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的辯證關系

孝順的辯證關系

發布時間:2023-09-09 23:28:22

A. 孝與順的關系是怎樣的,犯上就是不孝嗎

孝順包含順而不孝,既孝又順,孝而無需順。
孝而無需順,必須經歷足夠的成長,才能達到。如果強求,最終的結果是不順不孝,即:逆反、對抗、沖突、斗爭、傷害!所以,需要學習,需要提升心靈的高度。
那為什麼不需要完全順呢?如果晚輩百分之百聽從、順從長輩的安排,就難以突破和進步。很多家庭的長輩非常保守、固執,而且不願學習,還對後代充滿控制。因此,矛盾很多,子女的成長充滿阻礙。

B. 你是如何看待順從就是孝順的

順從真的和孝順是兩回事。

"孝順"強調的是"孝"而不是"順",一昧的順從只會毀了你自己,並給你的未來帶來超級多消極作用,甚至說會毀了你自己的未來。

要知道,"百善孝為先",不是"順"為先。對父母,大部分是孝,少部分的順才對。

現代社會不就有很多媽寶嗎?就是凡事都聽媽媽的,這不就是順嗎?不過,你問問,媽寶男現在真的是女性最煩的物種了。有媽寶男的家庭註定不會平靜,註定不會很幸福。

而且,對父母的順,應該是讓父母放心順心,不是順從。因為父母就算是真的是為了我們好,但是父母不是每個方面,你生活的每個方面都有了解。所以父母的建議就算是過來人的建議,但也是過去式的建議,不一定會對你的生活和問題有幫助。

所以,孝順,要孝,要順,不過是更應該讓父母順心。

C. 什麼是孝什麼是孝道

孝:
本意是上一代與下一代融為一體。《說文解字》解釋篆體孝字雲:「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字寫的就是老人與子女的關系。《詩經》中有這么一段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所謂「百善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因此孝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

孝道:
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漢代賈誼的《新書》界定為「子愛利親謂之孝」。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許慎認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系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D. 現實社會下中國孝道文化有什麼特點

在以孝治天下的大環境下,中國現實的孝道是為政治服務的。已經背離了孝道最天然的純粹。可以參看《被荼毒的孝道》;父慈子孝本是最天然的東西,甚至不必過分渲染,否則,父子雙方任何一方過於強調了都會對另一方造成傷害。現實中,這個例子比比皆是,就連孔子時代,孔子不得不憤怒的責罵那些宣揚自己孩子不孝的父親為「德之賊」也!意思他們才是真正敗壞道德的賊人!
父母養育了孩子,孩子依戀父母、關愛父母、熱愛父母的情節彷彿被養大的小狗一樣,無論如何都不會背叛的,而現實中,似乎『不孝之子』很多,這個是一個公共黑幕,是中國自漢朝以孝治天下以來的最大冤假錯案,以至於,今天,誰被利用孝道所傷害的人子,都沒有地方述說,孝道已經成為最厲害的傷人武器。這樣的被利用的孝道,上古時代沒有倡導所謂『孝道』時間、就存在,就存在那樣被孔子所怒的『德之賊』!
比如,我們的唐堯虞舜的舜黃帝,就是被自己父母與弟弟多次傷害的典型,史記中都有記載。倡導孝道對國家與社會是有利的,然對不明就裡的個體來說,是有害的,真正的孝道不是倡導孝順自己的父母,那是不必倡導的,即使我們倡導不要孝順自己父母也擋不住人類這個孝的天性的,好比任何宗教都頭疼的『性之慾望』一般,孩子愛父母是擋不住的。那麼,真正的孝道的孝文化意義及范疇是什麼?
聖人在幾千年前早已做出來回答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可見孝道倡導的真正內涵是去『孝順』別人的父母,就是尊老愛老的大愛意思。同時,孝道還包含要愛護別人的孩子。可見,孝道與孝文化不是僅僅規范子女的,還規范了『人父』。孝是老人與孩子的雙重結合,所以,才有流傳很久的中國國學文化:
父慈子孝!
這里,我僅僅給你一個提示而已,詳細,請網路《被荼毒的孝道》;多從裡面汲取智慧,做到『知孝道』『懂孝道』然後『了悟大道』!在生活中,藝術的、辯證的對待孝道,將是一切道與大智慧的源泉……

E. 「孝」的意義是什麼

  1. 從家庭意義上看,"孝"體現為對父母絕對權威的順從;從社會意義上看,"孝"即對統治者的敬畏和基於敬畏的絕對服從。表面上看社會小單元的家庭以"孝順"、"孝敬"為指導思想是有利於社會穩定的,是善的。

  2. 被生育的人一定要對生育自己的人有所虧欠,並且一定要順從、孝順、贍養生育自己的人,這是漢文化價值觀的公理性基礎,也就是說不用論證也沒必要論證的道德根基。這個是西方文化所沒有的!

  3. "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知有也"-- 《論語·學而》。即一個人如果能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卻喜歡觸犯上級,這種情況是很少有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的人從來沒有。

  4. 由於我們國家的結構,君父同倫,君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君之道,正所謂:"孝者,所以事君也"。小孝是敬、順父母,父母給你建立一種生活方式你若不聽從即為不孝;大孝則是忠於主子,對於主子個人意志制定的方針政策及政治體制你若有所叛逆即為"不忠",對統治者的"不忠"是滅門大罪,株連九族,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毀傷都是不孝,更何況你自己人頭落地,且父母兄弟妻兒子女都要共赴黃泉,此最大不孝也,所以說"孝"的范圍比忠大,不僅對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對君父的忠,可見"忠"、"孝"是統一並不矛盾的,為君父利益服務是其共同點。"孝"就是這樣完成了從人倫感情出發達到其鉗制人民思想和行為的政治目的。

  5.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從保持自己身體完整開始到當官光宗耀祖結束,

  6. 孝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xiao,為社會學意義的名詞,是指對父母絕對權威的順從,目的是繁衍後代。中國自西周就開始有孝道。

閱讀全文

與孝順的辯證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倉庫改養老院排污怎麼處理 瀏覽:209
老年人短暫說話不清楚 瀏覽:806
長壽多喝水吃什麼 瀏覽:306
重陽節快樂國畫圖 瀏覽:179
以孝順為主題的話劇 瀏覽:945
農行養老金怎麼計算 瀏覽:63
老婆得宮外孕男人需要體檢什麼 瀏覽:953
母親節送什麼顏色的長壽花 瀏覽:375
體檢復檢報告什麼意思 瀏覽:614
老人和孩子溝通怎麼辦 瀏覽:790
老人過生日要帶什麼禮物好 瀏覽:348
父母親起訴兒子不養老又不出錢怎麼判 瀏覽:969
60歲老人開什麼店較好 瀏覽:351
老年痴呆說家不是家 瀏覽:356
玉龍雪山60歲以上票價 瀏覽:693
50歲適合哪個牌子護膚 瀏覽:445
在婚禮現場女方父母怎麼講話 瀏覽:912
50歲人群三高發病率 瀏覽:972
干什麼工作能養老婆 瀏覽:349
重陽節中央一節目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