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孝"的十條古詩詞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❷ 父母對我不好,我一點都不想孝順他們,這有錯么
看到這么多評論的,原來也不止自己生活在這樣的原生家庭里,我是00後,從小父母不帶,爺爺奶奶也不帶,丟在外婆家,被人欺負,看不起。後來他們回家來,天天吵架、打架 ,很怕他們,而且也是重男輕女 。後來我讀書了,記得很清楚一件事,自己不好梳頭,被她拿梳子打臉,自己哭著把頭發自己紮好了,她還說不打你,你還不會😭,到二年級就離異了,以前感覺沒什麼,受的很多苦就不說了,初中母親就來找我啊 開始覺得沒什麼 後面的是給我介紹男朋友都出來 什麼那個男生是坐車認識的 沒有男朋友 更可笑的沒受她的車費 她自己說她家有女兒 什麼什麼 本來就是他們的原因我都不敢怕感情 就算自己喜歡的男生追自己都不敢答應 在後面我都不敢再學校了 因為她經常來找我 搞的學校很多人都知道 別人看我的眼神都很怪異
我讀書都讀不下去了 選擇遠離去讀中專了 她還是去學校裡面找我 我命運就該這樣嗎 還有父親從來不管不顧 到處跑 到處玩 從來都是過好他自己 他都不想讓我讀書的意思 但是我還是苦苦掙扎的去讀中專了 我一直都想他們好 不管他們怎樣對我 我以後還是要好好孝敬他們 從小就感覺活著真的沒意思 可惜現在我不這么想了 我只想好好讀書 遠離這里 等以後他們老了 再來看看吧💔
❸ 關於孝敬父母的法律條約內容
一、《憲法》第四十九條
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二、《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一)虐待家庭成員,被虐待人要求處理的;
(二)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扶養人的。
四、《刑法》第二百六十條【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六十一條【遺棄罪】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背孝敬父母十條擴展閱讀:
案例:老人因疏於照料獨死家中四子女因遺棄罪獲刑
2016年3月份以來,業友誼老人一直身體不好,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四名子女因為種種事情都不太去照顧老人,一直照顧老人的是他的一位「花友」王先生。5月的一天,當王先生去業友誼老人家看望老人時,發現老人已經死亡了,去世時77歲。經法醫鑒定,業友誼老人系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2016年3月份老人曾去當地醫院看過病,但因子女很少去看望老人並不知道。王先生說:「自從3月份以來,業友誼老人的身體狀況很不好,有時候摔倒了自己都起不來,他的家人都不管他,因為我們是朋友,我就每天中午都去他家裡給他做飯吃。」
業友誼老人有4個子女,大女兒業學梅是繼子女,以老人也不需要她去贍養為由很少去看老人。三女兒業學竹因為和二哥業學民在分房子的事上有矛盾,曾被業學民威脅不能去看父親,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不再去照顧老人。
二兒子業學民因為要照顧生病的妻子在2016年正月初十後就沒有再去看望老人。小女兒業學娟偶爾去家裡照顧父親,但在老人去世前的十幾天都沒有去過老人家中。為了能讓子女們照顧業友誼老人,王先生曾經找過律師、電視台,當地村委也曾協調過,但最終也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淄博檢察機關以遺棄罪對4名子女提起公訴,最終法院以遺棄罪分別判處業學民、業學梅、業學竹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業學娟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❹ 十條誡命的第七條的相關知識
十誡之七:生命的祝福
1-4前四誡強調我們對神的關系和責任,後六誡強調對人的關系和責任。對人的第一個誡命,就帶有祝福,再次顯明神對人的愛。這條誡命教訓我們,兒女必須在主里凡事順從父母,並且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愛父母、尊敬父母、服侍父母。孝敬父母是人類生活最基本的准則,不論信主、還是不信主,都應該恪守這個准則。孝敬父母有很多方式,怎樣才是真正孝敬父母呢?真正孝敬父母的人,會把自己認為最珍貴的東西拿出來與父母分享,不僅僅是物質的分享,還包括自己的思想、信仰等,也要與父母分享。很多人認為給父母提供好的物質享受,弄些好吃的、好玩的,把父母哄開心了,或是常回家看看,就是孝敬父母。這是不信的人孝敬父母的方法,不信的人所追求的就是物質享受,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有神的人孝敬父母,就不僅僅是為父母提供好的生活條件,更要關心父母生命中的需要。我們的生命中什麼是最珍貴的呢?如果神在我們的心中是最珍貴的,我們就要與父母分享神的一切。如果把自己最珍貴的藏起來,不與父母分享,孝敬父母就是假的。用嘴唇尊敬他,心卻遠離他(賽29:13)。真正的孝敬父母,就是與父母分享神的一切,父母沒有信的,傳福音給父母;父母信的,要常與父母彼此交通、扶助,共走天路。所以,真正的孝敬父母,首先要使他們的生命得救,其次要存順服的心供養父母,使父母的心得安慰,使父母的身體得健康。這條誡命是帶有祝福的,如果做到這點,神在這條誡命中的祝福就會臨到你。這就告訴我們,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不僅使父母得福,也使自己得福。這條誡命不是單單為保護父母的權利,也是子女蒙福的途徑。不僅僅是兒女責任和義務,更是兒女的本分。俗語說:萬事孝為先。在中國傳統中,有二十四孝的故事(百里負米,賣身葬父等)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這些都說明一點,神通過各種途徑要求人孝敬父母。為什麼要孝敬父母呢?神給了我們五個原因:1、出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不僅指長壽,也指做的事終究會成功)。2、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申5:16),這個福不是一般的福分,是神給的福分,不僅滿足你的物質需要,更是滿足你的心靈需要。