国胎教第一人”的
周文王母亲太任,有秦末率众揭竿而起的张楚政权领袖陈胜,有被史界赞为“朝臣三君子”之一的东汉名臣陈藩,有被誉为“平舆渊有二龙”的月旦人物许靖和许劭,还有清未捻军首领陈大喜等无数先贤英烈。先民们因这里地势平坦发明了太平车,既成就了远播天下的平舆美名,更成为中华民族造车技术曾经领先世界的历史见证。神话传说中的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县城还有一株汉朝的古槐树,七仙女其实是真有其人的,是董仲舒的母亲。董仲舒为纪念其母亲在平舆为七仙女修了一座衣冠冢。
行政区划
政府领导
平舆县人民政府[]
县委书记:王兆军[]
[]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怀德
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启现 负责县政府常务工作。综合协调县政府机关,发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税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县政府办(接待办、法制办、目标办、督查室、县招待所事务办、县应急办)、发改委、监察局、财政局、编委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计局、统计局、机关事务局、 国税局、地税局 联系人大、政协、武装部、法院、检察院和老干部工作。
副县长:张明星
负责文化广电、民族宗教、扶贫、外事侨务、通信、保险、烟草等方面工作,协助县委领导分管工商联工作。分管单位: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扶贫办、民族宗教局、无线电管理办、外侨办、新华书店、物资总公司、烟草公司、邮政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盐业局、人险公司、财险公司、石油公司。
副县长:石玉兴
负责城建城管、规划、国土资源、电业、工商、爱国卫生运动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土局、电业局、工商局、市场发展局、爱卫办、清源水业有限公司。
副县长:朱东升
负责信访稳定、公安司法、民政、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公安局、民政局(县救灾办、县退伍安置办)、残联、司法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信访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副县长:杨荔
负责教育体育、科技、工业运行、民营经济、招商引资、技术监督、粮食、供销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教体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环保局、商务局、工管委、质监局、粮食局、供销社、绿源治污有限公司、燃气公司、中储粮。
副县长:王建国
负责交通、公路、行政服务、人防、史志、金融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交通运输局、公路局、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部、史志办、人防办、人行、银监办、工行、农行、建行、农发行、农信社、邮储银行。
副县长:韩崇江
负责农业、农村等方面工作,协助县委领导分管农办工作。分管单位: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农机局、畜牧局、农科站、气象局。
县域区划
平舆县辖街道办事处镇乡:清河街道办事处、古槐镇街道办事处、东皇街道办事处、杨埠镇、东和店镇、庙湾镇、射桥镇、西洋店镇、阳城镇、郭楼镇、李屯镇、万金店镇、高杨店镇、十字路乡、万冢镇、玉皇庙乡、老王岗乡、辛店乡、双庙乡。县人民政府驻清河街道办事处。
居委会设置
清河街道办事处
辖个居委会:王堂居委会、张楼居委会、王栋桥居委会、大冯居委会、冯寨居委会、孟庄居委会、南刘居委会、陈蕃居委会
古槐街道办事处
辖个居委会:永乐居委会、解放街居委会、城北居委会、西塔寺居委会、月旦坪居委会、城东居委会、铁塔路居委会、健康路居委会、城南居委会、小刘居委会、小徐居委会
东皇街道办事处
辖个村委会:南陈村、五里村、徐寨村、吴庄村、王寨村、李庄村、小陈村、张营村、高营村、小冯村、段营村、刘营村、大樊村、张奶奶庙村
杨埠镇
辖个居委会、个村委会:河北居委会、河南村、金庄村、陈樊村、王美村、大湾村、任柳村、老任村、王店村、大马村、薛店村、夏庄村、大朱村、洼张村
东和店镇
辖个居委会、个村委会:和店居委会、小吴村、高庄村、大石村、董庄村、宁庄村、张赵村、木香店村、邢岗村、李庙村、前楼村、李孟村
村委会设置
庙湾镇
辖个村委会:庙湾村、龙王庙村、大卢村、里湾村、大杨村、念张村、郑楼村、代关庙村、余楼村、八里夏村、李寨村、冯庄村、黑田村、赵庄村
射桥镇
辖个居委会、个村委会:东关居委会、西关居委会、永塘村、刘庄村、后刘村、大孙村、大王村、古城村、马庄村、张柏坟村、单老村、王湾村、臧楼村
西洋店镇
辖个居委会、个村委会:西洋店居委会、尹湾村、贾营村、谭赵村、聂寨村、陈寨村、高台村、耿庄村、后岗村、西洋潭村、毛陈村、吴湾村、秦王村、小尹村、潘营村、王寺台村、马楼村、赵庙村、彭庄村
高杨店镇
辖个村委会:高杨店村、中高村、新张胡营村、四门代村、洼李村、三所楼村、王庄村、陶楼村、刘寨村、袁庄村、陈刘村、王阁村、金刘村、姚吕庄寨村、老庄村
十字路乡
辖个村委会:十字路村、石磙庙村、前盛村、曹庄村、王关庙村、中马村、秦胜村、三麻村。
阳城镇
辖个村委会:张万寨村、张老人村、孙鲍村、寺耳埠口村、胡岭村、丁营村、张庄村、新集村、刘寨村、马李坡村、西贾村、张营村、岭王村、马刘村、刘吾村、洪山庙村、魏庄村
万冢镇
辖个村委会:万冢村、万寨村、汤岭村、闫楼村、闫寨村、三桥村、庄堂村、蔡庄村、郭寺村、杨桥村、牛庄村、张刘村
玉皇庙乡
辖个村委会:玉皇庙村、余坡村、学佃村、范寨村、郑营村、王楼村、唐庄村、大宋村、曾庄村、韩寨村
郭楼镇
辖个村委会:郭楼村、戚坡村、高平寺村、宋海村、三陈村、陈集村、岳庄村、曹寨村、王栋桥村、前店村。
李屯镇
辖个村委会:李屯村、大郭村、官余村、普照寺村、管坡村、位楼村、前岗村、大许村、闫坡村
老王岗乡
辖个村委会:王岗村、黄湾村、马湾村、孙庄村、龙湾村、甘港村、孙坡村、白龙庙村、方良河村、兴旺店村
辛店乡
辖个村委会:辛店村、李庄村、南刘村、郭庄村、崔庄村、两口村、韩坡村、新淇沟村、黄寨村
万金店镇
辖个村委会:万金店村、张坡村、大郭村、厂庙村、黄庄村、冯楼村、余营村、余庄村、新周村、宋刘村、土店村、茨园村、王寨村
双庙乡
辖个村委会:双庙村、梁桥村、谢庄村、南宋村、邢营村、马营村、前张村
自然资源
平舆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物阜粮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盛产优质小麦、玉米、芝麻、大豆、花生、棉花、瓜果、蔬菜等。日益加快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使平舆成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白芝麻标准化种植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其中,优质白芝麻种植面积达万亩,产量、出口均居全国第一,享有“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的美誉。平舆县是江淮流域著名的皮革产地,东和店镇是豫南最大皮张集散地,庙湾镇出产的“庙皮”是历史上最受客商欢迎的汉口路皮货。在“小群体大规模”的畜牧养殖业发展格局中,奶牛养殖及奶品加工产业日渐壮大,成为豫南的一枝独秀。平舆水资源丰富,矿泉水资源储量可观。经原国家地矿部鉴定,地下水为“锶和偏硅酸复合型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是河南省迄今发现的水质最优的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经济发展
概况
平舆县
