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人摔倒了,大腿能屈能伸,就是不能站立,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摔倒往往骨折可能性大,轻微的骨折可活动正常,但负重状态下可引起疼痛,而不敢站立。建议去医院拍个片子看下有无骨折,然后根据病情规范治疗。目前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引起疼痛的姿势和动作。
Ⅱ 老人摔倒后会有哪些症状
老人摔倒别忙扶老人摔倒常见的原因大致有中风、晕厥、眩晕、心绞痛急性发作及癫痫等。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摔倒,别人都不应忙着去搀扶,否则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匆忙扶起,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本应平卧(头部略低),如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心绞痛急性发作倒地,惊慌搬动,病人会有恐惧感并加重症状;如发生骨折或关节脱臼,拉扶会使损伤加重,特别是脊柱骨折病人若损及脊髓神经,勉强扶其行走,可导致截瘫,造成终身残废。
见到老人倒地正确的做法是: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可根据情况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病人,就帮其取出急救药服下,并就近送医院或打电话通知其亲属等;遇到昏迷或言语障碍病人,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派救护车;搬动病人时,要三人一起动作:一个托头和胸背部,一个托腰、臀部,一个托腿、脚,帮其上担架或上床,动作宜平稳轻缓。
Ⅲ 老人摔了一脚,大腿根很疼,但是能伸能屈,骨头有事吗
老人骨头大部分缺钙引起骨质疏松,摔跤后客易引起骨折,大腿根部很疼估计是骨折了,你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耽误了。
Ⅳ 60岁摔了一跤有什么危险吗
60岁摔了一跤有什么危险吗
60岁摔了一跤有什么危险吗,意外总是让人猝不及防的,我们生活中常常看见一些老人摔倒后身体无力站不起来,跌倒往往会造成身体功能的下降,以下分析60岁摔了一跤有什么危险吗?
60岁老人摔倒了,通常考虑可能会出现骨折、脑梗塞等情况。
1、骨折:
如果60岁老人摔倒了,可能导致的疾病很多,因为60岁老人骨质比较疏松,摔倒后很容易导致骨折,比如髋关节骨折、股骨骨折、髌骨骨折、腰椎骨折、胸椎骨折、骨盆骨折、踝关节骨折等。有的时候因高龄所引起长时间骨头不愈合,可能还要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
2、脑梗塞:
60岁老人摔倒有可能会导致脑梗塞的,即为外伤性的脑梗塞,主要是因为外伤以后,脑组织和脑血管的损伤,影响了脑组织的血流供应所致。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外伤后形成脑挫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话,会导致整个脑组织的血流减少,也容易诱发脑梗塞,通过颅脑CT或者磁共振检查能够进行确诊。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跌倒?
骨质问题。60岁以上的人群,腿部肌肉流失,肌力下降,身体缺钙等造成骨质开始流失、关节老化,骨质疏松,导致老人骨关节功能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时或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导致骨折。
视听问题。老年人由于视力弱、听力差、平衡力不好等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磕碰跌倒,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
用药问题。如睡觉前吃了安定,服药后人体肌肉变得松弛,甚至第二天人还会反应迟钝,走路轻飘飘,可能导致老人跌倒。
衣着不当。有时候,抓力不当的拖鞋会导致老人不小心前后脚互绊摔倒;裤腿太长或鞋带松开,也容易绊倒。
神经系统性疾病。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很多人患有帕金森等神经系统性疾病,大脑认知功能退化。高血压、心血管意外等问题都可能让他们跌倒。
很多人认为老人年纪大了,站不稳跌倒很正常。恰恰相反,在跌倒的人中,约有10%的人会出现严重后果,约50%的人因伤致残,一年内死亡率高达20%。因此,跌倒对老年人来说,可能比冠心病等疾病带来的损伤更大。
跌倒给老年人带来的危害
跌倒最大的影响是引发骨折,主要部位为髋关节、脊椎骨、手腕部等处。其中髋关节骨折最为严重,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达20%~30%,且致残率高,42%患者不能恢复伤前活动力,35%不能独立行走。
调查发现,曾经有过跌倒的老人,为了避免再次跌倒,他们的活动范围逐渐减小,生活质量与满意度也在逐渐下降。
抑郁焦虑。跌倒致残后,老年人整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容易便秘、生褥疮,逐渐出现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状况。
肺部、泌尿感染。因跌倒长期卧床休养,老人活动量大幅度下降,抵抗力下降,身体姿势相对固定,肺内残余气体很难交替更新,痰液等分泌物难以排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泌尿感染。
静脉血栓。卧床的老年人还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老年人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流减缓甚至停滞,很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顺着血管“乱窜”,可能堵塞肺等重要器官,分分钟要人命。
跌倒后应该怎么办?
