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
长寿湖-重庆旅游景点
长寿湖位于长寿县东部,距重庆市区128千米,为50年代拦截龙溪河而成的人工湖,因地处长寿县境内而得名。长寿湖坝长1014米,高51米,顶宽8米,湖水面积6000公顷。一般水深15米,最深处50米。湖内港汊纵横交错,有岛屿200多个,是重庆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风景区。长寿湖湖面辽阔,碧波万顷,水中倒影粲然若画,气势极为壮观;若临暮春三秋,浅云遮日,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另有一番情趣。湖中岛屿林木葱茏,建有多处园林景点。坝东仿古亭上有周恩来、李富春的题词!
长寿湖简介
长寿湖旅游风景区是国际旅游热线三峡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和重庆市长寿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景区,被誉为重庆的中心花园,以其“岛湖风光”、“长寿文化”、“乡土文化”为主要景观特色的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景区位于素有 “寿星之乡”的重庆市长寿区境内,距重庆主城区67公里,距长寿城区20公里。长寿湖是由“一五”期间重点工程(修建于1956年)的狮子滩水电站拦河大坝建成以后而形成的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约10万亩),库容10亿立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200多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湖湾岛汊交织,浅滩成片,建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栖息着42种鸟类、28种水禽。岛、岸之上林、泉、瀑、岩、洞浑然天成,寺、庙、观、亭、寨异彩纷呈。
可以在网上查!网址如下:
http://www.cqcsh.com/default.asp
⑵ 长寿湖好玩吗
位于长寿区东部,距重庆市区128千米,为50年代拦截龙溪河而成的人工湖,因地处长寿县境内而得名。 长寿湖旅游风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重庆市十佳旅游风景区。它是三峡国际旅游热线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也是长寿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景区,以其“岛湖风光”、“长寿文化”、“乡土文化”享誉四方,被誉为重庆的中心花园。 【水立方】:长寿湖由长寿区1江、2湖、3河、13溪做水源补给,形成65平方公里中央湖泊,水资源得天独厚,发展观光旅游、水上运动、生态居所等项目前景广阔。 【童话岛】:长寿湖湖面辽阔,碧波万顷,203个岛屿星罗棋布、散布其间,是度假、会务、居住的天然王国,也是旅游、休闲项目开发的财富王国。 【自然界】:长寿湖湖区呈“Y”字型发散,湖汊、内湾众多,岸线蜿蜒曲折、岸线平缓宜人,包含多个原生态自然保护区,在青山绿水间养生,在智力/资金密集型产业园中创造绿色财富,实现湖区经济崛起。 【风景区】:拥有3000年历史仙逸风骨,200多处文化遗址,300多处游览胜地。包括秦代怀清台遗址、宋代张飞庙、明代东林寺、清代文峰塔,周恩来长寿视察雕塑,及茂林修竹、溶岩龙洞、凛冽矿泉、飞瀑湍流等众多旅游景点。 【湖区展望】 东岸:背靠湖区山脉,环境宜人,半岛由纵深呈梯度排列,拥有宽广的视野和曲折的湖岸。(规划为科技商务会务旅游区和旅游地产区) 南岸:岸线平整连贯,地势平缓,包括整个长寿湖镇范围和长寿湖景区主坝,纵深为生态河谷湿地。现已经成为长寿湖景区的接待中心,以形成基本接待能力。(规划为高级旅游服务及商业配套区) 岸:岸线拥有长寿湖湖面最宽阔的区域,湖岸坡度平缓,岸线宜人,土地利用率高,为长寿湖观景的最佳区域。(规划为休闲度假及旅游地产区) 北岸:湖汊、内湾丰富,多岛屿、半岛,亲水性好,向北多缓坡地带,是长寿湖原生态之精华。(规划为智力/资金密集型生态产业公园)
⑶ 2022年长寿的规划建设有哪些大工程
⑷ 长寿湖有哪些景点
长寿湖位于长寿区东部,距重庆市区128千米,为50年代拦截龙溪河而成的人工湖,因地处长寿区境内而得名。长寿湖是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重庆市十佳旅游风景区。素有“寿星之乡”的重庆市长寿区境内,距重庆主城区100公里,距长寿城区26公里。
