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徒家庭不和睦經文講章
答:弗5:15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 弗5:16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弗5:17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弗5:18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盪,乃要被聖靈充滿。 弗5:19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贊美主。 弗5:20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上帝。 弗5:21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 弗5:22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 弗5:23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 弗5:24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 弗5:25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 弗5:26要用水借著道,把教會洗凈,成為聖潔, 弗5:27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 弗5:28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 弗5:29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 弗5:30因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有古卷在此有就是他的骨他的肉)。 弗5:31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弗5:32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 弗5:33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
弗6:1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弗6: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西3:17無論作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借著他感謝父神。 西3:18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這在主裡面是相宜的。 西3:19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她們。 西3:20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 西3:21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 西3:23無論作什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
② 基督教十誡是那十條
第一條.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第二條.誡:不可拜.偶彎亮閉.像。
第三條.誡: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
第鍵睜四條.誡:當守.安.息.日。
第五條.誡:當孝敬父母。
第六條.誡:不可.殺.人。
第七條.誡:不可.奸.淫。
第八條.誡:不可.偷埋裂.盜。
第九條.誡: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第十條.誡:不可起貪.心。
③ 《以弗所書》6章逐節解釋是什麼
如下:
被聖靈充滿的兒女都願意順從父母的權柄。兒女的基本責任是在主里聽從他們的父母。無論兒女是基督徒,或父母是基督徒,都沒有分別。父母與兒女的關系,是為全人類而設立的,而不是單為信徒而已。主的命令是在主里聽從。
首先意思是兒女要聽從,態度就如他們聽從主一樣:他們的聽從象對主的一樣。第二,只要是與神的旨意相合,他們也當凡事聽從。父母若吩咐他們犯罪,就不應期望他們惟命是從。這種的情況他們就要禮貌地推辭,溫純地接受後果,不作報復。但在所有其它的情況下,他們都必須聽從。
《以弗所書》是保羅於公元62至64年之間在羅馬監獄中所寫的書信,由推基古送去,與《歌羅西書》《腓利門書》在同一時期,被稱為「書信中之皇後」。
該書以教會為主題,主要講述了基督的奧秘、基督的身體、作基督的豐滿以及成為神的豐滿。
④ 基督教母親節講章節選:當孝敬父母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到來,世界各國、社會各界的人們在節日來臨之際,踴躍地宣揚母愛的偉大,呼籲為人子女的要孝敬體貼父母,以報答父母的深恩。那麼今天的傳統節日就為你帶來基督教會的母親節講章節選,聆聽「當孝敬父母」的告誡。
引言敬重母親、弘揚母愛的母親節,至今已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國際性節日。母親節是我們心中最難以忘卻的日子,這個節日是在提醒我們要時刻記住:感恩我們的母親。母親給予我們生命的體驗,我們感激;母親使我們茁壯成長,我們感激;母親給予我們的教育和開導,使我們獲取知識和力量,我們感激;
在我們的生命里,總會有困難和曲折,是母親給予我們槐畢關懷和幫助,我們更應感激。
一、聖經中的母親聖經記載女性不多,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每個人的成功都是與母親分不開的。1、摩西的母親約基別暗蘭娶了他父親的妹妹約基別為妻,她給他生了亞倫和摩西;暗蘭一生的歲數是一百三十七歲。(出6:20)暗蘭的妻,名叫約基別,是利未女子,生在埃及。她給暗蘭生了亞倫、摩西,並他們的姐姐米利暗。(民26:59)
