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药材适合养生
1、三七粉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美容祛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胆固醇等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三七粉虽然属于名贵中药材,但是没有具体的使用期限,并且它本身没有毒性,非常适合日常保健,三七粉确实功效显着,好的三七粉4个月左右身体机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2、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
3、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4、菊花平肝明目,解毒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
5、金银花清热解毒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
❷ 用于养生的药材有哪些
何首乌,人参,山药,三七,灵芝,枸杞……
❸ 中国较大的中药材市场有哪些
安徽亳州
药都在医药界的地位各有千秋。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华药都”之称。亳州自商汤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由于一代名医的影响,带动了亳州医药的发展,到明、清时期亳州就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重要“药都”。不难看出到清末亳州的药市已很繁荣。亳州的中药材种植亦是比较广泛的,清代文学家刘开有诗云:“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可见,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医药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以种植中草药为主,药业的发展,促进了药材业的发展。亳州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近年来,药材已成为亳州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建成“中国药材第一市”。
江西樟树
中国药都—樟树,樟树的药业源远流长,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药村集散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誉。镇郊的阁皂山是一个天然药场,绵延200余里,草木丰茂,盛产各种药材,其中动、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达百余种。早在东汉建安时期,道家张道陵、葛仙翁等即修炼于此。他们一面迷信说教驱邪,一面采药炼丹治病、传授炮制之法。后来葛氏之孙葛洪,总结行医经验,著成《时后备急方》,流传于世。唐宋时期,樟树药业日益发达,采药卖药者日增,药铺、药材行、分庄逐步兴起,并向外省扩张。明朝初年,这里建起一座三皇宫(即药王庙),每逢农历4月28日唐代名医孙思邈生日,就在庙侧设立交易场所,全国各路药商,多云集于此,进行贸易。明末清初,樟树中药铺已发展到200多家,同时,外省药商也来此设立药行,甚至还建有同乡会组织。这样渐渐变成了药材集散中心。至今境内仍有不少保存完好的炼丹井、洗药池、古寺、药庙等胜迹。樟树人采集、炮制中药材世代相传,掌握了许多秘传妙法,无论是炒、浸、泡、炙,还是烘、晒、切、藏,均有独到之处。优秀药工切的药片,“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色、香、形、味、效俱佳。樟树的药师、药工、药商走遍全国药材产地,采集、选购品质上乘的药材原料运回加工,使得樟树的药材品种齐全,质地精良。樟树因此成为全国中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中心。“药都”的形成,除因其地理条件优越、水路交通发达之外,与其盛产药材,精于药材的种植、炮制、经销和保管,更是密不可分的。阁皂山有天然药材200多种,中外闻名的江枳壳、面枳实,就是当地特产之一。樟树本地,对药材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药材必须纯净,饮片加工务其精细。如今历朝的“药王庙会”已发展成一年一度的全国药材交流大会。每年请柬一经发出,香港、新加坡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市的药界同仁蜂拥而来。届时的樟树,就成为药的世界、药的海洋。在药都东门外的宽阔坪场上,一片专门用以进行交易活动的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拔地而起,总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万余人同时进行交易活动。
河南禹州
素有“中华药城”之称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历史上就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自春秋战国以来,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在他们的直接影响下,禹州的医药业也得到大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禹州的药市逐步形成,伴随着药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明朝时期,禹州就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禹州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定为全国十七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定点药材专业市场。为进一步发展中药材市场,充分发挥禹州独特的药业优势,禹州市委决定在市药城路东侧、商贸大世界北侧新建一座占地300亩的禹州“中华药城”。该药城包括一个占地30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是一所大型现代化中医专业市场。
