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到底应不应该送父母进养老院
不知道题主这个问题是站在什么角度来问的。
如果是子女,这个问题要看子女能不能给老人提供一个可靠稳定的生活照顾,一般父母刚退休,60-75岁时,身体非常健康,基本是不需要去养老院的,甚至很多还会承担“保姆”的角色,去照顾子女和孙辈。当老人年纪更大时,独立生活出现困难,子女又无法全职的陪伴左右,又不愿请保姆,老人的生活质量就会急剧下降,发生意外的几率也会成倍增长,这时候处于老人安全的考虑也应该让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或者社区养老。
如果是社会舆论,把老人送养老院是不是不孝的讨论其实已经很多了,根结在于人们的养老观念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养儿防老”的养老理念是否还适用于现在小型化的家庭结构,根据调查答案是否定的,新型的养老方式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与时俱进。我国现在还是90-7-3的养老结构,可见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在家中养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养老院就是“最后的选择”。
如果是老人,老人有完全行为能力,入住养老院与否,最终是需要老人来决定的。如果可以在家里养老,并且得到妥善的照顾,这无疑是最好的一种情况。但要避免高龄空巢老人的出现,并且适当的改造家庭环境,比如在走道、洗手间等处安装扶手等。如果老人选择入住养老院,则需要仔细的考察养老院的服务水平和医疗条件,以免老人在养老院生活不习惯
『贰』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无法接受将父母送进养老院
生活的烟火气和生命的朝气可以把老人拖入真真切切的生活中,让他少一些胡思乱想,多一些含饴弄孙的乐趣。多和年轻人接触,老人不会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近。而养老院,是一个随时面对死亡的地方,周围都是垂暮的老人,让人看不到勃勃的生气,负能量爆棚。
《飞跃老人院》里的一位老人也说出了真相:
(我)眼睁睁的看着一些老伙计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我能不想到自个的结果吗?这不明摆着是等死吗?
人活着需要目标,存在得有意义。
父亲去世,母亲尚在的马东说,家人是我们的全部,而母亲对于他是百分之百的存在。站在为人子的立场上,如果父母提出要和老伙伴一起去养老院,我们的第一反应只能是反对。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当父母决定要去养老院,作为儿女的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他们真正的诉求。如果仅仅是因为不想成为麻烦、拖我们的后腿,那他们退一步,我们就应该进一步吗!父母如此懂事,我们就该不懂事地由着他们懂事地一直体谅着我们?
我们不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己的,老人们辛苦了一辈子,更应为自己活一次。
即使是老了,我们最终的目的也不是好好地迎接死亡,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这样“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叁』 为什么子女会选择送父母去养老院
子女会选择送父母去养老院主要有以下的原因: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的老人、平时老人生活孤独、看好养老院的专业性。
1、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的老人
养老院会接受完全生活能够自理、老年性痴呆、精神病、柏金森、造瘘术、偏瘫、完全卧床、长期注射胰岛素、插尿管,胃管,气管切开。处于生活半自理或者不能自理的状态下的老人最好选择入住养老院。有不少老人80岁还能够生活自理,有的人50多岁就偏瘫了,总之需要精心照料的老人可送到养老院。当然,老人住养老院是没有年龄限制的。
2、平时老人生活孤独
平时老人生活比较孤独的,入住养老院是个很好的选择。有些老人喜欢热闹,有个老年群体,聊聊天,打打牌,会使这些老人感到快乐。还有独生子女夫妻,或者儿女确实没有时间照顾的老人,与其一人在家独居不如送到养老院齐乐乐。
3、看好养老院的专业性
身边确实有不错的养老院,比如管理正规、收费合适、护理专业等,把老人送到这里,比在家里强,养老护理员都受过专业的训练,护理工作都有规范,还有人检查工作,如果在家里,有专业护理技能的保姆费用高,没有专业技能的护理不好,在家工作还没人管,既花钱还没有安全感。
