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黑龙江省70岁以上老人的政策
黑龙江省70岁以上老人的政策是凡具有我省户籍且年龄在80周岁至89周岁的低保、低收入家庭老人以及90周岁以上所有老年人,均享受高龄老人津贴待遇。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
黑龙江对退休高龄补贴政策
一、发放范围、标准
(一)百岁老人高龄津贴
具有我市城乡户籍,年龄在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
(二)无基本养老金老人高龄津贴
具有我市城区非农户籍,年龄在80—99周岁,无基本养老金人员,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
1.无基本养老金是指:(1)没有享受机关、事业单位离休、退休、退职费的;(2)没有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工伤保险定期待遇的;(3)没有享受移交地方管理军队干部退休金和无军籍职工退休金的。
2.享受民政部门救助人员(三无、低保、低收入困难、低收入)、领取遗属补助人员、享受“老委主任”补贴人员、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人员,可以享受高龄津贴。
3.县(市)参照执行。
(三)扩面发放老人高龄津贴
具有我市城区户籍(含农业户口),且年龄在80—89周岁的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以及90—99周岁所有老年人,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
二、申请要件
(一)填写《哈尔滨市高龄津贴审批表》。
(二)本人身份证和户口薄(含集体户口)原件及复印件(无二代身份证的须提供户籍地派出所证明)。
(三)本人在指定银行储蓄存折帐号复印件,新、老存折均可。八区:哈尔滨银行存折;十县(市):哈尔滨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任意一家银行存折。
(四)委托亲属或其他人员办理申请手续的,还须提供代办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五)户籍所在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申请人,需出具居住地社区居委会的居住证明。
(六)申请扩面发放人员(80—89周岁)的老人,须提供低收入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七)《审批表》及复印件一式三份,百岁老人《审批表》一式四份。
三、审批程序
(一)申请。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老年人,在生日的前2个月,可向户籍所在地的社区(村)居委会提出申请,由社区(村)居委会发给《哈尔滨市高龄津贴审批表》,未成立社区(村)居委会的新建居民小区内的申请人,可以直接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二)社区(村)居委会初审。社区(村)委会根据申请人申请高龄津贴的类别,核实申请人年龄和相关要件,签署初审意见,在4个工作日内将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上报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
(三)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申请材料的审查,进行核实和信息录入,签署审查意见,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区、县(市)老龄部门,基本养老金的核实认定由街道劳动保障站负责。
(四)区、县(市)老龄部门审批。区、县(市)老龄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要及时纳入津贴发放范围,对不符合条件的,说明理由并退回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
(五)百岁老人申报材料须呈报市老龄部门备案。
四、发放程序
建立月报表制度。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要在每月的11日前将本地享受高龄津贴人员的新增、变更、注销等情况报区、县(市)老龄部门;各区、县(市)老龄部门在每月的15日前将本区、县(市)新增、变更、注销等情况报市老龄部门;市老龄办每月17日将汇总数据报市财政局。
区财政局应在每月25日前,将次月所需高龄津贴资金划拨到市老龄办指定银行开设的高龄津贴资金代发帐户,市老龄办在应发当月10日前将高龄津贴划拨到个人存折。
五、发放时间
经审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从规定年龄生日的当月起计发津贴,每月10日后到指定银行领取津贴。
六、动态管理
(一)每月回访。社区(村)居委会要每月定期对老人进行回访,回访形式以电话回访为主,入户回访为辅,了解老人健康状况及津贴领取情况,并填写回访记录。
(二)半年复审。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要每半年复审一次,复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纠正。并将复审期间的变更、注销等情况进行填表备案。
(三)不定期抽查。各区、县(市)老龄部门要对享受高龄津贴待遇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区、县(市)老龄部门予以纠正。
一、在黑龙江省,老年人可以享受哪些优待服务?
(一)哪些人可以享受老年优待?
根据《黑龙江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文件要求: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相应优待。
(二)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能享受哪些优待?
