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退休養老金充公

退休養老金充公

發布時間:2023-05-13 05:32:32

1. 職工死後社保怎麼發

按現行法規,參保職工無論是退休前、還是退休後死亡,其個人賬凱蔽戶資金哪歲都並不存在還沒有領完就充公的問題。若是退休前死亡,個人賬戶資金當然全部可繼承,而若是退休後死亡,余額同樣可依法繼承。

領不完的養老金真的要「充公」是盯緩州一種誤解,個人繳納的部分如果沒有領完是要返還的。據介紹,職工、城鎮個體勞動者或者退休人員死亡後,基本養老保險費個人繳納部分可以依法由繼承人按下列規定繼承情況:職工死亡的,其基本養老保險費個人繳納部分及利息可以全額繼承。

2. 交了35年養老金這次被判刑請問養老金會充公嗎

不充公,但是
退休人員被判徒刑後,服刑期間不能領取養老金,刑版滿釋放後養老金仍按服刑前的權標准發放。被判徒刑緩刑期間,可以繼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但基本養老金不作調整。

根據原河北省勞動廳《關於印發《〈河北省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冀勞[1998]47號)規定,

離、退休人員被判有期徒刑或勞教期間停發養老金,刑滿釋放並恢復政治權利或勞教期滿後,可繼續發給養老金。

離、退休人員被判有期徒刑緩刑期間,可以繼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判刑、緩刑或勞教期間不列入養老金正常調整范圍。

3. 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高檔是不是充公了

1,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高檔是不
會「充公」的。
2,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個人以靈活就業身份交納基本養老保險,區別於單位交納的社保,那是五險。而且,單位交納的大部分進了統籌賬戶,這是發放退休養老金的來源。
而個人交納時,沒有單位承擔費用,這部分需個人承擔。因為退休要領取養老金的。
3,因此,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就有了檔次選擇,減輕個人的交費壓力。無論最高檔,還是最低檔,都有部分費用進入統籌賬戶,都沒有充公。
供參考

4. 養老金可繼承,不充公依據何法、何條如何繼承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後,其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依法繼承。如果沒有遺囑,按法定繼承分割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
第六條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個人在達到法定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領取條件時,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可以在其離境時或者離境後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保留個人賬戶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後,其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依法繼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十三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第十五條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 人死後所交的養老保險金怎麼處理一次返還還是充公

是這樣的,
如果
投保人
在繳納養老保險期間死亡的,將一次性退還其所繳納的社保費中「
個人內賬戶
」里的錢容(繳交養老保險分個人賬戶和單位賬戶,個人賬戶關繫到以後退休養老金的計算,單位賬戶部分進國庫)
如果是已經退休,在領取養老金了,期間死亡的,社保局將發放
喪葬費
,撫恤金等等,具體種類和多少錢每個地方經濟水平不同,可咨詢當地社保局。

