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陽節有什麼風俗活動 重陽節可以為老人做些什麼
重陽節有什麼風俗活動
1、登高遠眺
重陽節,也叫做登高節。由此可見登高遠眺活動是重陽節必須進行的活動,也就是說在這一天裡面你登高山眺望遠景了,那才算是過了重陽節。這點住在城市裡面的人們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好好外出登山,一來鍛煉身體,以景養情,二來過一個真納滲正意義的重陽節。
2、佩茱萸
茱萸微毒,有除蟲作用。重陽節佩茱萸和端午節佩菖蒲的作用相似,都是在於除蟲防蛀。重陽節後被稱為:十月小陽春,小陽春的意思是說重陽節後天氣有一陣回暖;重陽節前降雨多、天氣潮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霉變,配茱萸可以防蟲。
3、賞菊
農歷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節,所以,農歷九月又稱菊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菊花寓意著長壽,與重陽節的尊老內涵不謀而合,而且重陽節歷來有賞菊的習俗,每年的重陽節各大省會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三國魏晉時期,重陽節還有聚會、飲酒、賞菊賦詩的習俗。
4、喝菊花酒
重陽節的時候菊花開,心靈手巧的中國人將菊花釀進酒里,做成可口的菊花酒,菊花味苦、甘,性微寒。歸肺、肝經。飲用菊花酒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
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戴於臂,或作香囊把茱萸放在裡面佩戴,稱為茱萸囊。除了佩戴茱萸,婦女還有頭上戴菊花的習俗。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古代有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
5、游藝體育活動
古代,有些游牧民族保留著重陽節圍獵、射箭、賽馬的活動。由於秋季多風,放風箏也是重陽節重要的活動,放風箏的寓意也在於辟邪驅疫。
如今,我國也將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重陽節陪陪老人
中國老年節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的敬老節日。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健康發展老齡事業,賀茄蘆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為全國「老年節」,同年的重陽節也成為了中國首個法定的老人節。
重陽節可以為老人做些什麼
1、送禮物
過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送禮。可以提前了解長輩的喜好或是有哪些身體狀況,可以送長輩一直想要卻捨不得買和捨不得吃的東西,或是對長輩身體有好處的保養品和保健用品。
2、送茱萸
重陽有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帶一枝茱萸回去裝飾,或是購買茱萸製成的葯茶、手鏈和香袋等,有驅風邪的寓意。茱萸香味濃,具有明目、醒腦、祛火、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
3、登山散心
重陽有登山的習俗,登山即登高,有節節高升的寓意。如果家裡長輩的身子比較硬朗,那麼就可以全家一起爬山和野餐。如果長輩的身體並不是很好,那簡單的散心或者一天自駕游都十分不錯。
此外,不論選擇用什麼方式給老年過節,最重要的還是心意。尤其是平日十分忙碌,不常回去看望長輩的朋友,何不趁此機會好好跟長輩過個節呢?長輩對於晚輩的要求往往不高,禪帶無非是希望家人健康幸福,能多陪陪自己。
2. 重陽節陪伴父母的話
1、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天是重陽節,希望大家能給父母打個電話,多陪陪他們,常回回家看看。
2、我答的二十七。感恩我們彼此的父母身體健康、感恩有朋友們的陪伴、感恩有親愛的包容和謙讓。我覺得很幸福。
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回家的日子裡,多留點時間陪伴父母,願天下父母幸福安康。
4、這一生,陪伴你一輩子的,不是你的父母,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也不是你的兒女孫輩,而是你的愛人。
5、重陽節有什麼不同,老人不一定就要今天吃年糕,有些孩子今天給父母買年糕就孝順了,多陪陪他們多關心他們,這才叫孝順。
6、趁年輕,多陪陪家人,關心最愛我們的父母,不要忘記那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待。努力不光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我們的家人能過的更好。
3. 最孝心不是送禮,而是陪他強身健體,重陽節適合陪父母一起的活動都有什麼
