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與孝敬有關的誦讀

與孝敬有關的誦讀

發布時間:2025-05-21 22:38:23

㈠ 《弟子規》國學經典誦讀

《弟子規》國學經典誦讀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弟子規》,輾轉翻印,流傳甚廣,成為清代至民國年間通用的兒童啟蒙讀物。此書以淺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韻的形式闡述了學習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常識等等。

1、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解釋】弟子規,是聖人的教誨。首先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要謹言慎行、講求信用。

2、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解釋】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有益的學問。入則孝

3、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解釋】父母呼喚,應及時應答,不要拖延遲緩;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

4、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解釋】父母的教誨,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責備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

5、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解釋】冬天寒冷時提前為父母溫暖被窩,夏天酷熱時提前幫父母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後,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寢後,才能入睡。

6、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解釋】出門時告訴父母去向,返家後,面告父母報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 變,以免父母憂慮;

7、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解釋】事情雖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動;擅自行動造成錯誤,讓父母擔憂,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解釋】公物雖小,也不要私自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會讓父母傷心;

9、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解釋】父母喜歡的事情,應該全力去做; 父母厭惡的事情,要小心謹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壞習慣);

10、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解釋】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父母就會憂慮; 做出傷風敗德的事,父母親就會蒙受羞辱;

11、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解釋】父母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不是困難的事情;父母不喜歡我們或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孝順父母才是難能可貴;

12、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解釋】父母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要和顏悅色、態度誠懇;

13、諫不入 悅復諫號泣隨 撻無怨

【解釋】如果父母不高興時不聽規勸,等到父母高興的時候,繼續規勸;父母不聽懇勸,我們雖難過的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於不義,鑄成大錯;

14、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解釋】父母親生病時,要替父母先嘗葯的冷熱和安全;要晝夜服侍,一時不離開父母床前;

15、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解釋】父母去世之後,守孝三年,經常追思、感懷父母的養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16、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解釋】辦理父母的喪事要合乎禮節,不可鋪張浪費;祭奠父母要誠心誠意;對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樣恭敬。

17、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解釋】兄長要友愛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長;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父母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18、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解釋】輕財重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上包容忍讓,忿怒自然消失;

19、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解釋】飲食用餐,就坐行走;長者優先,幼者在後;

20、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解釋】長輩呼喚別人,應代為傳喚和轉告;如果那個人不在,前去轉告;

21、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現能

【解釋】稱呼尊者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尊長面前,謙虛有禮,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22、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解釋】路上遇見長輩,應恭敬問好;長輩沒有說話時,應退後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

23、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解釋】騎馬或乘車,遇見長輩,應下馬或下車問候;等待長者離開百步之遠,方可續行;

24、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解釋】長輩站立時,晚輩不可先行就坐;長輩坐定以後,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25、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解釋】在尊長面前說話,要低聲細氣;聲音太低而聽不清楚,也不合適;

26、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解釋】 到尊長面前,應快步向前;退回去時,稍慢一些才合禮節;長輩問話時,應當注視聆聽,不可以東張西望;

27、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解釋】對待別人的父輩,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孝順恭敬;對待別人的兄長,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謹

28、朝起早夜眠遲 老易至惜此時

【解釋】早上要比長輩起的早,晚上要比長輩睡的晚;人生易老,珍惜時光;

29、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解釋】早晨起床,務必洗臉梳妝、刷牙漱口;大小便後,馬上洗手;

30、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解釋】穿戴儀容整潔,扣好衣服紐扣;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系緊;

31、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解釋】放置衣服時,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亂放,避免造成臟亂;

32、衣貴潔不貴華上循份下稱家

【解釋】服裝貴在整潔,不在華麗;穿著上要根據自己的身份,與家庭的情況相稱;

33、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解釋】對待飲食,不要挑食偏食;飲食適量,不要過少過量;

34、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

【解釋】少年未成,不可飲酒;酒醉之態,最為醜陋;

35、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解釋】走路步伐從容穩重,站立要端正;上門拜訪他人時,拱手鞠躬,真誠恭敬;

36、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解釋】進門時不要踩在門檻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時候不可以伸出兩腿,腿不可抖動;

