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神話故事
有:女媧造人、誇父逐日、嫦娥奔月、精衛填海、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等。
1、女媧造人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古老相傳的大母神。
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並構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慈祥地創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顧生靈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2、誇父逐日
傳說誇父是峨嵋山上一個誇父族的首領,他身材魁梧、力大無窮。為了弄清太陽在一年四季對農作物的影響,能夠讓人們合理利用陽光以及熟悉大自然的規律。
誇父拿一根桃木棍兒從東至西測量日影定四季,再從黃河和渭河的漲水痕跡上標出最高洪水的水位,這樣可以對農作物提供耕種參考。
至於為什麼拿桃木棍兒,那可能是古代人迷信,為了避邪。說起來,誇父應是中國農業科學家的鼻祖。他從東至西到達靈寶市西部,後來壽終於此。
3、嫦娥奔月
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後羿的兩粒不死之葯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據現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
有關恆娥的神話傳說,見於商代至戰國時的典籍《歸藏》,其中對照卦象解釋可能為夫妻,東漢高誘註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後羿之妻。後羿的妻子恆娥,因漢代人避當時皇帝劉恆的諱,之後名字改為嫦娥(一作常娥)。
4、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基於不同的研究視角,人們把「精衛填海」神話歸於不同的神話類型。顯然「精衛填海」神話屬於典型的變形神話,且屬於變形神話中的「死後托生」神話,即將靈魂託付給現實存在的一種物質。
不僅如此『精衛填海」還屬於復仇神話,女娃生前與大海無冤無仇,但是卻不慎溺水身亡,如此與大海結下仇恨,化身為鳥終身進行填海的復仇事業。
5、女媧補天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摶土造人,並化生萬物,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媧補天的故事和女媧造人的故事一樣,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盪了。後人將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為由,銜接女媧熔五彩石以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
在中國民族所有的古代神話傳說人物中,有些都是有其原型人物的,都是遠古時期為人類做過特別重大貢獻的部落群體和首領。後人為了紀念她們的功績,而將其神話。
2. 教導子女的正面教材,是慈禧寫的哪句經典的句子
前言:不管熟悉不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清末時期的慈禧老佛爺,想到她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禍國殃民,只會貪圖享樂斷送了中華大好江山的人,名聲簡直臭到家了。
3. 為什麼一些父母不管兒女過的好不好,給錢就是理所當然的要起呢
現在我們絕大多數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從小就成為了家庭關注的中心,從小就被家長賦與了很高的希望。而我們這一代家長大多是從多子女的時代過來的,都有意無意地延續著從多子女時代帶來的教育理念。這些教育理念對今天的孩子是否還有效,究竟該如何教育現在這個時代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存在著疑惑。今天在這里我和大家一起一下當今時代孩子的特點,討論究竟該如何教育我們這個時代的孩子,應該如何給孩子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首先我先問大家幾個問題:1、有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家長?2、有沒有覺得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去愛自己孩子的?3、有沒有對自己目前家庭教育的結果感到不滿意的?我們可以看出,當今時代的家長都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但多數家長卻並不會愛,對孩子的表現又往往不太滿意。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我就這個問題和大家一起做個。