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經上說要孝順父母

經上說要孝順父母

發布時間:2023-08-06 13:17:28

1. 佛說,兒女為什麼要孝順父母

佛教是很重視孝順長輩與父母的。

如《盂蘭盆經贊述》中記載:「經曰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者述曰。第二明其述孝有二。一述孝心。二述孝事。此述孝心也。曩裁我母生我勞悴。懷恩既重。理須酬報。是以阿含經雲。佛告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涅槃經雲。寧於一日受三百鑽以鑽其身。不應起一念惡心向於父母。何以故。父母恩重故。依末羅經。母懷子十月。如負太山之重。乳哺三年。育養之恩。號天罔報。縱令從地積聚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所得功德。不如供養父母一分功德也。」

可以看出佛陀對孝心和孝事是非常贊同的,認為父母生我養我,恩重如山,理應報答。因此在阿含經中也說,我們要常思念,孝順,供養父母。涅槃經中也說,寧願自身受三百鑽,也不應對父母起一個惡念,因為父母恩重難報,母親懷胎十月,如負泰山之中,哺乳三年養育之恩,用盡一生也難報,即使用地上乃至二十八重天的所有珍寶用來布施他人,所得到的功德不如供養父母的一分功德。

2. 孝經中孝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分別是什麼

《孝經》,系統闡述了我國古代的孝文化,它以儒家的倫理思想為根基,指出「孝」是諸德之本,並對人們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

1、基本要求: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譯文:

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這里生發開來。你坐下,我現在就跟你講!人的身體以至每一根毛發和每一塊皮膚,都是父母給予的,應當謹慎愛護,不敢稍有毀傷,這是實行孝道的開始。

2、最高要求: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譯文:

以德立身,實行大道,使美好的名聲傳揚於後世,以光耀父母,則是實行孝道的最終目標。所以實行孝道,開始於侍奉雙親,進而在侍奉君主的過程中得到發揚光大,最終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業。



《孝經》的地位:

《孝經》作為儒家十三經之一的經典著作,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而其「孝」則是作為儒家道德體系的中心之本,不但被歷代統治者奉為治理天下的至德要道,同時也是普通百姓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則。

人們在新世紀來重新認識《孝經》中「孝」的思想,對於發揚這一傳統精神是有深刻意義的。

3. 佛說孝順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議

《本事經》里說:「世間聰慧人,恭敬於父母,恆時修供養,常生歡喜心」。意思是說,世間有智慧的人,都會對父母特別恭敬,恆時供養,讓父母心生歡喜。

釋迦牟尼佛在多部經典中宣說了子女孝順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1.世間和出世間的恩德有四種:第一種就是父母恩。

2.母親對我的恩,我用一劫(百千萬億年)的時間來說也說不完。媽媽思念孩子,沒有什麼比得上。從懷孕開始十個月,行住坐卧受苦惱卻不能說出來。想要吃什麼穿什麼,雖然得到了也不歡喜,擔憂的心沒有一刻休息,一心就想著好好生下這個孩子。當遇到產難時,就像百千把刀來割。如果平安生下孩子,大家都歡歡喜喜,寶寶一聲哭啼,十個月受的苦,媽媽都忘光了,就像聽到美妙的音樂一樣快樂。寶寶睡在媽媽的肚子里,由媽媽的甘露泉喂養,這個恩德,就算高山也比這低,就算大海也比這淺。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如果用一劫的時間,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軀的肉來養父母,這樣都不能報答父母對我一天的恩。

3.世界上誰最富有,誰最貧窮?家裡有媽媽在,這叫做富。媽媽不在,叫做窮。媽媽在的時候,叫做日中,媽媽不在了,叫做日落。媽媽在時,叫做月明,媽媽不在了,叫做黑夜。所以大家要好好孝養父母,這和供養佛的福德是一樣,沒有差別的。

4.有福的人,請一百個持戒高僧大德,一百個仙人,一百個朋友到裝滿七寶的地方,供養百千種上妙珍膳,垂瓔珞,以百寶庄嚴床卧具,以百葯治療病。就這樣做百千劫,這樣得到的福德,還不如一念孝順心,用一丁點東西,供養自己的父母,侍奉自己的父母,不如供養父母功德的百千萬分之一。