37、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解釋】進入房間時,揭簾子、開關門的動作輕緩,不要發出聲響;在室內行走,寬處轉彎,不要撞到物品的稜角,以免受傷;

38、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解釋】拿著空的器具,要像裡面裝滿東西一樣,小心謹慎以防跌倒或打破;進入無人的房間,也要像有人在一樣,不可以隨便;

39、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解釋】做事不要慌慌張張,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懼困難,不可草率行事。

40、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解釋】打鬥、賭博、色情等不良場所,絕對不要接近;對邪惡的事情,不要好奇過問;

41、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解釋】將要入門之前,應先問:「有人在嗎?」進入客廳之前,應先提高聲音,讓屋裡的人知道有人來了;

42、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解釋】屋裡的人問:「是誰呀?」,應該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讓人無法分辨是誰;

43、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解釋】借用別人的物品,要明著向人請求、徵得同意;沒有徵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竊行為;

44、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解釋】借人物品,及時歸還;以後若有急用,再借不難;信

45、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解釋】開口說話,誠信為先;欺騙和胡言亂語,不可使用;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解釋】話多不如話少;說話事實求是,不要妄言取巧;

47、奸巧語穢污詞 市井氣切戒之

【解釋】不要講姦邪取巧的話語、下流骯臟的詞語;勢利市井之氣,千萬都要戒之;

48、見未真勿輕言 知未的勿輕傳

【解釋】沒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不知道真相的傳言,不可輕信而再次傳播;

49、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進退錯

【解釋】對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輕易答應;如果輕易答應,就會使自己進退兩難;

50、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

【解釋】說話時吐字清楚,語速緩慢;說話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51、彼說長此說短 不關己莫閑管

【解釋】不要當面說別人的長處,背後說別人的長短;不關自己的是非,不要無事生非;

52、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解釋】看見他人的善舉,要立即學習看齊;縱然能力相差很遠,也要努力去做,逐漸趕上;

53、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解釋】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行為,要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以警惕;

54、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解釋】唯有品德才學可以與人相比,不如別人,應當自我激勵,修養德才;

55、若衣服若飲食 不如人勿生戚

【解釋】若是穿著飲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氣;

56、聞過怒聞譽樂 損友來益友卻

【解釋】 如果聽到別人的批評就生氣,聽到別人的稱贊就歡喜,壞朋友就會來找你,良朋益友就會離你而去;

57、聞譽恐聞過欣 直諒士漸相親

【解釋】聽到他人的稱贊,唯恐過譽;聽到別人的批評,欣然接受,良師益友就會漸漸和你親近;

58、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解釋】不是有心故意做錯的 ,稱為過錯;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惡。

59、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

【解釋】 知錯改過,錯誤就會消失;如果掩飾過錯,就是錯上加錯;泛愛眾

60、凡是人皆須愛 天同覆地同載

【解釋】 凡是人類,皆須相親相愛;因為同頂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61、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解釋】德行高尚者,名聲自然崇高;人們敬重他,並非他的容貌外表好;

62、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解釋】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們佩服他,並非他會說大話;

63、己有能勿自私 人所能勿輕訾

【解釋】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幫助別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應當欣賞學習;

64、勿諂富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解釋】不要獻媚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不要喜新厭舊;

65、人不閑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解釋】別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擾;別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閑言閑語去打擾;

66、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解釋】別人的短處,切記不要去揭短;別人自私自利,切記不要去評說;

67、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解釋】贊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別人聽到你的稱贊,就會更加勉勵行善;

68、揚人惡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解釋】贊揚他人的惡行,就是在做惡事;對別人過分指責批評,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69、善相勸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解釋】互相勸善,德才共修;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虧欠。

70、凡取與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解釋】取得或給予財物,貴在分明,該取則取,該予則予;給予宜多,取得宜少;

71、將加人先問己 己不欲即速已

【解釋】要求別人做的事情,先反省問自己願不願意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應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強求別人去做;

72、恩欲報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解釋】要報答別人的恩情,就要忘記對別人的怨恨;應該短期抱怨、長期報恩;

