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的心理

老年人的心理

发布时间:2020-12-01 08:40:42

1. 老年人心理衰老有哪些表现

人进入老年期后,生理衰老明显加快,与之相对应的心理衰老也随之而来。老年人心理衰老的表现千变万化,一些老年心理学家归纳出10余种较为明显的变化特征,其主要表现有:(1)感觉、知觉衰退

眼睛老化,听力不如从前,味觉迟钝,以前很好吃的东西现在感到淡而无味。

(2)记忆力衰退

熟人的名字老是记不起来,读书前看后忘;电话号码总要反复看几遍才能记住;刚说过的事,一转身就忘了;常常记不起随手放的东西。

(3)想象力衰退

理想逐渐丧失,幻想越来越少。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言语能力衰退,讲话变得缓慢,而且啰嗦。

(4)思维能力衰退

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学习新事物感到吃力,甚至有点害怕学习新事物、新知识。

(5)情感变得不稳定

较易动感情。遇到困难,不像以前那样镇定自如,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焦虑感。对喧闹声感到很烦躁,看不惯年轻人的言谈与行为。

(6)意志衰退

做事缺乏毅力和探索精神,喜欢凭老经验办事,下决心要做的事常常拖拉而不立即行动,进而,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了。

(7)反应能力下降

动作不如从前灵活,对事物不如以前敏感。一旦疲劳,恢复得较慢。睡眠时间也比以前少了。

(8)兴趣爱好减少

生活中感兴趣的范围变小了,不再有兴趣看小说、电影、电视,不再喜欢参加各类活动,特别是集体活动。

(9)产生衰老感和死亡感

总感到自己老了,经常想到自己已临近死亡,常回想已故的亲友,又联想到自己,悲悲戚戚。

(10)性格更容易发生变化

性格易变得暴躁、易怒、情绪低落、忧郁、焦虑不安、孤僻、古怪,甚至不近人情。

(11)容易焦虑不安

很多人在度过更年期后,情绪逐渐趋向稳定,但是焦虑不安一直持续到老年期。当环境中有不利因素时,就更容易出现焦虑不安。

(12)情绪明显地变化

老年人情绪反应的变化一方面是对一般刺激趋向冷漠,喜怒哀乐不易表露,或反应强度降低,使人易产生冰冷之感。另一方面遭到重大刺激,情绪的反应却特别强烈,难以抑制。

(13)敏感多疑

感觉器官不敏锐,对捕风捉影、似是而非的事往往却很认真,常把听错、看错的事当做对他的伤害而感到伤心不已。

(14)易产生孤独感

原因主要是我们老年人本身衰老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社会疏远老年人及老年人自己退出社会也是原因之一。他们的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深居简出,懒于交际。

(15)容易自卑

感到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如果遇到生活以及疾病等诸多困难时,均可使老年人过分伤感,自卑情绪也就随之加重了。

(16)习惯心理

巩固长年累月的生活习惯与工作习惯,决定了老年人的习惯心理很巩固。年龄越大,形成的习惯越固定。

(17)个性心理特点明显

人的个性心理特点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老年人比起青年人与中年人更显得个性化,例如,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习惯,不赞成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2.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进入老年,随着生理上的逐步衰退,心理上也逐渐表现出老年特征。并且,老年人心理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良好心态促进健康,而不良心理则会危害健康。石家庄长江心理精神医院专家指出,老年人心理往往存在以下四大禁忌,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1.孤独
人到老年,如果还能有一位相知相伴、不离不弃的至亲陪在左右,那该是无比幸福的一件事。然而,高龄老人丧偶事件是在所难免,对于老年人心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随之而来的心理孤独感,更是让丧偶老人在短时间里出现明显的衰老、精神崩溃,甚至不久也会亡故。据统计,丧偶老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

2.恐惧
老年人看到自己同龄的朋友、同事一个个相继离开了人世,觉得自己也要不久于人世,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感,以致惶惶不可终日。这样一来,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加快了死亡的步伐。观世间的高龄老人,虽然长寿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一点已经证实,那就是长寿者大多性格开朗、豁达大度、情绪乐观、心理健康。

3.折腾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明显衰退,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但是,有不少老年人存在一种“折腾”心理,认为“这辈子没去过的地方不去看看终身遗憾”啦,什么“这么重大的场合不出席不合适”啦等等,结果勉强参与,容易突发严重健康事件。还有一些高龄的老年人,坚持参加一些不合适的运动,结果导致体力不能承受,出现意外。

4.倔强
老年人心理倔强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有些还表现为性格刚烈、脾气暴躁。这些有着倔强心理的老年人常常是小病不就医,大病乱吃药,一味按自己的意愿以及多年的经验习惯生活着。结果是,有了病不去治,反而与家人、子女发生争执,最后“不治而终”。

心理专家提醒,针对老年人心理上四大禁忌,家属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其调整,千万不可采取强硬措施或者放任不管。如果老年人心理问题突出,难以调整的话,不妨咨询专业心理医生,请求医生的帮助。

3. 老年人产生急躁心理有哪些危害

(1)脾气急躁对自己健康不利

因为脾气急躁、激动不安会引起体内儿茶酚胺类回神经递质增多答,交感神经活动亢进,造成的结果是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肌肉紧张增强,有些老年人甚至在情绪激动时诱发心绞痛、中风或引起溃疡病复发、呕血等。

(2)脾气急躁对人际关系损害

因为脾气急躁的人容易向别人发火,伤害别人感情,结果使原有的友情完结,别人不愿再接近我们。

(3)脾气急躁的人急于求成

不作充分准备就行动,结果“拔苗助长”,常常和自己的愿望相反,使自己的行动遭到挫折。在愤怒得厉害时,甚至做出非理智的行动,以致动手打人,摔坏东西。

4. 老年人应对急躁心理的方法有哪些

脾气急躁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一定要下决心改掉不可。要接触急躁心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对策。