6. 28年工齡退休後能拿多少工資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12。
退休工資的計算是有一定的公式和標準的,我們在進行計算的時候,是要嚴格按照公式來進行的。那麼,28年工齡退休後能拿多少工資呢?如果參保人在沒有領完個人賬戶中的養老金就死亡怎麼辦呢?下面,我會為大家帶來相關的法律知識的介紹。
一、28年工齡退休後能拿多少工資
領取退休金跟工齡沒有多大關系,退休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乘20%+個人帳戶乘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
需要注意的是,3個因素決定你是否能拿到更多的養老金:
坦租1)退休時上一年度所在省區平均工資。各省平均工資每年都在增長,養老金也會隨之增加。換句話說,退休時間越晚,拿的養老金越多。
2)本人繳費年限。國家規定是15年,但繳費年限越長,基數越大,養老金也就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領取的養老金越多。
下面,帶大家算一下如何計算養老金。
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算辦法
企業職工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扣稅前工資的8%)+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乘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乘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乘繳費年限乘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乘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繳費讓唯兆工資除當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看過了計算公式,下面,以稅前工資5000元、1萬、1.5萬、2萬,24歲上班和60歲退休,退休前一年職工月均工資為5000元為基礎來算一下每個人能拿到多少退休金。
稅前工資5000元(平均繳費指數為1)
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8%*12*36)=172800元÷139個月≈1243元
基礎養老金=(5000+5000)÷2乘36乘1%=1800元
能領取的養老金共計3143元
稅前工資為1萬元(平均繳費指數為2)
個人賬戶養老金=(10000*8%*12*36)=345600元÷139個月≈2486元
基礎養老金=(5000+10000)÷2乘36乘1%=2700元
能領取的養老金共計5186元
稅前工資為1.5萬元(平均繳費指數為3)
個人賬戶養老金=(15000乘8%乘12乘36)=518400元÷139個月≈3729元
基礎養老金=(5000+15000)÷2乘36乘1%=3600元
能領取的養老金共計7329元
稅前工資為2萬元(平均繳費指數為3)
個人賬戶養老金=(20000*8%乘12乘36)=600480元÷139個月=4320元
基礎養老金=(5000+15000)÷2乘36乘1%=3600元
能領取的養老金共計7920元
上述計算方法並未考慮到利息,通貨膨脹等因素)。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平時單位按員工工資的20%繳納的養老保險已經進入統籌賬戶,這部分資金歸屬於統籌區的所有參保人員。
二、如果參保人在沒有領完個人賬戶中的養老金就死亡怎麼辦
按照規定,如果個人賬戶儲存額足夠支付參保人員退休後的退休金,則其不山消會和統籌賬戶中的資金產生關系。如果參保人壽命較長,個人賬戶儲存額不足以支付時,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轉由統籌基金列支,以便保證個人賬戶養老金能夠繼續發放。
如果參保人在沒有領完個人賬戶中的養老金就死亡,未領取的余額會不會充公呢?答案是不會。據人社部的官方說法,參保人員死亡後,其個人賬戶余額可依法繼承,
不存在所謂去世後養老金充公的現象。也就是說,參保職工無論是退休前還是退休後死亡,其個人賬戶資金都不存在「人沒了,養老金也沒了」的被充公的問題。
綜上所述,關於28年工齡退休後能拿多少工資,其實,退休後工資的多少是和工齡的關系不是特別大的,退休金領取主要是和社包以及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另外,如果參保人在沒有領完個人賬戶中的養老金就死亡,那麼,其個人賬戶余額可依法繼承。

7. 個人賬戶養老金包括幾部分

養老金包括兩部分,一個是基礎養老金,一個是個人賬戶養老金。不管是基礎養老金還是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領取,國家都給出了明確的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又稱為社會養老金,它是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重要兆毀組成部分。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新計發辦法規定,基礎養老金是指職工退休時上年度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之和的平均值作為計發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具體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100%檔次繳納社保,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就是1,如果60%檔次繳納,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就是0。6。考慮到工資上漲因素,退休時的社平工資應該比繳費時的社會平均工資高,如果退休時,當地社平工資是每月6000元,100%檔次繳納,那麼基礎養老金就是:6000*(1+1)/2*15*1%=9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正常情況下,雖然說是個人賬戶養老金,但是自己也沒有支配權,而是在退休時按照一定的標准逐月發放,當然在特殊情況下,個人賬戶養老金可以一次性支取。比如,參保人員死亡、外國參保人在沒有達到領取養老金年齡時回國、加入外籍、本人申請退保等。靈活就業人員所交的社保,並不是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只有40%繳費金額計入,另外60%計入社會統籌賬戶,相當於「充公」了。繳費15年,每年1萬元,15年就是15萬元,其中的40%,也就是6萬元計入個人賬戶,另外9萬元計入社會統籌賬戶。為簡化計算,賬戶利息等因素不予考慮。因此,退休時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只有6萬元,另外根據規定,60歲退休,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也就是說,這6萬元在139個月的時間內平均分配。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領取金額為:60000元/139月=432元/月。

