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親情的名言警句 古詩詞等
親戚
●朝庭還有三門子窮親呢
●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姑表親,代代親,兩姨親,路旁人
●親戚越走越親
●一表三千里,表到哪裡算哪裡
●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
●七大姑八大姨
●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
●三姑六婆
●親嫡派
●是親的割不掉,是假的安不牢
●是親三分向
●是一親,擔一心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一人有福,拖帶滿屋
●六親合一運
●家裡親戚少也是一樁幸事(米南德)
●甚至偉人也有窮親戚,這是一個令人傷感的事實(狄更斯)
●走親走親,不走不親
●血濃於水
●親人幫親人,無親來幫愁煞人(英國)
父母子女
●母親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創造者(歐洲)
●搖動搖籃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國)
●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伊拉克)
●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約·謝得)
●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賀拉斯)
●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兒行千里母擔憂
●河裡孩子岸上娘
●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哭一場
●娘想兒,長如江;兒想娘,扁擔長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
●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英國)
●寧死做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
●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猶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鹽好
●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英國)
●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英國)
●母愛最高尚(德國)
●母愛之愛,春天常在(法國)
●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親的生命之錨(縈福克勒斯)
●甜不過蜂蜜,親不過母女
●女是娘的羅裙帶
●娘掛閨女,記在心裡,閨女掛娘,急斷肝腸
●十朵菊花九朵黃,十個女兒九個像娘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國)
●要想贏得女兒的歡心,必須先從她母親著手(英國)
●母勤女懶(日本)
●喧騷之母,必養成懶惰的子女(拉丁美洲)
●母親的心靈是子女的課堂(比徹)
●父親是大自然規定的銀行家(歐洲)
●父親!對上帝,我們無法找到一個比這更神聖的稱呼了----(華茲華斯)
●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英國)
●讓自己的兒女們光宗耀祖是父親們的主要缺點(伯·羅索)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裡,父親是多麼嚴厲的法官啊!(忒壬斯)
●沒有幾個父親對子女是關心備至的,至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對金錢更加關心(切斯特菲爾德)
●沒有哪一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親,但是,我們大家都有某種推測或某種信任(米南德)
●在批評父輩狹隘的時候,我們切不可忘記他們的深沉----(福爾克斯)
●父親和兒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親愛的是兒子本人,兒子愛的則是對父親的回憶(歐洲)
●對做父親的人來說,失去父親不一定就是不幸;對做兒子的人來說,沒有兒子也不一定就是痛苦(切斯特菲爾德)
●一個父親能管好一百個兒子,而一百個兒子卻難管一個父親----(歐洲)
●每一代人總是反抗自己的父輩,卻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父親的名聲有時無助於兒子,卻反而會淹沒他:他們彼此站得太近,陰影扼殺了成長(本·瓊森)
●只要父親在世,你總是年輕
●父子無隔宿之仇
●雛鳳清於老鳳聲
●彎竹子生直筍子
●養兒強於父
●有其父必有其子
●爺娘惜兒女,好比長江水
●茄子花朵朵結果實,父母話句句是真話(日本)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父母的心在兒女,兒女的心在外頭
●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
●千枝連根,十指連心
●十個指頭個個痛
●手板是肉,手背是筋,兩面一樣疼
●手心手背都是肉
●我們為孩子的美麗和幸福感到極大的歡樂,這歡樂使我們的心靈博大到軀殼難以容納的程度(愛默生)
●子女是父母的至寶(英國)
●父母天地心,大小無厚薄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不記當初娘養我,但看今朝自養兒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父親健在的時候,不知有父親的可貴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蘇聯)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
●兒子娶妻後就是自己的兒子,可是女兒終身都是自己的女兒----(英國)
●你若想了解女兒,只要看她和什麼樣的人交往(英國)
●養女容易嫁女難(英國)
●一個男孩比十二個女孩增添的麻煩還多(英國)
●獨柴難燒,獨子難教
●一個豬娃不吃糠,兩上豬娃吃得香
●生的親,養不親
●皮里生的皮里熱,皮里不生冷似鐵
●兒要親生,田要冬耕
●十個叔叔抵不過一個老子,十件褂子抵不得一件襖子
●再甜的甘蔗不如糖,再親的嬸子不如娘
●狗養狗疼,貓養貓疼
●一畦蘿卜一畦菜,各人養的各人愛
●貓養的狗不親
●晚娘的拳頭,六月里的日頭
●誰身上的肉誰疼
●虎毒不食子
●龍生龍,鳳竹鳳,老鼠生兒會打洞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將門出虎子
●怎樣的模,印出怎樣的糕
●壞谷無好種
『貳』 關於孝禮勤智的詞語,詩詞,名言警句。
你想想,父母聖賢你都不恭敬,父母聖賢你都輕賤,還有哪一個眾生你不輕賤?你的貢高我慢大到無邊際了,鬼神看你這個狂妄就討厭。我們佛家對此有一句話:你要貴,你就不能輕賤他人。連基督教都說:那把自己升高的,必被降低。
『叄』 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詩詞,格言,警句有哪些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回情。——孟軻
3、母答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5、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9、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長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14、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5、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6、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7、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8、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肆』 關於感恩父母的名言警句詩詞
關於感恩父母的名言警句
1、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專;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屬母親的心意,便不能做為兒子。
2、父母是我們的精神支柱。父是天、母是地,天地風調雨順,萬物滋生。我們孝順父母,父母喜至心生,我們何憂?
