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陽節小孩能不能出門
重陽節一般是可以出去玩的,沒有什麼禁忌。登高是重陽節的一個傳統習俗,很多人在重陽節的時候都會外出登高爬山。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已有千餘年歷史,中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纖伍節」、「敬老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1)重陽節不能帶小孩去玩嗎擴展閱讀:
重陽節的習俗
1、重陽習俗之賞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的農俗現象,被稱為「曬秋」。如今,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每年九月九,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進入曬秋旺季,並會舉辦隆重的曬秋節。
2、重陽習俗之登高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缺首九月初九,正是天高氣爽之時,最適合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3、重陽習俗之吃重陽糕
在民間,重陽節有吃重陽糕的習俗。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伏豎數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4、重陽習俗之賞菊
農歷九月俗稱菊月,九月初九的沖重陽節,當然少不了賞菊的習俗。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古時重陽節,各地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5、節日重陽習俗之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漢代已見,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6、重陽習俗之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佩帶茱萸可以辟邪求吉。因此,茱萸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貳』 重陽節能不能出去玩呢
可以出行遊玩,這是登高望遠的日子,最好是登山。不過沒有法定假日。
『叄』 為什麼把重陽節叫做"老人節"要是小孩怎麼辦
為什麼把農歷九月九日叫做重陽節呢?《易經》曰:「以陽爻為九」,「九」被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日月並陽,兩陽相重,故名「重陽」。漢末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這就是重陽節的來歷。 傳說,東漢年間,有一道士,他能知道未來之事。有一次,這個道士預言:他的徒弟恆景,全家二九相重這一天會遭大難。但如果這一天佩戴茱萸,再帶著菊花酒躲到高山上去,就可以避開這場災難。恆景照師父的話做了。到了晚上,他們全家從躲避的高山上歸來,發現牛羊雞狗果真部死光了。從這時起就有九月初九登高避邪的風俗。每逢這一天,全家人登高,飲酒賞菊,還把茱萸和菊花採下戴在身上和頭上,以求平安長壽。這一傳說,多少有點迷信色彩,但在金秋送爽,風霜高潔的九九艷陽天,登高望遠,喝酒、賞菊、賦詩,不僅是一件賞心樂事,而且十分有益於健康。也許因為這個緣故,重陽節又定為「敬老節」。 把這一天定為「敬老節」,不僅合適,而且很有意義。因為老年,是人生的晚秋,而重陽節又是在秋果累累的最佳時節到來。人生的晚秋,是人們的黃金年齡段、事業豐收期。老年人經歷了風霜雨雪的人生里程的艱磨,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人生閱歷和知識。他們是人類中的寶貴財富。正如一位哲人所說:「一位飽經風霜的老年人的去世,等於一座圖書館的毀滅」。這雖然有點誇張,但一位閱歷、經驗和知識相當豐富、淵博的老年人的去世,確實是社會的一大損失。所以,尊老敬老,不僅是一種美德,還是一種社會責任。 人都是要老的,尊老敬老,說到低,是尊自己、敬自己。老是一種光榮,是人生的升華,是一種自然的流程,我們大可不必怕老。老年的歲月,是人生的第二個青春,這個青春,比第一個青春更加美好。因為第一個青春,是幼稚的青春。而第二個青春則是成熟的青春。晚唐詩人李商隱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情調有點悲哀。時下有人改為「夕陽無限好,妙在近黃昏」,只改了兩字,頓使詩意和情調大變,可謂妙哉! 老年人過得愉快、康健、長壽,是社會之福,是文明、進步社會的一種標志。虜待老人,對老人不尊不敬不孝,是畜性都不如的惡德,應當防止、杜絕。據《羊城晚報》今年7月17日報載,廣東有個叫曾思偉的人,因姦淫自己的母親並將其勒死,在今年7月14日被法院判處死刑。這名道德喪盡、死有餘辜的罪犯,說他是禽獸,是便宜了他,這是連禽獸都不如的人中敗類。禽獸之中的羊,尚且還有幼羊「下跪求乳」的美德,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怎能連低級動物都不如呢? 把重陽節定為敬老節,是有象徵意義的。重陽節又到了,在丹桂飄香,秋陽暖暖的佳節美好時光,我們祝賀老年人的節日,希望他們身心愉快、健康長壽、生活美好。同時,在重陽節到來的時候,我們應當把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孝老的美德進一步發揚光大起來! 參考資料:http://www.ydxw.com/showinfo.asp?id=12571。
