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养老院成熟吗

养老院成熟吗

发布时间:2020-12-10 13:55:22

⑴ 不知不觉已经快50岁了,面对衰老的恐惧谁与我有同感啊

面对衰老的恐惧,每个人都会有。

夕阳中,许多老人自发地聚集在公园中,议论关心的话题。上海,2017

如何变老:面对衰老的人生,你会害怕吗?

近来,许多媒体、新媒体在报道贾樟柯新片《时间去哪儿了》时,都截取了他的一句话作为标题:唯独衰老不可医治。尽管文章内容更多在谈电影,这一标题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暗示很明确——衰老是人类最终极的疾病。

翻译家马振骋老师送给我们他翻译的《蒙田随笔》,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这位十六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写过一篇很有趣味的“论寿命”:“人在自然环境中都会遭到种种不测,使原本的期望生命嘎然中断……寿终正寝,这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的、非一般的死亡,不及其他死亡自然;这是排在末位的终极死亡。离我们最远,因而也是我们最难期盼的。”这是四百多年前的生死观,但随着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活到“年老力衰”至少在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常态。

曾经是上海租界内最大公园的复兴公园,则是这个城市最著名的法式公园,如今也成时髦老人们热爱的去处。上海,2017

复兴公园内的“长寿合唱团”无疑是一张名片,许多已经因拆迁搬去市郊居住的老人每天还会不惜穿越整个城市来参加合唱,他们有专职的伴奏和指挥,还有人负责手抄歌谱。上海,2017

复兴公园的大草坪边则是萨克斯风学习者的“领地”。上海,2017

复兴公园的中央大道上,一端是练太极的老人们。上海,2017

复兴公园的大道另一端,老人们成双成对跳着交谊舞。上海,2017

事业

“退休”对于有些老人来说大概是一个生词。今年刚步入古稀(采访时间:2017年)的曹景行,是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最近刚参与了“两会”的报道。关于“老”,其实早在2005年时,曹景行就已经感受到了。那年夏天,他去清华大学拍摄新生军训,一个小女孩见到他便以“爷爷”和他打招呼。那是他第一次被人这么称呼。尽管如此,曹景行对工作的热情可丝毫不亚于年轻人般。2009年,在他62岁时,他向凤凰卫视请辞,决定“单干”:网络电台评论员、电视台特约记者、学校指导专家、一年跑15个国家拍摄电视节目……这位老年“自由职业者”的活可不少!这些还不够,每天清晨或深夜打开朋友圈,我总能看到昵称为“老曹”的朋友正在“刷屏”。动辄50余条甚至近百条的转发信息,是曹老最新的试验——“我觉得微信也可以变成频道,也就是由我一个人主持的频道。”每天他都会把自己认为值得看的内容集中转发,这样已经实践了近两年。据他估算,用于微信的时间每天都能有5、6小时了。当然,他是懂得使用零星时间的人。

曹景行,拍摄时70岁。主持人,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上海,2017

“我吃饭很快,我不需要太多的复杂的东西。我吃很简单,衣着都很简单没什么,生活没什么累赘的,其他时间都放在这个书房,这是我最大、最奢侈的东西了。”

耄耋之年的低音提琴家郑德仁在上海音乐厅为星期广播音乐会指挥低音提琴演奏,20世纪90年代初,和平饭店酒吧重新开始接待外宾时,他参与组建了一直老年爵士乐队。上海,2015

同样忙碌于前线的82岁(采访时间:2016年)的马振聘老师,他是我国重要的法语翻译家。他在退休之后还曾翻译过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的书《人都是要死的》(Tous les hommes sont mortels),而他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作为蒙田作品的译者。“蒙田曾说,人不活到最后一天,你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结束的。”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精神支柱,马老每天伏案,笔耕不辍。

已经92岁高龄的指挥家曹鹏(采访时间:2017年)仍然活跃在工作前线。在女儿的支持下,他创办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下称“城交”),指导非职业的音乐爱好者和孩童。“不工作时,我脑袋里也都是音乐。”两年前一次在杭州的演出,他第一次感到体力不支,但他竟然坐在轮椅上吊着针也要上台指挥。就在演出高潮之际,曹鹏突然激动得站了起来,一位当地摄影记者拍下了这感人的一幕。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恐怕很多年轻人都无法匹敌。有时,我也不禁会想,这些充满智慧的老人,面对工作迟迟不愿意停下,究竟是享受工作的乐趣,还是害怕停下的寂寞?也许两者皆有之?