河南辉县(市),有600年百泉药交会的历史优势,又有传统的生产、加工优势,这里每年举办“药交会”。百泉药材交流大会,源于百泉一个古老的庙会,庙会距今1000余年,隋代庙会始兴,唐代已很盛行,年长日久,逐步形成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后停办几年,1980年恢复。百泉与江西樟树、河北安国组织的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并称中国三大药材交流大会。到2005年,辉县药贸业发展规划与主要目标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药贸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组建百泉药贸集团,发展规模化经营,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利用山区盛产野生中药材的资源优势,以当地药材、采集、种植、加工等优势,大力扩大药材种植。在此基础上,建立中药材研究开发中心,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开发具有优势特色的中成药。充分利用药交会,把辉县建成全国规模最大、辐射面广、吸引力强的医药配送中心,逐步发展医药连锁店。
河北安国
安国药业源远流长。安国市古称祁州,中药材交易已有千年历史,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技艺精湛,曾以“祁州四绝”名扬天下,赢得了“草到安国方成药,药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誉。现在安国的东方药城,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面积60万平方米,上市品种2000多种,年成交额38.8亿元,药材吞吐量10万吨。立体化、多元化的种植模式,不仅使安国在50万亩耕地上连续十六年夺取粮棉果大丰收,更以药材年产量占全省65%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一夜秋风度,十里药香飘。放眼花开落,疑似置琼瑶。”形象描述了六大药材规模种植区的怡人景色。特色经济产业化,制药企业规模化,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医药产品带着药都人民的挚爱走向世界。截止目前,已吸引40多家埠外医药单位、厂家以及国外客商设立了门店或经营部,中药材贸易已辐射全国30个省、市、及自治区及韩国、日本、东南亚、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6月,东方药城又与韩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汉城汉药商街”缔结姊妹市场,进一步加强了中药材国际贸易。
湖北蕲春
蕲春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别山南麓,境内低山丘陵交错,气候冬冷夏热,雨量充沛,适宜于多种中药材生长,《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见诸于蕲春的就有700多种。“千门万户悬菖艾, 出门十里闻药香”,蕲春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种药的习惯。九十年代初,县委、 县政府立足蕲春实际,大力实施李时珍人文资源开发战略,通过举办医药节会,培植药市龙头,以市场带动药材种植,经过全县人民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奋斗,全县已建成蕲太、京九、岚洗、大别山腹地公路100里药材带,万亩药材基地10个,千亩高效示范园10个,药材专业村100个。
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25.6万亩,以杜仲、银杏、厚朴、黄柏,白术、桔梗、蕲艾、生地、丹皮、杭菊、莘荑花、丹参、玄参、紫苏、茯苓、天麻等“四木十草两菌”为主体的主导品种发展到33个,去年全县药材总产量达到9715吨,药材总产值达1.5 亿元。狮子镇大王山李时珍药物种植场是国家级重点药材种植基地,面积达1.2万亩,拥有杜仲、厚朴、黄柏、 白术、丹皮等10多个品种,药材储积价值近亿元。
湖北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地处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州镇。1997年,经国家工商局、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批准,列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成为湖北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是从事药材交易的理想场所。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史书载,蕲州药市始于宋,盛于明,历史悠久,载誉九州,素有“人往圣乡朝医圣,药到蕲州方见奇”之说。1991年,蕲春县委、县政府确立“医药兴县”战略后,以举办医药节会为契机,举全县之力,大建药市,市场设施不断完善,经营规模不断壮大。目前,该市场占地
达102亩, 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体贸结合的大型标准体育场,分八大区域,主楼四层,营业楼二层,四周为设计新颖、集贸储居于一体的复式建筑群,共有大小营业厅310间,可容纳万人交易。场内来自省内外常驻药商已达328户,常年从事药材贩运人员1200人,上市交易品种近1000个,年实现药物交易额5.5亿元,上交税费100多万元。