长寿湖是“一五”期间重点工程狮子滩水电站拦河大坝建成以后而形成的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约10万亩),库容10亿立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203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湖湾岛汊交织,浅滩成片,建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栖息着42种鸟类、28种水禽。
长寿湖湖面辽阔,碧波万顷,水中倒影粲然若画,气势极为壮观;若临暮春三秋,浅云遮日,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另是一番情趣。湖中岛屿林木青翠,建有多处园林景点。坝东仿古亭上有周恩来、李富春等同志题词的牌匾。
长寿湖旅游风景区位于素有“寿星之乡”的重庆市长寿区境内,是国际旅游热线三峡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和重庆市长寿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景区,被誉为重庆的中心花园。
⑸ 长寿湖的主要景点
【水立方】:长寿湖由长寿区1江、2湖、3河、13溪做水源补给,形成65平方公里中央湖泊,水资源得天独厚,发展观光旅游、水上运动、生态居所等项目前景广阔。
【童话岛】:长寿湖湖面辽阔,碧波万顷,203个岛屿星罗棋布、散布其间,是度假、会务、居住的天然王国,也是旅游、休闲项目开发的财富王国。
【自然界】:长寿湖湖区呈“Y”字型发散,湖汊、内湾众多,岸线蜿蜒曲折、岸线平缓宜人,包含多个原生态自然保护区,在青山绿水间养生,在智力/资金密集型产业园中创造绿色财富,实现湖区经济崛起。
【风景区】:拥有3000年历史仙逸风骨,200多处文化遗址,300多处游览胜地。包括秦代怀清台遗址、宋代张飞庙、明代东林寺、清代文峰塔,周恩来长寿视察雕塑,及茂林修竹、溶岩龙洞、凛冽矿泉、飞瀑湍流等众多旅游景点。
【湖区展望】
东岸:背靠湖区山脉,环境宜人,半岛由纵深呈梯度排列,拥有宽广的视野和曲折的湖岸。(规划为科技商务会务旅游区和旅游地产区)
南岸:岸线平整连贯,地势平缓,包括整个长寿湖镇范围和长寿湖景区主坝,纵深为生态河谷湿地。现已经成为长寿湖景区的接待中心,以形成基本接待能力。(规划为高级旅游服务及商业配套区)
西岸:岸线拥有长寿湖湖面最宽阔的区域,湖岸坡度平缓,岸线宜人,土地利用率高,为长寿湖观景的最佳区域。(规划为休闲度假及旅游地产区)
北岸:湖汊、内湾丰富,多岛屿、半岛,亲水性好,向北多缓坡地带,是长寿湖原生态之精华。(规划为智力/资金密集型生态产业公园)
⑹ 重庆长寿哪个地方风景好,20来个人集体旅游的地方
当然是长寿湖赛, 长寿湖旅游风景区位于素有“寿星之乡”的重庆市长寿区境内,距重庆主城区二环58公里,距长寿城区18公里,是三峡国际旅游热线黄金水道
的重要节点,也是长寿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景区。整个景区以其“岛湖风光”、“长寿文化”享誉四方,并以“长湖浪屿”被评为巴渝新十二
景之一。
长寿湖是因1954年动工兴建长寿湖水力发电站,1956年10月1日,龙溪河狮子滩水力发电站大坝截流蓄水后,形成的西南地区第一大人造淡水
湖,因位于长寿县境内而得名长寿湖。整个长寿湖风景区规划面积26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65.5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十倍。有人说“江
河湖海最美在湖”,在长寿湖上分布有大小岛屿203个,湾岛交织,浅滩成片,自然天成,生态良好,湖岛风光是秀丽动人,天赐长寿岛更显分外
神奇。
长寿湖旅游风景区于2003年开始成立。有谁能想到,十年前的长寿湖是“绿水青山枉自多,躲在深闺人未识”,那时的长寿湖是一个集发电、
灌输、航运、养鱼于一体的综合利用重点工程,而如今却被智慧勤劳的长寿人开发、打造成一个集 “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晤,水上运动”
于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1958年,周恩来总理来咱们长寿湖视察工作时,见到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长寿湖之后,也发出了这样的赞
叹,他说:“长寿湖真是个好地方!”
