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

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

發布時間:2022-09-17 04:33:29

Ⅰ 幸福院是個什麼機構

我國解放後由國家或集體舉辦的收養孤獨老人而使他們得以安度晚年的機構。 (1)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擴展閱讀: 農村幸福院,是由村民委員會主辦和管理,立足於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務、生活照顧、日間休息、休閑娛樂等綜合性日間照料服務的公益性活動場所。它的服務對象是農村中的高齡獨居、空巢、五保、優撫、特困老人,具有「村級主辦、政府扶持、群眾參與、老人互助」等特點,是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的方向。農村幸福院優先保障有需求的特別是因子女長期外出務工經商或外遷,身邊無人照顧的留守、獨居老人和散居的五保老人,並逐步擴大到其他老年群體,而不僅是「五保」對象。目前廣西以滿足文化娛樂活動等基本需求為階段性目標,逐步向老年人日常照料、精神慰藉等需求發展延伸。 更多關於幸福院是個什麼機構,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634760161520040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Ⅱ 請問幸福院是個什麼機構

我國解放後由國家或集體舉辦的收養孤獨老人而使他們得以安度晚年的機構。
(2)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擴展閱讀:
農村幸福院,是由村民委員會主辦和管理,立足於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務、生活照顧、日間休息、休閑娛樂等綜合性日間照料服務的公益性活動場所。它的服務對象是農村中的高齡獨居、空巢、五保、優撫、特困老人,具有「村級主辦、政府扶持、群眾參與、老人互助」等特點,是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的方向。農村幸福院優先保障有需求的特別是因子女長期外出務工經商或外遷,身邊無人照顧的留守、獨居老人和散居的五保老人,並逐步擴大到其他老年群體,而不僅是「五保」對象。目前廣西以滿足文化娛樂活動等基本需求為階段性目標,逐步向老年人日常照料、精神慰藉等需求發展延伸。
更多關於幸福院是個什麼機構,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634760161520040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Ⅲ 辦幸福院民政局有什麼補償

給予幸福院建設補助
申報項目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范圍內依託村民自治和集體經濟,在農村中心社區或建制村建設的為老年人提供生活居住、日間照料、休閑娛樂、精神慰藉等服務的互助養老服務設施。
不具備生活、居住功能的農村老年人健身娛樂活動中心、老年灶等項目,不在補助范圍。
對農村幸福院,省以上財政給予每處6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助和3萬元的開辦補助;市級財政給予每處(省財政直管縣除外)2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助。

Ⅳ 什麼樣人才能進農村敬老院有什麼具體要求嗎

先說答案,所有老人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進農村敬老院。

可能許多人認為我是信口開河,因為許多地方的敬老院現在是人滿為患,怎麼可能隨時都可以去呢?

是的,人滿為患的敬老院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公立養老院。而在農村以及縣城的養老院,由於經濟、思想觀念等原因,敬老院一般都住不滿。各地方的經濟等狀況不同,我介紹的僅僅只是我們當地公立敬老院的情況。

我國的老齡化越來越臨近,不過農村似乎並不明顯。即使每月900元的標准,也很少有人入住。這雖然有養老觀念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我不怕死,怕老”,這應該最真實的農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迫在眉睫。

Ⅳ 何為互助養老

互助式養老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在養老上的互相幫助,既可以是青年人對老年人,也可以是老年人之間,特別是低齡老人對高齡老人、健康老人對失能老人。

互助養老

在西方國家,「互助式養老」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實踐。如美國的「國會山村」,讓老年居民通過互助服務,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只有在遇到復雜問題時才需要找專業人員解決。

德國的「多代屋」項目,則是由政府免費提供公用住房,讓老人與不同年齡的人生活在一起。老人不僅能得到陪伴與照顧,還能通過與年輕人溝通傳授人生經驗,幫助年輕人照顧幼兒等方式滿足「被需要感」。

而瑞士的「時間銀行」項目,則是讓低齡老人、健康老人通過幫助高齡老人、失能老人,積攢服務時間,供自己以後有需要時使用。

在國內,「互助式養老」也有比較成熟的實踐。如河北、山東、江蘇等多個地方,改造閑置房屋,建立供老人集中居住的「互助幸福院」;在孤寡或空巢老人家庭建立「互助養老點」;組織社區老人成立「互助小組」,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益養老平台提醒,「互助式養老」看似群眾之間的自發行為,但更重要的是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的作用。相關組織的成立、長效機制的形成、各種資源的整合、活動場所的設置、服務標準的確立、個體糾紛的解決,哪一件都離不開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的主導和協調。