2、路得的婆婆拿俄米(得1:16—18)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漏燃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拿俄米見路得定意要跟隨自己去,就不再勸她了。
3、撒母耳的母親哈拿(撒上1:26—28)婦人說:「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從前在你這里,站著祈求耶和華的那婦人,就是我。我祈求為要得這孩子,耶和華已將我所求的賜給我了。所以我將這孩子歸與耶和華,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於是在那裡敬拜耶和華。
3、西庇太的妻子,雅各約翰的母親(太20:20—21)那時,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同她兩個兒子上前來拜耶穌,求他一件事。耶穌說:「你要什麼呢?」她說:「願你叫我這兩個兒子在你國里,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二、母愛是世界上最大的愛有一個人,她永遠占據在你心最柔軟的地方,你願用自己的一生去愛她;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
耶穌用母愛描述神的愛(1)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賽49:15)(2)古時耶和華向以色列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31:3)(3)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太7:9—11)
三、當孝敬父母:十誡第五誡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20:1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6:鉛搜芹2—3)1、雖然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不求回報的,但兒女總應有愛的回報吧。2、我們要做一個順命的兒女,在言語上不要頂撞母親,順著她的心意。
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西3:20)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箴23:22)孝與敬是兩個層面:不但要孝還要尊重他,不要傷害她的自尊心。並不是為父母買許多好吃的就是孝順,乃是一個笑臉,一個安慰的話就知足了。願意在兒女家裡,喝水都是甜的,否則吃肉也不行。
懷著感恩回報母親的大愛「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我們或許有時會對一個生疏人的一點關懷念念不忘,卻對母親的大愛熟視無睹,嫌她嘮叨,或因一些小事就大發雷霆……然而,母親卻永遠在一旁默默地為我們祈禱,用實際行動支持我們。
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聆聽母親的嘮叨,誠懇面對母親的嚴厲,感悟母親陽光般的心靈世界……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孝順母親開始,學會做一個感恩的人吧!讓我們記住天下母親共同的節日。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⑤ 什麼樣的人才會蒙祝福。講章。作者:清心人
清心人在《講章》中認為,蒙祝福的人是那些心存善念,行為正直,勤奮努力,積極進取,樂於助人,慈悲善良,慷慨大方,能夠寬容他人,善良溫柔,有禮貌有禮儀,有責任心,有擔當精神,有自信心,有正義感,有責任感,有智慧,有勇氣,有愛心,有敬畏之心,有謙虛之心,有慈悲之心,有善良之心,有智慧之心,有寬容之心,有慷陵族慨之心,有責任心,有正直之心,有自信之心,有正義之心,有勇氣之心尺扒弊,有愛心之心,有敬畏之心,有謙虛之心,有慈悲之心,有善良之心,有智慧之心,有寬容之心,有慷慨之心,有責任心,有正直之心,有自信之心,有正義之心,有勇氣之心,有愛心之心,有敬畏之心,有謙虛之心,有慈悲之心,有善良之心,有智慧之心,有寬容之心,有慷慨之心,有責任心,有正直之心,有自信之心,有正義之心,有勇氣之心,有愛此游心之心,有敬畏之心,有謙虛之心,有慈悲之心,有善良之心,有智慧之心,有寬容之心,有慷慨之心,有責任心,有正直之心,有自信之心,有正義之心,有勇氣之心,有愛心之心,有敬畏之心,有謙虛之心,有慈悲之心,有善良之心,有智慧之心,有寬容之心,有慷
⑥ 基都徒如何對待祖先
1、堅持信仰,反對偶像。
我們所信的神是獨一的真神,是忌邪的神,十誡第一戒就告訴我們,除他以外別無真神,不可製造、跪拜偶像!什麼是偶像?任何人或物在人心中取代了神的地位,就是偶像。我們必須要堅持原則,堅決反對。神是活人的神,不是死人的神。上帝是賜福的源頭,而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十字架的救贖已經成就了神人之間的和好,我們可以借著這位中保直接來到神的面前。一些基督徒對祭祖是不是拜假神和拜偶的認識模糊不清,而存在誤區:(1)祭祖是對先輩的尊敬,是傳承孝道文化,不是將祖先當著神。但是,中國民間信仰一貫認為亡魂有超然的能力,能保佑後人,所以民間紛紛供奉先人的牌位、雕像,目的是「佑啟後人」,可見祭祖是地地道道地將祖先當了神靈!(2)祭祖是緬懷前輩業績,弘揚前輩的美德,不是拜假神和偶像。果真這樣,為什麼非得採取民間宗教儀式,向祖宗的牌位或雕像燒香、燒紙、下拜?為什麼不採取座談會(或紀念會)的方式呢?當年,乃幔錯誤地認為只能在以色列土地上敬拜耶和華,做了從以色列地背土回國築壇侍奉耶和華的蠢事。今天,許多基督徒對祭祖的本質認識不清,而陷於拜假神和偶像的罪中。
2、孝敬父母,反對假孝
十誡中惟一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就是孝敬父母。基督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盡心盡神。不愛看見的弟兄,怎能愛不見的上帝
?更何況是生我養我教導我的父母。基督徒的孝是父母長輩在世時養其身、悅其心,而不是死後祭拜!
