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現實生活中,為何孝順的孩子反而不受父母的疼愛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大家聚在一起說些家長里短的時候,往往會提及孩子的工作和生活,誰孝順誰不孝順等等。然而,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越是孝順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挑剔,而不怎麼孝順的孩子一旦做了一件好事,就會被父母誇獎許久。
14歲的欣欣就是個很孝順的孩子,平時看到父母工作繁忙,沒有時間照顧家裡,欣欣就特別懂事的自己約束自己,在生活和學習方面從來不讓父母操心。
由於家裡還有個剛上幼兒園的弟弟,欣欣還主動承擔起了接弟弟回家的任務。一次,弟弟因為貪玩故意走馬路牙子,結果摔了一跤,磕破了膝蓋。媽媽看到後,心疼地責備欣欣沒有盡到做姐姐的責任。
3. 具有同理心
孝順的孩子懂得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場去看問題,如果父母對自己無端發脾氣,他們往往會覺得是父母工作壓力大或者遭遇到了不順心的事,從而默默地將這些負面情緒自行消化掉,在行為上表現出來就是不爭辯,保持絕對的順從。
一旦孩子選擇忍讓,父母就會將這種情緒的釋放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形成習慣,將孩子當作出氣筒。如果孩子忍受不了與父母爭辯,父母就會覺得孩子是不孝順的。
有時候,孩子比大人還要懂事,做為父母,要珍惜孩子對自己的孝心,不要將孩子的付出視為當然,只有雙方互相理解才能建立最好的親子關系。
『貳』 子女越孝順就越憋屈是一種怎樣的心裡感受
父母養育子女,子女孝順父母這是每一個家庭都必須肩負的責任和義務。父母含辛茹苦的將子女撫養成人,直到他能夠真的獨立和獨當一面,然後自己卻是慢慢的老去,因此作為子女而言對於父母的孝順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孝順我認為也是要一定的度的,不可過度,否則有可能造成自己的憋屈。
3、“吃虧是福”。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吃虧是福,但是所有的虧都是福氣嗎?有時候,父母並不能完全的就做得到一碗水端平,特別是孩子越多的家庭裡面,真的很難做到。而往往最吃虧的就是最孝順的那一個,為了不讓父母為難,總是去犧牲自己的東西,甚至是理所應當得到的。我並不是說一定要去爭什麼,但是有時候真的能夠做到心如止水嗎?憋孫罩襲屈,只有自己懂!
孝順固然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但是也需要有一個度。這個度包括對父母、對自己、對他人的則兄一種負責。父母的要求我們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去滿足,而不是為了滿足而讓自己落得狼狽,這樣對誰都是沒有好處的。多溝通、多陪伴才是真的!
『叄』 對於自己沒本事反倒是處處拖累子女,阻礙子女的父母該咋辦
這個問題分兩種情況。
1、父母有心幫你,卻形成拖累。
父母首先是個人,而且,大部分人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也就是說,他們的能力和資源都是有限的。
他們通過辛勤勞動,含辛茹苦的把兒女養大,已經是傾盡全力了。
雖然他們在兒女長大以後,依然想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幫助兒女,卻不知時代發生了變化,很多以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今卻是很難行得通。
這就是主觀上想幫忙,客觀上幫倒忙。
遇到這種情況,不需要生氣和頂撞,可以悄悄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好。
2、父母的經驗依然有用,但是兒女不理解。
所謂的代溝,是由於年紀的差距,導致一些認知上的差距。
就像前面說的,有一些東西已經發生了變化,要按照新的變化來做。
但是,還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比如做人的道理,人類的情感,基本的原則,等等。
尤其是,年輕的時候,覺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嚮往的,卻不知喜與憂,美與丑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做人做事要把握好度。
父母經歷得多,能夠理解,兒女年輕,有些事不經歷就無法理解。
至於自私的父母不管兒女,只管自己的還是少之又少。
所以,要正確全面的理解這一點。
家和萬事興
『肆』 為什麼人到晚年,子女越孝順老人越覺得不「幸福」
因為,他們總覺得孩子應該在外面拼搏,而不是自己阻礙了自己孩子的發展。我來講一個真實的事件。我二嫂的媽媽生病住院了,我二嫂孝心最好,除了每天在醫院伺候,還墊付了全部醫葯費。我二嫂有一哥一弟一妹,其中大哥大嫂因為和媽媽吵過嘴,一直沒有來往。這次老太婆住院,大兒子不知怎的聽說了,就來到了醫院探望,你們猜買的什麼禮物?一雙解放鞋。
我聽到一位同事說許多在醫院住院的老人都有一種奇怪的現象。也就是說,如果老人生病了,無論是出錢,還是出力,很多真正在生活中備受寵愛的孩子,都出不了多少。俗話說,老實人吃虧,這話有時候還真是不錯。老實人往往沒有那麼多的心眼,所以在老人面前,不能很吃香,也不會得到很多的利益。真正油嘴滑舌,心機深沉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老人的信任,把好處都得了去。
『伍』 為什麼兒女越孝順,反而越不受父母的待見呢
『陸』 為什麼人到了晚年,子女越孝順老人越不覺得幸福
為什麼人到了晚年,子女越孝順老人越不覺得幸福?
作為子女,我們都認為當父姥姥了,能夠陪伴在他們身邊。越來越孝順他們,他們都會感到十分的幸福。但是根據調查顯示,子女越孝順的老人卻越不容易感到幸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什麼約孝順的子女卻反而讓老人感到並不幸福呢?
有的父母長期被一些疾病所困擾,但是子女卻一定要救治這些老人,也有的時候會感到十分的不幸福。老人在年輕的時候身體十分好,但是老了之後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有的時候可能剩下的時間都要在床上度過,活的沒有任何快樂和尊嚴。這個時候,老人很多都不想在治療自己的疾病,只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怎麼玩兒就怎麼玩兒,不需要受到任何的束縛,也不想呆在醫院里。天天對著病床和病人醫生,而是想回自己的家裡,快快樂樂的和相信朋友以及自己的家人度過自己的晚年。這個時候很多子女並不理解,就像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將老人治好。但是這確實是一個花錢還受罪的是治病,老人身心都會受到很多的折磨,而且在父母的心裡花了這么多錢,無疑是給子女造成了巨大的財政壓力,而且照顧父母也會花費子女的心血,對於父母來說,這都是他們給子女帶來的麻煩,這是他們不想造成的,也不願意給子女帶來的這些困擾。
所以說,對父母的孝敬也要考慮到父母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要把父母需要的感情進行付出。反而才能夠讓父母感到更加的開心。
『柒』 為什麼越是孝順的孩子,父母就越看不起呢
人都是很賤的,喜歡的孩子再任性他們都覺得可愛,不喜歡的孩子反而因為從小受到冷遇而懂事孝順,但再孝順,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孝順也沒辦法讓父母改變想法的
『捌』 為什麼孝順子女反倒不被父母待見,究其原因
父母養育子女,可以心甘情願的奉獻,對於子女沒有更多的企圖,只希望在年過半百之後,子女還能守在自己膝前,可以安享晚年。
但是往往留在父母身邊,可以孝順照顧老人的,都是在家庭里不那麼被父母待見的子女。
3.不會哄人開心
孝順的孩子,都是嘴笨型的。他們雖然不會說什麼,但是總會用自己的行動來表明。默默無聞的為父母做很多的事。
但這類孩子還是抵不過嘴甜的孩子,能說會道的孩子即使什麼都沒有做,卻還是能夠輕而易舉的獲得父母的歡心
久而久之,父母就更不待見只會做不會說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