我們先來看一下當今社會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為什麼我要先提出這個問題?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是種教育產品,而這個產品遲早要進入社會接受檢驗,我們這一代家長都已經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來自社會競爭的壓力了。競爭是殘酷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如果我們不首先了解社會需求,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快就會被社會所淘汰。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主要有幾個方面:1、良好的心態和心理素質。一個具有良好心態和心理素質的人,才有能力面對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不被壓垮。2、強烈的終身學習慾望和較強的學習能力。人類近五十年的發展成果,比此前一千年成果的總和還要多得多,這就要求每個現代人都要會學習、肯學習,否則很快就會落伍。3、敏捷高效的思維和決策能力。現代社會需要能夠敏捷高效思考,迅速有效做出決策的人,不會思考,沒有決策能力的人,在快節奏的社會中成功的可能將大大降低。4、豐富的想像力。有人說過,「沒有想像,就沒有我們人類世界」。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和人類具有的豐富想像力是分不開的。在未來社會,一個沒有想像力的人,將永遠是打工者。5、團隊合作能力。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已經結束,團隊合作時代已經來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代社會僅憑一個人的力量將寸步難行。小到手錶生產,大到,沒有合作將沒有發展。除此以外,現代社會的人才還要具有:6、自信心和毅力7、自理能力和自立能力8、人際交往能力作為家長,我們還應時時留意到社會的發展趨勢。今年高考後就傳出了一個令人感到震驚的消息:中國香港大學拒收了11名內地高考狀元,11名內地高考狀元因為面試不過關被拒之門外。一時激起紛紛議論,網上相關的評論創下了教育類評論的紀錄。這件事也使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內地大學也會傳出類似的消息。作為家長,我們都應該清醒地看到這種變化,否則您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孩子,可能在培養時就已經被淘汰了。今天我們進行的是一場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講座,但在講這種成功的教育理念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講一下失敗的教育經驗,也就是說,為什麼很多家長的教育會失敗。為什麼要這樣呢?獨生子女的時代,「一個教育不好,全軍覆沒」。家長們不斷嘗試著各種教育理念,各種教育方法,但往往是,看到別人教育成功的例子越多,就越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好象所有的教育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都無效。有沒有這種感覺的家長呢?我們做一個現場調查,有這種感覺的家長我們舉一下手好嗎?不少家長在試完了各種方法之後,最後選擇了放棄,結果就從「望子成龍」變成了「防子成蟲」。為什麼會這樣呢?很多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只顧去研究別人是如何教育成功的,卻從來沒意識到,當我們採用了成功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時,又犯了失敗教育的錯誤時,教育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因此,在和大家分享成功的教育理念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失敗的教育原因。失敗家庭教育的家長往往容易犯這些錯誤:1、過高的期望獨生子女時代是「一個教育不好,全軍覆沒」,孩子從小被賦與了高期望值。在高期望值的意識下,家長不斷給孩子制定出高標准、嚴要求的標尺。孩子考了第一,不許再考第二,考了全班第一,還要考全校第一,有的家長甚至把一句語當成了對孩子的要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第一」、「更好」的要求中,標尺始終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孩子們如同在黑暗中行走,總也看不到光明,總也無法滿足父母的要求,於是最後自我放棄。2、過度的溺愛有些家長從小對孩子過度溺愛,對孩子的物質要求一味滿足,「只要你學習好,要什麼都行」。