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禮儀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為了相互尊重,在儀容、儀表、儀態、儀式、回言談舉止等答方面約定俗成的,共同認可的行為規范 。禮儀是對禮節、禮貌、儀態和儀式的統稱。
禮儀:[ lǐ yí ]
引證解釋:
禮節和儀式。
1、《詩·小雅·楚茨》:「獻醻交錯,禮儀卒度。」
2、《周禮·春官·肆師》:「凡國之大事,治其禮儀,以佐宗伯。」
3、《史記·禮書》:「至 秦 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采擇其善。」
禮儀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對人,對己,對鬼神,對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識的,各種慣用形式和行為規范。
這里的慣用形式包括禮節和儀式,禮節一般是個人性的,並且不需要藉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頭、鞠躬、拱手、問候等;而儀式大多是集體性的,並且一般需要藉助其他物品來完成,譬如奠基儀式,下水儀式,迎賓儀式,結婚儀式,祭孔大典,等等。
人類最早的禮儀是祭祀禮儀,它主要是表達對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