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养生是什么东西
什么是养生与保健?
中华民族有着悠远流长的养生历史,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重视养生之道,经过后世医学家、养生学家的不断总结、补充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养生学派。传统养生学的特点是,与中国古代哲学、传统医药学密切相关,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拥有丰富的养生方法。如传统的气功,古老的太极拳、华佗的五禽戏都是用来修身养性的,《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是唯一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养生之道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被认为 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
可见,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保健与养生是紧密相随的,简单的说,养生:保养身体;保健:保护健康。养生保健:保养护理身体的健康,使人长寿。养生保健是一种综合的维持健康的行为,养生保健追求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生命的长寿,还有身心的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人能活得更健康、快乐。
总之,养生保健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目的的科学理论方法。
二 、如何进行养生与保健
养生与保健的方法很多,养生方法的选择和中医的辩证施治一样,每个人的正确方法可能都不尽相同。选择不适合自己的方法,结果会适得其反,比如羊肉为食疗补品但阴虚体质吃了适得其反,体质差的人选择刚猛的硬气功练习身体状态一直不会改善。因此,养生保健,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同时,养生保健或者防病治病需要生活中全方面的调理,涉及饮食、起居、运动、心理、药物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是靠一个功法、一个祖传秘方、一张食谱、一朝一夕就能有效,必须是长期的关注和坚持。
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平衡心理等三个方面内容。此外还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等。
一)合理膳食,平衡饮食
民以食为天。我们身体的营养主要靠“食”补充,需要每天科学的进餐,这是饮食营养。研究发现,人类的膳食结构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荤素搭配,且各种营养素的搭配也应均衡,应当多摄取植物性蛋白、淀粉和纤维,少摄取动物性蛋白和脂肪,同时还应少摄取糖类和盐分。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饮食文化的国家,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使我们有140种菜可以选择吃,所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五谷就是粮食,指大豆、小豆、小米、米、面),进食足量蔬菜,以动物性食物作为补充,兼食水果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这种膳食内涵丰富,营养均衡,保健养生功效明确,也保证了膳食的平衡。合理膳食可以使人不胖不瘦,胆固醇不高不低,血粘度不稠不稀。
怎样做到大致的合理膳食呢?有专家解释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1、是一天一袋牛奶。我们中国人膳食有很多优点,但普遍缺钙,缺钙会导致三大症状: 一是骨痛。缺钙的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腰痛,腿痛,老年抑郁症、全身痛。 二是龟背。越活越矮,越活越收缩,岁数越大个子越小。 三是骨折,一摔跤骨头就断。正常每人每天需要800毫克钙,而我们一般人的伙食里仅有500毫克钙,缺少300毫克钙,一袋牛奶的量正好补充足了。
2、是250克到350克碳水化合物。六两至八两的主食,这六两到八两不是固定的。比如,有些年轻人、重体力活者,就要多吃一点,而体力消耗很轻,不用说一斤半,二两就够了。
3、是三分高蛋白。人不能光吃素,或光吃荤。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三分到四分正好。比如一分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二两鸡和鸭;或者半量黄豆。蛋白过多,消化不良,造成肠道毒素太多,也影响肾脏;蛋白质太少也不行,会出现营养不良,导致很多疾病。什么蛋白质最好呢?鱼类蛋白质最好,吃鱼越多,动脉越软,冠心病、脑中风越少。
植物蛋白大豆(黄豆)也很好。“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大豆中起码有治疗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等5种抗癌物质,大豆含有大豆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可预防治疗乳腺癌。对女性特别适合,对于补充生理性的雌性激素,植物雌激素是非常安全的,不像动物雌激素那样会诱发癌症,建议女性要常喝豆浆。
4、是有精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粗细粮搭配,一周一、两次粗粮,如棒子面、老玉米、红薯这些东西。三四五顿是指每天吃的餐数。七八分饱最重要。俗话说:“一顿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5、是500克蔬菜和水果。500克蔬菜和水果就相当于八两蔬菜二两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含丰富维生素经常吃预防癌症最好。人体需要弱碱。什么是弱碱?蔬菜、水果。
A 、“红”是一天一个西红柿。可以减少前列腺癌45%。吃熟的最好,因为番茄、红薯是脂溶性的。如果这个人情绪低落,那么吃点红辣椒可以改善,红辣椒是改善情绪减轻焦虑的好东西。
B、“黄”是什么意思呢?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一般都缺钙和维生素A,其表现为:小孩感冒发烧,扁桃腺炎;中年人癌症,动脉硬化;老年人眼花,视力模糊。补充维生素A可以使儿童增强抵抗力,对视网膜好,老人眼睛不花。含卫生素A最多的是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等,也就是红黄色的蔬菜。
C、“绿”是什么意思呢?饮料里茶最好,茶中绿茶最好。绿茶里有茶酡酚,而茶酡酚是抗癌的。同时绿茶中含有一种抗氧自由基的物质,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因此,越喝绿茶越年轻。喝茶能到能减少肿瘤、动脉硬化。
D、“白”是指燕麦粉、燕麦片。燕麦粥不但降胆固醇,降甘油三脂,还对糖尿病、减肥特别好。
E、“黑”是指黑木耳。黑木耳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黑木耳吃后能使血液变稀,不容易得脑血栓和冠心病。一天5克至10克,每次吃一点,做汤做菜都可以。
http://www.cnbmys.com/ysbj/
B. 养生吃什么 注意饮食身体棒
养生当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特别是时令蔬菜和水果
还要结合运动
少吃油炸类和肉类
C. 哪些食物可以养生
日常饮食中,其实不少常见又廉价的食品具有养生功效。
接下来分享几种:
1、红枣
红枣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它还是补气血的佳品,俗话说“一日三颗枣,青春不显老”。
我是叁拾佳,健康领域达人。如有瑜伽、减肥、塑形、营养等问题,都可以跟我交流哦!