可以說,「互助式養老」是對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如何多動腦筋、多措並舉、多源融合,切實解決好與人民群眾休戚相關的養老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Ⅵ 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令人不安,滋生大量心理問題

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令人不安,滋生大量心理問題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和對策舉行的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中國人口老齡化應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並提到要制定家庭養老支持政策和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政策,提出要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

近年來,中國農村空巢老人數量不斷增多,相關悲劇事件也接連發生。於是,一向被忽視的農村空巢養老問題彷彿突然擺在世人面前,引起各界關注。這些年來,政府在解決農村養老問題上一直不斷加碼,高層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視。社會力量作為政府力量的重要補充,早已開始探索農村家庭養老,滿足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需求,並摸索出許多具有啟發性的養老模式。這些模式雖然簡單稚弱,但蘊含著民間智慧和強大生命力,或許能指引未來破局中國農村空巢養老難題。

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令人不安

中國空巢現象尤其是農村空巢現象的嚴重性,已遠超普通人的想像。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空巢老人超過1億,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有45%的老人過著子女不在身邊或沒有子女的空巢生活。根據國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國空巢老人家庭佔比已達到32.64%,其中農村空巢老人家庭比例為30.77%。專家預計,到203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接近3億,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也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2億空巢老人,並且相當比例都分布在農村。近年頻發的農村空巢老人悲劇,不斷刺激公眾敏感的神經。如何解決農村空巢養老問題,也成為考驗政府治理能力和管理智慧的時代命題。

實際上,政府近年來為應對養老問題動作不斷。2006年,國家鼓勵吸引社會力量興辦不同層次的養老服務機構;2011年,國家啟動養老產業化,採取多種形式引導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進入養老領域;2015年,又提出醫養結合,鼓勵各類民間資本參與等。

不過,與時俱進的養老政策,仍舊趕不上社會迅速老齡化的進程。尤其當涉及農村,農村空巢養老一直作為中國養老問題下的子項目被社會認知和討論。而現實中,由於農村物質條件、基礎設施和配套制度均落後於城市,農村空巢老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狀況非常令人不安。

面對中國老齡化大潮,政府和市場顯得力不從心,促使民間力量開始獨立探索農村空巢養老。與此同時,民間資本和專業的社會力量也正向農村聚集。隨著全社會對農村空巢老人的關注,一批分散在基層的富於本土智慧的農村空巢養老模式浮現出來。以南都記者在各地尤其是河北省的深入調研就發現,除了目前在中國有很大影響力的“互助養老”模式的“肥鄉模式”,即河北省邯鄲肥鄉前屯村互助幸福院模式,還有邢台威縣孫家寨模式、邯鄲“天愛”肖庄模式、四川“老年茶坊”模式等。在此背景下,中國首個專注於農村空巢問題的社會組織———河北省鑽石公益基金會於2015年年底成立,將作為資助性基金會,整合、支持這些民間模式,並不斷完善、總結,共同服務農村空巢老人,探索中國養老模式。民間資本的加入,激發了更多草根組織和專業社會服務機構參與探索農村空巢養老模式。這些轉變,一定程度上正在彌補政府、市場的缺失,提供解決農村空巢養老問題的新方案。

著重“精神養老”成民間共識

養老,不僅意味著晚年要吃飽穿暖,更意味著要有豐富充盈的精神生活。然而據河北省鑽石公益基金會與河北大學聯合發布的《河北省農村空巢老人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顯示,農村空巢老人由於無子女或者與子女長時間分居,普遍存在孤獨、抑鬱、無助等心理健康問題,老人精神生活呈現“荒漠化”趨勢。

“影響農村老人幸福程度的首要因素並不是健康因素,而是家庭關系。農村空巢老人沒有完整家庭的支撐,精神面貌不容樂觀。”成都市慈善總會益多公益助老基金會主任於濤說。多年前,他帶領志願者探索農村空巢養老模式時,就著重在精神文化層面幫助緩解農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其中,由農村老年協會改造而成的“老年茶坊”模式是一個很具當地特色的成功範本。於濤介紹,“老年茶坊”提供娛樂設施和場地,吸引了空巢老人來喝茶休閑。空巢老人從家裡走出來,到茶坊喝茶打麻將,有了這些娛樂互動,他們的精神孤獨問題也就有所緩解。同時,茶坊盈利除了維持協會運作,還可以作為農村空巢失能失智老人的專項照顧資金,一舉多得。

