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計算基本養老保險金和額外的保險金時,為什麼除以120這個數字電的含義
只塌旅有基礎養老金計算才使用這個參數,這是2005年之前退休衡閉人員,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2005 38號文件已經變咐衫裂化。
Ⅱ 養老保險企業繳納部分怎麼計算
個人交百分之8,單位交百分之21,你們那繳費基數是百分之1686那你交1686*8%=134.88,公司交1686*21%=354.06元,公司交的錢劃入了社會統籌賬戶,最少交15年,那麼15年後如果你們那的繳費基數變了,如果變成3000了,那麼你可以拿到3000*22%=600塊,這是國家給你的(也就是公司的那部分錢,不變的話還是按1686算=1686*20%=337.2),然後個人的1686*8%*15*12=24278.4,然後要除以120,。計算個人帳戶養老金時為什麼要除以120?按照測算,我國現階段人均壽命為70歲,職工60歲退休後平均領取養老金的年限為10年即120個月,,所以24278.4除以120=202.32,所以你退休後總共可以拿337.2+202.32=539.52元(繳費基數一直沒變的情況下),當然還有些補貼神馬的,看當地怎麼弄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養老保險中,領取保險金的時候為什麼個人帳號除以的是120,剛好10年呢
新養老保險計算方法及公式為:
基本養老保險金=基礎養老保險金+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金+過渡性輪野養老保險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即:
基本養老保險金=基礎養老保險金+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金+過渡性養老保險金
基礎養老保險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
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金=個人賬戶本息和÷120
過渡性養老保險金=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基礎養老保險金和過渡性養老保險金公式中,「實際繳費工資指數」即實指數(下同)為被保險人參保繳費至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期間,相應年度的實際繳費工資基數,與相應年度上一年本市職工平均工資比值之和的平均值。被保險人曾在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流動,並在統籌范圍辦理退休的,實指數為其各階段的實際繳費工資基數,與相應年度上一年本市職工平均工資比值之和的平均值。
下面引自《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的一段關於養老保險金計算的詳細解釋以及和新養老保險計算方法對比:
本養老保險金由基礎養老保險金和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金構成。基本養老保險金月標准按照京勞社養發21號文件規定的基礎養老保險金、過渡性養老保險金計算公式和國家規定的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金計發月數計算,過渡性養老保險金公式中明茄,
「臘槐喊視同繳費年限」即N同為被保險人1992年9月30日前符合國家及本市規定的連續工齡;「繳費工資指數」即同指數為1;「1998年6月30日前的實際繳費年限」即N實98為被保險人1992年10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期間符合國家及本市規定的連續工齡(含實際繳費年限)。
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金月標准,以個人賬戶儲存額與個人賬戶補貼額之和,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補貼額計發辦法為:1992年9月30日前參加工作的被保險人,分別以1992年10月1日至參保繳費前相應年度上一年本市職工平均工資(不滿整年度的按實際工作月數計算,下同)為基數,乘以相應年度本市規定的個人賬戶規模比例,累計計算之後,再乘以本人的
實指數;1992年10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分別以參加工作至參保繳費前相應年度上一年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乘以相應年度本市規定的個人賬戶規模比例,累計計算之後,再乘以本人的實指數。
新養老保險計算方法應用案例:為了便於計算,假設王先生平均月薪4000元,養老保險繳費期限為10年,假設10年後北京市月平均工資是3000元,那麼退休後,他在政策變化前後各能領到多少養老保險金呢?