(1)转变对事物认识

要改变脾气急躁,就要找出急躁的原因。脾气急躁的人不理解事物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实现目标需要有一个过程,以为单凭主观愿望急于求成,就会成功,这是急躁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老年人社会阅历丰富,只要能够静下心来认识问题,就一定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有了这个认识,遇到不成功时,我们就应该坦然一些,不必急躁愤怒。

(2)宽容对待别人

老年人急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求别人的想法、情绪和行动为完全符合自己的愿望,一旦发现别人说的做的不顺自己心意,就勃然大怒,其实内心是要别人顺从自己。

很明显,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也是很不公正的。正像自己不乐意受别人支配一样,别人也喜欢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办事。如果我们从内心承认别人和自己不同,别人有权按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行事,我们就会学到一种宽容的态度。

(3)转移注意力

若发生急躁心理时,人的大脑皮层常会出现一个强烈的兴奋灶,如果能有意识地调控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兴奋灶转换为抑制平和状态,则可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

例如,当自己急躁、烦恼时,我们就不要再去想引起急躁的事,尽量避免烦恼的刺激,有意识地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翻翻画册、读读小说等,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这就可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淡化乃至忘却烦闷。

我们还可让自己思维长上翅膀,自由畅想,到幻想世界中去遨游;也可与他人漫无边际地畅谈,免得在难解的事上钻牛角尖,给自己带来无端的烦恼。这样随着事过境迁,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往往能收到较满意的成效。

(4)评价推迟法

急躁心理常常来自对“刺激”的评价,也许是别人的一个眼神,也许是别人的一句讥讽,甚至可能是对别人的一个误解。这事在当时我们可能会非常急躁、愤怒,可是如果过一个小时、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之后再评论,我们或许认为当时对之发怒“不值得。”

(5)理智控制情绪

理智控制是指用意志和素养来控制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暴发,努力使激怒的情绪降至平和的抑制状态。当急躁心理出现时,我们要马上意识到不对,要迅速冷静下来,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减轻自己的怒气,使情绪保持稳定。

5. 简单说出老年人的心理需要有哪些

老年人最渴望的需求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家庭和睦相处。
家和万事兴,对于每个小的家庭都内是这样子,在年老人的角度容来说,更希望家庭和睦,家庭的成员能够温暖相处。
2:自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
年老之后,都希望自己能够自由,至少自己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这样就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年老人,这个愿望目前是无法达到的。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年老人都成了义务的“保姆”。
3:无忧无虑的养老生活。
安享晚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这个愿望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基础,比如需要足够多的财富,需要足够的乐观精神,这样物质财富加上精神财富,才是达到理想的晚年生活。
4:子女孝顺,儿孙满堂。
子女孝顺,老年人就少操心,就可以享受到子女照顾到的愉悦。儿孙满堂,也表明了家庭旺盛,年老人,尤其农村的老年人,都希望儿孙满堂,看有所赡养。
这四个方面我认为就是年老人的需求。就是年老人最渴望的需求。

6. 老年人与心理学

老年心理抄学书籍都是众人推荐的经典书籍,排名越靠前,推荐度越高,越值得大家阅读。

1.

让夕阳红起来(学了凡 立家训 传家业)

智然 口述,建功 整理
2014-02-01 团结出版社

2.

圆满之道——中、老年人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

向程 著
2013-10-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3.

应用老年心理学

徐运英 主编
2012-12-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4.

老年心理病理学

王大华,王玉龙 编著
2014-01-0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5.

心育文库30——老年心理学

崔丽娟,丁沁南 编著
2012-10-01 开明出版社

6.

老年心理辅导师实务培训——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养老服务指导丛书

冯晓丽 主编
2015-04-0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7.

老年心理保健

张钟汝,张悦 编著
2013-01-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8.

老年积极心理学读本

方新立 等著
2014-02-01 南开大学出版社

9.

老年心理学概论

张伟新, 王港, 刘颂
2015-03-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10.

老年心理学

高云鹏,胡军生,肖健 主编
2013-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7.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于《论语·宪问》,原句为“子曰“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可见原文所指并非老年人,而是名为“原壤”之人。

关于“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解释,钱穆曾在《论语新解》中做出注释称,原壤为鲁人,孔子之故人。

另外钱穆先生还在中《论语新解》解释此句“礼度详密,仪文烦缛,积久人厌,原壤之流乘衰而起。即在孔门,琴张、曾晳、牧皮,皆称狂士。若非孔门讲学,恐王、何、嵇、阮,即出于春秋之末矣。庄周、老耼之徒,终于踵生不绝。然谓原壤乃老氏之流,则非。”

8. 影响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老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最后一个转折。这一时期,不仅机体衰老加快,疾病增多,面临着死亡的考验和挑战;而且,老年人的职业状况、家庭结构、婚姻形态、经济境遇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老年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智力、情绪、情感、性格、兴趣等不同层次的心理都将产生影响
一、生理因素:(一)感官的老化、(二)疾病的增加、(三)死亡的威胁
二、社会因素:
(一)老年人社会角色的转变、(二)老年人的家庭状况
(三)老年人的婚姻状况、
(四)社会环境因素

9. 老年人有哪些心理问题

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担当内的功能性职责的容总和。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人进入老年期后,角色会发生很大变化,精神心理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据中科院的调研结果显示,国内80%的老年人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空虚、寂寞、焦虑、忧伤、抑郁等。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的心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