年经济社会发展捷报频传:主要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市前列、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整体形象持续提升和“全国文明县城”、“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产业集聚区”、“最具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区”、“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县”等一块块闪亮的金字招牌,无不昭示着该县快速发展的综合实力、开放进步的生机活力、文明和谐的无限魅力。
平舆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秉承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的理念,坚持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不动摇,牢牢把握“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强力推进“三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数据
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亿元,是年的.倍;公共财政
预算收入.亿元,是年的.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是年的.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是年的倍;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亿元,是年的.倍。二三产业比重.%,比年提高个百分点。年月,市委、市政府在我县召开全市县域经济工作座谈会,推广平舆经验;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序我县较年上升个位次,成为上升位次最多的县;连续五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工业
工业立县,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以来,加快建设工业集聚区和标准化厂房,通过筑巢引凤,以诚招商,引进了金龙毛织、玛雅药业、康博汇鑫、百缘面业、泉安食品等一大批投资额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构建了粮油食品和医药大支柱产业并举的工业体系。出自“全国防水防潮之乡”的十万大军迈向全国各大中城市拓展业务,打造出平舆劳务经济的响亮品牌。 今日平舆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精心装扮下崛起在天之中、豫之南。处在高速发展的崭新阶段,古老的挚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瑞升家俬二期、帕加尼工业园、鼎瑞医疗器械、中南纸业、巨鸿扣件、鑫企实业等个亿元以上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其中,瑞升家俬项目总投资亿元,已正式列入省年第二批重点项目,是我市当年唯一入选项目。
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皮革质检中心、惠成皮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平方公里,入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以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农业
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粮食生产连续年丰收,荣获省“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林业生态县”称号,连续年被评为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
民生得到新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到%、%。城乡居民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全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稳定在%以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保持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平舆县人民医院是该县的唯一一所二甲医院。[]
社会事业
政府效能
认真落实科技奖励政策,召开了科技奖励大会,兑现奖金.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件,位居全市第一名,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培育计划县。科技主要职能工作、知识产权工作、防震减灾工作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教育“两基”成果巩固提高,荣获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投入.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基础教育建设项目个。落实资金万元,.万人次中小学生享受了“两免”政策,.万人次贫困寄宿生享受了“一补”政策。素质教育扎实推进,高中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取得新进展。城镇教育及民办教育突飞猛进,全市城镇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深入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成功承办了全市第十一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争取资金为个行政村分别建设了标准篮球场和乒乓球台。
完成了县中心医院等个单位门诊楼、病房楼和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并添置了诊疗设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补助.万人次,补偿.万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无鼠害先进城区”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的复检。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县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扫黄打非”工作先进县。大力实施广电“村村通”工程,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以上。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新增就业人员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扎实有效。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审批程序,提高了补助标准,城市低保人、农村低保人,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新建、扩建乡镇敬老院座,全县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积极开展了“·震灾献爱心捐助”、“慈善爱心救助”、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孤儿帮扶救助、城市及农村医疗救助、艾滋病救助活动,“白内障无障碍县”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发放租赁补贴资金万元,在全市率先建设廉租住房万平方米。