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對幼兒進行孝敬父母培養的心得

對幼兒進行孝敬父母培養的心得

發布時間:2023-08-12 10:32:38

㈠ 如何培養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寫心得體會

寫作思路及要點:給出一定的建議與想法,然後再切合實際寫出幾點想法,最後做出一定的總結。

一、思想引導

行動的落實在於思想,我們做一個有心的父母要抓早、抓小善於引導,從課外讀物、動畫故事等方面入手,可以適當選些孝敬方面的名人、名事陪孩子一起學習、觀看、講解,從小將孝敬的道理植根在孩子的思想里。從小築牢孩子心中有愛、心中懂禮,尊老、敬老的好思想。

二、行為引導

在行為上制止。孩子的壞習慣需要父母及時糾正、化解,將不好的習慣和認識消除在萌芽狀態,要懂規矩。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抓養成,從「父母呼,唯而不諾」。

是要有正業思想。要從小引導、教育孩子孝敬父母是多元化的,不只是單一的關心、尊敬父母,做一個有遠大理想、遠大抱負的人,成為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人,也是對父母的孝敬。

讓自己的孩子孝敬,首先做父母的要孝敬,以自己日常孝敬父母的行為,以自己對人對事的態度,給孩子樹好榜樣,潛移默化的熏陶孩子養成良好的尊老、敬老和敬業習慣。



(1)對幼兒進行孝敬父母培養的心得擴展閱讀:

人們都說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因為孩子有超強的模仿力,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非常重要的影響。一個以身作則的父母,他們的行為將讓孩子終生受益,有時候我們感覺是很小的一個事情,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但是孩子卻深深地印在了心裡。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家長對自己的父母或者長輩是否孝順,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家長是否孝順,是騙不了孩子的。因此為人父母的同時,要自己有孝心,在自己身上求真。孝心的種子才會播撒到孩子心裡去。

㈡ 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心得300字

今天,我准時的坐在沙發上收看於丹老師的講座。
於丹老師主要講了三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正確引導在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強、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她在第一個主題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喜歡在一棵大樹下玩,他每天都來,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滿面地對大樹說:「你看別的孩子都上學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沒有」。大樹說:「你把我結的果子摘了去賣,你就有玩具了。」以後,孩子只有秋天才會來大樹下。過了幾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有房子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的樹枝砍了做房子。」又過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漂洋過海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我的樹干砍了做獨木舟。」中年把獨木舟推進海里走了。漸漸的中年長出了一根根白發,他來到樹樁前,樹樁問他:「我已經是一個沒有用的樹樁了,你也不會理我了!」這個人說:「不,我會一直陪你曬太陽。」這正是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們的一生中無私而又不求回報的養育著我們。孝為德之本,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勇敢承擔愛與責任。
要想成就別樣的人生,就要點亮自信的明燈,對自身的力量懷抱堅定的信念。
看完講座,我對我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要想成才必先成人!

㈢ 三寬家長如何培養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學習感想

百善孝為先。

關於如何讓自己孩子成為一個孝順父母的人,「童話大王」鄭淵潔在他的一本書中講個這樣一個事:

很多年前,電視機剛剛興起不久,一些大城市,開始有平板電視出現。

有一天,家住北京的鄭淵潔帶著他十歲左右的兒子鄭亞旗去商場裡面買電視機。我們知道,90年代,平板電視機是很多普通人家買不起的奢侈品牌。家裡面有一台平板電視機是一件足以讓孩子驕傲和高興的事。小亞旗跟著他的父親高高興興的去了。

帶電視機回家的路上,鄭亞旗跟父親說:「爸爸,我們是不是走錯路了?」

鄭淵潔說:「沒有,這台電視機是送給你爺爺奶奶看的。」

聽到爸爸這樣說,小亞旗心裏面有點不高興。

鄭淵潔猜透了兒子的心思,語重心長的跟兒子說:「爺爺奶奶今年都60多歲了,他們還能看多少年呀!你還小,我還年輕,以後什麼高科技的東西都能見到,但是你爺爺奶奶未必就有機會……」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對一輔導 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對一輔導,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對一在線輔導班/補習,小學一對一網上輔導機構-海風教育

十歲的鄭亞旗聽了父親的話,默默地點了點頭。

童話大王鄭淵潔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孩子做了一個如何孝敬老人的榜樣。

他說:

「如果想讓你的孩子長大後孝順你,你只需要在孩子面前孝敬他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行了。」