退休工資和以下因素有關:
1、繳費比例,企業繳費是按照60%到300%,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是三個檔次60%、80%、100%。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
2、繳費年限一般是繳費年限年限越長,養老金就越高;
3、退休地的社平工資水平,退休地社平工資越高,退休金就越高越高;
4、退休的增發養老金因素,國家發明獎得主、獨生子女父母、勞動模範等等都影響退休金加成。例如:如果你是獨生子女父母,國家為了減輕你孩子的壓力,同時保障你的生活水平,會有養老補貼,這些養老補貼會加在養老金里;
5、養老金計算公式,雖說全國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基本一樣,但各地也許有細微差別;
6、過渡性養老金因素,90年代中期前參加工作,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會每年額外多計算1。3%左右的過渡性養老金。這相當於,按照社評基數的1。6倍,繳納養老保險一年。建立社保個人賬戶的時間基本是統一的1994到1996年前後。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喊悔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鄭猜正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8. 參保60%和100%檔次,退休時養老金相差多少看完本文就知道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的收入原來越高,工資水平連年上漲。而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也不甘寂寞,自2005年開始,開啟了長達17年的連漲模式。
10多年前幾百元的退休金,如今已經漲到人均3300元的水平,並有望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上漲,退休金已經成了國家給予退休人員最大的福利了。
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不是企業在職人員的專利,靈活就業身份也可以參保。
為了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國家經濟發展成果,部分省市最早在2002年允許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據統計,在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4.5億人中,有8000萬人屬於靈活就業身份。
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費用全部由個人繳納,繳費比例按照當地在職員工上年度社平工資的20%,在60%到300%的規定檔次內進行選擇,個人繳費的40%計入個人養老金稿嘩賬戶,60%計入統籌賬戶「充公」。
比如,某地2020年在職員工月平均工資5000元敏蠢,該地橋敬陪靈活就業人員選擇60%的繳費檔次後,每月需要繳費600元,1年就是7200元。
對於繳費模式,參保人員可以選擇按月繳費,也可以選擇按照季、半年或者年繳費,每個省市都有具體規定。
2021年,全國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規定,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省內參加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凡是年滿16周歲至法定退休年齡內的靈活就業人員,按照自願原則,可以個人身份參加(接續)企業養老保險。
靈活就業人員達到退休條件時,按照各地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並參與養老金調整。
同時,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按規定申領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遺屬待遇計發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參保的好處不僅僅於此。與幾年前不同,現在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單獨選擇參加養老保險,不再被要求捆綁購買職工醫療保險,這無疑是降低了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費用和參保門檻。
什麼意思呢?就是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單獨購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而醫保可以購買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比如2021年的居民醫保費用是320元。當然了,也可以不購買任何醫保。
以上靈活就業人員的種種待遇,預示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經成了所有參保人員眼中的「香餑餑」。
但現實往往又與人開了不大也不小的玩笑。雖然富人很多,但收入有限的人也不少。對於收入不穩定,或者收入比較低的靈活就業者來說,每年上萬元的參保費用成了他們的一塊「心病」。
雖然我國實行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養老金計發原則,但囊中羞澀的他們,不得不在參保檔次的選擇上「精挑細選」,找出性價比最高的參保方式,即達到參保的目的,又要退休時的養老金不會太低。
在所有參保檔次中,60%和100%的繳費檔次成了靈活就業人員眼中的「最愛」,不僅參保費用低,而且退休後預估的養老金也能超過1000元。
那麼,參保60%和100%檔次,在同樣參保15年、60歲退休的情況下,退休時養老金會相差500元嗎?看完本文就知道了。
如果當地繳費基數的社平工資為5000元,忽略工資上漲因素,在參保60%檔次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為6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需要知道兩個參數:計發月數和個人養老金賬戶金額。6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是139。
15年的時間內,個人總共繳費10.8萬元,計入個人賬戶4.32萬元,剩下的關鍵因素就是個人賬戶利息了。
2016年起,國家統一了個人養老金賬戶記賬利率,每年6月公布,要求記賬利率不能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並且復利計算利息,這就預示著個人賬戶利息也是一筆很大的收入。
按照2016年到2020年的個人養老金賬戶加權記賬利率7.5%來算,產生的利息大約是3.2萬元(計算過程略)。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累計金額等於本金加利息,共7.52萬元。
退休時,可以從個人賬戶領取的養老金為7.52萬元/139=541元。
在退休的次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為600+541=1141元。
如果選擇100%的參保檔次,退休時養老金又能達到多少呢?按照同樣的道理,基礎養老金計算結果為750元。
個人年繳費1.2萬元,15年繳費18萬元,計入個人養老金賬戶7.2萬元。按照文章前述的同樣原理,計算個人賬戶利息為5.3萬元,累計金額為12.5萬元。
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12.5萬元/139=899元。
因此,在參保100%的檔次下,退休時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為1649元。
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參保60%檔次,在退休第一年,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1141元,參保100%檔次,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1649元,二者相差508元。這就證明了標題中所說的參保情形,相差500元確實是可能的。
靈活就業人員該如何在60%和100%的檔次中進行選擇呢?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尚可,就不要太在意繳費多少的問題, 建議你選擇100%的檔次,如果你的經濟條件確實有限,60%的檔次,就成了你最佳選擇。