1.医疗优待: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到公立医疗机构,可以享受优先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住院等待遇。
2.交通优待:对于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优先购买车票、船票。对于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对于年满60周岁~64周岁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半价优惠。
3.旅游优待:对于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入旅游景点,免门票。对于60~64周岁的老年人,享受半价优惠。
4.高龄补贴:黑龙江省领取高龄津贴的群体,主要可以分为2类:第一类群体是80至89周岁的低收入老年人;第二类群体是9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补贴标准,各地略有差异。
二、黑龙江省所辖各地区,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黑龙江省60岁以上人口739万人,占总人口的23.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97万人,占总人口的15.61%。
也就是说,在黑龙江省,每100个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3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老龄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法律依据:
《黑龙江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第四十四条
老年人享受下列优待:
(一)优先购买车票、船票、飞机票,优先托运行李、物品,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景区内的观光车、缆车等代步工具;
(二)优先办理金融、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电信、电视等业务;
(三)在医疗机构优先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住院;
(四)六十五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入收费旅游景区免收门票,六十周岁以上未满六十五周岁的老年人享受门票半价优惠;
(五)六十五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汽车、轨道交通、轮渡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六十周岁以上未满六十五周岁的老年人享受半价优惠;老年人在出行高峰时段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的具体规定由市级人民政府制定;
(六)农村老年人不承担兴办公益事业的筹劳义务;农村七十周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和特困供养老年人,不承担兴办公益事业的筹资义务;
(七)扶贫对象中的农村老年人可以优先得到扶持;
(八)其他优待事项。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提供前款第四项、第五项优待服务的单位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并可以逐步扩大享受优待政策的老年人范围,提高优待标准。
为老年人提供优待服务的场所和设施,应当设置老年人优待窗口、等候专区、老年人座席等助老设施,并在醒目处设置优待标识,公示优待服务内容。有关工作人员或者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应当主动告知老年人优待服务内容。
㈡ 老人身体虚弱怎么补充营养
老人身体虚弱怎么补充营养
老人身体虚弱怎么补充营养,随着年纪的增长老人的机体功能不断下降,所以很多老年人的身体都是比较虚弱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补充营养了,那么老人身体虚弱怎么补充营养。
老人身体虚弱要适量地食用蛋白质。老年人的体内代谢是以分解代谢为主的,这是由于老年人机体里内分泌腺功能改变的结果。所以老年人需要比较丰富的蛋白质,不过数量以每天每公斤体重供给1克到1点5克蛋白质就可以了。对老年人来说,蛋白质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因此,每天吃的蛋白质中,最好有一半是优质蛋白质,如瘦肉、乳类、蛋类,鱼虾,豆类等。
①加强营养补给。入春后,人体代谢活动日益活跃,体内消耗增多,因此要通过进补对人体进行营养补给。
②改善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无论是食补还是药补,都应有利于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以利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③食补或药补的补品,其补性均应较为平和,不能一味使用辛辣温热的补品,以免加重内热。
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进补品:
①人参:有野生与人工栽培之别。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生晒参、红参、白参、参须等品种。具有健脾补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其中红参、生晒参、参须等适宜春季服用。
②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性寒凉,具有滋阴补益功能,适用于肺虚咳嗽、肾虚头晕、肝虚贫血、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等症。
③红枣: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饮食减少、久泻、贫血萎黄、四肢无力等。
④龙眼肉: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及矿物质,是养心安神、养血养脾之佳品,主治心血虚亏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等。
⑤人参精口服液:为单味红参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具有明显的强身作用,对神经衰弱、过度疲劳、抵抗力下降而无内热者功效尤为明显。
⑥参参口服液:为西洋参、生晒参精制而成。适用于食欲不振,头昏目眩,心悸乏力等。
⑦人参银耳晶:为生晒参与银耳等组成的冲剂。具有益气养阴生津和健脾润肺之攻效。适用于体虚乏力、头昏眠差、脾胃虚弱、咽燥口干等。
除上述进补品外,适宜于老人春季进补的滋补品还有黄芪、党参、白术、熟地、莲子、荔枝、猪肚、羊肚、牛肚、鸡肉、鹌鹑蛋、黄鳝、鸽肉、鲫鱼,以及补益中成药人参蜂皇浆、人参大补膏、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刺五加片、五加参冲剂等。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延缓衰老,保持生命活力的主要,身体蛋白质足够能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多吃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对增强老年人体质有帮助,可以多吃瘦肉、鸡蛋各种乳制品和豆制品,因为蛋白质中所含的`氨基酸比较高,进入身体后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老年人要补充足够。
二、铁
有调查发现,中国各类人群平均贫血率是在20.1%,而老年群体贫血率高于平均水平大部分,这种现象大部分是跟身体缺铁有关,铁是促进血红蛋白生成的主要物质,一旦长时间缺铁会让老年人因为贫血而有软弱无力,大脑疲劳,抵抗力下降等问题,所以补充足够铁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如菠菜,动物内脏等,这些含有的铁元素都比较高。
三、钙
钙是身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不仅影响骨骼健康,对内分泌,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都有着重要作用,而老年人对钙的需求更高,进入年龄后老年人每天流失的钙比较多,也容易因为缺钙而有关节疼痛、失眠多梦、食欲减退等问题,所以补充足够钙质很重要,可以从牛奶、酸奶、各种奶制品和豆制品中摄取钙质。
四、维生素
维生素也是维持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以及延缓衰老的重要物质,各种维生素可以从蔬菜水果中摄取,在达不到摄取数量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制剂。不过要注意用量要咨询医生或者根据说明书服用,避免服用量过大而导致不良反应出现。
温馨提示
老年人身体免疫力是因差是因为各种营养物质在逐渐流失而让身体渐渐出现问题,因此要补充足够营养元素才能帮助维持免疫系统,提高代谢能力,让疾病不会找上自己。而且要知道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坚持运动能起到双效配合,能让老年人骨骼更健康,抵抗力更强。
老人身体虚弱如何保养?