73、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解釋】對待婢女和僕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則;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寬厚更可貴;

74、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解釋】仗勢逼迫別人服從,對方難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別人才會心悅誠服。而親仁

75、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稀

【解釋】同樣是人,善惡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齊;流於世俗的人眾多,仁義博愛的人稀少;

76、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解釋】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現,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諱,不會查色獻媚;

77、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解釋】能夠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是無限好的事情;他會使我們的德行與日俱增,過錯逐日減少;

78、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解釋】不肯親近仁義君子,就會有無窮的禍害;姦邪小人就會趁虛而入,影響我們,導致整個人生的失敗。

79、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解釋】不能身體力行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縱有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華而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

80、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解釋】只是身體力行,不肯讀書學習,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見做事,也會看不到真理;

81、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解釋】讀書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82、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解釋】做學問要專一,不能一門學問沒搞懂,又想搞其他學問;

83、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

【解釋】讀書計劃要有寬限,用功要加緊;用功到了,學問就通了;

84、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解釋】不懂的問題,記下筆記,就向良師益友請教,求的正確答案;

85、房室清牆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解釋】房間整潔,牆壁干凈,書桌清潔,筆墨整齊;

86、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解釋】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寫字就不工整,心緒就不好了。

87、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解釋】書架取書,讀完之後,放歸原處;

88、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解釋】雖有急事,也要把書本收好再離開,有缺損就要修補;想了解更多關於投資,總裁,領袖,管理,銷售,兩性關系,家庭,子女教育,健康方面的專業智慧嗎?

89、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解釋】不良書刊,摒棄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和壞了心志。

90、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解釋】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棄,通過身體力行聖賢的訓誡,就可以達到聖賢的境界。

;

㈡ 關於孝的經典誦讀

望子成龍,是家長的最大心願; 「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是老師的無上榮耀;人才輩出,百花 齊放,令政治家最為自豪。如何讓家長、老師、政治家皆大歡喜,各遂其願,我發表一點拙 見。
一、成才的前提是有知識,具智慧。
何為知?何謂智?知字先寫一矢,即箭,再寫一口字。 「 口述如矢,必然有知。 」 判斷一個人 對某一事物、某門學問是否有知,只要你去請教一問,他就 「 口述如矢 」 ,像放箭一樣,說的 又快又准,必然令你佩服,當即誇贊 「 有知識、有學問,真了不起 」 。如果一問,張口結舌, 呆若木雞,那肯定是不知道了 —— 無知。知音通智,由知變智。知與智通音,是說 「 知 」 到一 定程度,就會變成智慧,觀 「 智 」 字的結構就更明白了, 「 知底若日,高明生智 」 。智字是知字 底下加一日字,知,有個程度問題,知多少?知人知面不知心,是說對事物的本質,來龍去 脈不清楚。 「 知底若日 」 ,則是知道了事物的根根底底,非常明白,像太陽那樣明亮、高明, 當然就能反應敏捷,判斷正確,行動有功,這就是智了。
「 智音通志,可圖大事。 」 智字為什麼要讀 zhì呢?因為它要與志通音。《靈樞 . 本神篇》說:「 因志而有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 志智相通,一個人要胸懷大 志,才能發奮學習,積極上進,才能實現有知,用知生智,有了大志,加上大智,才能圖謀 大事,所以智育的根底是志育,是德育。只有具備遠大的志向、廣闊的胸懷,智慧才能放射 出燦爛的光芒。
二、大量記憶、背誦古聖先賢的經典,是有知識、具智慧的前提。
「 聖賢書涵蘊常理常道,教人常則常行,給人安身立命。它是人類智慧的直接表露,是博造 文化、推動歷史的動力核心。人的生命有限,熟讀聖賢書,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較輕便地吸 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較迅速地啟迪自己的理性, 而後對比較淺顯性、 應用 性的學習, 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 並且眼界遠大, 胸襟開闊, 可以對人生作一個較為全面、 合理性的規劃與安排。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見識,亦即今所謂的文化教養。要啟發理性, 開拓 見識,陶養性情,除讀聖賢書外,恐別無可行之方了。 」
「 經典是人生智慧的源頭,是為人處世的准則。要修身養性,通達事理,以此最為便利。經 典更是文化的根源所在, 有了根源性的文化教養, 很容易開發一個人的理性, 而涵養出深廣 的心胸和能力。 」
我們常羨慕那些大學問家,不論問他什麼問題,都能口述如矢,旁徵博引,口若懸河,滔滔 不絕, 說得明明白白,聽的點頭稱是。讓人驚嘆他的記憶力那麼好,能出口成章背誦出那麼 多的至理名言, 而又恰到好處。 其實,只要訪問和研究, 都會發現無論是當代的還是歷史上 的出類拔萃人物, 特別是大學問家、 文學家幾乎沒有一個不是出口成章、 滔滔不絕能背誦若 干詩詞曲賦,名文典章。何止是大學問家,古時只要是讀書人,能背 「 四書五經 」 幾部文言文 書是很平常的事,正如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所說:「 中國五千年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希伯 萊文也是靠背誦流傳下來的。中國唐朝、 歐洲十二世紀以前, 還沒有發明印刷術, 也沒有紙 張, 人類文化保存是靠每個人背下來, 口口相傳。 …… 自秦始皇燒書 , 到漢武帝重新恢復文化 ,
距離七、八十年間,中國文化,《四書》、《五經》、《老子》、《莊子》,都靠這些老先 生親口背出來,口口相傳。甚至到滿清末年民國初年,在我小的時候,有些書還是借來抄, 親手抄,然後背。背誦的方法,不但不妨礙社會的發展,反而使社會文化發展更發達,更精 詳。 」 正所謂倉滿庫流,俯拾皆是;空空如也,掘地三尺,又得幾何?記憶力是人類智力結 構中最主要的基礎能力, 對人類其他能力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那麼在當代, 為什麼鮮 有人能背誦古聖先賢的文章呢?難道當代人的大腦不如古人發達, 記憶力比古人差?非也! !

