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秦昭襄王做了41年的秦王,為何不敢奪取宣太後的權力
公元前266年的秦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兒,年屆花甲的秦昭襄王嬴稷在做了四十一年秦王之後,終於瞅准時機把專擅朝政的秦國楚系集團一網打盡盡數罷黜,楚系集團的首腦宣太後被幽禁宮中,「二號人物」穰侯魏冉被罷黜相邦之位,隨後秦昭襄王把穰侯魏冉、涇陽君嬴芾、高陵君嬴悝等楚系勢力的頂級權貴們一一逐回封地,秦國楚系勢力在朝堂上被橫掃一空!
所以,你看即便是後來嬴稷在范雎的幫助下,打垮了楚系集團,但是也是打而不滅!因為他們雙方剛開始是利益共同體,即便後來關系有所破裂,那也是藕斷絲連,嬴稷不可能把楚系集團斬盡殺絕的!
⑵ 秦昭襄王做了41年的秦王,為何不敢奪取宣太後的權利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不幸被砸死,此時秦國王位空出來了,秦惠文王的王後希望立公子壯為秦王,而宣太後則希望立秦昭襄王的弟弟,也就是公子芾為秦王。很顯然,我們可以看出,在宣太後的心中,秦昭襄王顯然不是王位的第一人選,後來雙方之間展開多次爭斗,最終決定既不立公子壯,也不立公子芾,而是擁立秦昭襄王。宣太後在弟弟魏冉的幫助下,最終幫助秦昭襄王打敗其他競爭者,順利登上王位,當時秦昭襄王已經18歲了。
當然除了以上幾個原因外,還因為秦昭襄王本身就比較孝順,也不願意去招惹母親宣太後,而且宣太後本身也頗懂治國理政,將秦國治理的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