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孝敬長輩的古詩句

關於孝敬長輩的古詩句

發布時間:2023-07-17 09:01:23

A. 關於孝敬父母的古代詩句

1. 【孝敬父母的古詩】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木偶為您解答,給五星採納,謝謝了。

2. 關於孝敬父母的古詩5首

1.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2.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4.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

出自《孝經》。 5.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6.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

出自《勸報親恩篇》。 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8.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國志•魏書》。 9.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 「(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 「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1.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 「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3. 孝敬父母的古詩詞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4. 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詩句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5. 關於孝順父母的七言絕句古詩

1、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譯文:此時餘姚家裡的廳堂上燈火通明兄第們都來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獨自一人在遙遠的地方。

2、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出自清代黃景仁的《別老母》

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感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3、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母別子》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4、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出自《誰氏子》韓愈 【唐代】

意思:滿頭白發的老母親掩門而啼。拉斷了衣袖也留不住。——出自明代佚名《勸報親恩篇》

5、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明佚名《勸報親恩篇》

譯文: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B. 孝親敬老的古詩

導語: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絕該繼承和發揚.孝親敬老美德更是精髓, 更應該繼續發揚光大,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是良心的要求。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關於孝親敬老的古詩(通用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孝親敬老的`古詩 篇1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孟浩然

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

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

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孝親敬老的古詩 篇2

誰氏子

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孝親敬老的古詩 篇3

燕詩示劉叟

白居易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里,掘碧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孝親敬老的古詩 篇4

豫章行

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斗死,為君掃凶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盪落星灣。

此曲不可判余舉奏,三軍鬢成斑。

孝親敬老的古詩 篇5

祭灶與鄰曲散福

[宋] 陸游

已幸懸車示子孫,正須祭灶請比鄰。

歲時風俗相傳久,賓主歡娛一笑新。

雪鬢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滿不羞貧。

問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頭樂社神?

孝親敬老的古詩 篇6

長沙勸耕

[宋] 真德秀

千金難買是鄉鄰,恩意相歡即至親。

年若少時宜敬老,家才足後合憐貧。

孝親敬老的古詩 篇7

挽庄僉判

[宋] 劉宰

宦路推才美,鄉邦敬老成。

花封勤政理,蓮幕抑持平。

弭棹驚歸夢,支筇話別情。

薄輒乖往事,一慟閉佳城。

孝親敬老的古詩 篇8

鄭少融尚書初除端殿,以書見及,賦詩為賀

[宋] 范成大

敬老尊賢大政初,速郵響動報新除。

即從光范開門館,先向文明直殿廬。

後日沙堤新宰相,當年革履舊尚書。

鋒車若向吳中路,應記南山有荷鋤。

孝親敬老的古詩 篇9

師伯渾自通義來且出詩一軸為之喜甚奉簡短作

[宋] 晁公溯

通義固多賢,我昔守此邦。

不肯入城府,私獨敬老龐。

今毀虧誰念我去,帳空列麾幢。

感子能遠來,香醪發春缸。

共登煙雨樓,相對雲霧窗。

贈貽詩五字,何啻璧一雙。

詞源極峻潔,石齒漱琮琮。

驚怪得爾清,中有玻璃江。

孝親敬老的古詩 篇10

九日登高台寺

沈輅

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

台高不盡看楓葉,院凈何須坐菊花。

對酒披襟形獨放,憑風落帽笑誰加。

詩成合座皆珠玉,歸去遲遲滿落霞。

C. 孝敬老人的詩句

中國的:
慈 母 手 中 線,
游 子 身 上 衣。
臨 行 密 密 縫,
意 恐 遲 遲 歸。
誰 言 寸 草 心,
報 得 三 春 暉
——孟郊 《遊子吟》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國外的: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前蘇聯) 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美國)羅素

D. 孝敬父母的古詩詞

孝敬父母的古詩詞舉例如下:

1. 關於兒女孝順父母的詩句
關於兒女孝順父母的詩句 1.父母感激兒女孝心的詩句有哪些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父母感激兒女孝心的詩句有:

1.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3.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4.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5.長幼有序。--孟子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8.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9.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0.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1.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2.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2.贊美女兒孝順的詩句
1、《婦女之孝二十首-其十九-李孝女》宋代林同

奔喪脫賊手,廬墓至終身。

此大丈夫事,誰雲一婦人。

白話譯文:奔喪後自賊人手中逃脫,便在墓前結廬守喪一生,這是大丈夫才做的事,誰知是一個婦人所為。

2、《秦女休行》唐代李白

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讎家。

羅袖灑赤血,英聲凌紫霞。直上西山去,關吏相邀遮。

白話譯文:西門有秦氏之女,名女休,其色美如瓊花。她為了祖宗親之仇,手持白楊刀,大白天前去刺殺仇家。她衣樁上灑滿了仇人的鮮血,贏得了為親人報仇的好名聲。殺人之後,她逃至西山,被關吏所擒獲。

3、《論語》春秋孔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白話譯文: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常常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4、《汝墳貧女》宋代梅堯臣

適聞閭里歸,問訊疑猶強。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質無以托,橫屍無以葬。生女不如男,雖存何所當!