有一位母親對自己信基督的兒子非常滿意,他信主後對老人的態度有很大改變。但有一點讓老人家很難過,就是基督徒在父母去世後,不燒紙不上供。一日老人正在午休,兒子買回她愛吃的羊肉湯放於床前,等老人醒來,湯涼肉冷。老人好不埋怨兒子為何不叫醒自己。兒子說:「我以為你聞到味自然會起來。」老人大罵,說自己睡著了,怎會知道。還沒罵完,頓時恍然大悟,和兒子一起受洗歸主。是啊,人入睡尚且無知無覺,何況死去。獻上貢品,生前不孝等老人不在了再大辦特辦,基督教外的這種做法,本來就是非常虛偽,人人皆知的沒有意義。我們基督徒需要在生活中,從小事作起,真正的孝敬老人。先人既不能接受飲食更不能接受跪拜。因此子女對父母的盡孝,最重要的是內心的實意,而非外表的虛情假意。至於藉此展示家道豐厚,炫耀一番就更是大逆不道。因次我們不但要在口頭上提倡孝敬父母,更要在行動上真正孝敬老人,榮耀主名。
基督教教導孝親最注重實際。當法利賽人將奉養父母之需要拿到聖殿奉獻時,耶穌斥責他們作虛假為善(太15:4-5)。主耶穌指出孝親第一,其他崇拜不能代替。耶穌講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比喻,是要刻劃父母的愛,要青年人記念親恩浩大,時刻圖報親恩。中國人講孝道,但習俗許多是虛假的。父母在世時不奉養,等到父母死了,就請尼姑和尚來超度,大擺吃齋筵席,廣宴親友,或做風水,希望父母的骸骨給他們福佑。再造神主牌,年節忌辰,給他們祭拜,以為這就是孝道。許多作兒女的,生前不給父母一隻雞,等到父母死了,卻宰了一頭牛;明知父母不能回來吃,只不過活人騙死鬼罷了。更糟的,父母屍骨未寒,為了爭取遺產,大打官司,兄弟殘殺,更是不孝之首。基督教是一個注重真理的宗教。既然人死了靈魂不能回來吃祭品,就不要作假事。這是基督教反對祭禮的大原因。行孝是要在父母有生之日,這是基督教所提倡的「生孝」;至於父母死了,要葬之以禮。要常常紀念父母在生的德行和訓誨,謹慎自己所作所?以光祖耀宗,不要辱沒父母之名,成全父母的心願。更重要的是,如父母尚未信主,要盡一切?兒女的愛心和本份,藉著禱告和好行?,帶領父母信主,以能享受永生的好福氣。信徒千萬不要陷入「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之凄景直落得後悔不已。
有些人認為,如果不拜祖先,就是不孝順父母、不孝敬祖先。我們千萬不要把拜祖先看為孝敬之道。我們不拜祖先,但我們是「要孝敬父母」的。有些人,他們的父母在生的時候,他們打罵父母;但當他們的父母死了後,他們也向父母的遺像躹躬,難道這些人是孝順父母嗎?這是騙人的!基督徒不要因為不拜祖先而以為是不孝順;未信的人也不要把拜祖先與孝道混為一談,更不要因為這一點就不敢信耶穌,以致誤了你的永遠。