老人摔倒后,不要贸然起身,先自行评估受伤情况,缓慢移动手脚、手臂和腿,感受是否疼痛,活动是否受限。在没受伤的情况下,明确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时,缓慢起身;如受伤可以拨打120或寻求路人帮助。家人发现老人跌倒受伤,不可立即挪动,应尽快拨打120,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
跌倒只是“一瞬间的一件小事”,却会给老人及家庭带来更大的伤害。预防跌倒,事不宜迟。
内、外部环境调整。尽量给老人穿利索方便的衣物鞋子,降低绊倒风险;清除家中障碍物,保证光线,在必要位置放置防滑垫,安置扶手,安装报警或呼救装置,保证老人生活环境安全。
增加营养,增强身体素质。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跌倒风险较高,应注意补充钙质及其他营养物质,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素质。
科学适量运动。科学的.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降低跌倒风险。
疾病治疗。家属应积极监督老人现有疾病的治疗以及药物使用情况,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老人服药后反应,如发生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送医。
保险购买。我们建议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群,可以考虑为家里老人购买骨折意外险等保险,如发生意外,可减轻一定的经济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除预防跌倒以外,跌倒后的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老人骨折后往往长期卧床,等到可以起床时,早已出现肌萎缩、肌无力等症状;有些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老年人,病情更加不乐观。
为什么老人摔倒起不来
1. 脑血管意外
引起老年人摔倒的原因很多,但脑血管意外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脑血管意外包括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由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血管壁脆性增加等诸多原因,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特别是在一些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当中。
这些老年人发病时也常常会导致摔跤,在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是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也是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最常见原因。
2. 心血管意外
除了脑血管意外,老年人也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急性心肌梗死等,发作时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就很可能会导致老年人摔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3. 摔倒时头部受伤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各种意外而摔跤,但只要不导致头部受伤,通常并无什么大碍。但如果摔伤头部,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医院里常常碰到急诊送进医院需要神经外科紧急手术救治的颅脑外伤患者,其中不乏老年人
有些当时就已经出现颅内出血而昏迷,有些可能在受伤1-2天后才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当时以为没有什么大碍就不以为然,而这些意外往往也是导致老年人再也起不来的主要原因。
除了头部受伤以外,老年人在摔跤后再也起不来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要脏器的受伤,例如肝、肾破裂,肺部严重挫伤等,由于老年人对创伤的耐受能力通常较低,再经过手术的打击更会使得原本脆弱的身体雪上加霜,也因此很可能会从此一病不起。
4. 急性肺栓塞
这种疾病可以说是呼吸系统疾病,因为病变部位在肺部,但也可以说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因为与肺动脉血管有关。急性肺栓塞是连接心肺的动脉血管发生堵塞导致的,发病时往往比较急骤。
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而有些斑块容易脱落堵塞血管,所以老年人是发生急性肺栓塞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病,老年人很可能会出现急性呼吸困难而导致大脑缺氧,引发摔跤甚至死亡。
5. 严重的骨折
某些患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只要稍微摔一下,就很可能会出现严重骨折,如髋关节骨质或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而由于骨质疏松骨折后也通常很难恢复,很可能就此需要长期卧床,再也起不来了!