5.佛說:從地上積累珍寶,積累到二十八天,拿這么多珍寶去布施別人,不如供養自己的父母。

6.最大的善,不會大過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不孝。

7.世上要是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

8.如果把父親放在左肩上,母親放在右肩上,這樣千萬年,衣被飲食,床座卧具,病瘦醫葯,即於肩上放屎尿,也報不了父母恩。

9.在家居士,如果不供養父母師長,這是「失意罪」。

10.修世間法的時候,要從供養父母師長里修。

11.我曾經因為四件事情舍棄我的生命,一是,為破眾生各種煩惱。二是,為了讓眾生平安快樂。三是,為了除掉自己貪著自己的身體。四是,為了報答父母生我養我的大恩。

12.我不但今天贊嘆孝順父母,我在無量劫中經常贊嘆的。

13.如果人少許供養父母,這樣獲得的福德無量,而少許不順父母,罪也無量。

14.有八種人,你要毫不猶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15.有四種恩最難報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來恩,四是法師恩。所以供養這四種人,會得到無量福報。

16.用飯食供養賢聖,這不如孝順侍奉父母親。

17.我世世都奉持諸佛至孝之行,所以我德高福盛,然後成為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18.世上的父母應該極親極愛的,可是眾生輕慢父母不尊重;我現在為了摧伏這種我慢,所以為此出家救護。

19.菩薩世世都用時令鮮果供養佛陀比丘和父母,菩薩世世都這樣對父母——如果父母睡著了,不敢吵醒父母,如果要叫醒父母,都用好聽的聲音。如果有好吃的,不會獨吃,總是先給父母吃。

20.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

21.眾罪最惡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孝父母。

22.如果不孝順父母,自己的東西都拿給妻子兒女,或者把父母的東西,自私給妻子兒女。父母好話,自己不肯聽從,甚至為護老婆而罵父母,這種人叫做「世間最大劫賊」。

23.不孝父母,輕慢尊長,將墮落三惡道。

24.想往生西方凈土,要修三種福。第一種就是孝順供養父母師長,不殺生,修十善業。第二種是受三皈依戒,不犯戒,不犯威儀。第三種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也勸別人讀。

25.得到大財物,要先供養父母師長和尚法師。

26.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孝養父母,衣服飲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為這樣孝順供養父母的因緣,自致成佛。

27.眾僧是出三界的福田,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

28.佛告訴迦葉長老說,眾生惱亂父母,讓父母心憂惱,得多病報。供養自己父母和病人,得少病報。對父母沒有愛敬心,得醜陋報;愛敬父母尊長,得端正報。

29.佛對阿難說,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慈心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我過去世,慈心孝順,供養父母,甚至捨身肉濟救父母危急苦厄。我以這個孝順供養父母的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都是因為孝順父母的福報。

30.如果讓父母生氣,子女會遇到生活中的各種不順,牴觸頂撞父母,沖父母發脾氣,很快就會有不順。

願所有眾生都能夠孝順父母,供養父母。願我們把一切布施、一點一滴善行的功德全部都迴向給父母。願一切如母眾生皆能遠離痛苦煩惱,究竟解脫。

4. 有關孝敬父母的經文

經文:「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申 5:16)。

父母為兒女受劬勞之苦,保育扶持,至於長大成人,處處皆是由於父母的犧牲、愛護和教養。為了感恩圖報,兒女應當孝敬父母。何況父母之恩,昊天罔極,絕非供奉甘脂所能報答。所以古人注重孝敬,而以供養為次要。

按照聖經,除了人事關系之外,又加上神的旨意,命人孝敬父母,得他所應許的福,諸事亨通順利,又在神所賜的地上能長久居住。我們相信,人對於父母的關系正當了,對人類間其他一切關系就可以融洽無間,互助與團結的精神可以因而增強,社會的事業可以順利地進展,外來的侵略更能齊心抵禦;這樣,這個民族的生命是一定可以長久的。可惜猶太民族違背了神的誡命,用奉獻於神作為不奉養父母的理由。這樣奸詐的存心,終究不能逃避神的懲罰。虧損人的,決不能討神的歡喜。打著神的旗號而去苦待別人,那真是罪上加罪了。信神的人,應當心口如一,誠誠實實地遵守神的律法,對於父母盡孝敬的心,神必將所應許的福賜給我們。

