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父母往往最疼的孩子卻是最不孝順的呢
第一,小的時候受到父母的疼愛越多,這樣的孩子就會覺得從小得到的疼愛是理所應當的,他理所應當的享受著別人對他的付出,他覺得誰對他好都是正常的,所以他不會懷著感恩的心對待這個世界,對待身邊的人,甚至是對待對你好的人,尤其是父母。因為沒有感恩的人,所以自然他不懂得付出,他也不會在父母需要他的時候,他心甘情願的付出,更不會主動的付出。
第二,而不被父母重視的孩子,在他的心理上,可能從小就是一直想要被父母重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就要一直努力的表現自己,只有將自己表現的更加的出眾,才能讓父母注意到他,也才能讓父母更加的重視他,一直懷著這樣的心態生活,他自然就懂得付出,當父母對他好一點,重視一點時,他自然就更加的想著要好好的孝順父母。
其實不管是哪個孩子,作為父母,我們都應該用心的去疼愛,同樣是自己的孩子,我們就要以同樣的心態,同樣的愛心去對待孩子,作為子女,父母將我們養大,等到他們老了,需要我們照顧了,我們也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他們最後的照顧,愛需要傳承,讓我們將這份愛傳承下去!
② 父母盡心盡力為孩子,為何很多孩子長大後卻不孝順
因為父母盡心盡力以後會讓孩子養成自私的性格。
小時候,如果父母只是到處都在想著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很容易養成自私的性格。當他們喜歡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他們必須擁有。當他遇到問題時,他總是認為這是別人的錯,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到原因。沒有責任和義務,成年人甚至會出於各種原因不孝敬父母。當一個孩子非常自私時,他就會會變得自大,他不知道該如何為他人思考,更不用說與他人分享了。當他進入社會時,他將一無是處,因為其他人的資源將不會與他分享。
③ 為什麼父母偏愛的孩子往往不孝順
人這一輩子就是活在權利和義務的交織之中,不管是在社會生活還是家庭生活之中皆是如此。作為子女,幼時被父母撫養是我們的權利;而在我們成年以後,贍養年老的父母更是我們的義務。這就像是一種利益的交換,雖然這樣直接的說法可能會有很多人不願意接受,然而,不管你接受與否,這就是事實的真相。有一句老話,叫做「養兒防老」,其實也就是這么一個意思。然而,太多的人只願意享受自己的權利,而對於自己應盡的義務卻百般不願。不管是對於外人,還是對於家人,都是如此。並且很難讓人理解的是,那些享受權利越多的人,越是熱衷於逃避自己的義務。例如那些最受父母寵愛或者說是溺愛的孩子,在長大後往往成了最不孝順的那個。
按道理來說的話,權利和義務應該是平等的,可惜很多人並沒有養成這個意識。例如那些被驕縱慣了的孩子,他們的意識中總是會認為,父母對他們好,寵愛和溺愛他們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父母就是該對他們無私的付出,將自己的一切都給於他們。可是卻不知道,自己也該給予父母以回報,孝順自己的父母。他們太自我了,內心中只有自己,極其的自私自利。他們不會去愛任何人,不會為了任何人付出。這其實也是他們父母的錯誤,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太多的家長根本沒有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這是父母的失敗,更是教育的失敗。最後這些個失敗的父母更是成了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