重庆到长寿湖具体路程:从重庆出发,沿渝万(重庆—长寿—万州)高速公路在“长寿湖”匝道转向长寿湖高速,高速路全程约75公里。出长
寿湖收费站后沿转盘向左转即可看到长寿湖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在游客服务中心两侧建有能停放1000辆车的大型停车场,自驾游游客可以在此处停
车。整个行程约1.5小时左右,过路费为85元。
长寿湖景区为游客提供水上游船观光、陆地亲湖观光、水上游乐三大特色产品组群服务。景区不需要门票,可在客服中心坐观光车或无轨小火
车,车票为30元/人。长寿湖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因此水上娱乐项目众多,这也是长寿湖旅游的主要特色。可自费于湖滨公园水上游乐
中心体验各种游乐项目,如豪华画舫、快艇、摩托艇、水上飞机、水上老爷车、水上酒吧船等,更有惊险刺激的鲨鱼船。清凉避暑放松身心,尽情
玩转水陆空,体验天赐长寿湖给您带来的无限酷爽乐趣和夏日休闲。到了晚上,这个时节也是露营的好时候,露营地扎营,燃起篝火,全身心贴近自
然,在山水之中放逐自己,彻底放松。
⑺ 这个周末2天要去长寿湖耍,求自驾攻略
长寿湖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重庆市十佳旅游风景区。自驾车路线:从重庆出发,沿渝长(重庆—长寿)高速公路,在长寿区不下高速公路,直接走长万(长寿-万州)高速在18公里处“合兴、长寿湖”路口下高速,该高速路段约86公里;出收费站右行,路过双龙镇,最后到达长寿湖(狮子滩镇),该路段为乡间公路,约13公里,无收费站。整个行程在80分钟左右。
⑻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区的介绍
长寿湖位于素有“寿星之乡”的重庆市长寿区境内,距重庆主城区100公里,距长寿城区26公里。长寿湖是由“一五”期间重点工程狮子滩水电站拦河大坝建成以后而形成的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约10万亩),库容10亿立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203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湖湾岛汊交织,浅滩成片,建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栖息着42种鸟类、28种水禽,是重庆地区观鸟的好去处。
⑼ 长寿湖的介绍
长寿湖是重庆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风景区,六、七十年代长寿湖就已被列为重庆市十佳旅游风景区,1992年元月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长寿湖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命名为重庆市新巴蜀十二景之一“长湖浪屿”,已纳入“魅力重庆一日游”旅游线路。长寿湖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重庆市十佳旅游风景区,是著名小说《红岩》的创作地,是顶峰国际规划设计公司2010年旅游规划项目,位于素有“寿星之乡”的重庆市长寿区境内,距重庆主城区100公里,距长寿城区26公里。长寿湖是三峡国际旅游热线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也是长寿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景区,以其“岛湖风光”、“长寿文化”、“乡土文化”享誉四方,被誉为重庆的中心花园。长寿湖是“一五”期间重点工程狮子滩水电站拦河大坝建成以后而形成的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约10万亩),库容10亿立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203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湖湾岛汊交织,浅滩成片,建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栖息着42种鸟类、28种水禽。2012年12月,长寿区长寿湖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级风景名胜区。
⑽ 长寿湖镇的旅游发展
长寿湖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积65千米,流域面积3500平方千米,系重庆市直辖后首批市级风景名胜区和“新巴渝十二景”之一。
据长寿湖镇党委书记唐贤明介绍,长寿湖镇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乡镇”、“重庆市卫生镇”、“重庆市最具活力小城镇”、“长寿区三强街镇”、“重庆市十佳宜居城镇”,为创“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奠定了良好基础。
长寿湖镇“创优”办公室主任、镇武装部长吴诗华说,镇里从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思路,突破工作难点,以环境保护规划为先导,以环保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环境综合管理为中心,以环保宣传教育为抓手,全力推进创建重庆市环境优美乡镇的各项工作。全镇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
三年来,长寿湖镇累计投入3500万元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仅2008年,就硬化和改造村级公路70余公里;整治塘56口、水库5座、堰沟54米,整治、改造(新建)电力提灌站46站/1301KW,打抗旱应急井30口;库周绿化150亩,公路绿色通道建设68公里,溪河绿化16公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4200亩,封山育林1.4万亩,育苗10万棵,四旁植树9万株;退耕还林6000亩,天然林保护10200亩;新建和改建自来水6处,新增受益人口27000人;农村改厕 150个,建沼气池150口,推广节能灶50个。
全镇人均道路面积达8.70平方米;排水管网4990米,服务人口比例达到100%;住宅电话普及率达98.6%;全面绿化了场镇街道,实施场镇亮化工程,场镇面貌进一步改善。
为了让村民真正改变生活习惯,从而养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长寿湖镇党委和政府把人饮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共投入1200万元用于自来水厂的建设、地下水的采挖、水质的安全保障等工作。全镇已建有6座自来水厂,未接通自来水的村,由政府出资采挖20米—50米深的地下水。到2012年,镇党委政府还将投入800万元全面普及自来水。
长寿湖景区规模初现: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具备,水上、库岸等游乐设施越来越多,初步改变了“只可游不可留”的状况。但由于长寿湖受雨季和发电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每年枯水月份都会在湖岸形成约10米高的黄色消落带,与湖水的蓝、湖岸的绿形成反差,影响游客兴致。