市场经营环境优越。场内实现了水电路和绿化配套达标。成立了药市管理委员会,制订了一系列经营优惠政策,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建立了药材信息中心,与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实现了信息联网。
市场区位优势独特。距长江蕲州客、货码头均1公里,距沪蓉高速公路蕲春入口5公里,距离京九铁路蕲春站15公里,乘车1小时可达武汉天河机场,交通十分便利。
“本草纲目传四海,医圣故里连九州”。不断发展壮大的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正昂首阔步,向长江沿线大型药材集散地、湖北中药材信息中心、全国著名新药都目标迈进。
中国湖北第五届李时珍医药节暨第十一届药材交易会,将于2001年10月8-12日在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故里古城蕲州隆重举行。
作为全国大型经贸活动之一,此次医药节以“弘扬中华医学,发展医药经济”为主题。届时全国(蕲州)中医药交易会和中药材交易会、黄冈市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全国李时珍中医药资源发展战略研讨会将同期举行。
蕲春自古以药都著称,明代就有“人往圣乡朝医圣,药到蕲州方见奇”之说。《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见诸蕲春的有800多种。
目前蕲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有两个药材专业大乡(镇),163个药材专业村、场,3000多个药材种植大户,年医药经济产值2.3亿元,是湖北省重点扶持的30个龙头产业之一,还被国家列为杜仲、厚朴生产基地县。
在蕲春县城城东兴建的华中药谷李时珍本草纲目生化园即将竣工。该园引进台商投资2500万美元,占地20公顷,集药品生产、药材种植、生化科研、医疗教学、旅游观光于一体。
自1991年起,蕲春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李时珍医药节和十届药材交易会,累计药物交易额23.44亿元。
❹ 目前市场前景看好的药材有哪些种类
目前市场前景看好的药材主要是一些野生品种,有些野生药材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资源有限,加上开发无度,乱采滥挖,破坏严重。只有通过人工栽培才能增加资源,满足需要。但在短期内又难以弥补市场的空缺,造成一些野生药材货源紧张,价格上涨,如甘草、肉苁蓉、独活、秦艽、川贝母、雪莲、冬虫夏草、石斛、天麻、柴胡、白芨、薤白、远志、旱半夏、射干、甘遂、重楼、白头翁、麻黄草、香附等。其中栽培技术难度较大的冬虫夏草、肉苁蓉、雪莲、川贝母及石斛等这些野生药材可能在近期内解决不了,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可望解决,因它们要求的生态条件比较特殊,不是到处都可以种植,加之对其研究尚不深入,所以在短期内较难获得突破。
有些栽培的药材的市场变化也较难预测,如人参、三七、黄连,它的生长年限较长,从种子育苗移栽到收获需6~7年,栽培技术比较复杂,还需搭棚遮阴,加上国家出台保护生态的政策,不能随便砍伐森林,搭棚材料来源有困难,估计它们生产的恢复不会太快;桔梗,其适应性较强,栽培技术比较简单,近年韩国经济已复苏,又会向我国大量进口鲜桔梗腌制咸菜,需要量较大,但因桔梗比较好种,生产恢复很大,一定要关注市场的变化;金银花,清热解毒功效显著,治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症,近年市场需求量大增,种植地区与面积也都在不断扩大;丹参,对心血管病有较好疗效,新药的研制和开发需要量较大,因为丹参和桔梗一样,适应性较强,栽培方法较简单,生产发展很快,都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
以上所列品种仅供农民朋友选择种植品种时的参考,现在是市场经济,开放政策也更加宽松,农村又是个广阔的天地,市场风云变化莫测,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再作出决策。
❺ 国家认可的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各有哪些特点
我国的中药材流通基本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在这些市场背后活跃着一支以个体经营户为主的庞大的药材收购、贩运、经销队伍,他们以家族,或以长期的药材经销关系为纽带组成的联合体活跃在药材的产区、运输、市场及销售的各个环节。二是较大的中药厂家在集团化的发展中实力壮大,特色品种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分额,为保证产品质量,在药材产区投资建立药材种植基地,以稳定药材质量和价格。三是依然存在的各级药材公司销售渠道,众多的医院、药店凭借着对国有药材公司的信赖,依然要从昔日的主渠道进货,而实力较大的国有药材公司,也保持着自己较稳定的药材购销渠道,但这些渠道在产地和药材市场的购销环节上,往往与个体药商相交织,关键在于把握药材质量。四是活跃在药材产区和销区农贸市场上的药材零售商,他们摆摊挎蓝销售自家种植或转手倒来的当地产新药材,其主要方式是零售。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有药食同源的传统,群众有进补的习惯,特别是在南方,早市、农贸市场都有部分药材销售。以个体药材经营户为主的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占据着药材销售的重要位置,它们各有特点:
(1)大型的产区市场 以河北安国和安徽亳州为代表。它们地处药材产区,依托着全市 30万亩药材种植基地,两个县级市都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在从事药材的生产、加工、贩运与销售,广大药农以药材的生产和流通而脱贫致富。这两个市场都有2000~3000个摊位的交易大厅,其中安国有数百个固定门店组成的街道,亳州则有数百个固定门店组成的交易市场,分别被誉为“东方药城”和“中华药都”。安国的中药材年成交额超过50亿元,年药材吞吐量10万吨,销售遍布全国以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经营的商户有本地药材经销的个体户、外来经销商、大商户的销售点、精品交易厅等几类。而亳州建有全国规模最大、从业人员和摊位最多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市共有药材种植专业乡、村800多个,每年中药材交易额高达100多亿元。