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如何做的呢?他們錯誤的認為,只要自己對孩子好,孩子長大後一定會對自己好。通常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等價交換——對孩子好,孩子就會對你好

父母認為,孩子是懂得知恩圖報的。自己勞心勞肺的為孩子忙了大半輩子,等自己老了以後,孩子不可能不報恩,不可能不管自己,不可能對自己置之不理。

事實證明,那些越是溺愛孩子的父母,最後越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厚待。

他們反而像粘粘糕一樣,整天黏著父母,甚至到了成年,結婚生子以後,還在花父母的養老金,沒有錢就找父母要,動不動就會給父母哭窮。

有的孩子成年以後,因父母拒絕給他零花錢,反而動手毆打自己的父母,這樣的事件,不是偶然。打開各網路平台,你會發現虐待父母的子女,大有人在。

唏噓之餘,我們真應該坐下來冷靜考慮一下,如何不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白眼狼」,最起碼,讓他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2】訴苦說教——為了生你,錯過了晉升的機會

還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記住自己的恩情,會不斷的在孩子面前嘮叨:「那一年,因為生你,我失去了晉升的機會。長大以後不孝順。就對不起我。」

「你看,為了供你上好大學,我們累死累活,等我們老了,不會動了,你一定要好好伺候我們呀!」

「我這樣做,還不是為你好?忙完工作又要忙家裡,你再不爭氣,我還能指望誰?」

……

父母以為,把這些話說給孩子聽,孩子會銘記在心,並且感恩戴德。其實,不然!

父母對孩子說這些話,不但不會讓孩子記住父母的恩,反而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惑和負擔。

【3】裝病顯弱——博取孩子的同情心和不忍

我們身邊還有一種父母,在孩子面前裝弱,以此來博取孩子對他的同情和憐憫。《都挺好》中的蘇大強就是這類父母的典型代表。

無論與哪一個孩子在一起,蘇大強都會耍自己的小性子,就會無病呻吟,以引起子女的關注。

並且,他還很會演戲。一會兒說自己這不舒服,一會兒又說自己那不舒服,搞的幾個子女手忙腳亂。

蘇大強是命好,攤上了三個孝順的孩子,雖然女兒蘇明玉知道他的秉性,卻不跟他計較。

如果孩子不孝順,你即使真病,他也不會來探望你。到那個時候,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走投無路的時候。

㈣ 三寬教育如何培養一個孝順父母的孩子50字的感言

第一、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從心底里孝敬父母呢?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說得越具體越了,從而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二、要從小事入手訓練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愁,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如關心家長[微博]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問候下班回家的父母親;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護,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孩子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學習情況,合理分配,具體指導,耐心訓練,熱情鼓勵。這樣不但有利孩子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第三,要以身作則,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有一個故事是值得借鑒的。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孝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裡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東西給老人。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麼,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這時,這對中年夫婦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隻小木碗,拿出家裡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見,父母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現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僅不照顧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計「刮」老人們的財物,這給自己孩子的影響更不好了。因此,我們不得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親,決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說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麼在休假日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㈤ 三寬教育如何培養一個孝順父母的孩子家長心得體會

我個人覺得,一方面是天生的心地善良,一方面是父母的榜樣。孩子天生善良,心地好,對待老人會有一種憐惜感,會去有照顧老人的心情,會將心比心,有換位思考的行動和想法。另一個方面就是家中父母贍養老人,也能給孩子帶來一部分影響。

㈥ 三寬家長學校如何培養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的觀後感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從小培養孩子尊師重道。先做事版再做人,父母以把孩權子培養成人為此生最大的事業。
孝順,是一個家庭的責任,是作為父母為孩子樹立的一個好榜樣。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在生活中把傳統美德深入到孩子的思想和行動中。
在學校中,尊敬師長,對於為自己傳道受業解惑的老師,教育孩子要絕對的尊敬和愛戴。
另外,作為父母,要以言行約束自己,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見,關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環節,給予孩子尊重和合理意見,讓孩子從心底里尊重父母,不強迫,不壓制。孩子不愚孝,不跟風,有自己的想法,有理想有抱負,三觀正,思想健康。為人父母,要把此事作為己任,在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我覺得會培養出一個心理和身體都健康的好孩子。

