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面对被各种广告洗脑的老年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我妈自从退休之后喜欢上了电视购物的节目,经常购买一些奇奇怪怪的保健品,我上次放假回家后才发现,她还很开心很自豪的和我讲这个有什么什么用,我一看全是一些杂牌子的保健品,和我妈说电视很多都是骗人的我妈就是不信,后来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从网上搜了很多关于这些保健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一般都是黑心作坊给我妈看。现在我妈再也不在电视上买东西了,每次买东西的时候都会征求我的意见。
B. 家里有个被“假药”洗脑的老人,是什么体验
我母亲曾经也有被洗脑过,当时跟她说了很多次她都不听我的,很心累也很担心她会吃那些药有不良反应,后来吃了将近一年她感觉没有效果后才停止了继续吃。身体没有见明显的坏处,但是也花了很多冤枉钱。
C. 老年人被骗子洗脑怎么办
让老人亲眼看到警察把骗子抓住
D. 如何防止老年人被保健品洗脑呢
首先来说,要给自己家的老人灌输保健品没用的思想。保健品说白了就是专一些补充人体缺乏元属素的东西,它并不是药品,也不能包治百病。很多保健品销售就是欺负老人不懂其中的科学理论,夸大保健品的功效。因此儿女在家的时候,要给老人科普这些知识,让老人从科学上击穿无良商家的谎言。
其次,花点时间多陪陪老人。我国现在有许多的空巢老人,子女在外地并不能陪伴他们。很多老年人去买保健品,就是因为那些卖这东西的人,安慰了老人空虚的心灵,让他们感觉到了温暖。因做儿女的要多花些时间陪陪老人,这样老人也就不会闲的没事跑去听他们那个讲座了。
最后,告诉老人不要贪小便宜。很多打着卖保健品的旗号,坑害老人的犯罪分子,在一开始的时候,都会让老人沾一点小便宜,让老人以为有利可图。所以我们要告诉老人贪小便宜会吃大亏。
E. 老年人被洗脑买东西儿女该怎么办
找给她们洗脑的人,让老人知道那些东西没用就好,一味地劝阻老人反而不好
F. 家里的老人现在被洗脑一定要买这个床怎么办
家里的老人既然要买这张床,那肯定认为买这张床是有什么好处,那么你就把给好处记录下来,如果这些好处或者功能存在欺骗消费者的,你可以直接打电话给工商局投诉12315。
G. 给老年人开会,洗脑,卖保健品,这事违法吗
违法。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老年人保健产品等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决议》,《决议》规定,针对该消费领域严重存在的“洗脑”式欺诈销售问题,在完善立法方面,规定检察院履行职责中发现该消费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向老年人欺诈销售保健食品及其他产品违法行为线索,提供违法行为证据。对举报内容属实的,给予不同标准奖励。
六十岁以上老年人通过会议营销、集中授课、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检查、免费体验、奖励免费或低价旅游以及电话推销、上门推销、自媒体销售等形式购买的保健食品及其他产品,七天内有权无理由退货。退货商品应当完好,保持原有品质、功能。
消费者基于查验需要打开商品包装,或为确认商品品质、功能而进行合理调试,不影响商品的完好;为保健产品营销活动提供临时场地者,应核查经营者真实信息并向消费者提供。
(7)老年人被洗脑的扩展阅读: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采取各种手段诱导和欺骗老年消费者。他们在推销保健食品的过程中,以所谓“专家”讲座、“名医”义诊、科技产品、患者现身说法等方式忽悠老年人;以免费体验、免费抽奖(旅游)、优惠赠送、试吃使用、感恩活动、庆典让利等方式诱导老年消费者。
或利用老年人怕老、怕病的心态,将一些小毛病危言耸听地夸大,迫使老年人购买其产品;或针对部分老年人远离子女、生活孤单寂寞的特点,对老年人设下“亲情陷阱”;有的打着虚构的国家机构、国际机构名义,甚至打着投资高额回报的幌子骗取老年人信任。
诱骗老年人购买其推销的商品。老年消费者要多关注媒体相关报道,对于不法商家的骗局和陷阱要保持清醒头脑,凡涉及消费环节,切记保持冷静。为帮助广大消费者理性选购保健食品,今年9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防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虚假宣传的消费提示》。
