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社会支持理论

老年人社会支持理论

发布时间:2020-12-09 17:26:48

老年人护理的原则是

喜悦家政护理

一、饮食 饮食的控制和调节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目的是减轻胰岛负担,有利胰岛功能恢复。饮食应根据病情、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和有无并发症等因素调节。在饮食控制同时需要全面掌握患者进食。

a. 如治疗饮食不够,可增加三煮蔬菜和其他高纤维素食物充饥

b. 治疗饮食有剩余,则要与医生联系,扣除降糖药剂量。

c. 如果要吃甜食,可用木糖醇调味。

d. 要吃水果,必须扣除主食热量。

二、 休息 生活要有规律,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如重症和有严重并发症者须卧床休息。休息能减少能量消耗,对大脑有保护性抑制,有利于康复。

三、 皮肤、口腔护理 可预防感染,由于糖尿病的高血糖及维生素B代谢紊乱,可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故应经常用温水擦洗;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故对热感觉不敏感,易引起烫伤;口腔有异味,需加强口腔护理。

四、 衣着、鞋袜要宽松,防止趾端坏疽。

五、 心理护理 因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易出现焦虑心理问题,必须认真做好病情解释,使患者认识本病是可以控制的。可展望先进治疗方法,以增加治疗信心,以取得合作,有利疾病治疗。

六、 按医嘱定时用药,并观察不良反应。

七、 严密观察病情

a. 没餐前或留段尿测尿糖,定时测血糖。

b. 观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征兆,一旦出现及时就医。

c. 观察并发症,如感染、肢体坏疽、白内障、冠心病等。

d. 嘱患者随身携带疾病诊断小卡,以免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作相应处理。要定期门诊随访。

Ⅱ 《老年护理》社会功能包括什么和社会支持

《老年护理》共8章。第1章介绍了老年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第2~5章介绍了老年人的健回康管答理及相关知识;第6~8章介绍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护理。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因此社会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如何尽快培养出专业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已迫在眉睫。我们在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指导下,依照卫生部、教育部相关教学计划及大纲,参阅国内外有关老年护理学的专著和教材,在临床一线的老年护理专家指导下,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老年护理》。

Ⅲ 老年人昏迷时如何进行社会支持评估

应该从社会角色、社会网络、社会支持、社会参与、满意度评价进行评估。在宏观方面,进入老年阶段,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发生改变。

Ⅳ 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社会支持有哪些

一是对于孤苦无依、生活困难的特殊空巢老年人,政府有责任进行免费专救助,通过机构供养属的方式,让这部分老年人安度晚年;二是对于大多数空巢老年人来讲,国家应通过兴办养老福利机构和建设养老福利设施,培育和发展养老护理服务市场,运用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多种方式,解除空巢老年人缺少日常护理和社会照料的困境”。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草案要求儿女“常回家看看”,不是单纯将精神慰藉的功能捆绑给家庭,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随着空巢问题的凸显,今年初,一场关于“常回家看看”的立法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据了解,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拟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对于上述规定,不少市民认为,“精神赡养出自心关乎情,属于道德上的义务,而不是法律上的责任”。

Ⅳ 社区老年工作的原则

采用社区工作手法开展老年人工作,作为工作者,首先,应该尊重和接回纳老年人,要相信老答年人是有潜能和价值的;其次,要与老年人建立一种相互支持、信任及平等的关系,应该在不同群体中建立桥梁,使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努力;第三,对老年人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和分析,既要了解老年人的共性,也要了解老年人的个性、兴趣爱好及能力,要有耐心去发展老年人,要有计划地将老年人的参与逐步提升。不要期望即时的效果,因为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第四,要关注、重视每一位老人,发掘他们的参与潜能,不要只集中资源及注意力在少数比较活跃的老年人身上,而忽略了其他老人的需要;第五,多给予老年人机会去亲身参与,不要过分地保护老年人。因为只有通过更多的参与和实践,老年人才能从中得到学习和改变;第六,要建立更多的社区关系,发掘更多社区资源,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Ⅵ 如何协助随迁老人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老人社会支持网络 老人社会支持网络从实施的主体上可以分为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中有政府、社区、组织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有家人.