9. 國家公務員去世後的養老金的賬戶余額的錢怎麼個分配法

您好,一般情況余額將由他的合法繼承人所繼承。在職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個人賬戶中的余額按照繼承法的相關規定,歸繼承人所有。個人賬戶中的余額並非全部都可以繼承,而應視具體情形確定。
(1)職工在職期間死亡的,繼承額為其死亡時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本息。

(2)離退休人員死亡時,繼承額按如下公式計算:繼承額=離退休人員死亡時個人賬戶余額×離退休時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本息占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的比例。
這是因為,按照2006年以前的制度,單位繳費的一部分會計入個人賬戶中。這部分資金實際上歸國家所有,因此在繼承發生時,這筆資金應予凍結,繼承結束後再記入社會統籌基金中。
個人賬戶中可繼承資金應一次性支付給繼承人。個人賬戶繼承完畢後,會被封存,不再允許繳費和支出。參保人死亡後,應按繼承法規定的繼承順序來確定繼承人。確實無法確定繼承人和指定受益人的,個人賬戶余額將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退休職工因病非因公去世了,他的親屬還可以享受到如下死亡撫恤待遇:
一、個人賬戶返還
職工退休後死亡,如果個人賬戶養老金還沒被領完,其個人賬戶資金(余額)都可以依法繼承,「充公」的說法是不存在的。個人賬戶資金可以被全額繼承。
二、喪葬補助費
離退休(退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費為按所在省轄市上年度企業離退休人員3個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標准發給。
三、一次性撫恤金
離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按其生前最後一個月基本養老金20個月的標准發給。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10. 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養老金的計算方法也是非常的簡單的,一般來說主要涉及三個參數,那就是社平工資個人平均繳費基數以及繳費年限。個人養老金領取等於個人賬戶,養老金領取基礎養老金月領取加過渡性養老金月領取,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知道這一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實在無法計算的話,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這樣就可以更好的保障我們的財產安全的。

個人建議:

對於退休人員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知道這一點,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領取養老金的時候,一定要攜帶相關的資料到當地的相關部門才行,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障我們的合法權益,希望每個人都能夠了解到這件事。

(10)退休養老金充公擴展閱讀: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決定》明確,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等情況,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逐步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正常調整機制,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

如果參保人員死亡的,無論是在職時去世還是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去世,其個人賬戶儲存額的余額,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可以依法繼承的。就是說,中國的基本養老保險既遵循了社會保險的大數法則,體現統籌互濟,由國家承擔長壽風險,又對個人賬戶的余額作了繼承的規定,所以並不存在所謂去世後養老金充公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退休養老金充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抽煙後吃什麼好 瀏覽:653
老人手腳抖如何治療 瀏覽:404
父母吵架鬧離婚孩子該怎麼辦管嗎 瀏覽:575
中老年人漏尿異味怎麼辦 瀏覽:411
什麼食物會導致老年痴呆 瀏覽:761
老年人一般是什麼時候開始健身 瀏覽:152
18年高級政工師退休年齡 瀏覽:843
莆田退休工資多少 瀏覽:238
養老院有什麼缺點 瀏覽:105
60歲生台詞日主持 瀏覽:127
如何用養生壺煮西米 瀏覽:536
關於養老保險病退 瀏覽:880
勞動合法規定女員工退休年齡 瀏覽:288
湖南2019年退休金調整 瀏覽:7
疫情期間家裡老人376怎麼辦 瀏覽:168
養老保險減少表 瀏覽:742
養老保險輔助號怎麼獲得 瀏覽:449
鐵塘養老院 瀏覽:2
中國領退休金年齡 瀏覽:178
支付寶養老金每月分紅有多少錢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