为此,长寿湖景区管委会与长寿湖镇联手在沿湖打造“森林长寿湖工程”:采取业主包片、管委会插漏补缺方式,沿西岸全家垭口到东岸乐山嘴13.5公里的湖岸线,全部栽种水杉、枫杨、池杉、水松、杨柳等喜水树种,让湖岸变得四季常绿。 长寿湖镇从健全规划、依法管理两个方面入手,着力构建管理机制,确保环境保护方向明确,从改造到新建工程,都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2005年,镇政府投入12万元委托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编制了《重庆市长寿湖镇环境规划(2004-2020)》,对长寿湖镇环境目标、环境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明确了长寿湖镇环境保护工作方向。
依据《规划》,长寿湖镇相继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农村(花山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石回村生态园建设。
同时,镇、村还层层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建立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相继成立了环保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制订了岗位职责和目标考核等制度,从“制度保证”、“法制保证”两个方面建立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长寿湖镇一直把建设生态文明新镇、营造和谐优美环境作为近年的重点工作。围绕“创优”活动,把握未来的空间发展走势,通过建设重点工程、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开展环境整治,达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建筑物与环境相统一,提升了城镇品位,营造了和谐环境。
高标准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投入1.8亿元相继完成了双罗公路加宽改造、长寿湖游客接待中心、行政中心、夹墙口至凯源宾馆的公路绿化、湖滨公园、长寿湖景区湖岸综合整治工程、长寿湖“美食天街”、狮子滩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环境绿化、街道灯饰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管护、治理水土流失等项目建设。完成了约8公里道路油化和各处人行道的整治;初步建成南大门广场约17000m2,附属草坪面积约12000m2;场镇风貌改造已初见成效。投资上亿的高速公路以及沿路绿化景观正启动建设。
2010,长寿湖镇已启动森林长寿湖建设,拟投资8.8亿元对“五边、四园”进行绿化,一期试验工程已初见成效。场镇功能日趋完善,城乡环境美化靓化。
长寿湖镇还专门成立了长寿湖镇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张德利担任组长,副镇长周联芳分管环保,抽调区环保局下派的技术干部周莉萍主抓环境管理工作,负责协助区环保局对辖区内排污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并先后对污染治理设施不健全的长寿湖造船厂、李记食品厂实行关闭。
调整充实完善长寿湖综合执法大队,负责长寿湖风景区内环保、规划、交通、渔业、水利、林业、防疫、旅游,保护和改善了长寿湖的水环境。建成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81.21%,实施餐饮油烟治理,改善了长寿湖的大气环境。通过限速、镇中心区禁止鸣号、水泥路改为沥青路等措施控制交通噪声,改善了长寿湖的声环境。
同时,积极配合区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开展长寿湖环境综合执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加强环境信访投诉处理,对跨街镇的污染投诉,积极协调各部门和街镇尽快解决,环境信访投诉处理率达100%,维护了社会稳定。严格执行限期治理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度等环境管理制度,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地面水质达标率、重点行业工业废水达标率均为100%,近三年内没有发生过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结合“重庆市卫生镇”复查工作,加强了垃圾车、洒水车、垃圾中转站、果皮箱等环卫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加强公共厕所的维护和管理,添置了保洁设施,水冲式公厕达100%,保洁人员按时清扫,及时消毒灭害,保证了所有公厕无积便、无污垢,基本无臭、无蝇,全镇环境卫生水平全面改善。
开展道路沿线违章建筑、不规范设置招牌及占道堆放、占道经营等影响公路畅通和镇容镇貌行为的整治。经过大半个月的集中整治,投入20万元清理垃圾20余吨,更换破损的人行预制板4000块,理顺下水道沟渠2000平方米,有效美化了场镇环境。
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镇政府与区畜牧局一道,对辖区内的蓄禽养殖场进行大规模的环保整治,要求种鸡场建立制度,粪便保证随有随清,对老污染进行清理,保证污水不外排。由于长寿湖辖区内属禁养区,对新建蓄禽养殖场进行限批,引导村民向适养区搬迁。
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和生产环节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与治理,2009、2010年全镇辖区内的蔬菜基地、夏橙生产基地、水稻生产基地农药残留合格率为100%,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52.92公斤/公顷。委托西南大学编制了《城乡统筹示范——重庆市长寿区鼎龙农业生态园发展规划》,石回村生态园建设已初见成效。
全面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畜禽养殖粪便发酵后用作果肥和沼气能,全镇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100%,污水达标率100%。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7.7%。全镇公共绿化地面积13346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3平方米;主次干道4.7公里,已全部绿化。切实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坡改梯、种植水土保持林、经济果木、种草以及修建蓄水池、沉沙凼、灌排水渠等一系列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25.2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5.2%。