還有的家長,自己小時候吃的苦太多,有種補償心理,於是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的孩子孩子往往不明白父母為他們的辛勤付出,認為父母滿足他們的願望是理所當然的,結果孩子變得不懂得關心人。3、過度的保護現在都一個孩子,很多父母怕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傷害、吃虧,於是本能地對孩子進行保護。兩個孩子打架鬧著玩,孩子沒有隔夜仇,家長卻成仇;學校要組織孩子春遊,家長們怕出事鬧到學校,老師為難,孩子生怨;孩子打了別人,家長一聲訓斥,「就知道給我添亂,回家學習去!」孩子沒事了,家長是又賠理又道歉又包賠費。孩子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要遠比從正確中學到的牢固得多,很多家長卻在用自己寬大的肩膀替孩子擋住本應孩子去承擔的問題,培養出了自理能力差,交際能力差的無能孩子。4、過多的干涉「為你好」是我們家長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打人是不對的,但爸爸媽媽打你是為了你好。」於是打罵訓斥成了家常便飯,潛意識中孩子還應該感恩父母。「不讓你和***玩是為了你好。」孩子自己選擇朋友的權力被剝奪了。「讓你考這個學校是為你好。」家長代替孩子做決定,孩子成了家長決定的執行者。當愛心被用錯地方的時候,可能會成為人世間最歷害的武器,孩子們在家長「為你好」的口聲中,淪為了心靈的乞討者:給點時間吧,我想出去玩會,給點錢吧,我想點東西,給點吧,我想出去走走……當孩子的心靈變成乞討者時,他們的身心健康能夠正常發育嗎?5、過多的指責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當前中國家庭教育現狀的話,我覺得這樣一個詞比較貼切:挑錯教育。孩子總是有優點也有缺點,可家長們通常都是瞪大眼睛盯著孩子的缺點,不管專家們怎樣提醒他們「多看孩子的優點」、「要以表揚為主」、「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就是改變不了許多家長愛批評孩子的習慣。對多數孩子來說,挨批評是家常便飯,受表揚則是偶爾會餐。重要原因就是家長們有種教育理念:所謂好孩子,就是去掉了缺點的孩子。孩子的任務是改錯,大人的任務是挑錯。最好的孩子是沒有錯誤的孩子,最好的家長就應該是「挑錯專家」。結果,家長只給孩子指出錯,卻沒給出解決方法,孩子感到無從下手,還是一團糟。6、過強的虛榮心中國家長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中國的家長更愛自己的面子,說白了,就是虛榮心在做怪。很多家長,把孩子當成炫耀的對象,孩子成績好,沾沾自喜,孩子考得差,沒臉見人。為了讓孩子成績能靠前,保住自己的面子,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家長採用打罵訓斥的方法,開始還見效,後來發現越來越沒效果了,於是又另闢蹊徑,采物質法:「兒子,這回你考到前十名,我帶你去吃肯德基……」然而,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家長們發現,這種方法好象也不見效了。孩子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肯德基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慾望了,當孩子提出的要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孩子就會失去學習動力,成績驟降,甚至還和家長產生了對抗。7、從眾心理對孩子參加各種特長培訓班的問題,家長們的從眾心理顯得尤其突出。別的孩子參加這個那個的培訓班了,自己的孩子不參加,肯定就落後了。結果,要麼一廂情願,要麼貪多求全,嚴重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破壞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產生厭學心理。也正是由於這種思想,有些學校的老師為了配合減負,作業少留了,家長找到學校,為什麼給孩子留這么少作業,這不是不負責任嗎?搞得老師們也是左右為難,哭笑不得。從眾心理滿足的是家長的虛榮心,傷害的則是孩子的自尊心和童心。以犧牲孩子美好的童年來換取家長的面子,將來後悔的將不僅僅是家長。8、對教育的錯誤認識很多家長對教育本身就存在著錯誤認識。有的家長認為,教育就是灌輸知識。在這種認識之下,教育成了填鴨,培養出了一個個只會讀死書的書獃子。還有的家長認為,好學生的標准就是沒日沒夜地學習,睡覺就是偷懶。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學習成了煎熬,很多孩子甚至連睡眠都不足,嚴重影響了身體發育。在這些錯誤的理念下教育出來的孩子,他們早已失去了對學習興趣,一旦有機會不用再學習,就從此與學習拜拜。9、家長本身素質不高,又不願改變提高現在都在提倡終身學習,我們國家也提倡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然而,很多家長自己一提到學習就有種抵觸心理,總是給自己找借口。「現在工作收入還算可以,沒必要再去學了;自己年齡大了,對新知識和新技能沒必要去掌握了。」