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孝順父母
古語有雲:「小孝養身;中孝養心;大孝養志;至孝養慧。」
能滿足親人衣食住行等物質需要,這是小孝;
能滿足親人的心願,讓他們順心遂意,內心安樂,這是中孝;
能幫助親人獲取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實現志願,這是大孝;
而能幫助親人明白人生的真諦,擁有真正的生活智慧,這是至孝。
所以,從小孝、中孝、大孝以及至孝的層面來看,我們的「孝」應該是一個逐步進階的過程:
小孝:在孝順父母之前,我們首先要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當我們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並展現出應對生活的良好素質與能力時,才能使父母對我們真正感到放心,這時我們的物質孝順,才更容易為父母所接受。
另外,我們要關注父母的身體健康,為他們所獲取的「醫學知識」把關,給他們創造以真正科學的方式養身、治病的環境。父母的身體好了,情緒自然會更放鬆愉悅。
中孝:我們要理解並尊重父母的價值觀和生活觀,不要將自己的三觀強行灌輸給父母,強迫他們按我們的「好」的標准行事。
我們要明白,父母老了,他們能做的事越來越有限,他們很擔心被子女,甚至被這個社會拋在腦後。
所以我們要努力尋找對父母表達關心和愛意的渠道,比如陪伴他們度過紀念日和節日,他們的一些希望和要求,或者一些特殊的生活習慣,如果不違背我們的原則與底線,也盡量考慮滿足和包容他們。
大孝:馬斯洛的五層需求其實可以歸結為一點,那就是感到生活能為自己所掌控的需要。
因此,我們要多幫助父母更好地獲取這方面的能力,比如可以手把手教他們學會使用電子產品和社交網路,使他們哪怕地域隔絕,還是能維持原先的社交網路,從親朋好友那裡獲得情感上的陪伴與慰藉。
有些父母年輕時為了生計,不得不忍痛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理想。而現在他們退休了,如果當年的夢想和熱情依然沒有熄滅,那麼我們可以創造條件幫他們實現。自我實現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可以讓人感到極大的幸福,並且深深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這會是我們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至孝: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點或者性格上的問題,我們的父母必然會做錯事,而他們做的錯事不僅會讓身邊的人受傷,更會讓他們自己的生活慢慢偏離幸福的軌道。
如果是一般的小問題,那麼我們可以通過理解和包容來解決。但如果父母身上的問題比較嚴重,已經突破了我們的底線,或者使他們自己的幸福和安寧受到很大威脅,那麼這時就不能一味順從與忍讓,而是要通過我們主動的努力與干預,設法幫助父母「成長」。成長是終生的,也永遠不會嫌太晚。只要有外部的力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改變。
『貳』 我們該怎麼做才是孝順父母呢
1、倫理要求
對父母和孩子的愛是人類最神聖的感情。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他們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我們應該永遠對父母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孝是倫理的基礎。不管我們多大了,我們也應該愛父母,孝順父母。
2.父母是他們的根。
它是我們父母的結晶。我們的生命來自父母。父母在哪裡,哪裡就是家,是躲避風雨的避風港,我們生命的根永遠在那裡生根發芽。
3.孝敬父母是一種義務。
孝順是每個孩子應盡的義務,就像呼吸一樣自然。道德層面和法律層面是一樣的。父母陪我們空擾和長大,我們也要陪父母變老。
4.不留遺憾
該孝順父母的時候不要放棄對父母的愛,失去之後不要後悔,用一顆感恩的心盡力照顧好父母。
5.為下一代樹立榜樣
有斗盯句話說得好:「你對待父母的方式,就是你的孩子將來對待你的方式。孩子的教育是一種長期的影響和言傳身教。想讓孩子以後孝順自己,現在就給孩子做個榜樣李塌,善待父母。
『叄』 孝順的標準是什麼
尊重、關愛、理解、交流、精神支持 還有自己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不闖禍,你幸福,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肆』 孝養的四個層次和四個境界
孝(養),有四個層次:
孝養、孝敬、孝愛和孝順。
孝,還有四種境界。
1、養父母之身。給父母錢財、給父母衣食,讓父母能夠生活,這叫孝父母之身,也是最低等級、為人子女最基本的孝。
2、養父母之心。在養父母之身的基礎上,急父母所急、想父母所想、陪父母聊天、帶父母出遊、讓父母高高興興、不使父母為自己憂心、不讓父母因自己受辱,這是心理層面的孝,是中級之孝,用孔子的話說,就是「色悅」。
3、養父母之志。這是在前兩歲肆森項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孝:達成父母的願望、或是實現父母未盡的理想。這些就是乎畝養父母之志,是孝的高級境界。
4、養父母之慧。簡單地說,就是幫助父母雹銷建立正確的信仰,於信仰中重樹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走上終生最光明的坦途,這是最頂級的孝,真正的大孝!