祈禱:求主幫助我們孝敬父母,為我們的父母感謝贊美你。更求主饒恕我們不孝敬的罪孽。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5. 佛陀在那部經里講過自己是如何盡孝的嗎不是地藏經,父母恩難報經這種

《長阿含經》卷11:「善生!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雲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CBETA, T01, no. 1, p. 71, c8-12)


《增壹阿含經》卷11〈善知識品 20〉:「世尊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雲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飯食、床蓐卧具、病瘦醫葯,即於肩上放於屎溺,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CBETA, T02, no. 125, p. 601, a11-19)


《賢愚經》卷1〈須闍提品 7〉:「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CBETA, T04, no. 202, p. 356, a27-b3)


《優婆塞戒經》卷2〈義菩薩心堅固品 9〉:「善男子!我於往昔為四事故,舍棄身命:一者、為破眾生諸煩惱故,二者、為令眾生受安樂故,三者、為自除壞貪著身故,四者、為報父母生養恩故。」(CBETA, T24, no. 1488, p. 1041, c7-10)


《優婆塞戒經》卷6〈五戒品 22〉:「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饒財物,兼得自在,先應供養父母、師長、和上、耆舊、持法之人,供給遠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須。」(CBETA, T24, no. 1488, p. 1065, a6-9)


《增壹阿含經》卷50〈大愛道般涅盤品 52〉:「爾時,世尊告阿難、難陀、羅雲:「汝等舉大愛道身,我當躬自供養。」

是時,釋提桓因知世尊心中所念,即從三十三天上,譬如力士屈伸臂頃來至毘舍離,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其中漏盡比丘皆見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其不漏盡有欲比丘,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未漏盡者,亦不見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

爾時,梵天王遙知如來心中所念,將諸梵天從梵天上沒,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毘沙門天王知世尊心中所念,將閱叉、鬼神,到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提地賴吒天王將諸干沓和,從東方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毘婁勒叉天王將諸無數拘盤荼,從南方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毘婁波叉天王將諸龍神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及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各各知如來心中所念,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釋提桓因、毘沙門天王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勿自勞神,我等自當供養舍利。」

佛告諸天:「止!止!天王!如來自當知時。此是如來所應修行,非是天、龍、鬼神所及也。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長養恩重,乳哺懷抱,要當報恩,不得不報恩。然諸天當知,過去諸佛世尊所生母先取滅度,然後諸佛世尊皆自供養虵旬舍利。正使將來諸佛世尊所生之母先取滅度,然後諸佛皆自供養。以此方便,知如來應自供養,非天、龍、鬼神所及也。」」(CBETA, T02, no. 125, p. 822, c17-p. 823, a17)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報恩品 2〉:「佛告五百長者:「……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我今為汝宣說少分。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凈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寶上妙堂內,以百千種上妙珍膳,垂諸瓔珞眾寶衣服,栴檀沈香立諸房舍,百寶庄嚴床卧敷具,療治眾病百種湯葯,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

6. 從聖經的角度看《孝敬父母》

1.耶穌是榜樣。

約翰19:26-27

【約  19:26】  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原文作「婦人」),看你的兒子!」

【約  19:27】  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

約伯記12:12

【伯  12:12】  年老的有智慧,壽高的有知識。」

2.神的命令

出埃及記20:12

【出  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以弗所書6:1-3

【弗  6:1】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弗  6: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十條誡命中,1-4條講的人與神的關系

5-  10條講的人與人的關系,而人與人的關系中第一條就是孝敬父母。

約翰福音

【約  14:15】  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約  14: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  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約  15:10】  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里。」

出埃及記

【出  21:15】  「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出  21:17】  「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利未記

【利  20:9】  凡咒罵父母的,總要治死他;他咒罵了父母,他的罪要歸到他身上(「罪」原文作「血」。本章同)。」

愛神就要遵神的命令

3.孝敬父母是我們的本分

【創  3:16】  又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

【箴  13:24】  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

【箴  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  23:13】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

【箴  23:14】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

父母對我們有生育,養育,教育之恩。

1.聽從父母

【箴  23:22】  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

【西  3:20】  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

【弗  6:1】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提前  5:1】  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少年人如同弟兄,

2.贍養父母.

