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有哪些认知特点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
老年人最大的一个认知特点是: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几十年岁月痕迹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心里,过往的苦难与欢乐,让他们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中,是支撑他们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尊敬老人的生活方式和自主选择,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为老人创造颐养天年的环境,并创造条件使他们树立新的社会价值和家庭价值,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每个人都会变老,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经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家里,许多老人都是先想到我们,再想到自己。所以,我们做什么事也应该先想到老人,再想到自己。我们不仅要尊敬家里的老人,还要尊敬别人的老人。没有儿孙的老人如果是你的邻居,就抽空跟他聊聊天吧!
2.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进入老年,随着生理上的逐步衰退,心理上也逐渐表现出老年特征。并且,老年人心理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良好心态促进健康,而不良心理则会危害健康。石家庄长江心理精神医院专家指出,老年人心理往往存在以下四大禁忌,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1.孤独
人到老年,如果还能有一位相知相伴、不离不弃的至亲陪在左右,那该是无比幸福的一件事。然而,高龄老人丧偶事件是在所难免,对于老年人心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随之而来的心理孤独感,更是让丧偶老人在短时间里出现明显的衰老、精神崩溃,甚至不久也会亡故。据统计,丧偶老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
2.恐惧
老年人看到自己同龄的朋友、同事一个个相继离开了人世,觉得自己也要不久于人世,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感,以致惶惶不可终日。这样一来,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加快了死亡的步伐。观世间的高龄老人,虽然长寿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一点已经证实,那就是长寿者大多性格开朗、豁达大度、情绪乐观、心理健康。
3.折腾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明显衰退,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但是,有不少老年人存在一种“折腾”心理,认为“这辈子没去过的地方不去看看终身遗憾”啦,什么“这么重大的场合不出席不合适”啦等等,结果勉强参与,容易突发严重健康事件。还有一些高龄的老年人,坚持参加一些不合适的运动,结果导致体力不能承受,出现意外。
4.倔强
老年人心理倔强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有些还表现为性格刚烈、脾气暴躁。这些有着倔强心理的老年人常常是小病不就医,大病乱吃药,一味按自己的意愿以及多年的经验习惯生活着。结果是,有了病不去治,反而与家人、子女发生争执,最后“不治而终”。
心理专家提醒,针对老年人心理上四大禁忌,家属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其调整,千万不可采取强硬措施或者放任不管。如果老年人心理问题突出,难以调整的话,不妨咨询专业心理医生,请求医生的帮助。
3.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于《论语·宪问》,原句为“子曰“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可见原文所指并非老年人,而是名为“原壤”之人。
关于“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解释,钱穆曾在《论语新解》中做出注释称,原壤为鲁人,孔子之故人。
另外钱穆先生还在中《论语新解》解释此句“礼度详密,仪文烦缛,积久人厌,原壤之流乘衰而起。即在孔门,琴张、曾晳、牧皮,皆称狂士。若非孔门讲学,恐王、何、嵇、阮,即出于春秋之末矣。庄周、老耼之徒,终于踵生不绝。然谓原壤乃老氏之流,则非。”
4. 老年病的特点有哪些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期疾病的增多也将是必然的现象。老年病是指与衰老有关的疾病,
现将老年期疾病特点介绍如下:
(1)多病性及不典型性
老年人的多病性是临床表现不典型原因之一。老年人常伴有两种以上疾病 时存在,同一脏器易
发生多种病变,如冠心病与肺心病、传导系统或瓣膜的退行性病变。由于同一老人患有多种疾病,在症
状和体征方面相互影响,必然使临床症状变得更为复杂和不典型。老年人敏感性降低,自觉症状轻微,有
对因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而延误治疗,所以在老年人疾病治疗中对生命体征及意识的观察极为重要。
(2)发病快
老年人脏器储备功能低下,活动能力减退,饮食相对减少,血钾、血钠较青年人低,而尿素氮较高。
免疫功能下降,内环境稳定性改变,一旦受到应激刺激,可促使病情恶化,使原来处于勉强平衡状态的
某些脏器功能容易在发病后短期内迅速衰竭,病倩发展变化较大。
(3)有意识障碍
高龄患者不论患何种疾病,都容易发生意识障碍,如脑血管硬化、血 改变、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均是引起意识障碍的重要因素。在分析老年人意识障碍时,必须排除医源性因素,如服用安定药、抗抑
郁药等所致的因素。
(4)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老年人脏器吴萎缩状态,由于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饮水量减少,轻微的原因即可引起水和电解
质失调。如腹泻和呕吐易产生低血钾,而肾功能减退伴有感染时又容易产生高血钾
(5)易发生后遗症和并发症
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坠积性肺炎、便秘、肌肉萎缩、体位性低血1、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对此应
作早期预防措施。
(6)对治疗的反应不同
