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怎么治疗糖尿病
老年人治疗糖尿病一方面是胰岛素注射降低血糖,另一方面是忌口避免吃糖
Ⅱ 八十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什么降糖药
病情分析:您好服用您所说两种药物血糖维持正常水平用更换降糖药物选择需回要根据答自身情况及既往患病史血糖升高情况等综合分析意见建议:平时注意低糖饮食少食多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伴有肥胖应减轻体重定期检查血糖情况需要更换药物需要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自己情况更换避免良反应发生
病情分析:说降低血糖药物有两大类
类口服降低血糖药有双胍类二甲双胍
和磺酰脲类格列本脲
再有胰岛素需要注射给药
才能显效和降低血糖意见建议:说上控制血糖主要药物
老人有糖尿病
老人按医嘱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等控制血糖药物即
控制2型糖尿病
Ⅲ 老年糖尿病怎样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既要较好控制糖尿病,又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1)适当的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对于病情较轻、无症状者主要采取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维持正常体重,防止肥胖。饮食中适当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若有高胆固醇血症者须限制高胆固醇类食物。运动锻炼以步行、太极拳、保健操等各种轻度活动为宜,每次活动30~50分钟,每日2~3次,总之运动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贵在坚持。
(2)药物治疗。通过较长期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治疗后,效果不满意时可加服降血糖药。70岁以下肝肾功能正常,无缺氧性心、肺疾病者,可选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每日不超过3片。病情较重者可加服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也可加服α-葡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磺脲类降糖药尤其是格列本脲降糖作用很强,应慎用,以免发生低血糖。格列喹酮、阿卡波糖降糖作用温和,很少出现低血糖,更适宜老年人。若有蛋白尿者应禁用双胍类降糖药,若有严重的肝肾疾病应停用一切口服降血糖药,改为胰岛素治疗。
(3)防治并发症。力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糖尿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并发症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治疗,以维持劳动力与延长寿命。
Ⅳ 老年人用降糖药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多数糖尿病患者需口服药物治疗。老年人因代谢率低,神经反应比较迟缓等,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且老年人由于容易同时患多种疾病因而需同时服用很多种药物,这些药物或多或少影响降糖药的疗效。故老年人在应用口服降糖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掌握口服降糖药的适应证。一般口服降糖药只适用于无急性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不适用于Ⅰ型糖尿病、有严重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因存在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及全胰腺切除引起继发性糖尿病的患者。
(2)要了解口服药的种类及特点。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及餐时调节剂共五类,其作用各具特点:①磺脲类(如优降糖、达美康、糖适平等)作用机制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起到降糖作用。②双胍类(包括降糖灵、二甲双胍等)作用机制是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和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使血糖降低,特别适宜于饮食控制效果不佳、体型肥胖的Ⅱ型糖尿患者。③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延迟和减少肠道对淀粉的分解消化和吸收来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对糖耐量异常及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尤其有效,但对于进食主食较少及进食速度较快的人效果欠佳。④噻唑烷二酮类(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其敏感性且无低血糖危险,但该类药物起效慢需两周开始显效,两个月达到最好疗效。⑤餐时血糖调节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最大的特点是可能模仿胰岛素生理性分泌,起效快、作用短,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亦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现已证明,餐后高血糖比空腹高血糖更易诱发老年糖尿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因此,该类药物对老年糖尿患者有益,且可减轻胰岛素抵抗。
(3)尽量避免低血糖。老年人代谢率低,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长效磺脲类药物时易发生晚间低血糖。因此,老年人应用磺脲类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尽量选用中短效药物。一般不可同时联合使用两个磺脲类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血糖,5~7天调整一次剂量,在高血糖纠正后,应调整剂量,尽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4)小心“未察觉的低血糖”。老年人因为神经反应比较迟缓,更易发生“未察觉的低血糖”,即当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经反应,如心悸、冷汗、头晕等症状时,老年人可能仍无感觉。一直到血糖降到出现大脑皮层反应时,老年患者才直接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昏迷等。这种情况就很危险,抢救不及时易危及生命。因此,这些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和曾发生过“未察觉的低血糖症状”的老人)血糖控制不宜过严,一般空腹血糖在7.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在10.0毫摩尔/升左右即可。