㈢ 中華孝道兒童誦讀歌詞

《中國孝道》的歌詞如下: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祖先留下傳家寶名字叫孝順。多少年多少代溫暖過冬與春。它沿著歲月走,烙下中國印。風風雨雨五千年從古傳到今。

祖先留下一句話講的是孝順。多少情多少愛交給了兒和孫。它順著血脈流,滾燙赤子心。枝繁葉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

祖先留下一句話講的是孝順。多少情多少愛交給了兒和孫。它順著血脈流,滾燙赤子心。枝繁葉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

歌曲鑒賞

歌詞中強調了孝道的重要性。例如,「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這句歌詞明確表達了孝道在傳統美德中的核心地位。孝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人類社會的基本道德之一。通過強調孝道的重要性,歌詞激勵人們要秉承孝道精神,尊重父母、孝順長輩。

歌詞中還通過具體的情境,展示了孝道在不同場合的體現。例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歌詞教導人們要迅速回應父母的呼喚,認真執行父母的命令。這些具體的行為准則,不僅是孝道的體現,也是尊重長輩、關心家人的具體表現。

歌詞中還提到了孝道的傳承和發展。例如,「薪火相傳,孝道傳世」,這句歌詞表達了孝道精神需要代代相傳,不斷弘揚和發展的思想。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不斷傳承和發揚,以營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氛圍。

㈣ 關於孝道的經典誦讀 關於孝順父母的句子

為家人們整理關於孝順父母的句子,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郭居思供給,埋孩子願母親活命。感謝金色的天空,陽光照在冰冷的門上。-(二十四孝。下面這些關於孝道的經典誦讀收集了更多,看看哪句大家最喜歡吧!