1、饮食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饮食,一定要保证营养均衡搭配。我们都知道老人在年老之后,可能肠胃消化功能就会有所退化,所以在此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刺激胃的食物。
可以多吃一些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说鸡蛋,鱼肉,瘦肉,青菜,香蕉,西红柿等等,这些食物不仅仅能够有效的补充身体当中所需的维生素,同时也特别容易消化。
所以在平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还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多吃一些避免便秘的食物。比如含有粗纤维的食物芹菜又或者是猕猴桃、红薯等等,有很多老年人的泌尿系统并不是特别好,大家可以多吃一些能够补水利尿的食物,比如西瓜,每天可以适当的喝一碗绿豆汤,这样能够补充人体所丢失的水分,尤其是在夏季一定要注意。
每年在夏季的时候,老年人的脾胃相对会特别的虚弱,本身夏季就很容易着凉,所以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肠胃疾病,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口味不能太重,避免暴饮暴食。
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对身体有好处的食物就比如说冬瓜,扁豆,薏米等等,这些食物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肠胃疾病,如果经常出现腹泻或者是肠胃不好的话,千万不要总是吃一些凉性的食物。
2、环境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都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可能老人的身体并不是特别健康,身体出现虚弱的现象,所以在夏季一定要尽量的少开空调,可以适当的多通风,适当的使用电风扇。
平时一定要有效的避免家里面的门窗紧闭,这样很有可能会导致室内的空气混浊,也有可能会导致室内潮热,对于拥有一些慢性疾病的老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注重。
如果老人不敢使用空调,或者是电风扇都不敢使用的话,一定要适当的进行物理降温,比如说可以在屋里面适当的放水,也可以多拖拖地,这些都能够增加空气当中的湿度,也能够有效的降低温度。
老人经常都会出现出汗的现象,尤其是在夏季很容易发热,所以一定要注重个人卫生环境,应该勤洗澡勤换衣服,在选择衣服的时候也主要以纯棉质量为主,这样能够吸收皮肤的汗液也不会有任何刺激的作用。
在冬季虽然天气比较寒冷,而且白天的时间也比较短,但是中午也应该适当的休息一会儿,只有适当的午休才能够让一下午的精力充沛,也能够让大脑和肠胃休息一下,所以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应该适当的午休,对于年纪大的老任来说一年四季都应该养成午休的好习惯。
3、补充必要的营养
有很多老人经常都会出现免疫力低下的现象,但是家人却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才能够提高免疫力,该补充哪些营养物质?