Ⅶ 中国老年人口正在迅速增长,社会应该给老年人提供哪些社会支持和服务

政府不仅需要大力发展机构养老等社会养老方式,来补充家庭养老版的不足,更要权注重对家庭养老的直接支持,通过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安排来加强家庭的养老功能,国家应加快培育老龄人口的养老资产,包括人力资本和就业能力、二元结构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障和补充健康保险、老年房产和其他资产;还应改善老龄人口的资产结构,包括代际转移支付、劳动经营和财产性收入等;此外还要采取措施提高老龄人口的购买力,包括中年养老理财和子女为老人购买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体系、老龄产业发展等。

Ⅷ 如何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

(一)强化家庭养老功能,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尽管多数“空巢老人”独居在家非常寂寞,但仍都希望住在家里,而不想选择入住老年,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养老方式。因此,一方面要从以德治家入手,普遍成立村(居)基层老年协会,督促儿女们细心周到地照顾老人,积极营造以家庭养老、敬老为荣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行协议养老制度,对子女不及时与父母签订协议书,或不及时履行赡养义务的,村(居)老年协会要及时督促和帮助落实。必要时可以帮助老人采取法律手段,为“空巢老人”养老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同时要积极探索以家庭为核心,以村、社区为依托,从城向农村辐射,为居住在家的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养老服务。
(二)建立有效帮扶机制,帮助农村“空巢老人”家庭解决经济困难。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大多数生活都比较困难,需要和社会各界给予帮助。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救助机制,对无生活来源、患病、久治不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符合临时救助或农村低保条件的“空巢老人”,要及时把他们纳为救助对象,给予救助。二是农村“空巢老人”由于家中无人照顾,常常会面临突发性疾病得不到及时抢救,生命受到威胁的问题。建议在镇街成立基层老龄组织,村委会要建立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档案,组织志愿者、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三是要加强村(居)老年文化场所建设,大力倡导和组织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文化生活等各项服务,使“空巢老人”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老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三)尽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并完善农村老年保障制度。目前,农村医技人员素质不够高,设备、技术水平有限,稍微严重点儿的病,在镇(村)卫生院(室)无法治疗,使农村老人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空巢老人”就医难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并完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切实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养老和基本需求。
(四)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农村“空巢老人”反映较多的仍然是问题。无论是来自社会的歧视、欺侮老年人的违法行为,还是来自子女相互推诿、拒不赡养老人的失德忘本,均可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老人自身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应把《中华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等有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政策落到实处,做好“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保障等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建立老年人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制度,帮助老年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设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一系列问题中,若只依靠家庭经济支撑或、社会临时救助、农村低保等往往是杯水车薪,必须设立相应的基层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有条件的村(居)可由村级集体拨款,并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建立差异性老人高龄津贴制度,每月按年龄不同发给生活补贴,改善老年人,尤其是生活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
(六)抓好“回引工程”。农村大量青壮年民工外流,虽然使农村经济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也辛苦了留守的“空巢老人”。调查中不少“空巢老人”反映,子女寄回家的钱多数花在了孙辈的生活费、学费和零用钱上面,但老人的经济收入并未因子女外出打工而有明显改善。这些问题,不仅要引起外出农民工的重视,更要引起社会的关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外出民工的回乡创业,不仅有利于乡村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更主要的是让农村老年人过上真正幸福的晚年生活。
(七)努力营造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一是要加大贯彻《老年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二是要加强在校学生、农村青年的孝道教育;三是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爱心服务活动。要充分发挥镇村团组织、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结对帮扶,定期上门家访并进行跟踪服务,及时了解掌握“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八)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出资兴办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为了解决部分收入较高,身边无子女的农村“空巢老人”以及子女无暇照顾老人的问题,应统一制定政策,在税收、土地、城建、金融、水电管理等方面对社会养老事业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吸引非公经济进入养老事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兴办农村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促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

Ⅸ 构建和强化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策论有哪些应该是出于老年人社会参与与社会支持网络建设这本书里的知识

构建和强化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策论有哪些?应该是出于老年人社会参与与社会支持网络建设这本书里的知识。网络上搜索关键字试试了吗?或许能找到答案。

Ⅹ 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策略及今后的工作是什么

数字与事实: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
中国人口网 2006-12-14 18:09:58
放大字体 增加行距 缩小字体 减小行距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日发表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以下是白皮书公布的数字与事实:

——二十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 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当前,中国老年人口正以年均约3%的速度增长;