加强对长寿湖场镇建筑施工的执法监督,严格建筑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规范施工场地、人员的管理,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必须经过处理,严禁直排入长寿湖;施工车辆严禁超高运输,保持禁鸣,防止施工噪声扰民;采取围栏和洒水的方式降尘;建筑垃圾运往指定地点,不准随意倾倒,保证文明施工,有效维护了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对施工现场采用围墙隔离,车辆冲洗干净,不带泥上路,做到了文明施工。
保护湖水,整治水体养殖污染和船舶污染。镇政府和管委会一道制订了《长寿湖旅游船只营运管理实施办法》、《长寿湖旅游船只营运管理若干规定》、《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水上救援应急预案》和《重庆市长寿区港行管理处关于长寿湖船舶防污整治实施方案》。成立“长寿湖防船舶污染领导小组”,加强对流域内船舶的管理,新建船舶垃圾回收处理站4座,安装船舶防油污、生活污水处理器。
为了实施科学养殖,逐步形成“以鱼养水”的养殖模式,政府正逐步回收养殖承包权,采用科学的自然放养方式,根据水环境承载力,投放鱼苗。
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坚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严把招商选资关。在招商过程中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真执行“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辖区内的新建水产养殖、新建奶牛场等蓄禽养殖项目实行禁批。
坚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努力实现废物零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达到环境、经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关闭了重庆造船厂、重庆市长寿区李记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污染企业;对辖区内的蓄禽养殖开展综合整治,引导分散的蓄禽养殖向西山等适养区发展;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突出发展人文旅游,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全镇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等各项环境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为了让长寿湖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长寿湖和饮用水水源,镇政府投入150万元委托全国湖泊首席专家编制《重庆长寿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境改善规划》,对长寿湖流域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制定水环境承载力计算与总量控制方案,编制长寿湖湖区产业结构现状调查与主要问题分析报告,提出了科学系统的治理方案。
通过了《森林长寿湖方案》,2009年投入300多万元在长寿湖山庄湖边开展了长寿湖消落带治理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已纳入森林长寿的建设中,在湖边和岛屿大规模开展防护林建设,减少水土流失面积,以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改善长寿湖湿地生态系统,全面提高长寿湖生态环境质量。
制订了《长寿区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办法》、《长寿湖风景名胜管理办法》,《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风景区西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长寿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长寿湖风景区岛屿风貌规划》、《长寿区长寿湖镇风情街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等并已开始实施。
突出自然资源优势,高品质的打造拥有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重庆市十佳旅游风景区的城镇特色优美环境。长寿湖自然资源丰富,湖区内岛屿星罗棋布,风姿独特如鬼斧神工,形成自然天成的“寿”岛。拥有生态湿地和42种鸟类、28种水禽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温泉、盐泉、天赐寿岛、碧水、湖汊景致各异。根据“一心三组团”的长寿湖景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长寿湖旅游建设。在抓好各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突出开发人文自然景区、特色景点,带动文体娱乐、休闲养生、生态观光、水上运动、餐饮、运输、旅游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建成一批休闲、运动、观景的景点,成为养生休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
突出电力历史人文优势和“寿”文化特色,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社会环境。长寿湖是长寿湖国电力的摇篮,留下了周总理、朱德、李先念、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宋代以来佛教圣地东林寺,白垩纪恐龙化石和红岩小说,成就了长寿湖历史的底蕴与厚重。围绕这些历史人文资源,在开发中,加强了历史文物保护,着力打造“寿”文化,营造了人文氛围,彰显历史人文底蕴。
突出旅游优势,高品质的建设长寿湖水乡名镇。长寿湖是重庆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风景区,长寿湖景区绝大部分水域位于长寿湖镇。围绕建设水乡名镇,扎实推进旅游开发。围绕旅游产业的特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量栽种特色果林,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生态有机鱼、血脐、血橙、夏橙、沙田柚等特色农产品,托起真正的长寿水乡。通过开发建设,吸引了和记黄埔、碧桂园、格力、康普、渝安、维丰等公司纷纷落户长寿湖,加快了建设水乡名镇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