D. 什么食物养身体
这没法具体到哪种食物上来说只能说哪种物质对人的身体健康又好处···我认为是·含维生·含蛋白·含钙多的 最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E. 哪些养生方式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哪些养生方法有利健康
以现在的社会状况来看我们的生活水平的确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在乎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一些养生的知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掌握一些养生的方法不仅会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还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那么在学习养生方法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很多事项,因为稍不注意养生方法也会有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二、哪些养生方式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伤害?
对于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养生方法那么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就会造成很大的身体伤害,养生本身就是一个讲究方法的事情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也相传很多“流言养生”的方法,比如:开灯睡觉有利于睡眠质量,早上不吃饭有助于减肥,睡觉前吃水果有助于皮肤滋润等等这些养生方法对我们的身体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在学习养生方法时也需要注意不要轻易相信没有科学依据的养生方式。
F. 吃什么补养身体好
沉夜孤星vxiki:你好。
养生格言: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负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气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力强。郑板桥的养生经: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五谷杂粮是养生佳品,不挑不拣,才是养生珍方。
饮食注意三节:节令、节制、节奏。
【节令】,按节令进饮食,不吃(或少吃)反季节蔬菜、水果、食物。《黄帝内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调寒暑。
【节制】,食取称意,不要专注肥厚油腻,烹炸煎烤。清淡、称意就好。饮食要有节制,不要好吃就拼命吃,不顺意,就一口不吃。,饮食有节,食品要杂,不挑不拣,才能均衡营养。
【节奏】,吃饭要细嚼慢咽,注意慢节奏。口中分泌的唾液充分,才能充分消化食物。《华佗食论》曰,食物有三化:一火花,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寒暖饥饱,起居之常。衣食二端,乃养生切要事。“食取称意,衣取适体。”既是养生之妙药。
G. 养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养生这个词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都很注重养生。而养生确实也是需要的。
记得上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她们家就挺注重养生这方面的。记得那时候我们大多数同学都喜欢逛学校的超市买点小零食吃,虽然大家都清楚那些都是垃圾食品,但还是忍不住的每天都要去买一些吃,管不住嘴嘛。那时候的她应该是我们班唯一一个除了买文具什么的从来不逛学校超市的,从来不买垃圾食品吃的。我们买来东西分给她吃她也从来不吃刚开始我们都对她这种做法挺好奇的,感觉她就像一个另类一样,在我们这些吃货中间。后来终于忍不住问了她这个问题,而她的回答说实在话让我挺意外的。因为我们刚开始都是以为她是因为零花钱太少的原因。
其实就上面的这个例子来说,最普遍的养生方法其实就是在饮食方面的注重,和休息方面的注重。但是随着现在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没有时间去注重这些。在这里我想说一下,走得太快太累的时候适当的慢一下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不管怎么样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没有一个好身体你做再多,挣再多,最终这些钱也要花在你的身体上。
H. 养生主要是养什么
现在很多人都谈养生,如何养生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要明确养生的目的,人之生存,总有生死,养生并不是怕死,是要一个健康的生命,自然有了健康的生命,也会长寿。讲究养生的,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正在拼搏,还顾不上这些,当然养生并不是只老年人的事,年轻人也很重要,年轻人不惜力气,超负荷的工作,到老了落下一身病,这就不是养生。当然养生并不是不干活,不工作。是要劳逸结合。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都要讲究养生。年轻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老年人有了健康的身体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会给家人增加负担。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讲究养生。
1.养生先养心
养心就是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对人与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对他人多着想。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要保持正常的七情。养心要心静自然,自己达不到的事情,不要去想它,不要妄想,不要过分的追求,要知足者常乐。当然不是不要追求的目标,而是有目标努了力就可以了,胜不骄,败不燥。比如你总想比人家过的好,过不好也不能去上吊。能人背后有能人,追求过高了,一辈子也达不到。养心要勤用脑。养心不是什么也不想,脑子不用就痴呆了,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当然用脑过度也不是养生。
2.养生要养体
养体重要的是一个动字,动字包括劳动和运动,任何劳动和运动,只要不是过力的,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勤于动,不要懒,动则促进气血周流,懒则气血流通缓慢。体育锻炼是一种锻炼,劳动也是一种锻炼,但不能过力,过力了就会积劳成疾。当然体育锻炼过力了对身体也会有害的。人体不断的活动,保证气血的运行畅通周流,才会有健康的身体。