同样的药物治疗,在老年人之间的反应不同,老年人耐受性低易出现副反应,j日个体之间的差
异较大。
5. 老年人营养需要有哪些特点
老年期营养需要
(一)热能
由于基础代谢下降、体力活动减少和体内脂肪组织比例增加,老年人的热能需要量相对减少。60岁以后,应较青年时期减少20%,70岁后减少30%,RNI:60岁~组轻体力劳动,男7.94MJ/d,女7.53 MJ/d。
(二)蛋白质
老年人由于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故易出现负氮平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量足质优。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2~14%为宜,RNI:70岁~组,男75g/d,女65g/d。
(三)脂肪
老年人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差,故脂肪的摄入不宜过多,一般脂肪供热占总热能的20%为宜,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
(四)碳水化物
由于老年人糖耐量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且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低,易发生血糖升高。因此老年人不宜食用含蔗糖高的食品,以防止血糖升高进而血脂升高。也不宜多食用水果、蜂蜜等含果糖高的食品。应多吃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利于增强肠蠕动,防止便秘。
(五)矿物质
1. 钙钙的充足对老年人十分重要。因为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体力活动减少又降低了骨骼钙的沉积,故老年人易发生钙的负平衡,骨质疏松较多见。钙的AI:50岁以上为1000mg/d;
2. 铁因为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减退,HB含量减少,因此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我国AI;50岁以上组15mg/d。注意选择含血红素铁高的食物。
3. 硒硒为抗氧化剂,老年人应注意膳食补充。
此外,微量元素锌、铜、铬也同样重要。
(六)维生素
为调节体内代谢和增强抗病能力,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都应达到我国的推荐摄入量。
VE为抗氧化的重要维生素,当缺乏VE时,体内细胞可出现一种棕色的色素颗粒,成为褐色素,是细胞某些成分被氧化分解后的沉积物,随着衰老过程在体内堆积,成为老年斑。补充VE可减少细胞内脂褐素的形成。老年人的AI为14mg/d。
充足的VC可防止老年血管硬化,使胆固醇代谢易于排出体外,增强抵抗力,因此应充分保证供应。老年人每日RNI为100mg。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6.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特点
·脂肪蓄积,血脂上升
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加上活动量较少,需要的热回量也较低,此时如果摄答取过量餐食及点心,体内会积存过多的热量而肥胖起来。老年人体内总血脂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中主要是总胆固醇量增加,甘油三酯也明显增加。·骨质密度降低
40岁以后骨密度逐渐降低,老年以后骨胶质减少,钙含量降低,使骨质疏松和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24.6%。
·蛋白质合成速度减慢
老年人体内蛋白质合成与分解速度明显低于年轻人,容易出现血液中蛋白含量降低,发生水肿和营养性贫血;在受到外伤或感染时,痊愈及恢复得缓慢。
·生理功能逐渐衰退
老年人代谢减慢,各器官随年龄和体内自由基伤害的增加而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对外界和体内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减低,体力下降。
7. 形容老年人的性格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1、温恭直谅
【拼音】:wēn gō zhí liàng
【释义】: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出处】:明·王阳明《客坐私祝》:“但愿温恭直谅之友,来此讲学论道,示以孝友谦和之行,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教训我子弟,使无陷于非僻。
2、老当益壮
【拼音】:lǎo dāng yì zhuàng
【释义】: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8. 老年人的饮食特点有哪些
1、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高无机盐和微量元素饮食。其结构特点是:多量的奶;适量的禽、鱼、瘦肉;少量的蛋、肝;定量的粗粮和杂粮;大量的水果、蔬菜;此外还经常吃一些壳果类、菌藻类食物。
2、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并带有色、香、味,能增进食欲和消化吸收。
3、一日4~5餐,饮食有节。偶用一些葡萄酒,不饮烈性酒。
4、保证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老年人由于活动减少、吸收能力减弱,常常造成各类维生素摄入量的不足、出现维生素严重缺乏。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保证有足量的维生素供给,重点要保证维生素A、D、C、B2、均、硫胺素等。这对增强老年人抵抗力和延缓衰老等非常重要。可选用卷心菜、大白菜、胡萝卜等,除含有需要的维生素外,还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同时,可预防老年性便秘和大肠癌。
5、保证饮食内有充足的钙、铁元素。医学家在某地对“4000位老人进行钙测定证实,他们体内含钙量普遍低于正常标准,缺钙则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或骨折。要多吃些豆类、奶类制品、骨头汤、虾皮等。老年人容易缺铁而发生贫血,要多吃瘦肉、菠菜和鸡蛋等。
6、控制动物脂肪摄入:过多摄人腊肪,不仅会危害心、脑血管及肝脏,而且还会诱发老年性消化不良。应以植物油为主,适当控制动物脂肪。并非拒绝脂肪,不然摄取脂肪过少,会影响腊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7、控制食盐:食用食盐每日10克以下,预防血压升高、脑血管硬化,要以碘盐为主,既可延缓大脑衰老,又能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