用心

“质量不让步,作风不迁就”,这是曹鹏的人生准则。也就难怪,他所指挥的城交虽然非职业乐团,水准却并不亚于有的专业乐团。在采访过程中,老人们对事事的认真态度令人感动。拜访中国建筑学专家郑时龄院士之前,当时已经71岁(采访时间:2012年)的他已经发来关于自己的文章让我们提前了解,他自己则事先仔细读了采访提纲,还把提纲都打印了出来。“答应别人的一定要做到”,这条原则在他从未变过。而就在不久前,我还在浦东民生码头举办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展览上,见到郑时龄院士正在听两位策展人汇报工作。那绝非“走场”,也并非为了“自拍”发朋友圈。比起很多“高效”的年轻译者,经验丰富的马振聘教授每天却只翻译两三页,为了确保翻译的准确,急不来。“我做事情要有一个恒心,每天做、每天做。”治学的严谨和工作的用心态度正是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吧。

曹鹏,拍摄时92岁。指挥家。上海,2017

“和音乐在一起,和年轻人在一起,和家人在一起,此乃吾幸福之源……我天天在劳累,天天在收获,也天天在享受。”

时间

联系上著名配音演员曹雷是2017年3月份,而真正带着相机按响她家的门铃,已经是10月底,77岁(采访时间:2017年)的曹雷老师日程之忙碌,非常人可以想象。尽管从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退休,但是她还持续在为译制片配音——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们已经习惯了观看原版片加字幕,但二三线城市还是有人在看译制片。除此之外,曹老师也重新回到话剧舞台,她扮演的宋庆龄可谓形神皆备。随着朗诵的升温,曹雷也不断接到在舞台上朗诵的邀请,她还携手俄罗斯钢琴家安德烈·皮萨列夫(Andrey Pisarev)发展了一种朗诵与音乐合作的形式,从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组曲到《一夜肖邦》,曹雷在音乐会前通过朗诵的形式把中国的听众引导入俄罗斯的音乐世界。在最近的一次演出中,曹雷用自己在某档电视节目中赢得的奖金为上海市盲童学校的孩子们买票,她说,这些盲童实际上是最好的听众。

在曹雷老师家中,她拿出日历来,可以看到10月几乎都填满了,为了让她偶尔休息一下,她的先生李德铭必须提前两个月安排好两人的旅行计划,比如刚刚过去的七月,他们就在地中海的邮轮上度过了两星期。凡是走进曹雷家的人,都首先会被玄关一面磁板所吸引,上面贴满了世界各地名胜搜罗来的的冰箱贴,这都是他们旅行时的收获。忙碌的日程背后,是曹雷老师对时间的珍惜。在许多媒体报道中,她被称为“活了两辈子”的人,20世纪80年代初,曹雷刚刚从十年浩劫中缓过来,重新回到热爱的表演事业时,竟被查出了恶性肿瘤。接受手术和住院康复期间,曹雷努力地和病友们寻找点滴欢乐,但出院之后,她依然对生命有了紧迫感,当时单位打算照顾病退,而她却要求调到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当专职配音演员,在幕后继续她热爱的事业。

对于人们想象中赚够了钱早早退休的美好愿景,曹雷老师就问一句话:“退休以后干什么呢?”——“在40多岁得了癌症时,我以为这辈子就到头了,没想到后面还能有一辈子。”对于现在这些“感觉是捡来的”时间,她认为必须花在真正想做并且有价值的事情上,“就像是失而复得的东西会感觉特别宝贵,这些时间也是如此,但宝贵的时间难道就用来整天躺着、想办法吃好的吗?——吃多了还血糖高呢。所以活着要有意思,要干点什么,才会觉得一天没白过。”

曹雷,拍摄时77岁。著名配音演员。上海,2017

“我是从事声音艺术工作的,到这个年纪,只要自己做得动,(就尽量去做那些)自己想做而过去没有机会做的事情……我觉得,活着要有意思,要干点什么,才会觉得一天没白过。”

曹雷老师的日历。上海,2017

以上文字中“序”、“身体”和“时间”三部分为我撰写,中间部分均为李君撰写。对于这篇报道的形式,我们原本有着更高的目标——类似摄影师罗伯·霍恩斯特拉(Rob Hornstra)和作家兼电影制作人阿诺德·凡·布鲁根(Arnold Van Bruggen)在2009-2013年合作完成的《索契项目:高加索地区的战争和旅游地志图集》(The Sochi Project: An Atlas of War and Tourism in The Caucasus),不过遗憾的是,最终我们只能做到现在的样子,其实,每个人的故事都远远不止写出来的这么几句话,希望之后还有时间沉淀,把更多有意思、有启发的内容写出来。