3.养生要合理饮食,保证身体的需求
人体需要各种物质,不能偏食,不能过饱过饥,人缺少了哪方面的营养对身体也不利,过多供给了营养,造成了体内某物质的堆积对身体也不利。所以饮食要全面适当。
4.养生要维护身体的健康
人的身体就象机器一样,要不断的维护和保养,要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有了毛病就要修修,先是预防为主,一旦有了疾病就要抓紧治疗,只有去除了疾病,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5.养生要注重养脾胃和肾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源。肾藏精生髓,是人体生命的精华,肾衰退了,人体就要衰老,脾胃运化是供给人体生命需要的源泉,所以要注意保养脾胃和肾。
I. 养生养的是什么是我们的身体器官,还是精神状态
所谓养生,即为休养生息,既要养身体又要养精神。
何为养身体?为何要养身体?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换言之,身体为基石。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蹒跚学步到走跑唱跳,我们能看到初升的太阳,能尝出酸甜苦辣,能感受到鸟语花香。试想,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有问题,又如何能够做其他更加复杂的事呢?所以说,养好身体是一切的基石。在身体好的基础上,才能在人生的画布上描绘绚烂的蓝图。
生活中总有不顺心的地方,或许是因为一道数学题,或许是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甚至是路边那块拌到你的石头……总之,无论如何,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笑口常开。除了要吃好喝好把身体照顾好,还要适时放松心情,让心情愉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你会拥有比同龄人更加健康年轻!
J. 什么东西能保健养生
太极拳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首先,我们知道,突然、强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太极拳却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其次,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遍上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第三,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300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养生术,太极拳的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使太极拳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同时太极拳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易入静,可有效阻断过分亢进和炽烈地七情对气血的干扰和逆乱影响,护卫“元神”正常发挥其调控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
太极拳是一门源远流长、内容深邃的科学,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习练方法。太极拳不仅继承了中国古老的传统养生之道,而又以现代科学为依据,得到了发展,从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获得了更大的养生保健功效,具有药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这种特殊功效并非伸手可取,必须要在习练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到动作规范,即指身体姿势要符合一定的运动标准,这也是各个式子,不管动作怎样千变万化,所共同遵循的动作要求。只有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规范,才有利于“意动身随”;有利于肢体放长,更灵活地表现出端正、疏松、圆润和轻灵等特点,有利于“以静御动”、“动中求静”和“精神内守”,从而使练拳出现只有意动而不觉形动的虚灵境界,使锻炼进入更高层次,做到由内发于外,且能由外敛于内,功妙地进行内外交修,达到心身合一。要做到动作规范,首先要做到身体的自然与放松,同时精神也应放松,“神疏”方能“体静”。
太极拳运动采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深、匀、细、缓、长,但初练者不要刻意追求这些,只要采用通顺的自然呼吸就可以了。腹式顺呼吸也是达到腹式逆呼吸的必由之路,腹式逆呼吸会加大躯体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控,从而对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机能产生更加良好的影响。但初练者不能因此而盲目采用这种呼吸方法,否则不仅会顾此失彼影响运动习练甚至出现憋气等现象。实际上,只要随着动作的熟练,腹式顺呼吸越发越协调,达到腹式逆呼吸只是瓜熟蒂落的事情。太极拳哲理取法自然,不可违背。所以初练者务必遵循呼吸要畅利的原则,切忌急于求成。 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具有身体不练则退的规律。另外,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俗话说“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太极拳具有健身疗病作用,但不具“立竿见影”之效。
第二,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是“练身、练气、练意”综合锻炼的结果,能掌握太极拳真谛,本身就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体现了练拳的不可间断性。 第三,实践证明,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的获取,贵在坚持习练。每位立志习练太极拳进行养生保健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
所谓“功到必成”,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打太极拳养成习惯的产生兴趣的过程。随着这种转变,一种身心健康的充实感、愉悦感、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会不期而至,人生乐趣会得到更大享受,对太极拳健身、疗疾和抗衰老三大功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反过来,又会强化练拳的信心和兴趣,最终会使太极拳成为习练者走向健康途中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