最孝心不是送禮,而是陪他強身健體,重陽節適合陪父母一起的活動都有什麼?重陽節到了,重陽節是老人節,家裡有老人的最好為老人安排一次出遊活動。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重陽登高」寓意吉祥。九月秋深,但氣溫宜人,故老人在此時出遊對身心健康都十分有利。老人如果腿腳沒啥大毛病,子女鼓勵並陪同老人出去活動活動,讓老人精神得到鼓午,身體得到鍛練,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當然活動安排要因人而異,看老人身體具體情況,身體好,到遠一點的名山景點旅遊一下也好,若老人身體情況一般可以就近到公園轉轉也很好,總之一個原則:「玩開心,別累著」。
4. 重陽節丨秋季養生正當時,不妨陪父母喝一杯茶
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
是漢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又稱登高節
由於九月初九「九九」
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
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故此節日又被稱為老人節
傳統的重陽節習俗不僅是一種慶祝
其實還是一種 養生 方式
下面是茶君將和大家一同
來了解重陽節 養生 習俗
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習俗對做好秋季 養生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 「登高節」 。
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仲秋時節,秋高氣爽,登高遠望,嘯詠騁懷,活動筋骨, 所以,人們於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重陽節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因為重陽節又被看作是敬老節,所以民間常常會製作重陽糕孝敬老人,糕點中富含多種 養生 食物,有利於人體吸收多種營養物質。
按照民間習俗吃糕也意味著「登高」,在兒時記憶里重陽糕是平淡日子裡,讓人笑出聲的甜。
重陽節,此時菊花開得熱烈,人們慶祝節日的方式是親朋好友歡聚一堂。
賞菊花不僅可以看到秋季的美好,同樣也是一種精神 養生 。在欣賞菊花的同時還可以食用菊花,如菊花茶、菊花粥等。而這些都對身體十分有益。
賞菊的湊個熱鬧,喝菊茶的嘗個清歡,飲菊酒的掏心窩子說些心裡話。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 「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茱萸是一種茴香科植物,到了現在,茱萸多用於中草葯當中,有諸多功效。
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常常佩戴插著茱萸的香囊,辟邪去災。
重陽節這一天除了按照習俗插茱萸之外, 不妨製作茱萸酒或飲用茱萸茶,有補益肝腎和健脾胃等功效。
天乾物燥,秋意漸濃,飲茶宜潤、宜溫、宜老。
比如茶性溫和的老茶(普洱茶、白茶、黑茶),其微生物及有益菌,是調節胃腸道的清道夫。
重陽節亦是老人節,中華民族自古便有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而九九重陽更是凝聚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民族風范。
在這個敬老的日子裡,我們還可以多了解一些老人喝茶的 養生 之道,為你的父母送上一杯暖心茶。
當然,關心父母是不需要挑日子的,愛他們,要說出口也要付諸行動。
除此之外,秋季 養生 正當時
除了以上,還應: 當心秋燥
注意睡眠、進補得宜
起居規律和保持好的心情
如果正好在父母跟前
不妨敬一杯重陽茶!
最後祝願天下老人
健康 長壽,幸福安康!
今/日/互/撩/
你還知道哪些重陽習俗?
版權歸作者所有
轉載請聯系作者
5. 重陽節多陪陪父母的經典說說
一、我住在順義區後沙峪,我父母住在懷柔區雁棲鎮(我爸在懷柔區工作),今後相聚就比較方便了,父母撫養自己長大不容易,所以有時間多陪陪父母。
二、生命真的是這樣的友情親情之後才是愛情。多陪陪日已年老的父母好好對待每一個對我真心的朋友然後勇敢去愛。
三、金秋時節,秋風秋雨,又到一年重陽節,其實父母對子女的要求並不多,有時他們只想讓你們多陪陪他們,和他們多說說話。不是你每個月多給點錢,就表示你對他們多孝順,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是關愛和用錢買不來的陪伴。
四、此次作品主題是重陽節,敬老,親情在同學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節假日多陪陪父母,真正做到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五、多陪陪父母,多回家看看。子欲親,趁現在。
六、無論是買一件衣服還是帶一箱好吃的,都不如在家多陪陪老人,今天重陽節,你最想跟父母以及家裡的老人說什麼呢?快留言告訴他們吧!
七、今天重陽節,多陪陪父母!陪他們四處走走,給他們一個擁抱;不能回家也打個電話,不吝惜看似微小的愛。
八、你有沒有發現,一直呵護我們的爸爸媽媽,頭上出現了白發……今天,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今天,每天,提醒自己,多陪陪父母!祝福天下老人!