白話譯文:最近聽說有的同鄉已回家,打問消息疑慮生死心慌張。果然在那冰冰寒冷冬雨中,老父凍僵死在壤河岸邊上。女子質柔體弱無力將父拖,橫屍曠野又無銀錢作埋葬。始知世上生女不如只生男,雖存世上究竟何事可承當。

5、《論語》春秋孔子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白話譯文:父母愛的東西,做兒女的也應當去愛;父母尊敬的人,做兒女的也應該去尊敬。

6、《浪淘沙·題花農侍郎女兄秀瓊館遺詞》清代許禧身

割臂奉高堂。葯餌親嘗。

心欽孝女志非常。


一旦驂鸞何太速,話也心傷。

白話譯文:割手臂侍奉父母,親自替父母嘗葯,心裡佩服孝女的孝心並非常人。仙人駕著鸞鳥何必這么著急,說著也傷心。
3."關於兒女很孝順"的詩句有什麼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E. 孝敬父母的古詩18首

孝敬父母的古詩如下:

1、送某還義烏營母太夫人葬(明代-陳子升)

何事登堂慰伯俞,空闈一拜舊羅襦。白楊風急吹萱草,鴻雁天寒泣孝烏。玉帳珥貂身暫遠,瑤台遺蛻手親扶。祥芝定發金華嶺,雪遍梅花隱絳趺。

2、赤嬰母 其十二(明代-鄺露)

瑤姬天鏡若為情,心怯隋堤御史旌。金鎖不教留艷骨,琵琶何事更呼名。桃花扇底私紅拂,絳縷封邊失玉京。薌國不如歸去好,斷腸春在錦官城。


7、送吳生赴汴省其父指揮(明代-高啟)

都亭槐雨凈朝埃,彩服逢秋試剪裁。定遠未歸雙節在,孝廉初去一船開。城依梁苑煙中閉,河繞隋堤樹里來。家慶拜余尋舊跡,夕陽騎馬過繁台。

8、林蘭閣同王以明先生及尚父謝道人小集偶成(明代-袁宏道)

涼月下空疏,蕭蕭靜者居。休心花事斷,忌葯酒船虛。竹外披煙鶴,尊前帶子魚。盤飧聊復爾,商略古人書。

9、和林正父見寄(宋代-虞儔)

一別十年難再逢,君今浙左我淮東。功名老去終安在,出處年來恨不同。已是死灰何足溺,應怪事更書空。雞蟲得失無期了,莫為元規扇障風。

10、中書黃舍人父總干輓詩(宋代-虞儔)

孝子推慈父,明君有直臣。豈惟成羽翼,況復掌絲綸。想像成齋舊,昭回宸翰新。固應方寸地,種德玉堂人。

11、朝中措(山父賞牡丹,酒半作)(宋代-曾覿)

畫堂欄檻占韶光。端不負年芳。依倚東風向曉,數行濃淡仙妝。停杯醉折,多情多恨,冶艷真香。只恐去為雲雨,夢魂時惱襄王。

12、庚寅八月六日憶母(明代-彭而述)

遺恨行舟阻太行,難堪此日又瀟湘。安東未遂憐溫嶠,《黨錮》無名恥范滂。萬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為郎。蕭騷短鬢經秋日,雁杳江城憶故鄉。

13、五月廿有二日同鄧漸叔儀晉季昭旭肆父昶父晚眺,以森木亂鳴蟬分韻(元代-危素)

良朋宴遊不可失,鄧氏諸昆晚同出。橫槎溪口弄飛泉,桐樹坳頭侃落日。長山唐突短山青,山上十丈蒼雲橫。風振林歸鳥疾,枯木壓石殘蟬鳴。登高長嘯招晴月,古竹吹涼夜如雪。夜如雪,秋氳氳。溪流無滓山無塵,寫詩聊寄山中人。

14、摘得新 侍母(清代-孫蕙媛)

鏡影單。芭蕉細雨寒。瑣窗人薄命,倚欄桿。喜隨白發同朝暮,勸加餐。

15、寄衡父滿翁(宋代-王令)

只卓來篇不許雙,社壇高處立旌幢。自知孤敵難為勝,欲豎長幡一面降。須學依牆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龐。何時玉手歸重搦,笑倒秋醪瀲缸。

F. 孝順父母的著名古詩有哪些

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

孝順,漢語詞語,拼音是xiào shùn,意思是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現多指孝敬的口語。孝順現在應該理解為,孝敬父母長輩,讓孝道一代一代的順下去。出自《國語·楚語上》。

中國自西周開始就開始有孝道。影響最廣的,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最讓人熟悉的就是——《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

也就是說,孟子的原話里,並不是大眾所謬傳的——不生孩子就是不孝。而是認為最不孝的,是對長輩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孟子原話中並沒有說其它的兩種不孝是什麼。

G. 孝敬老人的詩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16、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17、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1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19、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諺語)
20、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21、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22、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23、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2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2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26、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27、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28、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2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30、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3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32、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33、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
3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35、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H. 關於孝敬父母的詩句

1、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2、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3、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4、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5、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6、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8、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9、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0、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韓愈

11、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12、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3、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14、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韓愈

1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6、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17、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8、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9、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1、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閱讀全文

與關於孝敬長輩的古詩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看免疫陰性陽性什麼意思 瀏覽:264
葫蘆島養老保險高線退費 瀏覽:231
子女孝順父母民法典是怎麼規定的 瀏覽:189
葫蘆島養生糖哪裡有賣 瀏覽:493
體檢時吃飯了怎麼辦 瀏覽:679
生孩子疼表示孩子孝順 瀏覽:139
公司人員到了退休年齡怎麼辦 瀏覽:808
慶陽老年大學在哪裡 瀏覽:565
溫馨重陽節主題手抄報 瀏覽:200
高一男生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193
老年大學優秀學員的評比方法 瀏覽:926
老人頭疼欲裂怎麼辦 瀏覽:100
淄博市2016年個人補交養老保險 瀏覽:791
補交養老保險有收據嗎 瀏覽:932
重陽節社區登山活動 瀏覽:381
重陽節新會公交車照常嗎 瀏覽:659
京東方有退休工資嗎 瀏覽:998
入職體檢尿液多久能測出來 瀏覽:962
成都70歲老人購房入戶 瀏覽:589
老人如何坐搖椅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