結果電腦、網路知識貧乏,又不願主動去學。這樣的家長在面對當今一代電視、網路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時,已經遠遠落伍了。孩子在談論電腦、網路時,家長們感覺是在聽天書,於是,孩子開始看不起家長了,被孩子看不起的家長,說話是沒有份量的,孩子不聽話理所當然。10、家長自身心理素質差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最需要得到家長的鼓勵,但有些家長,心理素質奇差,孩子還沒感覺怎麼樣,他們的心理防線卻已崩潰了。我的一個同事有個女孩子,孩子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很好,家長一直以此為榮,孩子中考時成績很不理想,只考上了普通高中。本來孩子這時最需要鼓勵,孩子的父親卻為此三天沒吃飯,母親更是因此得病,請了一個月假在家養病。孩子的內心充滿了負罪感,上了普通高中,為了讓父母高興起來,每天把自己埋在書本里,吃飯時都必須看著書。一個十六七歲的花季孩子,心靈已經被負罪感充斥,孩子的未來會怎麼樣呢?我相信家長朋友們都有自己的答案了。11、缺乏有效的溝通大家注意,我為什麼說「有效」兩字?很多時候家長們也在和孩子進行溝通,但往往沒有效果,因為他們是在做無效的溝通。為什麼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話,往往與家長的溝通方式有很大關系。這些話恐怕我們都聽到過:「你比誰誰差遠了!」「將來你掃廁所都沒人要!」「你記著,看我回去怎麼收拾你!」「不聽話,滾!」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播種笨種,結出傻瓜,誰之過?12、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大量事實表明,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所謂的差後背後必然有一個實施錯誤教育的家長——孩子越是處於逆境,越需要家長的幫助,可一些家長面對落後的孩子,把造成孩子落後的原因歸於「不用功,粗心,太笨」,實際上是在推卸責任。對孩子的教育有兩方面因素在起作用,一是內因,即家庭教育,一是外因,即學校和社會教育,很多家長只要求外界環境好,不惜血本一心把孩子送入好的學校,卻忽視了對孩子成長起至關重要作用的家庭教育上,結果大失所望。大量經驗教訓表明,如果誰能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地結合好,誰就會獲得教育的成功,如果誰忽視本身的家庭教育責任,對孩子採取「不管」的態度,就必定會失敗。以上是家庭教育中家長易犯的12種錯誤心,我希望我們每位真正對孩子負責的家長都應當對照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也犯過這些錯誤?如果您同時犯了五種以上的錯誤的話,我可以斷定,這時您採用再好的教育方法也得不到您想要的結果。知道了家庭教育中家長易犯的錯誤後,我想問一問諸位,我們已經找到問題的根源了,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希望孩子改變,我們必須首先做出改變。你們願意為了自己的孩子首先做出改變嗎?如果願意,請給自己點掌聲好嗎?(掌聲)謝謝!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克服這些問題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共同分享一種教育理念——賞識教育。我們發現,當代中國家庭教育中普遍缺失一種理念——賞識。正是賞識的缺失,造成了很多家庭教育的失敗。某個學校,老師在一次考試後留下了班裡成績最差的十個孩子,同時喊來了這些孩子的父母。這位老師當著家長的面把十個孩子變本加厲地數落了一通,眼看著家長們的臉由白變紅,由紅變紫,最後都沖向自己的孩子噼哩叭啦一頓暴打。老師大概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在這場混戰中,有一位母親非常反常,他的兒子考了全班倒數第一,倒數第一的孩子誰看得起啊?照理說他這頓打是跑不了的了,而他的母親卻一反常態,站在孩子的面前,雙手扶著孩子的肩膀,無限深情地對兒子說:「孩子,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媽媽都會眼含熱淚地擁抱你,親吻你,為你而自豪。」在場的其他家長都覺得奇怪,為什麼你不打自己的孩子呢?他們認為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他們盡到了責任。這位母親說:「你們任何人都可以看不起我的兒子,但做為母親,我沒有理由不為兒子自豪,我相信他是最好的孩子,讓我打兒子,永遠辦不到。」十年後,這個孩子考上了一所一流大學,而其他那幾名學生都非常平庸。到底什麼是賞識?很多家長剛一接觸到賞識認為很容易,不就是誇孩子嗎?賞識是不是單純地誇孩子呢?諸位可以回家試一試,回去後你們就開始誇孩子,一個月後如果你還能誇得出來,面不改色心不跳,請主動與我們。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如果諸位回去後就開始誇孩子,不但得不到你們想要的結果,往往還會鬧出笑話。