1、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不可藐視她。

2、想要女兒贏,就得從她母親開始。

3、與其犧牲太多,不如保持親密;後悔的夜不在前。-(諺語的結合)。

4、母愛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偉大力量。這種愛凝聚成我的勤奮、毅力和意志,它將永遠照耀著我青春的光芒。

5、人老了,孝順的義就得到了,人老了,孝順的義就不給了。

6、您不是寫在詩里,您不是唱在頌歌里,但您是給了我生命,把我養大的土地,我深深地愛您。

7、不善於親吻的,就是玷辱自己的親族。

8、對孩子來說,父母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喊塵知何其他情感都更可靠、值得信賴。

9、沒有什麼能比一個人的母親更偉大。

關於孝順父母的句子

10、了解你的親人,看看你的兒子;求子順,先孝父母。教養子女,是要知道父母的恩;要想讓你的孩子孝順你,你必須先孝順自己的父母。從四個字。

11、母親的痛苦,路途遙遠;子痛娘,行長線。娘大陽,長江水;兒子想念娘,哭了。母親想兒子,只要河;兒子想娘,桿子長了。

12、孔子說:「今天的孝道就是要能夠滋養。」至於狗和馬,兩者都可以飼養。你怎麼能這么無禮?」-出自(論語)(春秋)。註:孔子說:「今天的孝子只說能養活父母。」甚至狗和馬也可以繁殖。如果你不孝順你的父母。供養父母和養狗養馬有什麼區別?」

13、不善於親吻的,就是玷辱自己的親族。-(三國演義)(魏書)注意:不兄賀尊重別人父母的人,一定也不會尊重自己的父母。

14、當孝敬父母,使你得福,活得長久。這是第一誡,有應許。(以弗所書:>。

15、一切人,天地,都不如孝順,孝順是最孝順神的。

16、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認識你的母親吧!

17、不受地位不受尊重,但受德行不高;不要為你的財富感到羞恥,要為你的智慧感到羞恥。

18、當我們知道父母最虧欠我們的時候,諸佛聖賢都會報恩。當人們把佛放在心中時,他們就會用勤奮和勤奮來修孝。

關於孝道的優美句子

19、德行之初孝,天下之大經。孝適用於天地,孝適用於四海。它適用於東海、西海、南海和北海。

20、孝順還生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子。

21、世界上最嚴肅的問題是:我能做什麼好事。

22、養兒方知娘苦,養妻知謝娘恩。

23、50句關於孝道的經典句子。

24、一個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愛他的父母。

25、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26、世界上唯一真正的幸福,是一家人能夠緊密地合作。

27、母親的平安與幸福全靠她的兒女!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孩子去創造!

關於孝道的經典故事

28、孝順是百行之冠,多行善事之開端。

29、勵志故事為你整理出關於孝道的經典句子50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0、孝心是流水。上一代人閉合電流,下一代人乾涸。燕,詞。

31、孝是道德之本,育是人生之本。

32、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激勵著孩子去關心身邊的世界,去關心人類所創造的一切,以及他為人民鄭消服務的熱情。

33、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34、世俗所謂不孝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養育,一不孝也;奕好喝酒,不顧父母養,二不孝也;好財,私妻,不顧父母扶養,三不孝也;從目空一切的慾念,想父母殺,四不孝也;善猛斗,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35、身發膚父母,不敢傷,孝之始。為了向父母示好,孝順也是結局。

36、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是需要報答最美麗的人,那就是母親。

閱讀全文

與與孝敬有關的誦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繳納文件出處6 瀏覽:633
小米電視2S老年人用 瀏覽:735
養老帳戶總額是什麼 瀏覽:641
省市農村養老問題研究 瀏覽:842
乾隆的子女都不怎麼長壽 瀏覽:306
孝順父母壓住煩心事 瀏覽:475
統籌賬戶和養老金有什麼關系 瀏覽:411
安徽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瀏覽:633
關於養生類專業專科有什麼 瀏覽:834
去敬老院演出的心得 瀏覽:315
三亞的養老院哪個好 瀏覽:204
父親犯病如何照顧老人 瀏覽:992
20歲女存款60萬 瀏覽:825
詩經中有關孝順父母感恩父母的古代詩詞 瀏覽:843
家訓孝敬老人教育是教育子女 瀏覽:938
杭州周六哪裡可以做入職體檢 瀏覽:561
外籍華人退休金 瀏覽:673
最好的養老院有啥 瀏覽:735
桐鄉市老年大學官網站搖號名單 瀏覽:121
三年內父母雙亡會有什麼運氣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