3、紀念先人,方法得當
基督徒也有對前輩祖先的紀念方式,並不是忘本忘記歷史。在西方教堂後面往往會有墓地,人去世後也有他們表達紀念的方式,我們也可以紀念代替祭祀。
(1)紀念活動,學習先人。通過紀念活動懷念先祖與前輩,學習其優秀品德和經驗教訓,更好地事奉主,服侍教會,服務社會。
(2)掃墓緬懷,珍惜感恩。踏青掃墓,提倡孝敬先人,紀念前輩,用獻花代替貢品,燒香和燒紙。讓社會知道基督教的信徒也是中國人,教會也是中國人自己的,決不是數典忘祖,不是洋教。我們可以登高山,看看神所創造的偉大,更覺自己的微小,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好處的。我們也可以立墓碑:「雅各在她的墳上立了一統碑,就是拉結的墓碑,到今日還在。」(創35:20)。掃墓不一定擇日子,什麼時候掃墓都可以,並非只有清明。不應把水果放在墓前,不要以為死人是會吃水果的。放些鮮花也不是為給死者聞香味。千萬不要隨俗向死者叩頭,這是拜偶像。
(3)不要在家裡設放「靈位」。有人把「神主牌」存放在家中。「神主牌」,是指死去的父親變成了一位神,他有能力保佑他的兒孫。作為兒孫要每天用香燭供奉來報答祖先,把先人的遺像與酒菜或水果放在「靈位」上,又向遺像燒香。他們認為祖先的靈是在上面,所以叫「靈位」。其實祖先的靈魂早就到永遠享福或受苦的地方去了。這不是「靈位」,只是「牌位」。基督徒不要有「牌位」。我們可以把先人的遺像掛在牆上以留為紀念,但不當放在「牌位」上,更不當向遺像叩拜。
4、兩個誤區:
(1)「身拜心不拜」,表面上附和沒關系。但是我們應當清楚:一方面,外表的附和就是參與了拜假神的活動;另一方面,參予敬拜會使得信心軟弱的信徒,誤認為基督徒可以拜偶像,實屬絆倒別人。基督徒應當以但以理的三位朋友為榜樣,拒絕拜假神和偶像的祭祖活動!(但2:1—30、6:1—28)當然,如果實在有不可避免的原因,為表達我們對先輩的尊敬,基督徒可以以鞠躬代替下跪,以獻鮮花代替上香、燒紙。因為鞠躬、獻鮮花是一種禮節,不同於敬拜。
(2)不讓長輩(如父母親)傷心,滿足一下長輩的心願。基督徒能否參加祭祖呢?耶穌基督講:「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太
10:37)如果是為了傳福音,以便更廣泛地接觸親友,能否去到祭祖的人群中呢?回答是肯定的,但必須特別注意與世人分別為聖(不下跪、不拿香、不燒紙、不吃祭品),應為主作美好的見證(彼前
2:9)。我要提醒弟兄姊妹,要洗去基督徒「大逆不道」、
「不孝敬父母」的罪名,不是靠向世俗讓步,而是靠用真情去關愛父母和其他長輩,盡上做晚輩的本份!