(2)产区市场 以广西玉林、河南禹州、湖南廉桥和江西樟树为代表,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但市场规模相对安国、亳州小,一般在200~600户,市场都是由固定门店组成,经营品种以本省及药材经济区域内的主产品为主。广西玉林中药材市场位于玉林市中秀路,距离玉林火车站仅800米;邵东廉桥中药材市场坐落于湖南省邵东市廉桥镇;河南省禹州中药材市场地址是河南省禹州市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处;江西樟树中药材市场位于樟树市城区西侧的药都路3号,毗邻105国道。
(3)销区市场 以广州清平、广东普宁为代表的,是在城市农贸市场基础上逐渐演化为药材专业市场,这两个市场都以人参、西洋参等贵重药材和南方药材为主,并面向港澳台地区,有较大的出口交易。广州市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华南地区重要药材交易市场之一,药材经营大楼一层全部为高级滋补药材,全国地道药材单项经营的直销招牌,如春砂仁、三七、天麻、雪蛤羔、吉林红参、高丽参等地道、名牌高级保健滋补品牌子琳琅满目。广东普宁中药材市场位于广东省潮汕平原西缘的普宁市,是粤东地区中药材集散地。
(4)带有集散性质的市场 有成都荷花池、西安万寿路、兰州黄河市场。四川是我国的药材主产区,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是西南地区的药材汇集地并在这里流向全国,2009年8月从市中心搬迁到三环外的成都国际商贸城;西安万寿路市场位于西安市东大门万寿北路,西安火车集装箱站旁边,其销售辐射新疆、甘肃、兰州、青海、宁夏,是西北地区药材流向全国的主要集散地;兰州黄河中药材专业市场为甘、青、宁、新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2009年迁址到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1号,以甘肃等地药材品种为主。
(5)其它市场 有重庆解放路、哈尔滨三棵树、山东舜王城、湖北蕲春、岳阳花板桥、昆明菊花园,这些市场规模在200户左右,以本省药材为主,均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兼有产地与销地市场特点。重庆解放路中药材专业市场地处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88号,北邻全市最繁华的商业闹市区解放碑1公里;哈尔滨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位于哈尔滨市太平区南直路485号,邻近三棵树火车站,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为我国北方中药材经营的集散地;山东省鄄城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地处鄄城县舜王城,市场占地面积6.6万米,可同时容纳固定推位2000多个;湖北蕲春李时珍中药材市场位于蕲春县城时珍大道,与李时珍纪念馆隔湖相望,主要经营杜仲、银杏、厚朴、黄柏、蕲艾、茯苓、天麻等地产药材;湖南岳阳花板桥中药材专业市场位于岳阳市岳阳区花板桥路与东环路交汇处,距 107国道5千米,火车站仅2千米;昆明菊花园中药材市场位于昆明市东郊路174号,经营中药材4000余种,年贸易额达10亿元人民币。
除了上述17个国家认可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外,甘肃陇西首阳镇的文峰中药材专业市场、吉林抚松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河南辉县百泉药材市场以及安徽铜陵、陕西韩城、赤峰牛营子、海南万宁、福建拓荣、甘肃酒泉等季节性地产药材市场,在当地都具有很高的影响力,是地产药材的集散地。
❻ 中国十大中药材市场分别在哪里
中医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普通人一般是很难理解透彻的,古人讲究“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对待疾病的态度或许跟现在不一样,有一些养生的方法和技巧,比如“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照季节和时令进补”等等,其实很多都是跟养生有关的,而生病后,也是大多采用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方子来搭配组合,通过熬制后进行服用,当然这里面有非常多的讲究,有的还有“药引子”、服药的时辰、与用餐时间的关系(餐前、餐后多久等),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医术,不像现在西医可以量化。
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河北省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成都市荷花池药材专业市场、江西樟树中药材市场,当然还有一些药材受到产地和特殊自然环境的要求,只能出现在一些指定的地点,不过这样的药材都是比较难规模化生产的。
现在还有很多仿野生的药材,其实就是人工种植,人工采摘,在生产过程中人工干预比较少,让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跟其它野生植物竞争,凸显生命力的顽强。
❼ 养生保健中药材有哪些
虎骨算不算
❽ 养生的药材都有哪些
养生的药材有很多种
❾ 养生保健药材有哪些
大部分中药都可以做保健药,但是对药量和药与药之间的搭配有严格的规定,你自己千万不要尝试,那都是有中药处方的。不然可能适得其反。千万慎之。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