在中國北方的河北省邢台市威縣孫家寨村,付宏偉用6年時間探索農村“沒有圍牆的養老院”。每月初一和十五,他都會安排“孝心宴”,請全村老人到村委會前吃水餃。如今,這一簡單模式吸引了全縣30多個農村來借鑒效仿。付宏偉的這種嘗試,有著深厚的社會背景。隨著大批農村年輕人離巢,農村空巢現象不斷加劇,農村文化設施匱乏、文化娛樂形式單一,看電視、聽廣播成為他們僅有的幾種文化生活。這些空巢老人的精神世界無人守護,滋生大量心理問題。孫家寨模式通過“孝心宴”,吸引村中空巢老人出門參與農村社交,有效緩解了其空虛寂寞的情緒。如今還有外地老人趕幾個小時路程來吃水餃,其實是為了看這個熱鬧場面。同時,他還積極籌建農村孝道教育基地,重塑鄉村孝道文化,鼓勵村民敬老愛老,恢復農村“不獨親其親”的風尚。

河北省邯鄲市“天愛社會服務中心”一直以照顧城市失獨老人見長。如今,他們在肥鄉縣肖庄成立試點,開始探索農村空巢養老模式。負責人翟書慧介紹,肖庄模式針對失能失智、有心理問題的農村老人提供心靈陪伴和生活照顧服務,該模式除了配備專業社工師,還有專業心理咨詢師,為農村空巢老人開展心理疏導。北方大部分農村的衣食住行基本可以自給自足,農村空巢老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心理問題,非常需要從心理層面進行專業幫扶。

過去人們養老觀念中更多的是“物質養老”,如今“精神養老”已經成為這些民間探索者的共識。河北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呂紅平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家庭文化發生劇變,農村孝道文化淡化,導致農村空巢老人逐漸喪失了精神寄託。如今民間力量在探索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擔當起空巢老人的心理恢復和農村文化重塑的重任,折射出社會養老觀念的進步。這些民間探索,提倡傳統孝道,重構農村社會,或用現代社會學理念重塑農村社區文化,都考慮到滿足農村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這種探索非常有價值。

農村空巢養老探索“勿以善小而不為”

中國養老形勢日漸嚴峻,政府和市場在應對農村養老問題時雙雙“失靈”,催生了各地自行開展農村養老探索,產生了許多“土辦法”和“草根模式”。然而,這些辦法和模式大多數形式粗糙、理念簡單,不斷被質疑能否擔起推進農村空巢養老事業的重任。什麼是成功的模式?什麼是失敗的模式?“土辦法”有多大價值?這樣的'討論不絕於耳。

民間探索有其自身的使命和價值,用成功與失敗來評價一種模式,武斷而有害。並非所有的民間探索都能在最初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先進的理念和專業的方法。“哪怕它只能養活幾個老人,只能存活很短的時間,只要真正幫到了老人,就不能說它是失敗的。”付宏偉說。民間探索多數從“土辦法”開始,還要經歷很多困難,而且有些方法只適合解決當地少數農村空巢老人的問題,但這並不代表其就沒有價值。社會在尋找一種值得全國推廣的養老模式的同時,也應該發現和保護分散各地的養老探索。民間探索者,應該秉持“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理念,利用各種資源進行探索。

民間探索在默默無聞中成長,並在成長中逐漸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翟書慧介紹,天愛社會服務中心成立之初,也遇到了各方質疑,堅持多年後才有了一些成功的項目和試點,並漸漸有了影響力。如今該團隊擁有了專業的技能和先進的理念,有能力在邯鄲肥鄉肖庄設立試點,探索能向全國推廣的農村養老模式。她介紹,肖庄模式重視社區文化營造,通過集合各種社會力量和資源,實現農村自組織、自治理、自發展,最終幫助農村自我解決養老問題。待這種模式成熟後,便可以在其他農村孵化推廣。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北省鑽石公益基金會理事杜鵬認為,農村因地制宜探索的“土辦法”的確存在局限,可能無法向更大范圍推廣,但這並不意味著失敗。民間探索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能利用僅有的資源,開展農村養老模式探索,本身就是一種成功。它不是“等靠要”,而是根據農村實際情況自發探索,這些嘗試非常有意義。呂紅平也指出,“土辦法”具有本土特色,不論規模大小,都是非常寶貴的實戰經驗。如果能夠為各地民間探索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可以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碰撞,這樣對農村空巢養老探索會帶來更大的啟發。簡單的民間探索也許孕育著先進的基因,社會不應以苛刻態度對待。民間探索者“勿以善小而不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嘗試,可以為後來者提供更多借鑒。