3、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是理所當然的(弗6:1),是兒女的本分,必須的。4、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西3:20)也是討神喜悅的方法。5、太7:12 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如果自己想要受兒女的孝敬,就要先孝敬父母。(虐待父親,兒子照著學的故事)通過這五個原因,神要達到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護神創造的次序。神禁止我們輕視或損害每個人所應得到的尊重和服事,促使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盡心盡責。孝敬父母表達的是一種家庭的關系,是家庭次序的表現。家庭是出於神的,當神創造宇宙萬有之後,同時也給宇宙設立了次序,太陽、月亮、星星的運行各有次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是按著神的次序運行。按著神的次序宇宙萬物就能和諧,破壞神的次序,就失去和諧。自然要按自然次序行事,破壞了自然的次序,就要受自然的懲罰,近些年的天災就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社會就要按社會的次序,破壞了社會的次序,社會就失去和諧。所有的次序都是通過家庭建立起來的,神造人之後,就為人設立了家庭,家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次序。人要在家庭中學習如何遵守神的次序,從亞當開始、挪亞、亞伯拉罕、大衛等,神一直都在這個不斷擴展的家庭中彰顯自己的作為,顯明自己的旨意。完全降服神的旨意,就會得到長子的名分,犯罪也會帶來被兒子追殺後果。神設立的次序是不可改變的,改變神的次序就意味著失去和諧。神要通過這條誡命,確立家庭中的次序,進而保護自己設立的一切次序。讓人從生下來開始,就在家庭中學習如何遵守神的次序,進入社會後,也能夠按著神的次序行事為人。所以,神在這條誡命中命定了兩件事:告訴兒女,父母當受尊重;告訴父母,一定要值得尊重。在家庭中,父母就是父母,兒子就是兒子,這點沒有辦法改變,是改變不了的。兒女就應該孝敬父母,沒有為什麼,因為父母已經承擔了養育、保護和供應兒女的責任。也許父母對兒女做過一些錯的事,兒女不能因此就不感激、不尊重他們。孝敬父母就是直接體現對父母的尊重,要利用一切機會、真心表達對父母的孝敬。不要像先知以賽亞說的:用嘴唇尊敬他,心卻遠離他(賽29:13)。同時,做父母的一定要值得尊敬。父母都想得到兒女的孝敬,兒女孝敬父母,父母的心就會得到安慰。但是今天有很多父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很多人不孝敬父母,亂了神設立的次序。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出在父母的身上,造成這樣的原因,常常是父母沒有按著次序盡到當盡的責任。所以,保羅說: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6:4)。保羅強調,父母要按著次序承擔起神給的責任,這樣才值得尊重。父母必須盡職盡責的按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好兒女,受到很好教養育的兒女怎麼會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呢?父母是兒女最佳的老師,兒女從懂事開始,就自然而然的接受著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每句話、一舉一動都會對兒女產生影響。所以,申6:5-7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神教訓我們,不僅我們自己要盡心、盡性、盡意的愛神,我們還要教育自己的兒女愛神,在家裡不論做什麼都要給兒女做榜樣。父母要保證自己的行事為人值得受尊重,兒女才能夠尊重父母。這充分體現了神次序的嚴肅性,任何人都要在神的次序中盡上自己的責任。保羅說: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林前14:40)。因為次序的問題很重要,家庭中有次序,家庭才能和睦;社會中有次序,社會才能和睦;在神面前有次序,我們才能蒙神的祝福。神的工作都是按著次序的,創造有次序,拯救有次序,刑罰也有次序。神把一切都放在自己的次序之下,並且通過父母與兒女的關系表現出來,讓所有的人對神的次序有深刻的認識。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這是神的命令,更是神的祝福。神通過保護次序給人類祝福,所以,一切都要按著次序行。次序其實就是規矩,俗話說:沒有規矩,就不能成方圓。不論什麼事,都是有規矩的。父母與兒女就是規矩的體現,孝敬父母就是規規矩矩行在神的次序中,按著神的次序行,神就喜悅,也就得到了神在次序中給我們看護、保守和應許的祝福。
❺ 岳飛故事
岳飛不僅是個完美的人,而且被塑造了完美的形象,這點毋庸置疑。因為現實需要標榜完美,也需要傳播正能量,這樣人的思想才能升華,精神不至於空虛,社會才會積極進步。同時,沒有十全十美的岳飛,也用不著創造出十全十美這個詞兒了。
❻ 急求10條尊師、愛國、孝敬父母等時事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尚書·泰誓》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回師而重傅,則法存。
禮,答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荀子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學記》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焉。
天地君親師。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作紅燭為後代點燃智慧之火, 化甘霖育桃李澆開理想之花。
民有尊師意, 黨開重教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