(5)注意药物的配伍。老年人往往易同患多种疾病,因而需服用很多药物,此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别嘌呤醇、环磷酰胺、水杨酸等具有增强降血糖作用的某种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反应;当具有减弱降血糖作用的皮质类固醇、高血糖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甲状腺素、利福平等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6)留心服药时间。降糖药种类繁多,其作用机理各不相同,故其服用时间也不能一概而论。如由于磺脲类药物进入人体后需要一定的时间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服药时间宜在餐前半小时左右;“一糖苷酶抑制剂用法是嚼碎后与第一口饭同服,若在餐前或餐后服用则疗效会大打折扣。
(7)注意药物对肝肾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前应先查肝肾功能,在肝功能异常时,不宜用某些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及胰岛素增敏剂,否则有可能产生肝功能衰竭。许多降糖药在肝内代谢,经肾排出,如果肾功能不良,会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因此肾功能不良时,许多从肾排出的磺脲类降糖药及双胍类不能用。
一般来说,同类降糖药不宜合用,用一种降糖药如效果不理想,可考虑联合用药,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可扬长避短,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在降血糖治疗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他问题,如控制体重、控制血压、调整血脂紊乱等。总之,口服降糖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衰老而显著增加,所以对老年糖尿患者的药物治疗需要特别重观。
Ⅳ 65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人哪些降糖药不能吃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要注意:
1、老年糖尿病人应用磺脲类药物时,应慎重,特别是长效降糖药物,如优降糖达美康、吡磺环己脲等,其中优降糖、格列呲嗪均有很强的降糖作用,尤其是优降糖,老年人应慎用,以免发生低血糖。糖适平降糖作用缓和,较大剂量时也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最适合老年人服用。
2、65岁以上的糖尿病人,因肝肾功能减退,一般不用或慎用双胍类药,以免产生乳酸酸中毒;可选择拜糖平服用。
65岁以下病人,肝肾功能正常,者可用二甲双胍治疗,每日总量不超过0.75 ~1.0g,有条件者应定期检查血乳酸,若出现酮尿或血乳酸升高应立即停药。
Ⅵ 老年人,吃哪种降糖药比较好医生解答:建议简化糖尿病用药方案
糖尿病正在成为老年人中最普遍的 健康 问题之一。2017年,全球65岁以上受试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23亿,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会翻一番。
糖尿病被认为是导致过早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老年人想要提高寿命,控制血糖水平势在必行。
老年患者极易发生低血糖事件,这是由于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逐渐降低的结果。事实上,老年低血糖与认知障碍、痴呆、全因住院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
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多重用药、合并症、肾功能不全、脱水、反调节反应受损是低血糖发作的主要诱发危险因素。
鉴于老年人脱水、头晕、跌倒和长期死亡的风险较高,应避免未治疗或治疗不足的高血糖事件。
老年人的药物治疗,建议简化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并实现最合适的血糖目标。
是推荐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它降低胰岛素抵抗和肝脏糖异生,降低葡萄糖浓度而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起始剂量为500毫克,每天一次或两次,最大剂量为2,500毫克/天,随餐服用。
现在可以使用每日一次的二甲双胍缓释制剂,这与更好的胃肠道耐受性和患者的依从性有关。由于它由尿液排出,因此需要良好的肾小球滤过率
如果老年人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肝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这可能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噻唑烷二酮还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影响转录过程的胰岛素传感剂。
吡格列酮是该类别中仅存的一种药物,因为它已被证明在存在心血管疾病时是安全的。具有疗效好、成本低、单药治疗无低血糖风险等特点。
但不建议在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中使用该药物,因为它已被证明会增加非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磺酰脲类是一种胰岛素促分泌素类,其通过促进β细胞膜去极化并因此促进胰岛素分泌起作用。
当二甲双胍初始治疗禁忌或不能耐受时,低血糖风险最低的短效药物,如格列齐特,应优先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之下,长效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被认为不适用于老年糖尿病管理。
美格列奈是短效胰岛素促分泌剂,可增强进餐时胰岛素分泌的早期阶段,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瑞格列奈是此类药物中最有效的药物,对体重增加有中等影响。瑞格列奈可能适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其低血糖风险低、对餐后高血糖的疗效高,并且在肾功能损害中使用安全。
DPP-4抑制剂属于肠促胰岛素增强剂类。它们抑制DPP-4酶,从而延长GLP-1的寿命并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
此类药物通常在老年人中耐受性良好,对体重的影响为中性,低血糖风险非常低。
这是是最新上市的用于糖尿病管理的口服降糖药。这些分子具有创新和不同的作用机制:它们抑制肾近曲小管上的Na/葡萄糖肾协同转运蛋白,增加尿葡萄糖浓度,并有利于渗透性利尿(利尿作用)。
SGLT2抑制剂在老年人中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除了男性和女性生殖器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
尽管这类有对心血管和肾脏预后许多有益的效果,但因生殖器感染,脱水,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增加,使用GLT2抑制剂需要谨慎。
注:老年人糖尿病用药治疗,请遵从医嘱,切勿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