基督徒重視生之孝而不重視死之祭。死之祭容易流於儀式和裝假,而生之孝則很符合古代賢人的主張,正如歐陽修所說:「祭之豐不如養之薄。」所以基督徒對祖先應表以尊敬和記念,卻不該敬拜和祭祀。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拜」既是向著最高的對象,當然我們就只能拜人類真正的源頭-獨一的神。宇宙中一切的倫常皆有其次序,我們向著各種人尚且維持正當的倫常關系(例如:對父母的愛、對朋友的愛等等),各有不同。更何況是對至高的神?記念祖先是對的,但方式有待商榷,祭拜絕不是正確的路。因為一方面,我們無法供拜所有的先祖,這豈非不孝?另一方面,我們的祖先尚且難逃一死,他們如何能保佑我們逃離那將要臨到我們的一切?歸結來說,惟有那無始無終的神才是我們獨一的父,惟有他配得我們一切的敬拜。
⑦ 基督教里的孝敬父母和中國的孝順有什麼區別
一.基督教里的孝敬父母,是按照神的意思來敬重、順從父母。
請看聖經中關於「孝敬父母」的經文:
出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弗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文意註解﹞
「孝敬父母,」『孝敬』原文意思只有『敬』而無『孝』;『孝』是聽從、順從父母,『敬』是尊敬父母。神注重尊敬,而不注重孝,因為尊里包括孝,而孝不一定有尊。我們要尊敬父母,因我們是出於父母,這也象徵我們是出於神。
「孝敬父母」的屬靈用意,乃是要人敬畏神;沒有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能在父神面前作個好兒女的。因為兒女是出於父母,父母是兒女的源頭,正如人是出於神,神是人的源頭一樣,故人若孝敬父母,必定討神喜悅,蒙神祝福。
二.中國的孝順,講人是主體,順服因沒有神,含有盲從的意思。
⑧ 基督講道怎樣教養兒女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箴言書22:6】做父母的不是單單供給孩子吃和喝,你要告訴他們一生當要走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成聖的、走向永生的道路。就不能像世人那樣:教孩子去偷竊、要總是高人一等、要以牙還牙、不能吃虧等等。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以弗所書6:1-2】要把神所帶應許的這條誡命告訴他們,好叫他們一生得福。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弗6:4】為人父母也不要總是惹兒女生氣。凡事上總要多鼓勵他們,不能像世上有些家長那樣孩子成績一考不好就一頓打和罵。這是很傷孩子心的,也會給他們帶來過分的壓力。但是孩子做了什麼壞事,打罵別人家的孩子、外出不歸家這些你就要責備教訓他們了。
應該還有很多很多,我就把我所知道的說一下。
⑨ 趙君影的獻身歸主
趙君影年青時熱愛運動,在杭州之江大學四年間,為大學籃球校隊隊員,曾任隊長,讀至四年級時,僅差三個月就大學畢業,卻肺病復發,被迫立時退學,回到蘇北養病。他在養病期間,由於得到一位女傳教士悉心的照顧,令早年喪母的他,也能有機會一嘗母愛的感受。
1931年,他參加了淮陰教會的佈道會,當時邀得大佈道家許志文牧師及上海伯特利佈道團主領聚會:許牧師並不用什麼高言大智去傳福音,他簡單直接地引用聖經,並且穿插著一些動人的故事,使與會者非常地感動,結果有不少人走到台前悔改信主。趙君影雖然心受感動,但不願當眾決志,但他卻被許牧師的「人人都是罪人,即使受了大學教育,仍是罪人,應該悔改」感動,結果他就一面禱告,一面哭泣地走到台前決志信主。