『伍』 孝順父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什麼
孝敬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人性!孝順,自古就是順則孝,隨著時代變遷,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人們逐漸理解其實孝≠順,所以就出現愚孝一詞,可是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分清什麼是孝順,什麼是愚孝。願人人能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正確的選擇,願天下父母能理解兒女之心,無論我們做出何種選擇,請相信我們是愛你們的,我們的選擇只是為了能更好的孝順你們。
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根,作為父母,關心,愛護,教育是每名父母責任,不能讓兒女們自由生長,孩子們的成長好壞,是父母榜樣的根源。現所以,做為父母不純慣著兒女?作為兒女,小時候不懂事,在成長過程中,應該逐漸知道孝敬父母。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不孝敬父母之人,誰也交不透。對待父母不好的兒女,是會遭報應的。人這輩子凡是對待父母好,尤其善待老人,老天爺給你的福抱在後面,誰都有老的時候,當你老了才意識到沒有盡孝心,已經晚了,時間有限,老天非常公平,只要心中有善念,相信老天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人。
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這一輩子都是為了我和姐姐親愛的2女兒,年輕時供我們讀大學,一步步長大,看著我們過幸福的生活,如今姐姐已圓滿成家,姐姐的婆婆對姐姐很好,家裡人很欣慰,而我已工作三年了雖然離家不遠,但是幾乎每天都會給家裡打電話問候一下,哪一天不打電話回去,家裡爸爸媽媽就自然而然的給我打過來,每次都是那麼一句話:下班了嗎?吃飯了嗎?回到家裡了嗎?把自己照顧好,等!雖然每次都是這么幾句話,而那也是我的幸福,每次都很耐心的回答?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多回家陪陪父母,工作順利,幸福快樂生活 ,願我的父母身體健康!
最感動的是過年回家,半夜朋友來電話說去夜店,父親考慮到我難得回來跟朋友聚聚,可又擔心我半夜一個人出去不安全,親自把我送到夜店門口,直到看著我進去兩三分鍾後才離開,約莫一個小時後,父親發來一條信息「少喝點,別失態」,那一刻盡管有點微醺,頭腦很清醒,鼻子卻很酸,那一刻體會到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人取代的……
父母的養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善待父母,善待老人是一個人的真實人品。現如今有些兒女虐待老人,不擇手段騙取老人的錢財,不管父母的生死,頂撞自己的父母,對父母大吼大叫,傷透了父母的心。
交朋友先看他孝敬父母不,不孝順父母不知道感恩的人,千萬不要和他深交,父母都不知道感恩孝敬的人,你還指得他對朋友好嗎?
父母的恩情高齊天,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你做人的
『陸』 如何才能做到對父母真正的孝順
01 保持對父母的順從,至少是大部分事情上就應該如此,我們在面對老人是要盡可能地順從,相反在撫養小孩的時候,不要事事同意,因為面對老人的要求,往往是不太過分的,當然是除了一些比較特殊的之外,畢竟有些時候他們僅僅是只需要得到一個安慰而已,但是小孩則不同。
02
尊重父母的話語權,我們隨著年齡地增長,大部分人會發現自己和父母存在分歧的地方越來越多,這是好事,代表著進步,但不管我們如何變化,我們在和父母溝通時,要和父母心平氣和地溝通是最起碼的,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去下結論,往往大家都是能夠接受的。
03
給予我們的父母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保障,晚年生活是一定要靠小孩的,當然指的不一定是物質條件,但經濟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有了一定的經濟來源,才能保障老年生活過得越來越好,而作為子女的我們,去提供這份保障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所在。
04
多去和父母溝通參加活動,在家裡和父母多溝通,讓他們能與我們走得更近一些,而去外面參加活動,對於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當然對於生活中我們和父母共同經歷的一些事情,都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不過要往好的方向發展。
05
盡可能地讓父母發揮他們的作用,隨著年齡地增長,我們慢慢成長起來了,同樣父母漸漸變老,一旦老人空閑下來就會感覺孤獨空虛,但如果老人仍忙於事情,那麼孤獨感會很少,另外對於大家共同維持生活都貢獻力量,父母也是非常樂意的。
特別提示
孝順更多的是用行動來說明,而不是語言層面。
『柒』 做人的基本原則孝順父母
孝順的第一條原則:贍養父母
贍養父母,首先要關心父母。即使只是養一隻寵物,我們也要給予身心關懷。對於父母,我們更應當關心他們的身體、心理以及生活,就好像小的時候,父母關心我們一樣。
孝順的第二條原則:尊重父母
孔子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父母愛我們,寬容我們,那我們也應當愛父母,尊敬父母。哪怕拿出對待陌生人萬分之一的尊敬,也能讓父母感到一絲慰藉。尊敬父母,更要尊重他們的選擇、愛好和人格。
孝順的第三條原則:懂得勸說父母
孔子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大意是,事奉父母的時候,父母若有不對的地方,要及時勸諫。倘若父母不聽從,自己也要保持尊敬的心態,多為父母操勞,不要心懷怨恨。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國人的美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種下的愛,卻從來不苛求發芽。要贍養父母,要尊重父母,勸說父母。父母也有自已的空間,要尊重他們的選擇,父母也有錯時,要和顏悅色地勸說,適當表達來說服父母,兒女能做到以上三條原則,你的福報自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