㈦ 孩子落實孝道的感受

孝敬父母,將孝道落實到實處;孝敬父母,並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還需要我們的身體力行。要想做到孝敬父母,將孝道落實到實處,首先得做好以下幾點。
孝敬父母 常回家看看
1、孝敬父母,養身是基礎。
養身是指:對老人的吃、穿、住、行、醫等方面,樣樣都要想的周到,做的周全,事事都應達到最佳狀態。無論那方面都要做好,只要條件允許,有好的絕不提供差的。例如,吃的要可口,要有營養,要易消化。住、穿的條件應達到,舒服、可體,作到冬暖夏涼;就醫方面,對老年慢性病應常年預防,常年治療。另外還應做到經常體檢,早發現早治療。如若住院,更要護理好,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養兒防老啊,老人有病時是最需要我們的時候,絕對要做好。《弟子規》上有一句話說: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這是說老人有病卧床不起,作兒女的要親自喂飯,喂葯,白天黑夜不離開床。老人行走時更要注意看管,必要時還要把摻扶或者用車子帶著轉轉,樣樣都應達到體貼入微。
2、孝敬父母,養心是關鍵。
老人的需要,既有物質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孝敬父母,既要養身,又要養心,而且養心更重要。養心是指作兒女的要從愛心出發去孝敬父母,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做父母所需,經常使父母處於一種精神愉快的狀態。
曾國藩先生曾說:養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不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養親以得歡心為本,意思是:孝敬父母應以讓父母歡心高興為目的。
子游曾問孔子:什麼是孝道?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一些人以為能夠養活爹娘就算孝了。如果這樣是孝的話,那麼你家也能養活狗馬啊,所以,如果對父母不是用愛心去敬去孝,那麼與你家飼養狗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孔子又說:作為子女雖然也為老人幹了一些活,也能讓老人吃上飯,但是在老人面前經常沒個笑臉,這樣怎麼能算作孝呢?
前年春節晚會上有個小品,名字叫《糧票的故事》,講的是老年人經常愛講幾十年前的事,一件事往往反復講多遍,而且還說的津津有味,作為兒女的,為了讓老人高興,一定要細心聽,還要作好配角,並且要多了解當年的事,作為和老人聊天的資料,以達到讓老人高興的目的。老年人愛嘮叨,甚至一嘮叨就沒完,作為兒女一定要耐心地去聽,並要和老人一塊嘮叨,以讓老人心情愉快,這可以說是從心上去孝啊!
真正的孝順,應該是對老人既要有物質上的供養,生活上的照顧,又要有情感上的慰藉。既要使父母在物質上有保障,更要讓父母在精神上能享受到天倫之樂。作兒女的要時常把愛心作為孝敬父母的禮物!用愛心去孝敬父母。
3、孝敬父母,要常去探望。
一位哲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愛是無私的,那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父母幾乎把全部心血都無私地給了我們,我們給父母多少呢?我們若能把自己心血的一半乃至四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留給父母,也可成為當今孝子啊!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想一想,父母是如何對待我們的,而我們又是怎麼對待父母的,是不是我們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
常回家看看,找點空閑,找點時間,讓漂泊的心靈回到永遠的客棧,讓心頭的牽掛化作圓月高懸,讓父母綻開歡喜的笑顏。帶上你的良妻,帶上你的孩子,讓你的孝心印染孩子的心田,幾十年後,他便是今天的你,把那份孝心代代相傳。
孝敬父母,請從現在做起,及時盡孝。

閱讀全文

與對幼兒進行孝敬父母培養的心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院和家政哪個前景好 瀏覽:475
慶祝重陽節文藝晚會 瀏覽:263
80歲老年血糖正常是多少錢 瀏覽:684
長壽花葉片不大什麼原因 瀏覽:343
學校重陽節活動策劃 瀏覽:231
老年人還有愛情嗎 瀏覽:568
南坪到長壽車票多少錢 瀏覽:320
醫保交滿15年為退休金嗎 瀏覽:199
孝敬父母的稿子69個字 瀏覽:33
養老院政府補貼多少錢每人 瀏覽:216
找海淀區上庄鎮附近的康復養老院 瀏覽:171
七十歲增加的養老金從哪個月增加 瀏覽:721
高考體檢前一天吃烤肉怎麼補救 瀏覽:996
男朋友讓我孝順他爸媽 瀏覽:725
文登長壽嗎 瀏覽:668
滿退休年齡怎麼離廠 瀏覽:84
父母如何回答孩子的哲學問題 瀏覽:832
初中體檢說明怎麼寫 瀏覽:486
體檢血檢哪個科目好 瀏覽:673
農村養老保險抵個稅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