有位母親剛聽完一場賞識教育報告會,明白了要誇孩子,回到家後看到孩子在家寫作業,興奮地連鞋都沒脫,沖著屋裡就喊:「兒子,你今天表現地得真好!」兒子用怪異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媽媽,你今天是不是有病啊?」賞識是什麼?賞識就是即使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們的孩子,我們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為自己創造的生命這個萬物之靈感到自豪!賞識教育不是簡單的表揚加鼓勵,賞識是看得起,夠朋友,士可殺不可辱。你可以把我殺掉,但不能侮辱我。准切地說,賞識教育關注的是孩子無形生命的成長,是種符合生命成長規律的教育。我們的祖先真的很有智慧,他們創造出的漢字就能說明很多問題。我們看「人」字怎麼寫?一撇一捺,對吧,再簡單不過了,這其中就有相當的寓意。他們很早就明白了生命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有形生命,一部分是無形生命,有形生命是人字的一撇,這一撇是出頭的,人的高矮胖瘦我們一眼就能看得出,而這一捺則不出頭,是人的無形生命,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這一撇一捺相互支撐,缺了哪一筆,人都會倒下來。現在家庭教育的誤區是,家長們過份注重孩子有形生命的成長,卻嚴重忽視了對孩子無形生命的關注。我們的孩子其實並不怕訓斥打罵,正相反,他們最怕被人看不起。每個人都希望能有幾個好朋友,大家想想,全班學習倒數第一的孩子,他最要好的朋友是誰?哪位朋友能說說看?正數第一?前十名?還是前二十名?我告訴大家吧,全班學習成績倒數第一的孩子,如果他有好朋友的話,必然是倒數第二!為什麼?因為只有他們之間才能夠互相看得起。孩子第一次考了倒數第一回家,家長兇巴巴地對孩子說:「你怎麼這么笨,考了倒數第一!」孩子往往很不服氣地說:「才一次倒數第一嘛!還有下次呢。」孩子一次沒考好,家長說:「你這次可退步了!」孩子馬上會說:「***考得還不如我呢!」多麼大無畏的心態!而家長聽到這些話第一反應往往是孩子學會了頂嘴,孩子沒有上進心,卻很少意識到,這是我們孩子渴望得到肯定的表現!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賞識!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頭瞌睡多。」人的心情好,一好百好,做起事情來更有動力,心情不好,一了百了,做什麼事情來都沒勁。心態決定一切!賞識教育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它是一種我們每位父母都曾經掌握的,都本能使用過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方法。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所有家長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的態度跟現在是不是不一樣?甚至於完全相反。所有家長在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時候,從內心最深處都是本能的、無條件的、百分之百的絕對相信孩子一個字——「行」!教孩子學說話時,四個字——承認差異。說話早,好孩子;說話遲,也是好孩子。說話遲的孩子不但沒有被打成「差生」,反而怪了,享受貴人待遇。中國有句俗話叫「貴人語遲」。有個孩子4歲才開口說話,孩子的爺爺奶奶逢人還炫耀,乾隆皇帝4歲才開口說話,我怎麼看我孫子怎麼像當皇帝的料。教孩子學走路時,也是四個字——允許失敗,有沒有家長教孩子學走路時不許失敗的?孩子剛學走路時不小心跌一跤,家長沖上去兩個耳光,「下次走路再跌跤,走著瞧!」神經有毛病是吧?跌十跤、一百跤、一千跤——站起來!學說話學走路的教育方法好在什麼地方呢?它是一種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符合了生命成長最基本規律的教育。賞識教育關注的是孩子的生命狀態。春天的時候,當我們看到一棵果樹枝繁葉茂,我們想到的是什麼?秋天是的果實累累。而如果我們看到的果樹是枯枝敗葉,我們想到的是什麼呢?秋天將會是一無所獲。花的生命狀態好了,必然會開出美麗的花朵,樹的生命狀態好了,必然枝繁葉茂,人的生命狀態好了,身心才會舒展,才會有成長的動力,有學習的動力,學習成績好也是必然的。賞識教育是種教育方法,更是種教育心態,賞識教育是關注孩子成長,關注孩子的心態的教育。有這樣四種人生,做為家長,您更願意讓孩子選擇哪種:痛苦的失敗者;痛苦的成功者;快樂的失敗者;快樂的成功者。賞識教育培養的是快樂的成功者。
4. 岳飛故事
岳飛不僅是個完美的人,而且被塑造了完美的形象,這點毋庸置疑。因為現實需要標榜完美,也需要傳播正能量,這樣人的思想才能升華,精神不至於空虛,社會才會積極進步。同時,沒有十全十美的岳飛,也用不著創造出十全十美這個詞兒了。
5. 為什麼說乾隆是大孝子