目前養老保險計算方法應用案例:如果按現行的養老保險金制度,王先生退休後每月可領到的養老保險金=3000元×15%+4000元×11%×12×10÷120=890元(「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部分忽略不計,下同)。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將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後,王先生退休後每月可領到的養老保險金=3000元×15%+4000元×8%×12×10÷120=770元。
所以,你看下你i的情況,根據公式計算就可以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上海退休工資計算公式
【法律分析】:上海退休工資是按照月養老金人養老保險帳戶儲存額÷120來計算的。
根據《上海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辦法》
第二十七條 凡本辦法實施後參加工作的人員。其退休後的養老金計算公式為:月養老金人養老保險帳戶儲存額÷120
第二十八條 凡本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1995年底前退休和退職的人員,先按原辦法計算月養老金,再按個人累計繳費額的一定比例增發月養老金。增發比例按以下規定確定:
(一)企業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加上本辦法實施前的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15年的,增發11%;在此基礎上每增加5年相應增加1個百分點,但增發比例最高不超過16%。
(二)機關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加上本辦法實施前的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15年的,增發2%;在此基礎上每增加5年相應增加1個百分點,但增發比例最高不超過7%。
(三)企業退職人員增發10%;機關和事業單位退職人員增發1%。
前款所述人員不論在哪個月份到達退休年齡,退休當年按12個月繳費,並按前款規定增發養老金。離休幹部、勞動模範、高級專家以及按國家規定可以享受提前退休待遇的人員等所享受的優惠待遇,仍按原規定執行。
【法律依據】:《上海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辦法》
第二十七條 凡本辦法實施後參加工作的人員。其退休後的養老金計算公式為:月養老金人養老保險帳戶儲存額÷120
第二十八條 凡本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1995年底前退休和退職的人員,先按原辦法計算月養老金,再按個人累計繳費額的一定比例增發月養老金。增發比例按以下規定確定:
(一)企業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加上本辦法實施前的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15年的,增發11%;在此基礎上每增加5年相應增加1個百分點,但增發比例最高不超過16%。
(二)機關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加上本辦法實施前的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15年的,增發2%;在此基礎上每增加5年相應增加1個百分點,但增發比例最高不超過7%。
(三)企業退職人員增發10%;機關和事業單位退職人員增發1%。
前款所述人員不論在哪個月份到達退休年齡,退休當年按12個月繳費,並按前款規定增發養老金。離休幹部、勞動模範、高級專家以及按國家規定可以享受提前退休待遇的人員等所享受的優惠待遇,仍按原規定執行。
Ⅳ 個人帳戶養老金=職工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20其中120指的是什麼意思
120指120個月,
意思是把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平攤在十年(120個月)內計算給你。
Ⅵ 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怎麼算的個人養老金領取條件是什麼
一、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怎麼算的
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就是我們繳納的養老金,自己每個月繳納的部分,一般個人是按照基數每個月繳納8%,這個是累積到我們的個人賬戶里的,而用人單位繳納的是計入到統籌賬戶的,統籌賬戶對應的是我們將來領取的基本養老金。
在退休之後,我們個人養老金賬戶里的錢是按照月份去進行領取,能夠領取到的錢數,就是個人賬戶里的養老金除以要領取的總的時間。一般情況下都是除以120,領取10年,具體可能每個地區的法規不同,可以具體問一下當地的社保局單位。
二、個人養老金領取條件
個人養老金在退休後可以進行領取,法定的退休年齡一般是女性55周歲,男性60周歲,具體可以咨詢社保局。
第一,如果我們養老保險沒有繳納夠15年,在退休時不打算進行一次性補繳的話,可以申請個人賬戶養老金領取,一次性把自己繳納的養老保險錢領取出來。
第二,如果需要正常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本養老金,需要繳納夠15年養老保險,沒有繳納夠年份,可以進行一次性補繳,在退休後就可以按照每個月份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
三、個人養老金怎麼領取
第一,需要先辦理退休手續,需要到社保中心去進行辦理,社保中心負責進行審核。
第二,審核通過後,確認符合退休條件,會下發審批表,需要本人攜帶審批表,到社保局修改個人信息,確認養老保險繳費的情況。
第三,確認之後到社保局指定的銀行去辦理養老金的代發,辦理之後,養老金就會按月打給我們。
領取養老金需要我們每年進行個人身份驗證,如果不方便自己去辦理,可以讓子女代辦,具體的代辦事項,可以咨詢一下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