⑵ 早餐吃牛奶煮麦片+水果好吗

是可以的。来但是不是所有水果源都是适合的。
牛奶中4/5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它具有遇酸沉淀的特点。果汁和水果当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因此,牛奶遇到水果汁发生沉淀,是一种正常现象。所吃的酸奶呈凝冻状,就是因为牛奶因乳酸细菌产生的乳酸而沉淀所致酸奶中加入一些水果块或水果汁,并不妨碍蛋白质的吸收。同时,人体的胃中为强酸性环境,pH值达2以下,酸奶进入胃里就会京戏成凝块,不会影响消化吸收。只有一岁以内的婴幼儿消化能力尚不成熟,才会感到消化牛奶酸凝块比较困难。

某些水果具有较强的涩味,如葡萄、柿子等,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类物质。这些单宁类物质可以和蛋白质相结合发生沉淀,有碍蛋白质的吸收利用,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所以说,水果和牛奶一起吃,真正令人担心的并不是各种有机酸,而是单宁类物质。

苹果、梨、桃、草莓等大部分水果单宁含量较低,而且澄清果汁在加工中除了单宁类物质,因此,喝过苹果汁再喝牛奶是完全可以的。

⑶ 有哪些克服困难的办法

克服困难的办法有很多,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克服困难的办法有:
1.尝试换个新环境

如果在一个环境待太久,越待越没有激情,喜怒哀乐都在同个地方的时候,你是最容易迷失自己。因为这是自己给自己圈的一个“舒适区”,可能这个舒适区并不舒服,但是却没有勇气换个其他环境,害怕其他地方会比现在的更加糟糕。但是发现这日子一天一天的不会变,所有的烦心事不会改变,明天依旧继续。

人就会越来越“丧”,越来越无聊。如果真的感觉自己陷入这种死循环当中的时候,你一定要果断做决定,你如果没有换新环境工作学习的能力,就不要轻举妄动,等有更好的,抓住机会就换,但是你不能等着天上掉馅饼,要主动争取机会。

或者你可以继续在这长期待的环境,但是可以出去旅行放松,放松心情,放松大脑,你就有时间思考自己的人生未来了。再或者,这都难以实现的时候,你可以尝试做一些新鲜事,做一些极限运动,刺激性的运动。这些无疑也是让自己心情不再紧绷,开心就好。

2.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很有必要,重新整理房间,把房间内多余的东西丢掉,腾出更多的空间,再摆上新的装饰品。焕然一新的感觉会让你有个美好的心情。之前乱七八糟的房间突然变整洁有多余的空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之前一回到房间就只想躺着,什么都不想动的懒惰会没有了,会有更大更舒服的空间思考,会开始新的计划,获得新的灵感。

3.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做好事会让你有很大的成就感,会让自己觉得,自己也能帮助别人,实现社会价值。例如:你可以去养老院老人家聊天,去福利院跟小朋友玩等等,好事做多了心情自然就会变好,可以感觉到社会的美好,人性的善良。周末不仅仅是睡觉和游戏,还是可以做很多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的。

4.多看喜剧,多听快乐的歌

人如果陷入困境,在低估的时候,心情自然不好,容易胡思乱想。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是难以快乐,提不起兴趣。这时候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找些能让自己快乐的调节品,例如喜剧,欢快的歌,开怀大笑一下,刺激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你会发现,真的就没有那么辛苦了。

5.尝试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这个好习惯要坚持培养,早睡保证好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早起可以吸收新鲜空气,精神焕发。坚持每天早睡早起或许很难,但是若是真的坚持下来,你的身体素质将会提高,容貌精神状态都会比别人好,整个人就会健康自信很多,自然糟心事也会减少。

6.跟有经验的人交流

当自己感到迷茫没有出路的时候,不管怎样都想不通,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就要尝试寻求帮助。寻找身边有经验的人的帮助,他们不管怎么说都是过来人,经历过的事情比你多,看事情的方式肯定比你成熟。跟他们聊天,只要有认真听进去,有思考,肯定会有所帮助的。

⑷ 什么是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内照料服务方面,又以容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

阅读全文

与养老院成熟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江西庙会 浏览:671
老年人微信名男 浏览:750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书法字 浏览:945
老人躺不平如何做ct 浏览:633
孝顺父母的背景照 浏览:494
养老保险和医疗不一样 浏览:514
北京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电话 浏览:469
普通农村老人过世要花多少钱 浏览:9
端午节跟父母说什么 浏览:183
老年人焦虑症的治疗该如何进行 浏览:284
重阳节的人物及来历 浏览:107
重庆长寿区元祖 浏览:526
长寿花水泡不生根怎么办 浏览:179
女兵体检怎么体检 浏览:275
体检表的职务怎么填 浏览:128
退休了还扣社保 浏览:95
长寿草有吗 浏览:966
河南省养老机构执行什么电价 浏览:719
二o一八年养老金 浏览:885
衡阳新生儿体检在哪里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