Ⅳ 老人最怕摔倒,老人摔倒往往会带来哪些后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力量逐渐减弱。老年人会倾向于选择较为放松的行走方式,如弯腰、屈腿。再加上家庭环境的障碍,老人很容易摔倒。老年人跌倒因素很多,可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个人因素可分为自然衰老引起的生理因素和疾病引起的病理因素。
老年人骨折应观察和检测血压、心率的变化,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更应引起重视,出现相关症状时应立即治疗。老年人要想保持健康,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正确的事情,并通过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调节自己的身体。很多人不掌握维修技能。他们经常做不利于健康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身体会受到损害,一些疾病会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味觉神经会退化,味觉会变得更重、更咸。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不利于健康。
Ⅵ 求助:老人不小心摔倒,出院后双腿出现严重的水肿,并且双腿冰凉,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啊。 应该怎么医治。
伤后气血受损,局部经脉不畅,关节长期固定、牵引,不活动;周围组织间隙内浆液渗出版,纤维蛋白沉积,权致使内外粘连挛缩,失去弹性。就像门窗上的合页久不使用,便会锈蚀不灵一样,关节长期不活动,也就因此“锈蚀”,发生粘连、僵硬。
人体的血液循环,从动脉经毛细血管到静脉。如果静脉压力升高,回流不畅,水分就会从毛细血管渗漏出来进入组织,引起水肿。
下肢骨折长期躺在床上,静脉返流性所要克服的电阻比站在小。长时间后,身体慢慢适应了这种低阻防回流。
愈合后恢复站立行走,下肢血管又难以马上适应骨折前的高阻力回流状态,因而常有一段时间的下肢水肿。脚踝离心脏较远,表现尤为明显。除水肿外,还有皮肤颜色发紫,无明显疼痛和瘙痒。
股骨颈骨折发生在关节内,这种变化更大。老年人机体代谢率降低,关节已有潜在退行性改变,更加容易受害。骨折愈合后下床活动早期,普遍有关节僵硬,活动不灵。通过康复锻炼,绝大部分病人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少数难以恢复的,可以作关节松解或关节置换
Ⅶ 老人摔了一脚后为什么会两腿无力,不能走路
你所述的情况是老人摔倒后出现腿无力症状,可能与脑部供血不足有关,建议你带老人及时去医院检查头颅CT确诊,并听取当地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Ⅷ 老年人摔倒应该如何护理
1老年人跌倒护理措施
(一)、意识清醒
1、如果是因为道路不平或者运动功能下降而摔倒,或者是由于看不清路被绊倒,轻者会造成一些摔伤、瘀伤等问题,严重者则可能伤及骨骼,或者存在出血的风险。
2、如果跌倒的老年人没有剧痛、肢体不能活动等感觉,可能伤得不重,可以试着把他扶起来,但是动作一定要慢,也不要用蛮力。
3、如果老年人身上有特别疼痛的地方,或者觉得自己的身体活动有障碍,那可能是伤及了骨骼或者神经,这个时候随意搬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伤,应该小心处理。譬如老人跌伤了手臂,可能发生桡骨骨折或者尺骨骨折,老人会感到手掌发麻、手臂疼痛,骨折处还会肿胀、变形等。
4、如果看得到伤口,有出血,就要先用衣物、毛巾、手绢等止血包扎。当然这种骨折还不算严重。
5、如果是摔伤了脊椎,特别是颈椎,盲目搬动老人可能会造成脊髓的损伤,轻则几个月才能恢复,重则造成瘫痪。所以这种情况不可随意移动病人,而应立即叫救护车,或找专业急救人员来进行处理和转运。
(二)、意识不清
1、遇到意识不清的倒地老人,可以先试图叫醒他,并且同时试探一下老人的呼吸、心跳是否存在。如果老人的呼吸心跳中止,就要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并且及时拨打120,叫救护车。
2、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呕吐等症状,那一定要把老人的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引发窒息,也可以用手或身边的工具掏出老人的呕吐物。
3、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抽搐等问题,可以用钱包等硬物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舌,并要及时呼救,找专人处理,千万不要试图用蛮力固定老人抽搐的肢体,防止发生二次损伤。
4、家中的老人如果有心脏病史,老人突然倒地并失去意识很可能是心肌梗死,这时也不应随便搬动处理,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送去医院进行救援。
2老人走路突然摔倒原因在哪
一、 老年人常见的摔倒原因:
1.中风:因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常发生昏迷、偏瘫等;
2.眩晕恶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等引起,一般无意识障碍;
3.晕厥:因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
4.心绞痛急性发作;
5.不慎摔跤骨折及癫痫发作等。
二、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突然摔倒,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很可能帮倒忙。
1、如中风者,若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
2、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者,患者应平卧,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
3、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甚至引起瘫痪。因此,旁人遇见老人摔倒时,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先询问摔倒原因,然后给予合适的帮助。
4、如果是心绞痛患者,应让其服下急救药,然后送往医院;若昏迷或语言障碍的患者,应立即打急救电话;对于呕吐患者,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入呼吸道导致窒息。搬动患者时,应一人托头及胸部,一人托腰及臀部,一人托腿及脚部,动作宜缓慢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