——近二十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颁布的老龄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达200余件,初步形成老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框架;

——中国已加入6个国际老龄组织,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老龄组织建立业务联系;

——截至2005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75亿人,其中4367万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达 4040亿元人民币;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4041亿元人民币,当年征缴收入总额达4312亿元人民币;到2005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资金达2010亿元人民币;

——2005年底,全国已有2.4万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达924万人;

——到2005年底,中国农村已签订“家庭赡养协议”1300多万份;目前,全国享受“五保”供养的老年人达460多万人; 到2005年底,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的人群达到135万人;

——2005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1900个县(市、区、旗)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4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约310亿元人民币,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当年支付养老保险金21.3亿元人民币;

——中国目前已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约600万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筹集资金约500亿元人民币;

——2005年,包括贫困老年人在内的2233万城市贫困人口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中国目前已有86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98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包括不符合“五保”条件的贫困老年人;

——2005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达3761万人;

——到2006年6月底,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旗)扩大到1399个,覆盖农业人口4.95亿,3.96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超过73%;全国共补偿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2.82亿人次,补偿资金支出144.12亿元人民币;

——中国通过实施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开展以西部地区为重点的“让老年人重见光明行动”项目等,为约600万名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2006年,国家颁布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加快发展面向高龄病残老年人的护理服务设施纳入规划重点;

--截至2005年底,全国城市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万多个,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老年人的部分基本健康问题在社区得到解决;

——从1991年起,中国政府开始把老年病防治研究工作纳入国家科技计划。目前,全国从事老年病防治研究的机构达50多家;

——2005年底,全国县以上各级行政区划、70%的城市社区和50%的农村乡镇建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

——从2001年起,中国组织实施了“亿万老年人健身活动”。目前,全国参加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达5800多万人;

——目前,全民健身工程(点)已建成3万多个;

——从2001年起,中国政府连续三年实施建设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星光计划”,总投资134亿元人民币,建成“星光老年之家”3.2万个,受益老年人超过3000万;

——2005年,全国平均每个街道有1.32个城市老年福利机构,每9.8个社区居委会有1个城市老年福利机构;

——2005年底,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其中农村乡镇敬老院29681个,总床位89.5万张。

——2005年底,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为老服务人员近2万人;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300万人次的志愿者为280多万名老人提供了超过6.3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建立志愿者为老服务站6万多个;

——到2005年底,城乡老年文体活动设施达67万多个;

——2005年底,全国共出版老年类报纸24种,期发行量280万份;老年类期刊23种,期发行量305.8万册;

--2005年底,中国的老年大学(学校)已发展到2.6万多所,在校学员230多万人;

--据有关统计,在老年人口中,城市曾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老年人占38.7%,继续从事有收入工作的老年人占5.2%;农村老年人从事农业劳动的占36.4%;

——中国老教授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年法律工作者协会等全国性老年社会团体已发展到13家,分会遍及全国各地。2005年底,城市社区和农村老年人协会发展到31.7万个;

——2001年至2005年,法律服务机构平均每年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4万多件,代理诉讼和非诉讼法律服务40多万件,调解涉老纠纷40多万件;

——2001年至2005年,全国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开展老龄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达3000余次。2001年至2005年,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涉老提案近1000件。2005年,全国老龄工作机构共受理老年人来信来访近40万件(次)。(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魏武、张泽远 新闻来源: 新华网 编辑:宋绮霞 (2006-12-13)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社会支持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葛养老保险月缴费 浏览:260
烟台市企业员工退休年龄 浏览:842
老年人白天尿裤子晚上不尿床 浏览:470
老年人健康走活动方案 浏览:396
社区老年活动唱歌 浏览:22
2017上海养老金计算 浏览:960
陕西省养老保险年审 浏览:456
日间养老院设计方案 浏览:979
体检最好查哪些东西 浏览:605
2016福建退休金调整 浏览:700
烟台退休工资咨询 浏览:627
郑州不交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632
老年人业余生活活动策划背景 浏览:464
人参怎么吃才能长寿 浏览:47
养老院不交税 浏览:791
那一次我学会了孝敬父母 浏览:574
重阳节感恩父母的一封信 浏览:244
南昌一家养老机构诈骗 浏览:807
退养老保险应该怎么做分录 浏览:653
深圳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