【箴  23:25】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尊敬父母,使父母高興。

3.關心父母

信了耶穌的,不光關心他們肉體的滿足,更要關心他們靈命。

未信耶穌的父母,要把福音傳給他們。

1.使人得福

【出  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申  5:16】  『當照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伯  36:11】  他們若聽從侍奉他,就必度日亨通,歷年福樂;

【創  27:28】  願    神賜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並許多五穀新酒。

【詩  128:3】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

【詩  128:4】  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

【詩  128:5】  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

【申  28:2】  你若聽從耶和華你    神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

2.在世長壽

【箴  4:10】  我兒,你要聽受我的言語,就必延年益壽。

3.得天上地上的福分

【創  27:28】  願    神賜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並許多五穀新酒

7. 念吉祥咒的前提是孝敬父母,哪些佛經原文講孝敬父母

講孝敬父母的佛經有《十善業道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佛經里定義孝敬父母的原專文,意思深廣無有邊際,屬如果從現實意義來說,可以從四個層次上來說明。
1.
養父母之身:衣食良葯,使之便利,無有缺失,樣樣具足。
2.
養父母之心:為人謹慎,愛語長存,聽言順從,為其安心。
3.
養父母之志:常行善舉,當為榜樣,明理於己,巧勸於人。
4.
養父母之德:所做圓融,德行滿溢,父母常思,覺悟今生。
真正的孝敬父母,就是永無止境的要求自己不斷的提高境界,落實一切的責任、義務的同時,用真心去感應父母的一切作為,使之向其好的方向發展。而念吉祥咒的目的,是滅除三毒煩惱(貪嗔痴),勤修佛法三寶(戒定慧)的方法之一,我說的希望你都能體會。
阿彌陀佛

8. 佛經關於孝敬父母的開示

這就多了!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回於子,有大增益答,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
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
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
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
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
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
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
如來聖眾甚清凈,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
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
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

9. 請問有哪一本正式的佛經 是強調孝道的

孝本身是儒家的概念

10. 三字經關於感恩與孝敬父母的名句有哪些謝謝!

1、香九齡,能溫席來。孝於親,所自當執。

譯句: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2、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需順從。

譯句: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

(10)經上說要孝順父母擴展閱讀:

一、歷史背景

關於《三字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歷代說法不一,大多數後代學者傾向的觀點意見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經》,以課家塾」,即王應麟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讀書,於是編寫了融會經史子集的三字歌訣。

二、影響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知名度極高。古代兒童都是通過背誦《三字經》來識字知理的。

《三字經》用簡潔通俗的白話講出了亘古不變的哲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將經史子集等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極多,全篇充滿樂觀精神。

閱讀全文

與經上說要孝順父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肝癌怎麼做 瀏覽:991
老年痴呆前兆測試題 瀏覽:739
乙肝體檢到哪裡查 瀏覽:819
高端男人去養生館做什麼 瀏覽:838
葯店重陽節營銷 瀏覽:641
淺談養老金問題 瀏覽:580
河北手機怎麼繳納個人養老保險 瀏覽:297
報父母恩經文有哪些 瀏覽:63
老人的衣服怎麼樣才能洗干凈 瀏覽:233
養老金在哪兒取 瀏覽:503
老年痴呆的學名叫什麼病 瀏覽:237
父母沉默怎麼溝通 瀏覽:710
重慶市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 瀏覽:154
養生館如何招股東分成怎麼分 瀏覽:778
企業僱傭退休人員怎麼付工資 瀏覽:796
老年人看報紙用什麼手串 瀏覽:937
南京養生堂有什麼用 瀏覽:650
普蘭店交養老保險在哪 瀏覽:101
殘疾人長壽 瀏覽:742
山東企業退休人員2014年漲工資最新消息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