趙君影自覺無講道恩賜。一篇信息准備了兩星期,他用細筆削尖,在紙上將講詞寫得密密麻麻﹔但講道時,卻出了一身汗,眼鏡一片模糊,15分鍾就下台,由主席上去補足。
那時的宋尚節已很有名,趙牧師也一直在思考別人為何講道有能力﹔於是他開始研究賈玉銘的神道學、中英文系統神學、信義會的神學課本,讀慕迪(D.L. Moody)講章,他受託爾斯泰的有神論影響較深。
在患病期間,病床就是他的神學院。這期間大量的閱讀中英文屬靈書籍,加上個人豐富的聖經知識;結果漸漸蘊釀成他日後大學生工作中幾篇重要的講章:第一篇是《神觀——我為什麼相信有神?》,第二篇是《我的人生觀》,第三篇是《我的宇宙觀》,第四篇是《我的倫理觀》,這些信息帶領不少的學生信主。
在江蘇江陰教會學校教英文時,趙牧師帶領95%學生信主,所以他懷疑自己到底要講道,還是只要做教師,講聖經勸勉信徒,終生從事寫作就好。
後來神使他在第三期的肺病中得到奇妙的醫治,經過了一段短時間的教學生涯後,他便一生走上了這條全時間事奉的道路。 1933年,他聽了一場七天的培靈會,講道的張性初女士講聖潔生活,勸勉聽眾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棄絕卑賤的事,就必做上帝貴重的器皿。 於是趙牧師寫信給多人認罪。但有一件牽涉20元的事,他心裡一直過不去,三次走到郵筒又走回來,最後才將認罪的信投進去。
後來趙牧師在主日講道時,有多人流淚悔改,他第一次知道自己被破碎過後發出的能力。在大後方,上千上百的學生因聖靈工作信主,也是自此開始。而那位張性初女士,第二年便成了趙師母。 1935年,趙牧師決定奉獻做傳道人的消息傳出,有十幾個工作等著他,但他最後透過禱告,去了揚州,做沒有收入的工作。 大家都沒想到佈道家會這么窮苦,他父親不要一個討飯的兒子,氣得不理他。趙牧師在《我的宗教經驗》一書中曾有這樣的對話描述:
「基督教不是要孝敬父母嗎?你連父親的話都不聽。」 「我現在有一個更大的父親,要聽他的話。」 「我今天非把你殺掉不可。」
他的父親拿菜刀要砍他,被別人兩邊架住。趙牧師晚上不敢睡覺,用桌子抵住門,又朝屋外垂了繩子,以便逃跑。
那時,趙牧師初到揚州教會牧會,那是一個只有十幾位老太太和老先生的教會,他們過的是信心生活。曾有兩個半月沒人請他去講道,因而也就沒有收入。 後來有長老會的人請趙牧師去江蘇海州領聚會,但苦無旅費。禁食禱告幾天,最後上帝似乎要他去當掉結婚戒指﹔趙師母在另一房間禱告,她也說願意。 那時已經入夜,趙師母說﹕「男人當戒指,成何體統?」(她也不準姊妹叫先生去倒垃圾),趙牧師回答:「這么晚了,怎能讓你一個女人出去?」於是兩人決定一起去,走了一個半小時,沒有一家當鋪是開的。趙牧師要趙師母坐車回家,自己走回家。趙師母說﹕「這時候我怎能撇下你一個人坐車?」他們回家後,只能喂小孩一點糖水,因為沒有錢買奶粉。
第二天一早,趙牧師去當了戒指,一半留作家用,一半作路費去領聚會。在半路火車上,上帝的愛澆灌下來,牧師寫下了詩歌《主啊,我心愛你》,這首詩歌後來經由蘇佐揚牧師譜曲,流行中國各地教會,深獲大眾喜愛。
趙君影與佈道十字軍 美國西雅圖的一些愛主的商人,在Duncan McRoberts所倡導的中國本地福音佈道團(Chinese Native Evangelical Crusade)中參與,趙君影將這詞直譯為「佈道十字軍」,他們以經濟直接支持中國人自己做宣教的工作,這可以解決西方宣教士到中國宣教的很多困難,諸如語言上的障礙、生活上的適應及路費的支出;而當時的內地會與及其它的差會的工作方式,都是以外國宣教士去帶領教會,甚少起用中國信徒成為教會的領袖,這是大大不利於中國教會的自立及福音工作的擴展。 趙君影承擔了「佈道十字軍」的總幹事以後,卻受到很多的攻擊。一方面內地會的宣教士不能接受「華人自傳」這一嶄新的異象:另一方面很多人並不相信中國人有行政及管錢的能力。但趙君影從小就養成了堅強的毅力與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猶如在籃球場上的比賽,事事必拼搏到底:加上他能言善辯,並具有美好的靈性,因此能力排眾議,駁倒別人的批評;為日後的華人自傳與學生復興運動,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