补充营养物质是特别关键的,但是也应该适量,千万不要盲目的补充,不然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吸收不了出现反作用,首先要补充的就是蛋白质,这是延缓衰老,保持生命活力最主要的成分。
身体当中其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所以在平时我们可以吃一些优质的蛋白粉,也可以通过食疗的作用来补充,比如说吃瘦肉,鸡蛋,又或者是豆制品,乳制品等等。
第2点要注意的就是适当的补充铁制剂,有很多老人经常都会出现贫血的现象,其实这都是由于身体当中缺铁而导致的,如果长时间缺乏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大脑疲劳,抵抗力下降。
㈢ 在中国,老年人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1、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2、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口数量依然较多。
3、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较大。2015年,全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18.3%,总量约为4063万。
4、老龄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供求矛盾依然严峻。
5、老年居住环境建设滞后,农村老年人住所不适老问题尤为突出,58.7%的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的问题,在农村老年人中这一比例高达63.2%。
6、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尤为突出,空巢老年人(老年夫妇户、独居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为51.3%,其中农村为51.7%。
(3)老年人五低扩展阅读:
照顾老年人的几点措施:
1、充分了解老人的自身诉求。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社区随访等多方式、多渠道调查模式,统计带娃老人在日常生活、身心健康、娱乐学习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关注的事项。
以政府为主导,有效发挥多城市、多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通过数据流转和交互,让带娃老人的需求切实落地。
2、保障带娃老人的待遇体系。
在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下,不仅要保障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要确保其社保待遇的“无缝衔接”,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有依有靠。让带娃老人融入当地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社区养老等服务体系,实现与当地居民的同步管理服务。
3、高度重视心理健康。
老人随子女进入新城市后,孤独感、无助感明显提升,建议政府充分运用当地资源,以社区为单位,让他们参与到老年大学、区域化健身组织或社区联谊等活动中,让其更快融入当地生活。
㈣ 老人居住环境的要求
居室是人们休息、睡眠的场所,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和寿命。由于老年人适应力减退,抗病能力较弱,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不耐寒热,对空气污染和噪音的耐受力也较差。因此,老年人对居室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
一、空气新鲜:负离子(负氧离子)是空气中的一种带负荷的气体离子,新鲜空气中有大量负离子,对人体的健康有利。因此,老年人的居室要注意经常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湿度适中:居室的湿度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有助于维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空气湿度低于30%时,上呼吸道黏膜的水分会大量散失,使人感到咽喉干燥,并导致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减低。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又会使人感到沉闷。一般湿度以30%-50%为宜。
三、温度适宜:室温对人体的生理平衡有重要影响。室温过高,人会因散热不良而引起体温升高,血管扩张,脉搏加快,情绪烦躁,出汗,血容量减少,甚至发生循环障碍;室温过低,血液会从皮肤流向内脏,周身寒战,以及必须用力收缩才能保持身体温暖,增加心脏负担,对老年人尤为不利。因此,老年人的居室要特别注意室温恒定,避免忽高忽低。在湿度、气流都正常的情况下,夏季居室的适宜湿度在21℃-32℃之间,以24℃-26℃为最理想的温度。冬季适宜室温为16℃-20℃,以16℃-℃为最理想的温度。
四、布局合理:为方便老人生活,卧室与厕所的距离不宜太远。室内家具摆设应简单整齐,美观大方,以使用方便为原则。床铺要平坦,硬度适中,以木板铺5厘米左右的棉褥为好,不宜使用弹簧床、席梦思软床、被褥以棉布包裹柳絮最为适宜,不宜用化纤混纺做被套、被单,因为化纤容易刺激皮肤,引起瘙痒或过敏。
五、美化绿化:在阳台或室内摆放几盆花卉、盆景、绿草等,不但能点缀环境,给人以浓厚的生活气息,还会使居室内外充满生机和活力,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直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色彩协调:居室内的色彩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一定影响。老年人的房间宜使用暖色调,因为暖色调可以使人心情开朗,精神振奋,有助于延缓衰老,保持青春活力。
七、清洁卫生:老年人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减弱,更应注意居室的清洁卫生。除了要经常形容通风外,还要经常打扫,定期消毒。
八、光线充足:老年人的居室要特别注意采光和照明。首先,居室应向阳,窗户朝南开,可买增加日照;其次,住宅间,特别是高层建筑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采光;第三,墙壁和天花板应保持洁白,提高室内高度;第四,选择好照明灯。最后,白天最好不要挂窗帘,使阳光容易透入室内。
㈤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一)老年人小心谨慎
1、重视准确、忽视速度
心理学家发现:老年人在做一件事情时,往往比较重视完成任务
的准确性即比较注意避免犯错误,而对完成任务所花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很在意。生活中老年人常常嫌年轻人做事毛手毛脚,不够踏实认真。
2、不会轻易冒险
老年人表现在行动上的另一种小心谨慎就是做事稳扎稳打,轻易不愿冒风险。这也是一般人对老年人的一种印象深刻的看法。心理实验证实:老年人宁拿较低的工资,也不愿冒较大的风险去选择一份有机会得到高工资的工作。
(二)老年人“固执”