整理了市场上27种保健功能的虚假宣传表述,如对“降血糖”功能,“可以替代胰岛素等降糖类药物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等”的表述即为虚假宣传表述。“治疗高血压、抗血栓、预防改善老年痴呆症等”的表述也为虚假宣传表述。
在此,昆明市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消费者尤其老年消费者,主动关注这27种常见的保健食品功能虚假宣传表述,凡是这些虚假宣传表述的产品,无论是在商场超市等线下实体店销售,还是通过网络、会议、电视、广播、电话和报刊等方式销售,请老年消费者都不要购买。
同时可以拨打12331、12315等电话进行投诉举报,相关行政部门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将重拳整治。此外,购买时注意索要正规发票和联系方式,收集保留好相关宣传资料,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将相关票据、资料等作为维权证据。
H. 如何防止老年人被保健品洗脑
发现有个店铺,门口会有很多老年人等到开门。周围两家都是卖手机的,这一家偏偏是做啥子健康的。门很小,不打眼,但是因为等的老年人太多了,我就有些警觉。因为这两年很多传销眼光都盯着这些老人的,特别前几天商报还写了有个老人被健康传销洗脑的,快死了还在等这种店开门买保健品吃治病。
他们一般是早上大概8点或更早的样子就在门口等起,然后听完课就出来在门口登记。这个铺子很隐蔽,早上听课的时候把门关起的,外面会坐2-3个人,有时候是年轻小妹儿员工,有时候是老年人。最近没看到小妹儿了,不晓得是不是觉得自己做的事不合适走了,门口留的是老年人。
为了不少这些老人受骗,引起重视,希望有媒体和政府部门介入。
因为有些老人的确太容易被周围的朋友或者微信朋友圈诱惑了,如果纵容这些传销,有可能哪天在种各位看官的亲人
就会被带进去了,惨剧始于大家的不重视,所以各位出点点子吧。
但你稍微留意一下,就知道这样的店已经泛滥了。。。。可能是没有呼声吧,大家平常看到也就算了。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去重视,很有可能你我的家人有一天会成为受害者。
小区门口的铺面就有人租来干这个,已经换了几茬了。有次看到老娘从里面出来,心头一紧,不要遭了哦?
回家赶快问,老人说里面听课就发鸡蛋,要推荐买东西她就说没带钱或者钱都是儿子管到的,要回家去要。和她一起的几个太婆也都是这样。真正要买的也是觉得几百元不贵,人家小妹小伙都当儿当女好多天了,就算是打赏了。看来现在老头老太也不傻,不全是被骗,是过意不去花点小钱而已。
我家还有好几套老人婆去听课买保健品送的锅啊,刀啊这些。听我男人说以前都是花些小钱,大家也就没重视,想着她平时也没啥事嘛,去听下就当消遣,直到有次卖保健品的一箱一箱往家里送,才被吓着了。一问花了四万多??(问了下,就两箱,但是不知道多大)最后全部退了。庆幸当时他们是跟小儿子住,送过来的时候家里有人。后来给她看了无数的新闻和视频,现在都不去听那些了。。。
只要儿女没和老人一起住遭是迟早的,天天都有人给我爸打电话,喊开会,领东西,完全洗脑了的,劝又劝不到,闹了一架,说买了16万的保健品,我估计要翻翻,还说买的东西好,送旅游,没办法悄悄把手机电话本外的号码全部屏蔽。清净几天了,各位还是把家里老人看紧点。能成立个反保健品组织,哪个爸爸妈妈遭骗了的,大家约到去把这些骗子闹垮。
大家要小心啊。。。。。。
I. 老年人遇到传销被洗脑了怎么办
判断一个行为是否为传销行为,需要由行政机关或者司法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认定,如符合以下条件的,则属于传销行为。
(根据刑法修正案七修改)《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
《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在《禁止传销条例》 中,反复提到层级关系这个概念,一定规律组成层级关系只是众多传销中的一个现象,必须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才有可能涉嫌传销。
J. 老人被卖保健品的洗脑了,怎么办
可以给老人看一些被保健品欺骗的例子,并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帮助老人明确有些保健品并不能显著的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还有可能会让身体内部平衡失调,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或失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