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重陽節版面

關於重陽節版面

發布時間:2023-05-28 01:27:07

1. 怎樣畫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這節日的意義就是敬祖、敬老以及感恩,針對怎樣畫重陽節手抄報,下面有幾點小技巧帶給大家。

工具/材料

A3或A4紙,彩鉛、水彩筆、油畫棒等等適合的美術用品

特別提示

記得在手抄報末尾寫上對她們的祝福。

2. 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關於重陽節的文化很多,像重陽節時各地都有相關慶賀的風俗,還有文人墨客傳承下來的詩歌對聯等等,這些都是可以作為手抄報的資料的,本文(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版面設計圖)由整理,希望能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重陽節對聯賞析】

延壽;

登高。

相傳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飲菊花酒,可以使人長壽。據《西京雜記》載,漢初已有此風俗,若推溯其源,其來可能更久。至於重陽登高,據說始自東漢,為名術士費長房所傳的重陽袪祟法門。此聯並舉重陽節的這兩大習俗,簡介精煉而意蘊完足,自是佳對。拍逗派

黃花宴;

紅葉詩。

三三令節;

九九芳辰。

鳳嶺設賞;

龍山落冠。

愁聞風雨;

讌會湖山。

東籬開壽菊;

南陌獻嘉禾。

有人來送酒;

容我去題糕。

臨風烏帽落;

送酒白衣香。

上聯事關孟嘉,下聯事關王弘,前已言之。

【重陽節詩歌】

重陽日至峽道

【唐】張籍

襲賀無限青山行已盡,回看忽覺遠離家。

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重陽夜旅懷

【唐】鄭谷

強插黃花三兩枝,還圖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後,惆指做悵多於未醉時。

重陽

【唐】趙嘏

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

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

重陽日即事

【唐】趙嘏

病酒堅辭綺席春,菊花空伴水邊身。

由來舉止非閑雅,不是龍山落帽人。

我精心推薦

3. 2018九九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重陽節的燈謎大全

2018九九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重陽節的燈謎大全

1.歡度晚年(四字常言)

2.年邁仍要勤讀書(四字常言)

3.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二字稱謂)

4.九九重陽(二字詞)

5.重陽以後又相逢(字)

6.從幼養成節儉風(離合字)

7.絢麗中國五千年(津門如芹老字型大小)

8.老年夫妻白頭伴(杜甫詩句)

9.生命不息,戰斗不止(電影名)

九九復重陽(字)

12.日日知儉朴(節日)

13.空運桂花酒(酒類用語)

14.遼闊江天又重陽(香煙名)

15.把酒楓林重陽後(地名三野舉)

16.歲歲重陽唱票時(報刊用語)

17.睜開雙眼度重陽(古詩一句)

18.重陽邀客品香茶(四字常用語)

19.《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金庸小說人名二)

20.一盅佳釀高歌,諸多困境別提(電影歌詞一句)

21.旮旯. (探驪) 節日重陽 sensun中

22.九月的消費. 花卉一 菊花 sensun中

23.人生七十逢九九. 字一 樺 sensun中

24.西風昨夜過園林. 央視欄目一

25.鞍前平添溪畔菊. 央視主持人一 鞠萍 sensun中

26.寒來菊蕊當怒放. 三國人名二

27.耐寒唯有東籬菊. 聊目二

28.菊殘猶有傲霜枝. 江西地名一 余干頌橡碧 顰中

29.淵明辭官緣愛菊. 五唐一 迷花不事君 sensun中

30.部分精華薈萃包頭. 花卉一 菊花 sensun中

4. 九九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關於尊老敬老的禮俗

九九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關於尊老敬老的禮俗

尊老敬老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潮汕俗語尊老有老當,意思是說一個人只有尊敬老人,自己今後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老人。尊敬老人、贍養父母,形成了一種社會道德規范,與作為倫理觀念的孝俗,融化在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血液中。

老人組

老人組是流行於潮汕城鄉,為老年人的組織和活動場所。解放前,城鄉的.老人,文化低的多聚集於鄉里閑間社館,文化高的多聚集於書齋,進行娛樂、休息,安度晚年。解放後,間館、書齋自行消滅,於是老人們就自發組織老人組,遍及各鄉各里。老人組一般有固定的房舍,一般開辟於鄉村的祠堂里。經費有自籌或由村委員撥給。裡面有樂器、書報和茶具,供老人們隨心所用。老人組除作為老人們休閑娛樂場所外,還幫助村裡管理市場、調解民事糾紛、倡導和協助修橋築路造公廁、造林綠化、保護文物等公益事業及主持宗族祭祖宗親聯誼等工作。有些還辦理老人保險,規定成員每人每年交納一定費用,亡故時會給其家屬一筆規定的款項,以供貧苦之家辦理喪事之用。

