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脚后跟疼怎么回事,老年人足跟痛
老年人足跟痛的症状表现为脚后跟疼痛难以行走,甚至有时下地都难,由于疼痛一般会在晚上和季节交替时加剧,对老年人的身体及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人到老年以后,足部血管壁弹性降低、管径变小,供血会受到影响,如果再受伤或受凉都可引起足跟痛的症状。足跟部皮下脂肪会形成“纤维垫”,这样才能“脚踏实地”而骨质不被磨损。由于老人一般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纤维垫”也变得很薄,足跟滑囊得不到纤维垫的保护,行走时经常受到磨擦、外伤、挤压会引起足跟滑囊炎,特别是再穿着不合适鞋就更容易引起局部肿胀压痛。
临床上普遍采用封闭疗法和物理疗法,但是一般不建议采用这些方法,因为老年人一般骨质比较脆弱,不利于术后恢复,而且手术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专家推荐使用“赵
.氏
养
.生
.膏
贴”,纯天然手工制作,它能促进跟底脂肪垫厚度增加,增大足跟灵活性,使足跟受损组织再生,恢复足跟应有弹性,达到不手术和不口服药物可根治足跟痛的目的。
患者还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足部的护理并使用一些有效的偏方进行辅助治疗:
1、用一热水袋,裹几层干布或毛巾,贴敷于痛处(足跟底或足跟后部),次日起床时去除;
2、可进行简单的自我按摩,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3、用陈醋1000毫升,加热至足可浸入的温度,浸泡患脚,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4、治疗期间,还应适当休息,少走路,少弹跳,宜穿宽松柔软、轻便舒适的鞋。
② 老年人脚跟痛怎么治疗
老人脚后跟疼怎么办?很多老人会有脚后跟疼的毛病,那么脚后跟疼是否需要手术?
脚后跟疼,医学上称为足跟痛,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造成这一疾病的主要原因有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生活中跟骨骨刺引起的脚后跟疼最为常见。
在我们的脚底有一条韧带,从脚掌的前端一直连到跟骨,一走路就会前后拉伸,时间一长,韧带和骨骼结合的地方就容易发炎,也就是常说的跟骨骨刺。疼起来会觉得有一根刺扎在里面。其实,它就是一种韧带发炎,不需要手术,按摩就能治。
另外,体重也和后跟疼有一定关系,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鞋子也是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一旦鞋子偷工减料,不能有效支撑足弓,力量集中在脚掌某一部分,就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病。
缓解脚后跟疼痛有三个方法:
一是每天睡前洗脚后以点揉整个足跟底部10分钟。
二是脚趾后扳,脚底出现一条筋,从下往上按压这根筋,一只手用力按压隆起的脚筋,一只手同时向后扳脚趾,骨刺部位如果感觉疼痛是正常的。
三是平日选择厚底、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
现在该知道了老人脚后跟疼怎么办了吧。其实,它就是一种韧带发炎,不需要手术,按摩就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