『肆』 重陽節為什麼不能出門
在重陽節並沒有不能出門的說法。
登高是重陽節的一個傳統習俗,很多人在重陽節的時候都會外出登高爬山。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已有千餘年歷史,中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還可以適當的鍛煉身體。
有一種說法是登高其實是源於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在古代的時候,人民生活困難,大自然給許多人帶來了生活的希望,山中生長的各種植物、隱棲的飛禽走獸以及潺潺溪流,使山豎人類才得以生存繁衍。所以許多人都對大自然懷著一份敬畏之心。
菊花節:
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清拿菊花節,而菊答唯搭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
『伍』 重陽節登高的來歷簡介 重陽節老人兒童登高注意事項
段滾重陽節登高的來歷簡介
重陽之所以要登高,據魏文帝《與鍾繇書》說是:「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這是以重陽含有長久的意思,因此值得「享宴高會」的說法。
其他說法:
1、重陽日登高辟邪氣
古人偏要定在九月九日登高呢?這也有一種說法。因為重九是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古人為了避免接觸不正之氣,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氣。這種稅法不免牽強附會,然而,友敬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登高遠望,嘯詠騁懷,活動筋骨,所以,人們於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
2、桓景帶領鄉民登高避災
後漢時代有名的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將有災難,如果你帶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便能避禍消災了。」
桓景屆時果然照師傅所說,全家上山遊玩,等到傍晚回家一看,只見所有的雞,狗,牛,羊等家禽,家畜;全部死光。他這才明白,原來這些家禽家畜,作了他們全家大小了。
桓景避災之說,雖為神話,然而後世之人卻代代相傳,並視九月九為登高避災、飲酒聚會之期,久之乃漸漸成為我國的特殊風俗。
3、登高「辭青」說
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重陽節老人兒童登高注意事項
1、登山前應先檢查身體。秋季登山注意事項首要的一條就是,登山前最好是做個全面身體檢查,以免發生意外,而且爬山的強度不宜過大,不可一上來就加大運動量,要循序漸進。爬山前先做熱身,然後按照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速度不宜過快,以沒有不良反應、不明顯喘氣為度。結束後,要放鬆一下,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肌群能力。
2、預防突發常見疾病。人老身先老,難免有些小毛病,但這出遊的時候,忽略這些身體上的小毛病是很不明智的。在此強烈建議老年人出遊需帶上常備用葯。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除了帶日常服用的葯物外,還必須准備一些特殊的急救用葯。如果患心臟病,最好不要爬山。另外患有癲癇、眩暈症、高血壓、肺氣腫病的人,也不宜爬山。
3、秋季預防感冒很重要。一來是氣候變化無常,時常會遇到大風降溫天氣,二來是老年人體質虛弱出汗之後加之在山上風一吹就很容易感冒。感冒看似小病,但人在感冒期間身體免疫能力急劇下降,對於老年人講,很可能引起相關的並發症。老年人患感冒有危險嗎?那是當然的了。健康專家提醒您外出時要備足衣服,攜帶雨具,鞋襪大小合適,不宜坐陰冷潮濕的石地上,防止雨淋,登山下坡切勿迎風而立,避免受涼致病。在出遊時如遇雨受涼,到家後可用生薑、蔥頭加紅糖適量,用水煎熱服,以驅風散寒。睡前用熱水洗腳或中葯泡腳,睡時腳部應適度墊高。抬高雙腳有什麼好處呢?能夠很好地促進足部血液循環,盡快消除疲勞,還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4、預防摔傷,滑倒。兒女在身邊時要加強管護,如果兒女不在身邊,老年人最好攜帶手杖。這樣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摔傷,保證您的安全。因此,建議您出遊時莫忘攜帶手杖。手杖是老年人的「第三條腿」,能夠在極大的程度上為您把出遊時滑倒的幾率降到最低。
