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到底是指多少岁
老年人来,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自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5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65岁)占总人口比重8.9%;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1% ;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4%。截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1] 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面临着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诸多社会问题,值得各界关注。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八九十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拓展资料: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悬车之年:指7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㈢ 中老年人是指哪个年龄段
中老年复人是指45岁到死亡的这一阶段制。
中老年一般是指人类生命历程中青年之后的阶段,包括中年和老年。由于全世界的年龄呈普遍增高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提出新的标准,将44岁以下的人群称为青年人,45到59岁的人群称为中年人,60到74岁的人群称为年轻的老年人,75以上的才称为老年人。把9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长寿老人。
㈣ 老年人是指多大岁数
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这个社会问题,值得各界关注。
㈤ 老年人体检的项目和合格的指标范围。
▲ 老年人的必要体检
1.量体重:身体过于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过于消瘦则会导致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下降而感染其他疾病。
2.测血压:血压高或低都应引起重视。
3.验小便:可及时发现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
4.心电图:可及时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5.查眼底:眼底动脉可反映出脑动脉硬化的程度。通过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等疾患。
6.胸部X线透视:可早期发现肺部疾患,尤其是嗜烟者更应定期检查。
7.甲胎蛋白测定:可早期发现肝癌,对慢性肝病患者尤应注意检查。
8.大便潜血试验:可早期发现消化道疾患及癌症。
9.肛门指检:有助于发现直肠癌、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等病症。
老年人的定期体检应每半年至少做一次,并注意做好体检记录,保管好化验单。常规性检验项目(如体重、血压、验小便、心电图、查眼底等)有条件的最好每季度查一次,这样既能及早发现疾患,又能对自己已患疾病的治疗、趋势有所了解。
▲ 中年人体检这六项别落下
一、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二、血脂检测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故步入中年后,每年1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
三、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四、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五、甲胎蛋白检测检查甲胎蛋白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达80%~90%,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甲胎蛋白1次。现患乙型肝炎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半年检测1次。
六、前列腺检查人到中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中年男性尤其要注意。
㈥ 中老年是指多大高龄
你指的是40岁到70岁之间的岁数,属于中老年
㈦ 中老年人一般是指从什么年龄开始至什么年龄
男大于60周岁,女大于55周岁。
日历年龄亦称时序年龄是以时间岁月表示自出生以后所经历的个体专年龄属。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群,所确定的老龄界线不同。
在我国晋朝,66岁以上为老年,隋朝为60岁,唐朝提前到55岁,宋朝又以60岁为老年。即使在现代,国际上划定的老龄界线也不统一。
(7)老年人的指围扩展阅读:
中老年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1、生蔬菜:如果牙齿敏感脆弱正在逐渐衰弱,可能很需要避免食用生蔬菜。不过,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和纤维,可以通过烹饪让蔬菜变软之后再食用。此外还可以把蔬菜打成汁,比如红萝卜、南瓜和甜菜。还可以考虑吃罐装蔬菜,但要注意购买不添加盐的罐装蔬菜。
2、豆类:豆类富含纤维、蛋白质和铁,但是脂肪含量却较低。但是一些人食用豆类后会胀气和胃痛。如果吃豆子觉得不舒服,可以慢慢减少豆类的摄入量或者还可以补充消化酶帮助缓解胀气。
3、酒精:适度饮酒可能可以减少出现或某种的风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酒精可能对身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喝酒影响了睡眠也会让血压升高。
㈧ 中老年人是指多少岁
中老年人是指45岁到死亡的这一阶段。
中老年一般是指人类生命历程中青年之后的阶段,包括中年和老年。由于全世界的年龄呈普遍增高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提出新的标准,将44岁以下的人群称为青年人,45到59岁的人群称为中年人,60到74岁的人群称为年轻的老年人,75以上的才称为老年人。把9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长寿老人。
㈨ 我国法律上称的老人是指多少岁以上的公民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我国将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规定为60周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人的生理状况的原因。人的一生分为婴儿、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代表了人从出生、成长到衰老的过程。划分老年人的标准主要是以人的生理机能开始衰老为依据。我国目前人口乎均寿命为70岁,但60岁后,体质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一般不再承担繁重的工作和重体力劳动。所以,60岁作为老年人的起点年龄,符合我国大多数人的身体状况。
(2)参考了国际通用标准。国际上发达国家老年人年龄起点标准为65岁,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为6O岁,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采用60岁作为标准较为适宜。
(3)同退休年龄相衔接。我国一般规定男60岁、女55岁为退休年龄,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虽然较早,但还不能称为老年人。为了与多数人的退休年龄相衔接,将60岁作为老年人年龄起点与我国目前情况是相适应的
㈩ 六十五岁以下的老年人指的是多大
六十五岁以下的老年人指的是
50____64吧
也就是比65小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