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得到巩固和发展。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史志、物价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围绕构建和谐平舆,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个、市级文明单位个、省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镇个、市级文明村镇个。认真组织实施了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坚持依法治县,实行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各项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普法教育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全县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开展了食品、农资、建材、网吧等专项整治活动,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不断加强信访稳定工作,深入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和县委书记县长大接访活动,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荣获全省大接访活动成绩突出县。财政审计监督、政风行风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推进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为重点的“两转两提”工作,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效能进一步提高。
城市建设
[]
年以来,平舆县先后投资亿多元,建成太任公园,奚仲公园、月旦坪公园等个休闲广场和文化公园、个公益性文化设施、个街头小游园、个园林单位。年,县城区绿化率、绿地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和.平方米。在年月召开的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会上,平舆县作为全省个典型县之一受到省长郭庚茂和副省长张大卫点名表扬,平舆县推进城镇化的做法被确定为全省农产区推进城镇化的范本。一个现代化、充满生机、文明和谐的生态宜居新城,魅力尽情彰显。年,城镇建设再上台阶。建成总长.公里的城区条道路,新建和改造一批供水、环卫等公共设施,万和园正式开园,文化艺术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县城面貌持续改善,吸纳功能明显增强,市民素质明显提高,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县城区建成面积达平方公里,县城区人口万人。
设市步伐
优化城市布局,设立平舆市。平舆县西距驻马店市多公里,东边与安徽省临泉县接壤,面积平方公里。 平舆县是我省传统农区加快城镇建设的一个典范。到年底,平舆县县城建成面积平方公里,县城居住人口万人,城镇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分别达到.%、.%和平方米。县城有建筑面积达万多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了其他地方少有的大型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平舆县城五纵六横的骨干道路已经形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备、具有现代气息、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城已经在黄土地上崛起。在平舆建市地理位置适中,从项城市到潢川县公里,从驻马店市到安徽临泉县多公里,在这一大片区域内没有一座城市。平舆县改市之后,不仅可以促进本区域的发展,而且也必将更好地带动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地特产
平舆位于天之中、驿之东,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适合多种作物生长的理想场所。特产众多,其中以白芝麻、小磨油最为著名。
白芝麻在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方面均居全国白芝麻生产基地之首,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素以“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之美称而享誉国内外,以其个大籽饱、皮薄肉厚、色泽洁白、出油率高、口味香醇等独特的优异品质而倍受国际油料贸易商的青睐。年平舆县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第一个白芝麻外贸出口基地县并准许出口免检;年“平舆白芝麻”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年被省农业厅认命为“白芝麻无公害”生产基地县。平舆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白芝麻优良品种繁育基地,白芝麻生产加工业已成为平舆县的一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日韩及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
问君哪得小磨油,唯有平舆原产地。平舆白芝麻生产加工的“小磨香油”属食用油中的珍品。以其色彩温蕴、 口味纯正、香气四溢、回味无穷、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独特品质赢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无论对农民朋友,还是对城镇白领,它都是生活用油的首选,更是接待客人、宴请外宾的必备调料。
古今名人
.太任,河南平舆人,周文王姬昌之母
太任
太任
。
.陈蕃,河南平舆人,大汉王朝的重臣,年轻时曾说出“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的豪言壮语。
.阚敞(有称阎敞),字子张,东汉汝南郡平舆人。
.万道同(-),字慧清,号懒园居士,万冢乡万寨人,晚清贡生,人称万拨贡。
.陈大喜(年—年),字泰和,今平舆县东皇庙乡老围子村(时为陈家寨),为清末著名的太平军首领之一。
.张熹,字季智,乃东汉桂阳郡临武人,汉灵帝时任平舆县令。他为官清正,爱民如子,百姓尊称他为“青天张令公”。
.陈胜,字涉,平舆县阳城镇(今平舆西北)人。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
.郭了凡(-),原名郭超尘,平舆县西洋店乡郭寨人。
.许靖(?——),字文休,河南省平舆县人。年轻时与堂弟许劭俱知名,善于品评乡党人物,尤其重视对人伦品行的评价。少时家贫穷,靠给人磨面维持生活。
.周浚,字开林,西晋时汝南安城人(今平舆老王岗一带),是周平王少子汝坟侯周烈的后裔。浚天资聪颖,承袭家教,善识人才高下,以才辩知名于世。
.戴凭,字次仲,东汉汝南郡平舆人。少时聪颖,博学多才,尤钻《京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