乾隆生母享盡孝子福都說紅顏薄命,其實也不盡然。作為雍正的侍妾、乾隆的母親,鈕鈷祿氏即便不是中國最有福氣的後妃,至少也能進前三。 關於乾隆的種種傳說,最離奇的莫過於他的身世,幾百年來,民間有不同的版本。不過,正史明確記載著他是雍正侍妾鈕鈷祿氏在「潛邸」時所生。鈕鈷祿氏到底是不是乾隆的生母,她是誰? 入雍親王府不爭寵 鈕鈷祿氏是四品官典儀凌柱的女兒。鈕鈷祿氏少年時被皇家選中,13歲那年,她被指配給了康煕的四皇子胤禛。進雍親王府時,她並沒有正式的側福晉名份,只被稱作「格格」。 「格格」原本是滿族人對女兒的一種稱呼,不過鈕鈷祿氏的「格格」只算是胤禛的姬妾之一。如果一定要類比的話,大約就相當於《紅樓夢》中賈璉的通房大丫頭平兒一類的地位,介於妾婢之間。 鈕鈷祿氏比胤禛小12歲,她進入雍王府時,胤禛早已有妻有妾。嫡妻烏喇那拉氏,是正白旗內大臣、一等公費揚古之女,其家族十分顯赫,令順治一門心思想當和尙的孝獻皇後董鄂氏就出自此間。胤禛在迎娶了烏喇那拉氏後,康煕又將選秀中的佼佼者李氏、年氏指給他為側福晉。 年氏之父為巡撫年遐齡,兄長年羹堯更在胤禛爭奪皇位繼承權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因此胤禛繼承帝位的當年,便將年氏封為貴妃。相比之下,李氏的家族沒有那麼興旺,李氏也只在雍正年間封了個齊妃。 這兩名側室都分別生下了三子一女——只是很不幸,李氏的三子中,弘盼、弘昀均夭折,弘時雖然成人卻又在雍正年間死得不明不白。而年氏的三個兒子連同一個女兒,都死於襁褓之中。 雍王府里有這樣高貴的妻和擅寵的妾,鈕鈷祿氏也就不太可能受重視,不過她似乎也很淡然。雍王府里的另一位「格格」耿氏也和她一樣,對爭寵不是那麼上心。因此她們都只生了一個兒子。 http://..com/question/99369069.html
6. 有沒有你看過十遍以上的電視劇
首先我認為影視行業發展至今,經典作品多如繁星且涵蓋中外各式題材。今天在這里就災難這個題材我給大家推薦幾部世界公認的災難類經典電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影視作品裡人類面對各種災難時的感人故事:
《後天》
本片取材於2004年印度洋海嘯時發生的一樁真實事件。影片主要講述了夫妻兩帶著三個兒子,一同前往泰國共渡聖誕佳節,不料就在聖誕節隔天,當這幸福的一家人在泳池旁享受著悠閑時光時,一股猛獸般的萬呎滔天巨浪竟迎面襲來。被眼前景象震懾住的瑪莉雅,一時反應不及,不幸慘遭巨浪襲卷;而盡管亨利及時抓住兩個兒子准備逃亡, 一切仍舊太遲,兇猛的大水最後仍沖散了他們。
一度被巨浪擊昏的瑪莉雅,醒來後發現自己正漂浮在海面,而原本圍繞在身旁的所有景物,都已被淹沒於水面下,她深信家人們皆已罹難的同時,竟發現自己的大兒子盧卡斯,竟然就漂浮在距離她僅有幾公尺遠的海面上。瑪麗雅頓時猶如被打了一劑強心針,俗話說為母則剛,瘦弱的她克服種種困難救自己的兒子一起離開!個人覺得是一部很好的電影詮釋了在遭難中一家人的團結友愛,特別是最後哥哥和弟弟們一起吶喊奔跑到擁抱在一起真的是很震撼,眼淚唰就下來了,他們在尋找家人過程中表現出的善良和對別人的幫助也是及其惹人深思的。
7. 乾隆王朝的演員表現如何
《乾隆王朝》是一部長達40集的由焦晃,蘇茂,陳銳,左小青,李心敏等有名的演員前輩出演的電版視劇。每個演員們權都用自己敬業的精神,表現出每個角色的特點。
由左小青老師出演的十格格,眼神靈動表現出她的精明活潑,美麗大方,聰明有才,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塑造出經典的,令人津津樂道的十格格形象。
每一位老師長輩對劇中人物形象地表現方式是不同的,他們的專業經驗是後輩所需學習與專研的,敬業樂群的他們,成就了《乾隆王朝》這一部電視劇。
8. 國寶檔案乾隆最孝順的是哪位皇太後
乾隆時期的太後是雍正帝的皇妃,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從四品典儀凌柱的女兒。在雍親王府邸為妾,號格格,為低階侍妾。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乾隆帝。生雍親王四子弘歷即後來的乾隆帝。生下乾隆後地位未獲提升,十餘年間皆號格格,也未生下其他皇子,看來並不受寵。
雍王登基為雍正帝,先封鈕祜祿氏為熹妃,進而晉為熹貴妃,居永壽宮。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逝世。其子弘歷登基,是為乾隆帝。母以子為貴,封生母為皇太後,徽號崇慶皇太後,移居慈寧宮。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崇慶皇太後逝世,年八十六,累上尊謚曰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
9. 13歲嫁給雍正,生下未來君王,為何乾隆還為她放下尊嚴跳舞
因為乾隆很孝順他的母親鈕祜祿氏,所以才會為她跳舞。清朝提倡以孝治國,乾隆對他的母親可以說是非常孝順,他後宮的事基本上只要鈕祜祿氏開口他都會答應。但是乾隆也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帝王,前朝的事是絕對不會讓他母親參與的。
康熙曾經說,鈕鈷祿氏是一個有福氣的人,他這句話果然沒有說錯。當雍正成為帝王時,她一入宮便成為了一宮之主熹妃。沒過多久,雍正去世,乾隆就登基了,她便成為了後宮最大的人太後。而且鈕祜祿氏不僅長壽,還有一個非常有能力並且孝順的兒子。乾隆去外面南巡也都會帶著鈕鈷祿氏。對於大多數女人來說,這就是幸福,並不是所以女人都像武則天和慈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