政府、民間資本與社會力量三方協作

民間探索中的社會力量彌補著政府和市場在養老領域的不足,但是又面臨諸多困境。杜鵬介紹,當前民間探索普遍面臨資金不足的困境。邯鄲市肥鄉前屯村互助幸福院模式將閑置房屋改造成老人集體居住的宿舍,從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空巢老人的獨居風險和孤獨難題,但是該模式有許多不足。杜鵬指出,幸福院不提供養老服務,只收納具備自理能力的老人,這就把最需要幫助的不能自理或有半自理能力的老人排除在外。他認為,幸福院模式只是向成熟養老模式的過渡形式,但該模式至今徘徊不前,主要原因在於缺乏資金支持。幸福院日常運行經費不夠,所以沒有提供養老服務。入住老人增多,它就滿足不了這些需求。

邯鄲天愛社會服務中心得到了當地民政部門和愛心企業的幫助,但資金不足仍舊是機構開展活動的最大障礙。翟書慧介紹,該機構至今不能接受捐款,只接受一些物資捐贈,主要還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獲取有限資金。他們探索農村養老模式需要得到政府或民間的資金扶持,這樣才能開展探索,孵化更多模式。

實際上,更多民間探索仍處於自生自滅狀態。民間探索者在初期往往都是自行出資,一種模式能否堅持下來嚴重依賴於個人力量能否持續。比如,邯鄲肥鄉肖庄服務站資助村中空巢養老和兒童教育,該服務站及運轉經費均來自本村早年致富的企業家。然而近兩年,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出資者感到力不從心,導致服務站也面臨困難。

杜鵬認為,民間探索最終應當向綜合性模式靠攏,解決自身資金來源問題,然後再推進農村空巢養老探索。這方面,邢台威縣孫家寨模式已經走在了前面。付宏偉介紹,他們利用村中上千畝流轉土地來規模種植有機蓮藕、花生、小麥等,進行花生油、棉被等農產品(12.390, -0.14, -1.12%)深加工。這種模式帶來穩定資金來源,從而支撐該村每月兩次的“孝心宴”及孝道文化基地建設。

探索農村空巢養老模式並不是政府的強項,相反,擁有資源較少的社會力量卻有著獨特的優勢。杜鵬認為,政府也有許多試點,但是民間力量的獨特之處在於能有效整合各種資源,更貼近農村實際,還有許多創意,這是政府學不來的。正因為如此,民間探索更需要政府和社會資本的支持,滿足其初期探索的資金需求。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來扶持培育社會組織,以行政手段包括財政手段來幫助一種模式走向成熟,走向制度化。社會資本也應當向農村領域傾斜,國內像河北省鑽石公益基金會這樣專門出資資助探索農村空巢養老的社會組織在當下還很少見,因此,最為理想的狀態是政府和民間資本積極培育民間組織和社會力量,社會力量運用自身優勢去探索模式,待模式被證明成熟有效後,政府再進行更大范圍推廣。政府、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三方協作,才能為農村空巢養老提供最大的保障。

;

Ⅶ 互助式養老的意思

互助式養老指的是專業養老社工組織在社區開展工作,以喚醒和提升老人生命活力作為養老的第一要素,通過運動、飲食、起居與情緒管理形成系統的健康生活指導方案。
靠動員老人互助和夥伴式陪伴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落實健康指導方案,在康復身心上取得良好效果。通過發起成立互助社,帶動低齡老人服務高齡老人,以互助的方式解決社區養老問題。

Ⅷ 互助養老適老化說的是什麼樣的互助

「互助式」養老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養」相結合
比方說老年飯桌、送餐上門解決了老年人做飯的煩惱;比如家庭養老床位,解決了高齡失能老年人家庭養老困難。定期的巡訪關愛制度,又能夠使獨居的老人有了安全感。對於家庭適老化改造讓家庭養老更加宜居。在一些地方還進行了「互助式」養老,也就是年齡相對比較輕、身體比較好的老年人服務高齡的和失能的老年人,這樣實現了「老有所為」與「老有所養」相結合。這些工作使得老年人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一是在養老服務設施上,我們要在城市地區建立「15分鍾圈」的養老服務圈。在農村要建立縣、鄉、村三級的養老服務網路。在豐富服務方式上,除了要規范和繼續推廣相對比較成熟的家庭養老床位、農村互助幸福院、老年飯桌、居家養老的適老化改造,這些相對比較成熟,我們要推廣,要使它逐步全覆蓋。同時,還要創新方法,比如時間銀行、智慧養老、養老顧問等等。在養老服務平台上,我們立足於建立區縣街道、鄉兩級的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服務中心不僅要發揮綜合養老服務的功能,它更是養老的需求和養老的供給對接平台,類似於客服中心。