(3)为什么送父母到养老院扩展阅读
不是非要亲力亲为的照顾才是孝顺
现代社会,年轻人压力大,时间少,越来越多人发现自己能为父母做的真的太少了,这份愧疚直到父母高龄,自己退休了才有机会选择默默亲力亲为的照顾父母起居来弥补,这些都是孝顺的体现。
但这并不代表着那些不能亲力亲为的照顾父母就是不孝顺了,时代在改变,就如现在产妇坐月子,都会请月嫂照顾新生儿和产妇,但这不代表家人们不爱产妇和新生儿,反而是因为更爱她们,才想让她们享受最专业的服务。同样,子女把父母送到养老院,不能亲力亲为的照顾也是想给父母最好的照护,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这当然也不是不孝。
『肆』 我为什么把父母送进了养老院
这位知友,你为什么把父母送进了养老院,原因只有你自己知道。其实将父专母送养老院属是养老是一种途径,并不是坏事,子女们有自己的事业,工作繁忙,老人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让子女们照顾,短时间可以,长时间就不能办到了。所以,送养老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伍』 有必要间或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吗
我觉得是有必要的。
我并不觉得把父母送去老人院就是抛弃了他们,也并不觉得父母去老人院了会过的不开心不舒适。在我看来,老人院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老年人与后辈沟通不畅及生活方式的不同。
代沟这种东西,是永远存在的,我一直认为谁都不可能改变谁的生活习惯,在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其实给出一片空间任其倒腾也许是更为尊重和迁就的方式,如果一定要勉强老年人按照你的方式去生活,他们过得也不一定快乐。
从子女的角度来说:要清楚送老人院不代表责任的放弃,老人院只是暂时帮你照顾父母,而不是永远帮你照顾父母。
要有足够的责任感,要像对待一件工作任务来看待他,事前有准备、事后有归纳总结,不能轻率的做出决定。
送父母去老人院,是为了让他们能过得更好,你要抱着这样的目的去准备这样一件事情,也要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要求你自己,还要抱着这个信念接受别人的评点。
『陆』 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接受将父母送至养老院养老
一、是因为传统抄的养袭老观念根深蒂固,送养老院会招来别人的议论;
二、是中国的养老院在硬件设施还有服务配套方面都做的不是很好,在大家的心目中,送去养老院就等同于等死,所以,很多人并不是排斥养老,而是排斥养老院。
三、是中国的养老观念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对于养老的认识仅仅处于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其实还有一些养老社区,在环境品质和服务方面都做的很好,比如说央企太平打造的梧桐人家高端养老社区,大多数人一方面由于不了解,觉得就是个单纯的房产,或者一听名字,在没有了解的前提下就觉得很贵,这些都属于养老观念认知的误区。
四、是没有亲身体验过真正的社区养老生活。可能老人了解完之后,就会形成争先恐后去养老社区养老的潮流。
『柒』 谈谈为什么无法接受将父母送至养老院养老
事实是很多人送老人到养老院。
也有很多人要面子,不把老人送养老院,但嫌老人烦,不怎么照顾老人,甚至与老人分开生活。
『捌』 如何看待把父母送到养老院这一现象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养老成了一大问题,子女要工作,可能没有时间陪护父母,把父母送到养老院,也是无奈之举!现在养老院越来越好,可以放心
『玖』 为什么这么多子女送父母到养老院
随着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 年轻人一般不会跟老人一起的。年轻人跟老人的观念不一样,回老人一般是以答节约为主,年轻人一般玩手机不关灯,老人一般看不惯就会说,年轻人听了就会烦。一次二次还好 多了年轻人就很烦了。所以年轻人跟老人代沟就特别大。
『拾』 如何看待把父母送到养老院这一现象
把父母送到养老院这一现象,是十分正常的。
现代年轻人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还得带孩子,无法长期伺候老人。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也是无奈的选择。
只要抽时间经常看看老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