趙君影牧師為了順利開展大學生的工作,已邀請了於力工牧師與他同工。於牧師在年少的時候已甚得趙牧師的賞識,他早已被邀與趙牧師一同參與傳福音的事奉;及至趙君影被邀開展佈道十字軍的工作,他便立時與於牧師分享:「為了建立(貴州)富水路的教會,經過這一段帶領教會的經歷,主乃是要我們接受進入另一個事奉,另外一個異象。一方面是解決我們(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是要進入一個新的事奉、新的託付,盼望你能和我們同工,你是我第一個透露這一新託付新異象的人。」結果年青的於力工牧師成了他以後工作的重要助手,並且協助他大力推動這個大學生的福音與復興運動,後來更一生展開不同的福音工作。 概況
1938年,趙牧師向全湖南的縣長證道,使得湖南教育廳廳長歸主,這是當時的大事。 抗戰時,大學校園敞開福音的門﹔1944年冬,趙牧師在重慶沙坪壩,向中央大學、重慶大學的聯合學校做三天佈道,每晚約兩千人參加,約兩百人決志。極短期間內,全國均有學生工作遍布。
1945年舉辦全國基督徒學生夏令會,後成立「全國基督徒大學生聯合會」,簡稱「學聯」。
第一屆全國基督徒學生夏令會在重慶南山中學舉行,共40多所大專院校,150多人參加。於力工牧師領詩,講員有趙牧師、江守道牧師等。奉獻全職者有16人,包括滕近輝牧師。
趙牧師常以「到底有沒有神﹖」作為第一天的佈道題目,深入分析,給人留下印象﹔第二天則講「基督徒的人生觀」,有時會有約八百學生參加,坐滿禮堂,窗邊門口都站了人。
另外的題目有「基督徒宇宙觀」、「基督徒社會倫理觀」,讓知識分子聽得過癮夠味。
詩班在於力工的手風琴伴奏下,唱出中英文詩歌。趙牧師講道鏗鏘有力,呼召時,不少決志者到台前留下名字、地址,再由當地牧者或宣教士做跟進。
趙牧師常向學生傳講聖潔生活的重要,會後總有許多人認罪。每早晨曙光初現時,學生們就一組一組出來,到校園中禱告。很顯然地,這群青年基督徒領受了上頭來的能力,勝過環境試探。 1945年7月,基督徒十字軍改組為中華傳道會。趙君影運用外國的捐款召開中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團契夏令會,地點在重慶南山的靈修學院。當時報名的有41間大學的團契代表共153人,由於抗戰時期的交通不便,由西北大學前來參加的滕近輝要花七天時間才到:由廣西而來的參加者更步行了43天的路程,由此可看出聖靈親自在作工,竟然感動人如此不辭勞苦地參加聚會。 當時主要的信息是由趙君影主講。賈玉銘牧師負責查經,何賡思負責專題,特約的講員有張治中、朱經農、張靜學、江守道、尹全先夫婦等政經界名人。第一晚的開幕禮由趙牧師主講,除證道外並闡明了大會的意義。當晚整個南山禮堂都坐滿了人,除了大學生與神學生外,另外也來了很多人,參加者約有600人之多。
據於力工牧師的回憶:「大會中我也領禱告,那種如火如荼的同聲開口禱告,有如山東大復興時的宋尚節,計志文奮興會中的禱告,認罪流淚的禱告。」滕近輝牧師是當時的與會者,他提到:「會上聖靈大大工作,我得到了復興,再一次將自己獻給主,一生事奉他。當時有十六位學生奉獻,其中有陳終道牧師。」其他帶職奉獻的人也很多,將整個聚會帶入到屬靈的高峰。復興之火其後不斷地燃燒起來,全時間奉獻及蒙召的學生很多,靈修院是他們受造就的地方,這些高質素的奉獻者,為日後的中國教會帶來了新的盼望與動力。於夏令會結束前夕,在七月十二日成立了「中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聯合會」的組織,趙君影牧師被選為總幹事。