Ⅸ 為什麼要簽訂互助養老之家責任狀

法律分析:既為互助養老,必須基於以自覺自願作為基礎。簡單的來說,應當是老人們的自發與自為。事實上,一直以來,民間的力量都十分強大,尤其是在傳統的熟人社會下,「抱團取暖」在民間都有著深厚的基礎。一些地方,也正是看到了「民間互助」所產生的強大能量,從而才在不斷嘗試的基礎上,將其作為破解農村養老問題的突破口,並採取了自上而下的推廣,這種「貪杯式」的做法也值得高度警惕,否則就可能出現責任上的倒置。

從實際的情況來看,在各地迅速建設的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中,一些示範型幸福院能夠按照規定的要求規范運行,但相當部分的農村互助幸福院存在著徒有其表、重建輕管、甚至無人入住等現象。究其原因在於,農村養老的問題,既受觀念的影響,也受模式的限制。農村養老究竟採取何種模式,不應也無法實行高度的統一。同時,公共責任與民間功能之間如何進行有效的分工,「互助養老」的體系中,政府如何發揮自身的作用,都需要進一步得到明確。若是「為推行而推行」,而沒有尊重客觀規律與既定事實,就完全可能傷及到民眾參與的積極性,讓高漲的社會熱情被極大遏制

法律依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第十五條 特困人員供養的內容包括:

(一)提供基本生活條件;

(二)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療;

(四)辦理喪葬事宜。

特困人員供養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

特困人員供養應當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銜接。

第十六條 申請特困人員供養,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本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託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代為提出申請。

特困人員供養的審批程序適用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

Ⅹ 農村幸福院四角都是什麼

四角地神。
農村幸福院是由村民委員會主辦和管理,立足於、日間休息、休閑娛樂等綜合性日間照料服務的公益性活動場所,也能同時讓農村非五保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農村幸福院不同於現有的鄉鎮敬老院和五保村。農村幸福院,每個功能室使用面積原則上不低於20平方米。每個農村幸福院在堅持互幫互助的原則上,配備1名專職服務人員及數名兼職服務人員,同時積極發動黨團員、愛心人士、志願者及其他社會力量參與日常服務。
農村幸福院建設資金籌措採取「集體籌一點、個人掏一點、政府補一點、社會捐一點」的辦法。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補助每個項目3萬元的基礎上,自治區本級彩票公益金每個項目補助3萬元。項目建成後,南寧市民政部門將在運營方面多下功夫,保證農村幸福院的正常運行,提高農村幸福院可持續發展能力。
南寧市首批165家農村幸福院分布在六縣農村,正在進行選點調研。項目優先考慮當地經濟條件較好、留守老人較多、照料需求大以及居住相對集中、有場所設施基礎,當地基層黨組織和村委會有積極性的建制村或自然村。農村幸福院將充分利用各種閑置設施,整合資源,改造利用建設,按照互幫互助、共建共享的原則建設實用性強、適合農村老年人的農村幸福院。

閱讀全文

與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全身出現紅點怎麼回事 瀏覽:425
學雷鋒日敬老院 瀏覽:405
長壽區新城在哪裡 瀏覽:539
如何克服父母急躁情緒 瀏覽:227
老人家經常夢到死人解夢 瀏覽:592
大型養老院怎麼收費 瀏覽:977
仙桃市退休金調整最新消息 瀏覽:803
60歲老人家肋骨5根斷了 瀏覽:817
歙縣75的老人退休金多少錢 瀏覽:8
50歲發型大全 瀏覽:518
聰明的父母有哪些權利 瀏覽:732
冫下崗失業退體養老保險 瀏覽:143
高職單招體檢費多少錢 瀏覽:390
家庭用什麼電器最長壽 瀏覽:643
一般婚前體檢多久出結果 瀏覽:375
濟南退休金大概多少錢 瀏覽:313
爸爸孝順爺爺作文 瀏覽:903
現在養老保險要交多少錢 瀏覽:239
養老院內部醫療機構審批 瀏覽:385
幼兒園重陽節掛飾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