3、孟子所列的五不孝中,有兩件是從政為官者所不應該有的,一件是貪財,另一件是縱欲。不少貪官正因為貪財、縱欲,違法犯罪,不僅使自己身敗名裂,而且使父母因此蒙受恥辱。他們身陷囹圄之時,每思及父母養育的恩德,就會痛哭流涕,悔不當初。
4、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5、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6、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7、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爾基
9、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10、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12、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狄更斯
13、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阿斯杜里亞斯
『伍』 關於尊敬父母的名言警句或古詩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陸』 哪裡有關於贊美父母的古詩詞或名言警句
父母者,人之本也。——西漢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 司馬遷 《史記》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美國牧師、演說家 比沏·H·W·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詩經》 《詩經·蓼莪》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詩經》 《詩經·蓼莪》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明末清初理學家、教育家 朱柏廬
父母常失,在不能已於媚子。——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君子雖在他鄉,不忘父母之國。——明代文學家、戲曲家 馮夢龍
父母威嚴而有慧,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學家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於》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清代學者 山陰金先生 《格言聯璧》
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古希臘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蘇格拉底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里仁》
勞動和人,人和勞動,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親。——前蘇聯教育家 蘇霍姆林斯基
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前蘇聯教育家,作家 馬卡連柯
父母是孩子們啟蒙教師,孩子是母親的一面鏡子。——李岫雲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清代學者 山陰金先生 《格言聯璧》
『柒』 關於孝的名言警句
孝心名言
1、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2、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曾子
3、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出自《大學》
4、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維吉爾
5、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6、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培根
7、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8、在幼童的心和口裡,母親就是上帝的代名詞。
9、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10、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西塞羅
11、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12、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3、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三聯轉載請保留
14、沒有能比那欣賞自己懷中所抱嬰兒母親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沒有比被眾多兒女們圍繞著的母親更感受被敬愛的人。——約翰·歌德
15、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孔丘《春秋》
16、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1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18、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康德
19、不論我現在是怎樣,或希望將來能怎樣,都虧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親。——亞伯拉罕·林肯
20、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21、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四言》
22、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
23、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孝經》
24、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25、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孔子
26、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莎士比亞
27、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拉法格
28、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30、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1、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32、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33、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林逋《省心錄》
34、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35、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36、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奧斯特洛夫斯基
37、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出自《動報親恩篇》
3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39、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40、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馬克·吐溫
41、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
42、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43、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馬雅可夫斯基
44、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45、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狄更斯
『捌』 有關孝,禮,勤,智的成語,詩詞,名言警句。謝了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雲惟佳信與義。
————
張九齡
禮尚往來,禮義廉恥,鑿壁借光,聞雞起舞,懸梁刺股,
『玖』 關於母愛的詩句名言名句
1、《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譯文: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
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慈烏啊慈烏!你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
3、《思母》宋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簫,銀河紅牆對我來說是那樣的遙遠。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為了誰在風露中佇立了整整一夜呢?纏綿的情思已盡如抽絲的蠶繭,宛轉的心已經像被剝的芭蕉。回想起她十五歲時在那月圓之夜的情景,可嘆我手中的這杯酒竟已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
4、《墨萱圖·其一》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譯文: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5、《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拾』 關於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古詩句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