老人節

廣東省於1990年決定每年重陽節為老人節(一個專敬老人、研究老人問題的節日),各地城鄉開始有一些集體的敬老活動。每一到老人節,潮汕各地工會及有關單位都會組織老人參加如爬山、旅遊的文化活動。有些地方還單獨確定老人節。例如潮陽兩英鎮鶴聯村自 1986年始,定每年農歷四月七日為老人節。屆時海外鄉親紛紛回家掃墓,向村裡老年人贈送禮品,與老年人敘舊。村政也在此日召集村中60歲以上的老人到村文化室,向他們贈送禮品,表揚老年人的功德,並與海外鄉親聯歡,開展文娛活動。平時,老人們也常到文化室中開展文娛活動。

父母會

父母會,又稱人壽會,是一種民間慈善組織,流行於潮汕各地。解放前城鄉各地閑館多設有此組織,參加者不分姓氏、貴賤,只要是居住在本地者都可參加。解放後,閑館消失,父母會多改設於農會小組、農業合作社、生產隊、居民辦事處等。父母會的規章制度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對參加者有以下幾條規定:每年要交納人壽費;會員有人去世,組織提供棺木一具;除新婚未滿月者外,餘18歲以上的男子有義務參加抬棺、挖壙等喪葬事宜;無依無靠的參加者去世,組織推選一人為其辦買水、報地頭等屬孝子做的禮俗。

食伙頭

食伙頭,是潮汕子女贍養父母的一種家庭倫理形式。父母養育兒女成家立業後,兒子輪流供養父母的伙食,叫 食伙頭或輪伙頭。輪值日期長短,由兄弟們自行商定,徵得父母同意。逢年過節或喜慶日子,兄弟各自請父母團聚。此俗在農村較為普遍,城鎮較為少見。現今有工資收入或其他生活來源的父母,多獨立生活,或與兒女中的一方共同生活,其他兒女各視自身經濟狀況出些錢幫助贍養父母,且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倡行,多子現象已較難見到,食伙頭之俗也就逐漸轉變或消失。

除上述活動外,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可見到處處都有充滿尊老風尚的言行舉止。如每當春節,為人子女者,總會送給父母壓歲錢,說些新正如意、健康長壽之類的祝福話;有些人每到星期天請父母輪流食團圓飯;有些人組織全家樂外出旅遊、度假,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趣;許多單位和個人都盡自己的能力趁節日慰問老人們;民俗中,喜宴要請老人坐首席,吃菜要敬老人吃第一口等。敬養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道德觀念的一個具體內容,也是社會和諧與穩定的一個具體舉措,具有長久凝聚力的民俗文化心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潮俗尊老與全民族尊老是一致的,讓我們大力倡導尊敬老人、贍養父母的美德,形成敬老尊老的好風尚。

5. 九九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資料大全

九九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資料大全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重陽節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每到重陽節正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不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陽節還代表著人們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

喜悅之情

重陽節更帶給人們無數的歡歌與喜悅。詩人孟浩然就在《過故人庄》中寫道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整篇文章輕快活潑,洋溢著農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寧靜和諧,給人們帶來了喜悅之情。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中,表現出作者在重陽節登高時的喜悅之情,並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賞美麗景色。

思親之情

重陽節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思親之情。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時不禁吟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種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在重陽節時思念親人,寫下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在兩篇作品中深切表達出詞人思念丈夫的真摯情感,令人惻然。

憂愁之情

重陽節也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悲傷之情。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雖然詩中表現出詩人的在重陽佳節的喜悅之情,但卻又透露著絲絲的憂傷,暗喻了詩人在官場受挫,壯志未酬的無奈唏噓。南唐後主李煜在成為亡國之君時又到重陽節,寫下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墮,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不禁讓人愁從中來。

無數詩人們在重陽佳節留下華彩樂章,激揚文字,這些名句伴隨著重陽節一起流傳下來,那些詩句有的歡快喜悅,有的纏綿悱惻,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淚下。我心想這不就是重陽節的最好寫照嗎?重陽為我們帶來了喜怒哀樂愁,為我們帶來了寶貴的文化遺產,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多彩。

注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快車教育重陽節知識專題 ,

6. 9月9日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100篇

【重陽節手抄報資料:先秦的火神死亡崇拜】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非常崇拜火和火神。先民把一顆亮度很強的恆星——心宿二星看作是火神的化身,稱其「大火」或「大辰」、「心」,並把它當作古代季節星宿的標志,通過觀察「大火」出沒的位置來確定季節轉換。由於其具有劃分季節的作用,傳說在四千多年前的顓頊時代,就設立了火正的官職專門負責觀測這顆恆星。

由於「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為「九月內火」,「內」是隱入的意思,「內火」指「大火」星隱入,意味著肅殺冬季的來臨。由於先民禦寒能力有限,加上冬季食物不足,許多人會在嚴寒中死去。火神的暫時「死亡」意味著妖惡橫行、意味著許多人即將死亡,所以古人稱之為「陽九之厄」。因此人們在九月舉辦各種儀式來祭奠火神祈求保佑。