5、防止意外。出遊時,老人應盡量避免走陡峭的小道,不要獨自攀登山林石壁,以免發生意外。旅遊小常識提醒您,行動時應時時處處謹慎小心,坐車、乘船、登山均需精心安排,最好有人照料、隨行。
6、預防過敏症狀。重陽到來,登高賞菊是自古就有的良好的運動習慣。專家提醒有過敏史的老年人,要盡量迴避有花之處,也可事先口服朴爾敏等抗過敏葯,以防花粉過敏。
7、預防舊病復發。異地出遊時,不只是老年人,年輕人也很容易發生過敏性疾病和「水土不服」症等,應重視預防。疾病醫療專家提醒那些平時需要用葯治療者,不可擅自停用,否則,可導致舊病復發,病情加重或惡化。
8、注意防寒保暖。秋高氣爽,出門登高遊玩好不愜意,但如今秋天氣候多變,反復無常,更是一層秋雨一層涼,很容易引起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因此,健握告余康小常識提醒您應備足備齊衣物、用品等,以防不測。
9、注意飲食衛生。出遊時,老年人因會消耗一定體力,要適當增加營養。但對各地的美味佳餚、風味小吃等,健康飲食專家建議您應以品嘗為主,一次不宜吃得過多,更不能暴飲暴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切記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生冷食物,防止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等腸道傳染病經口而入。
10、防暈動症。暈車、暈船、暈機是最常見的暈動症,空腹、過飽、疲勞及睡眠不足都是常見的誘因,要注意避免。輕微的暈動症,閉目休息或卧床後即可消除。反應較明顯時,醫生建議您在旅行前半小時口服暈海寧、眩暈停或地西洋。如果發生暈動症,而又無葯物治療時,可針刺或按摩內關穴、足三里穴。
11、不要過度疲勞。美好的春景、秀麗的山河,常使人流連忘返,馬不停蹄地連續觀賞。這樣,極易出現過度疲勞。如果出現乏力、多汗、頭暈、眼花、心悸等症狀時,應盡早休息,不可勉強堅持,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更應加強自我監護。
12、要注意多喝白開水。一方面稀釋血液,同時可以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程度。在爬山時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可盡快恢復體力。
『陸』 重陽節登高這個活動除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遊玩的時間,還有一個說法,是什麼說
重陽節登高這個活耐友動除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遊玩的時間,還有一個說法是登高辟邪去災。
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彌漫。為避免接悉瞎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遠望。
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睜畝空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柒』 重陽節這一天孩子們可以做些什麼關於節日的活動
重陽節這一天孩子們可以做些什麼關於節日的活動?重陽節也叫作老人節,所以這正是幼兒園能做出點什麼的日子,因為老人最喜歡的就是小孩子們。
重陽節除了登山還有在重陽節那天去拜祭祖先緬懷先人的習俗。
九月九重陽節還是一個敬老的日子,我們當地的好多農村,今天都會組織老人去玩,或者聚餐還有其他的娛樂節目,讓老人們有快樂的一天。這就是我們當地重陽節的活動。
『捌』 重陽節可以帶寶寶去爬山嗎 重陽節以帶寶寶爬山要注意
重陽節可以帶寶寶去爬山。但是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備工作。
重陽節又叫登高專節,登高是重陽節的重要風俗。重屬陽節帶寶寶爬山,既能讓孩子體會和感受重陽習俗,還能鍛煉毅力、開闊視野,好處多多。但孩子和大人不一樣,帶孩子爬山有許多問題都需要注意。
1、畢竟寶寶還小,爬山是體力活,帶寶寶爬山還要分散精力照顧寶寶,更要考慮寶寶的體力問題。
2、所以,家長應該做好相應的准備工作,不僅要讓寶寶做好體力的准備,家長自己也要在寶寶爬不動的時候,有強健的體魄幫助寶寶爬山。
『玖』 重陽節孩子可以做什麼
重陽節孩子可以曬秋、放紙鳶、登高、吃重陽糕、賞菊。
1、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2、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風箏)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3、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4、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5、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