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别人、对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所持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心理特征的一种稳定表现。进入老年期之后,人的活动能力和生理机能就开始镇迹洞逐渐衰退。许多在年轻时意气风发、活泼向上的人,到了老年期之后就变得低沉、缓慢和淡漠。此外,老年人由于一生经历众多,经验丰富,因此其性格特点就更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思想的逐渐成熟,老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逐渐成型,有了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的模式。那些不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和个性特点的人就会感觉到老年人是越来越冥顽不化和固执己见了。
对于个性特点较为固执的老年人,有一种心理技巧和策略可以一试,就是低球技术。其具体做法就是: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待老年人接受了之后,接着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个要求需要老年人负出比第一个要求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代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使用低球技术比直接提出那个较大的要求来得更容易,并且为老年人接受。
(三)老年人爱“唠叨”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年人一但上了年纪之后,说话就开始重复,早就过去的一件小事也会唠叨个不停,而且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深信不疑,决不屈从别人的意见。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的原因,开始显得精力不够充沛,许多事情自己不能直接参与,或者无法再象年轻时那样从容和潇洒地把事情做得较为理想。因此,他们只好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绪,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心理平衡。同时由于自尊心的强烈作用,老年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都会进行坚决地维护,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自我防卫。这个时候,老年人为了排出寂寞,也会借助重复和唠叨的语言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点热闹的气氛;老年人最善于津津乐道的就是自己的陈年往事,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绩,这都是为了能得到一点心灵上的慰籍,以解脱现时的空虚和无奈。
(四)老年人的“怀旧情绪”
对于过去的时光和以往美好时代的怀念之情,感染着全世界的老人们。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多数老年人对不断变化、急剧动荡的当今时代感觉到无法适应,从而企图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古语说得好: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人到老年,仿佛思想就开始退步,不再象年轻时那样憧憬未来,而是开始对自己几十年走过的路进行回味和自我评价,说的话和做的事都带着浓厚的怀旧色彩。由于退休之后突然之间就失去了生活奋斗的目标,生活的节奏也骤然放慢,老年人的心态渐渐地进入到一种安详和宁静的停滞状态。
在心理上,由于老年人不太可能在获得新的、重大的成就和自豪感的满足,于是就转而进行自我的心理平衡的维护,这就自然而然地需要不断地去回忆和谈论自己一生中所取得的那些成就和荣誉。对于州碰那些背井离乡在外生活了半辈子的老人们来说,只有对故乡和往事的怀念才是自己晚年生活中最美丽而又富有诗意的精彩篇章。儿时的朋友和玩伴,甚至家乡的饭菜,老家门口的一棵枣树,儿时玩的一种游戏等,都会引起老年人强烈的怀旧情绪。
许多老年人还会觉得和他们同辈的人相处更舒服,和那些曾经共度人生、轶事、特别是幼年一起长大的同伴,他们会觉得更为亲切,因为他们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共同回忆。
(五)老年人的“返老还童”
有的老年人,虽然已年届花甲,生理机能日渐衰退,体力也大不如前,从外表看来已经是一个典型的老年人形象了,然而他们的内心和言行举止表现得却象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御枯,如《射雕英雄传》中的老玩童---周伯通一样。
这些老人与那些承认自己已经衰老的老年人不一样,他们的脾气和性格随着年龄的变大反而越来越幼稚起来,时常表现出与实际的生理年龄不相称的语言和行为。如在自己的亲戚、朋友面前显得不拘小节,蛮不讲理;情绪激动,得理不饶人;对生活中的事物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好奇心;常主动要求别人过多的照顾和关怀;总是要求老伴或子女陪在身边;挑剔饮食等。
其实,老年人小孩化并不是什么坏现象,不仅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科学道理,而且老年人的这种变化对其身心健康是极其有利的。
平日里,老年人如国能够经常到室外走动走动,除可活动筋骨外,更重要的还可以接触阳光进而促成皮肤合成维生素D,改善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骨质的丢失,同时也可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老年人经常参加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如唱戏、跳舞、垂钓、下棋等更可使其身心愉悦,避免消极的自我暗示。此外,心理学家发现,儿童智力玩具也同样适用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在玩玩具时,可以通过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而使大脑得到有效的运用,防止因疏于用脑而导致加快老化。
㈥ 老人吃得少是正常情况吗老人怎样保证营养均衡
老年人吃饭少是比较常见的正常现象。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老年人,身体的肠胃功能下降,身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因此,饭量下降,吃饭少是比较正常的。
老年人饮食原则老年人饮食原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如老年人没有基础疾病饮食要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再有就是粗细搭配,一般每天的粗粮占1/3左右。老年人蛋白质要定期摄入,可以多吃一些鸡、鸭、鱼、白色的肉,红色的肉像猪牛羊肉可能含胆固醇相对较高不利于消化,可以适当限制,植物蛋白是很好的蛋白质。
清淡饮食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对健康十分有利。饮食多样化,不可偏食偏嗜。不同的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平时的饮食要多样化,才能保证营养成分的均衡摄入,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宜在安静愉快的环境中进食。老年人在环境安静、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食,会增强食欲和促进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