我們今天無從知道當時祭奠儀式的具體情形,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儀式在先秦時期應該會很普遍。如今江南部分地區還有重陽祭灶的習俗,這應該是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習俗的流傳。先秦的這種火神死亡崇拜成為後來重陽節求「長生」、「消災避邪」等習俗的主要來源,因此有人把重陽節也稱作死亡節,把它和三月三(復活節)聯系在一起,相互之間存在著對應的關系,構成了一組特定的節日系統。所以東晉《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仕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而在巫術盛行的時代,人們習慣於創造一些帶有象徵性的習俗來達到避邪消厄的目的,其中最便於流傳的是佩俗和食俗。而這正是後世重陽節諸多食俗和佩俗的源頭。

7. 九月九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老人節食俗

九月九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老人節食俗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返慧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返滑、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漏世臘,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這幅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運用了方框以及其他形狀的圖片,分布均勻,非常好看,可以在出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時借鑒下。

注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快車教育重陽節知識專題 ,

8. 歡度重陽節敬老尊老黑板報版面設計

一、重陽節簡介: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今日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即老人節,也是我們班蘿卜小朋友的生日。作為一名高三學生,面對下午只有三節課的星期一,我開始策劃著下午該如何利用時間時,團支書林曉嶸同學揚起他招牌式笑臉說:「班委下午去敬老院拍照,這是最後一次嘍!」好吧!上天既已經安排了,那我只有服從的命了。

話說我們又是一行人出發,隊伍還是如當年那般壯觀,但其實,這真的是最後一次了。我們買了柿子和小蕃茄,而原本打算買的九層糕竟在這一天「供不應求」,便只好作罷。

邁進院子大門,發現異常冷清,之後我們才知道,大部分老人都出去了,餘下的熱情地招待我們。似乎是知道我們最後一次來了,我總覺得老人都特別配合,尤其有幾位老爺爺,老當益壯,居然幫著我們搬凳子出去拍照,我們驚呆了!我們都要雙手抬的木凳,他可以用一隻手提起來。出於我們青年志願者的身份,我們馬上去幫忙,同時,有一位行動不便的老爺爺拒絕我們的幫助,靠自己一步步挪出門外去拍照留念。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特地請出這里年紀最大的一位老奶奶進行了一次合影。記得在集體合影後,兩位老爺爺還開玩笑,像孩子般打鬧,這可逗樂了我們,氣氛更加融洽,卻免不了我們要走的事實。

回頭看我們走過的路,有過抱怨,有過歡樂,但其實,擁有一段美好的回憶,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比什麼都重要。人生,也是如此吧!我想我們不過是自己的志願者,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所以,不要吝嗇自己的一雙手,那不僅僅只是一個人的需要!

9. 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大全

重陽節的來歷: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重陽節手抄報古詩1

過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朋友准備好了豐盛飯菜,邀請我到他的農舍(家)做客。

翠綠的樹木環繞著小村,村子城牆外面青山連綿不絕。

打開窗子面對著谷場和菜園,我們舉杯歡飲,談論著今年莊稼的長勢。

等到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那一天,我還要再來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觀賞菊花。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閑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嚮往。

全文十分押韻。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朴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作者以親切省凈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朴親切。

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用語平談無奇,敘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重陽節手抄報古詩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更加思念起親戚。

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少了一個人。

詩詞賞析:

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衷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獨無親。

10. 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九月九日是什麼

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九月九日是什麼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孫念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這幅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內容編排合理,設計生動活潑,特別是圖片的滑顫製作非常細致,主題突出,非常值得借鑒。則讓困

注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快車教育重陽節知識專題 ,

閱讀全文

與關於重陽節版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懷孕怎麼躲過內職體檢 瀏覽:10
老年體協活動經費方案 瀏覽:745
上海法官退休年齡 瀏覽:83
164歲長壽老人 瀏覽:542
重陽節江西廟會 瀏覽:671
老年人微信名男 瀏覽:750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書法字 瀏覽:945
老人躺不平如何做ct 瀏覽:633
孝順父母的背景照 瀏覽:494
養老保險和醫療不一樣 瀏覽:514
北京康語軒孫河老年公寓電話 瀏覽:469
普通農村老人過世要花多少錢 瀏覽:9
端午節跟父母說什麼 瀏覽:183
老年人焦慮症的治療該如何進行 瀏覽:284
重陽節的人物及來歷 瀏覽:107
重慶長壽區元祖 瀏覽:526
長壽花水泡不生根怎麼辦 瀏覽:179
女兵體檢怎麼體檢 瀏覽:275
體檢表的職務怎麼填 瀏覽:128
退休了還扣社保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