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補充養老金時個稅怎麼計算

補充養老金時個稅怎麼計算

發布時間:2022-09-17 22:29:21

『壹』 全國勞模一次性補充養老保險金15000元,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第四條規定:「個人按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基金(以下簡稱『四金』)在計稅時應予以扣除」。此處所稱應予扣除的實際繳納的「四金」,是指個人在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金時,按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比例實際繳納的「四金」,在計稅時應據實扣除。個人在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金時未實際繳納的「四金」以及以後實際繳納的「四金」,不得在計算一次性經濟補償金應納的個人所得稅時扣除。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補充養老保險怎麼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在職職工取得的該筆所得,應全額計入發放當月個人的工資、薪金收入,合並計繳個人所得稅。對離退休職工取得的該筆所得,應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收入,按規定計繳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0號)規定:

企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或省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免徵個人所得稅,同時對個人按照上述規定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2)補充養老金時個稅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補充養老保險不是社會養老保險的范圍,是國家提倡的一種社會養老保險的補充,性質相當於是一種商業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指由企業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在國家規定的實施政策和實施條件下為本企業職工所建立的一種輔助性的養老保險。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費可由企業完全承擔,或由企業和員工雙方共同承擔,承擔比例由勞資雙方協議確定。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居於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中的第二層次,由國家宏觀指導、企業內部決策執行。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與基本養老保險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由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單位實行補充養老保險,應選擇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的機構經辦。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資金籌集方式有現收現付制、部分積累制和完全積累制三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補充養老保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人所得稅

『叄』 補繳上月的社保 個稅怎麼計算

補繳社保費用不計入個人所得稅的納稅范圍,所以只需要補繳上月社保即可。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例如:已婚人士小李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萬元,「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兒園,同時父母已經60多歲。

起征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沒有專項附加扣除,每月需繳納345元個稅;

起征點為5000元的情況下,沒有專項附加扣除,每月需繳納(10000-5000-2000)×3%=90元個稅。

根據新政策,小李就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贍養老人1000元扣除(跟姐姐分攤扣除額),所以,個稅=(10000-5000-2000-1200-1000-1000)×3%=0元。



(3)補充養老金時個稅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內容包括哪些?

1、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卷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包括四個方面: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開業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二)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也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去的的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稅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組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勞物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

以及影視、錄音、錄象、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這里所說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圖片、樂譜等能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的作品。

「個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譯的作品等。個人取得遺作稿酬,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稅。

『肆』 企業發放補充養老保險金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單位代扣的補充養老保險按照文件規定交的不用交個人所得稅,超過比例部分交個稅。可以參見《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發放補充養老保險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
一下是文件全文,您可以不用再去查文件: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發放補充養老保險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
(國稅函〔1999〕615號)

吉林省地方稅務局《關於郵電系統發放職工補充養老保險金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現批復如下:
你省郵電系統將1998年實行工效掛鉤以來形成的結余工資,以每人3000元的標准發放給在職工及離退休人員,作為補充養老基金。根據現行個人所得稅法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養老保險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7〕144號)的規定,職工取得的該筆所得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具體征稅辦法為:
一、對在職職工取得的該筆所得,應全額計入發放當月個人的工資、薪金收入,合並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對離退休職工取得的該筆所得,應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收入,按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
1999年9月16日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基本養老保險的個稅扣除標准

法律分析:如果企業為員工增加福利,另外為員工購買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在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標准和范圍內,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的部分,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前扣除。比如某企業某年職工工資總額為100萬元,發生補充養老保險費10萬元,那麼其中100x0.05=5萬元是允許稅前扣除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陸』 補充養老保險怎麼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要交。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所以不是基本的不能扣除。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准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所以,企業為個人繳納的補充醫療保險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的部分,不得稅前扣除。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0號)規定,企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免徵個人所得稅。個人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超過規定的比例和標准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應將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就是說,企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免徵個人所得稅。而財稅〔2006〕10號文件中的免稅項目,不包括補充醫療保險。因此,企業為職工支付的補充醫療保險應當徵收個人所得稅。
來源於網路

『柒』 個人支付上商業養老保險計算個人所得稅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准: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
單位為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凡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范圍及標准執行的,可以免徵個人所得稅。如果是單位為個人支付商業保險費用,其保險費用應視同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如果單位為職工繳納的補充養老保險金、補充醫療保險金、補充公積金等,屬於工資、薪金的組成部分,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不得從當月的工資、薪金所得中扣除。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捌』 補繳社保怎麼算個稅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補繳社保是算連續繳納的。
社保補繳算連續:
參保人員從參加社會保險之日起,就會建立個人繳費記錄,如果中間有欠費的屬期,補繳之後,個人繳費流水沒有間斷,個人繳費年限自然就會按連續計算了;
2.補繳條件:
補繳社保,一般是針對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進行參保(補繳);在男60以下,女50歲以下,社保滿15年,就可不必補繳;
3.社保中途斷了,是否需要補繳:
不需要,社保是算累計的。在累計滿15年。年齡達退休要求後,就不需要進行補繳;以個人名義參保的,如果漏繳不能夠進行補繳,只有由單位原因造成的漏繳才能夠進行補繳,並且補繳五險;如果單位沒有做申報(沒有給開戶)的只能補繳養老;繳納一段時間後,中斷想補繳地可以找代理公司補繳;
4.繳費單位(不含個體、自由職業者)漏繳職工養老保險費的,應帶以下材料到各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保險費個案補繳:
⑴.職工檔案和養老保險手冊;
⑵.《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請表》;
⑶.勞動合同、工資發放明細表員工補繳當月個稅證明等。

『玖』 領取補充養老金如何繳納個稅

摘要 對在職職工取得的該筆所得,應全額計入發放當月個人的工資、薪金收入,合並計繳個人所得稅。對離退休職工取得的該筆所得,應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收入,按規定計繳個人所得稅。

閱讀全文

與補充養老金時個稅怎麼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輪椅怎麼開視頻 瀏覽:956
建信養老飛月寶年利率多少 瀏覽:699
廣州哪些醫院周末入職體檢 瀏覽:327
父母政審表格家庭經濟情況怎麼寫 瀏覽:445
如何讓老人學習得到知識 瀏覽:613
誇贊兒子孝順詞句 瀏覽:676
一對老人家情侶頭像 瀏覽:35
體檢的癌細胞偏高復查多久 瀏覽:278
內蒙古安心養老認證怎麼弄 瀏覽:125
廣西養老金補發2020 瀏覽:941
如何讓臨終前老人走佛道 瀏覽:502
老年人尿液尿到腳上怎麼辦 瀏覽:511
什麼是保基本養老院 瀏覽:582
特種工退休要工資表嗎 瀏覽:332
養老院競爭對手有哪些 瀏覽:444
農村養老保險交幾百元劃算 瀏覽:646
馬鞍山退休最低工資標准 瀏覽:917
長壽區衛生計生委 瀏覽:790
觀瀾養生會所哪裡 瀏覽:205
本溪市夕陽紅養老院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