隨著對日抗戰的勝利,大學生的福音工作得著很大的發展,據估計至1951年止,共帶領了近兩萬多的學生信主。這段時期「學聯」的全職幹事,一般都維持在三十多人的狀況,陸續參與的則約有四十多人,其中國人與洋人各半,洋人則以「內地會」的同工為主,包括孔保羅、賴恩融及任職副總幹事的艾得理。一九四六年一月「內地會」將艾得理牧師借給「學聯」,由於當時急需人手,他便由倫敦搭大型水上飛機,飛往重慶,家人則乘輛船來華,甫抵重慶便參加了一個冬令會的禱告會,當時「聚會人數極眾,會場充滿禱告、認罪、以神為樂的氣氛。學生們聚在一起,每個人自由開口,彼此代求。」可見當時學生靈性的火熱,這個冬令會後使華西各大學的基督徒團契人數與日俱增。 要了解這次大學生復興運動背後的神學理念,我們大可從趙君影的成長過程去分析。趙君影曾說過:「我在當時所作的學生工作,在教義上是與賈玉銘一條路線,工作上是與王明道相呼應的,在奮興的事工上是宋尚節式的,現在回想起來,抗戰期間大學生的復興工作在基層上的教義都是基要派的,也就是賈玉銘所教授的。」 於力工牧師曾評論到趙君影所領導的大學生復興運動,是以「加爾文信仰為重,用的卻是衛斯理·約翰派的方法……故要再重生再悔過,這也是說,人需要經過關頭經驗(Crisis Experience)才能成聖,才能完全不犯罪,過得聖生活,不致再從罪中墮落。」可見趙君影的神學觀念,簡單而言就是植根於加爾文主義,然而也強調約翰·衛斯理的成聖觀,因此在他的講道中經常要求會眾悔改認罪,追求成聖。
大學生復興運動的影響-邊疆佈道
當時不少的大學生信主及靈性得著復興,他們中間自然興起了邊疆宣教的工作,其中比較為人熟悉的就是《獻給無名的傳道者》的作者邊雲波先生,他從1948年開始在雲貴一帶參與宣教工作,但到1953年便離開。而很多真正的無名傳道者,卻是甘於寂寂無聞,甚至長埋白骨於邊疆荒蕪之地。當時參與宣教的主要力量是中華傳道會、西北靈工團及中華基督徒佈道會;例如西北靈工團的創辦人張谷泉曾帶領過百的信徒,包括一些齊魯大學的學生,從蘭州、武威等地輾轉定居於哈密,結成一個群體,開展佈道工作。 在國共斗爭時期,趙君影以為決志信主就是基督徒,誰知這想法太單純,許多共產黨員假冒基督徒,混進學聯。趙君影為了避免政治斗爭,堅持屬靈的工作,使親共的學生難以滲入團契,他相信靈性與事奉的火熱是不易長期偽裝的,有團契在新同工上任時,先來個三小時的禱告會。 有一次,在開全國大會時,因為請了宋美齡演講,有人不滿。晚上趙牧師拿手電筒巡視,看見一小組人在高談闊論,他們一見光,就低頭禱告起來。共產黨員的滲透已成事實。後來趙牧師說,若主再給他機會,他不會只重量不重質。
趙君影一生堅決反對共產黨,也發表許多文章﹔其中一篇《基督徒為什麼不能做共產黨》,被印成小冊,在美國銷售六、七萬冊,由英文《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轉載。這是華人第一篇登上Christianity Today的文章。他也是共產黨公開宣布要捉拿的人之一。 趙君影受人尊敬,是中國教會界的前輩,致力於學生歸主,培育許多忠於聖經的教會領袖。他所著書籍被許多遠東神學院與聖經學院采為教科書。他也開創許多事工,包括:國際學生團契、新加坡神學院、香港培靈學院。 1956年遷居美國後,趙君影成立基督教中華歸主協會(洛杉磯、柏克萊、聖荷西、海沃德、芝加哥、紐約均有教會),並多次到台灣舉辦「日月潭大專英語夏令營」﹔也曾以「知識的開端」為題,製作廣播節目六年。1985年,趙君影在晚年創辦中華歸主神學院(洛杉磯),最後以90歲高齡逝世。
⑩ 基督信仰孝敬父母,凡事亨通,凡事順利!啥意思
基督信仰孝敬父母就是指以基督徒的信仰觀念去尊重和愛護父母,遵守父母的教誨,給予父母必要的支持。凡事亨通,凡事順利意思是一切事情都能順利進行,沒有任何挫折和阻礙,一切都能夠順利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