九、曾經幾時,我的爸爸也是這樣駕著我的,只是現在,時光飛逝,再也沒有了這種待遇,我越大,爸媽越老,趁父母健在,趁我年輕,多陪陪家人。
十、趁年輕,多陪陪家人,關心最愛我們的父母,不要忘記那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待。努力不光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我們的家人能過的更好。
十一、祝大家重陽節快樂,今年多陪陪父母老人~~
十二、小時候,父母像是大樹,將我們守護。當我們慢慢長大,他們的「枝幹」卻已漸漸乾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已經長大,你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不要等到來不及,才想起孝敬父母。今天重陽節,提醒自己,多陪陪父母!祝福天下老人!
十三、還是要多陪陪父母唉,雖然他們恨不得立馬把我嫁出去,哪怕嫁到南半球?……
十四、重陽節快到了,同樣也是老人節,有時間多陪陪父母吧!忙碌的城市生活占據了我們陪伴父母的時間,但無論如何,再苦再累,也得擠出時間去陪陪我們的父母。
十五、你的生活還會有另外一種可能性么?以前還真的有想過,乃至於想像得太過美好而不敢去想。現在呢~大徹大悟之後已不太有很多的想法了,好好的把現在的每一天都過好,珍惜眼前,愛護好自己的內心,不為難別人也不勉強自己,多陪陪父母和家人,不就挺好么?
十六、重陽節到了,給父母說聲我愛你,帶他們出去吃頓飯,多陪陪他們。
十七、平時再忙,也要多回家看看,最好的孝道就是要多陪陪父母。祝天下所有老人家身體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十八、回家我問我媽想吃什麼我都可以給你做,我媽笑了笑,因為她知道第二天我起不來做飯也起不來吃她做的早飯。趁著父母在身邊多陪陪父母,做一頓他們愛吃的飯菜,或者做一頓自己拿手的飯,等著他們回家一起吃,看到他們的笑臉,一定是幸福的。
十九、金秋時節,秋風秋雨,又到一年重陽節,其實父母對子女的要求並不多,有時他們只想讓你們多陪陪他們,和他們多說說話。不是你每個月多給點錢,就表示你對他們多孝順,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是關愛和用錢買不來的陪伴。
二十、有一種幸福叫「上有老」,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老寶貝」和「小寶寶」可不一樣,老人最容易孤獨。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孝順無非就是多陪陪他們了。今年重陽節恰逢周六,不如趁晚秋美景陪著父母外出走走。
二十一、早上乘坐261路公交車,看到了「孝道文化」車廂,車廂里展板講的都是二十四孝的小故事,很多乘客都駐足細看。車上的乘務員說,「重陽節」馬上就要到了,把車廂裝辦成這樣,是為了讓大家學習、了解、重溫孝文化,呼籲大家從點滴小事做起,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一起聊聊天、散散步,做頓飯,來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另外,車廂里的扶手都穿上了「外衣」,為乘客送溫暖。
二十二、今天重陽節,昨晚到深圳,才發現離開就開始想念。覺得以後有長假期就應該多陪陪父母家人,這樣的時光不多了。都說要加快城鎮化建設,我還是希望爸媽繼續在這樣的鄉村中生活,該忙碌時忙碌,該休閑時休閑,雖然不會大富大貴,但亦是安穩。
二十三、重陽節快到了,同樣也是老人節,有時間多陪陪父母吧!忙碌的城市生活占據了我們陪伴父母的時間,但無論如何,再苦再累,也得擠出時間去陪陪我們的父母。
二十四、小時候,父親像是一顆大樹,將我守護。當我慢慢長大,父親的「枝幹」卻已漸漸乾枯。當幼時的英雄變成了佝僂的背影,你是否能將他攙扶……重陽節,再聽楊洋、佟鐵鑫演唱《父子》,提醒自己,多陪陪父母!祝福天下老人!
二十五、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天是重陽節,希望大家能給父母打個電話,多陪陪他們,常回家看看。
二十六、重陽節有什麼不同,老人不一定就要今天吃年糕,有些孩子今天給父母買年糕就孝順了,多陪陪他們多關心他們,這才叫孝順。
二十七、母愛偉大!什麼是母愛,也許就是對自己吝嗇,對自己的孩子傾盡所有吧。有句話父母在不遠游空下時間多陪陪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