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重陽節,分別是什麼時候含義是分別什麼
每年的公歷5月第2個周日是母親節。父親節是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感恩節日期是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
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父親節,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是由住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的布魯斯多德夫人倡導的,多德夫人的母親在生育第六個孩子時,因難產而死。
感恩節,西方傳統節日,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除了美國、加拿大,世界上還有埃及、希臘等國家有自己獨特的感恩節,但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卻與感恩節絕緣。也有學者倡議設立「中華感恩節」,以弘揚傳統文化。
重陽節,九九重陽敬老,除了必須回家,當然還有孝敬爸媽,在國家的大力推動,重陽節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㈡ 重陽節還叫什麼節日
重陽節還叫什麼節日
重陽節還叫什麼節日,我國的重陽節是中國流傳下來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最開始來源於古人對天象的崇拜,我國的重陽節還有其他不同的叫法。下面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重陽節還叫什麼節日。
重陽節還叫什麼節日
——老年節、重九節、登高節、祭祖節、雙九節、曬秋節、敬老節、
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近些年又被許多地方定為「老人節」、「敬老節」。我國古代以九為陽數,又是數中的最大者,九月九日兩陽相重,具有特殊的意義,所以被選為節日,名為重陽。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在給太傅鍾繇的信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民間認為,重陽節這天,人們都要出門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這樣可免除災害。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歷來眾說紛紜。據吳均《續齊諧記>稱,東漢年間,汝南有個叫桓景的人,拜道士費長房學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二九相逢的這一天,將有災難降臨你的家鄉汝南,要想消災避難,九月九日這一天你們全家人都要身背紅布袋,內裝茱萸,外出登高躲避。桓景依照師傅的話一一去辦,一家人在高山上過了一天,黃昏下山回到家裡一看,家中養的雞、狗、牛、羊全都暴死。桓景告訴師傅後,費長房說,這些家禽家畜代你的全家遭難了。從此,重陽登高避難的風俗就興起來了。
九九重陽節的節日禁忌事項
忌房事
「重九」是陽數之巔峰,過後則轉為陰數,在這個時間點,要禁忌一切冒失的行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男女交合必以時,才能達到陰陽調和。否則,陰陽不調,不利於後代的繁衍。
忌煮飯
過去傳說」重陽不蒸粑,老虎要咬媽「。重陽節是老人節,這天是過節,所以要讓老母親休息,不能因做飯而勞累。當時沒能把這個道理講清楚,就拿這個俗語來嚇唬人。
忌送菊花
因為菊花是祭花,送菊花不合適。
忌說節日快樂
重陽節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陽節里的祝福是「身體健康」或「全家平安」。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
它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那麼就來看一看,九九重陽節是什麼意思,九九重陽節是什麼生肖。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生肖
重陽之意源於《易經》,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向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的這首詩或許就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個例子。
民間曾流傳有一個謎面為「九九重陽節」,猜一生肖的謎語。有種說法是,九九重陽,九九歸一,一即是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一的鼠。九九歸一雖然指的是「周而復始」或「歸根到底」,但不是原地輪回,而是由起點到終點、由終點再到新的起點,這樣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螺旋式前進和發展的運動過程。
這則謎語,體現了人類對一切事物發展認識的辯證唯物論的哲學思想。佛語有雲:「九九歸一、終成正果」。在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終極的,古今人文建築都以之為「最」。要想「九九歸一、終成正果」,還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九九歸一即從來處來,往去出去,又回到本初狀態。其實,這種回復不是簡單的返回,而是一種升華,一種再造,一種涅盤,更是一個新的起點。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 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首先,重陽節是夕陽紅的象徵。重陽時節,秋高氣爽,五穀飄香,是收獲的季節,是成熟的季節。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象徵年節成熟,象徵夕陽紅。清代大詩人袁枚(1716—1797)在一首自勵養生詩中寫道:放棹西湖發浩歌,詩情畫意兩如何。莫愁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紅更多。
其次,「九九」與「久久」同音,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九九重陽是雙九重疊、日月並陽,人們認為這個日子很特殊,是一個特別值得慶賀的日子,應該特別對待。用它來象徵年高德劭、年德並應的老年人最為貼切恰當。菊花是秋天的寵兒,是重陽節的寵兒,相傳菊花也是長壽的象徵。宋代給它起了一個別致的雅號「延壽客」。
重陽時節,百花日漸凋零,而菊花卻獨立寒秋,神韻高雅,嫵媚動人。用秋菊象徵老人,從形象到氣質都很恰當。老年人成熟、恬淡、寬容,為人民建功立業,有過貢獻,德高望重,猶如九九重陽,秋菊點翠——因此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也是順理成章。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㈢ 三八婦女節,九九老人節都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對嗎
三八婦女節和九九老人節不是漢族的傳統節日。
國際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s Day,簡寫IWD)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在中國又稱「國際勞動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
在不同的地區,慶祝的重點有所不同,從普通的慶祝對女性的尊重、欣賞和愛意到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的成就。由於這個節日一開始是社會主義女權主義者發起的政治事件,這個節日和眾多國家的文化都有融合。
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 [36] 根據中國國務院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第三條規定:婦女節(3月8日)屬於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婦女放假半天。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已經成為了聯合國的紀念日。有些人佩戴紫色的絲帶來慶祝這一天。
在阿富汗、安哥拉、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白俄羅斯、布吉納法索、柬埔寨、古巴、喬治亞、幾內亞比索、厄利垂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寮國、馬達加斯加、摩爾多瓦、蒙古、尼泊爾、俄羅斯、塔吉克、土庫曼、烏干達、烏克蘭、烏茲別克、越南和尚比亞等等國家,這一天是法定假日。
在一些國家,如喀麥隆、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和智利,這一天不是公共假日,但仍被廣泛慶祝。在這一天,男人們通常會給他們生活中的女性——朋友、母親、妻子、女朋友、女兒、同事等等——鮮花和小禮物。
在一些國家(如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它也被視為相當於母親節,孩子們也會給他們的母親和祖母送小禮物。在俄羅斯,這一天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政治背景,只是一個尊重女性的日子。
㈣ 母親節,父親節,老人節分別是幾月幾日
母親節(Mother'sDay),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父親節(Father'sDay)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內個星期日。老人節農歷容九月初九。
現如今這些感恩父母的節日越來越受國家的重視,特別是傳統節日。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達對父親的敬意和思念。最初人們採納了多德夫人的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則表達對亡父的悼念,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老人節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簡稱《老年法》)中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2013年的重陽節(10月13日)將是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
㈤ 父親節,母親節,爺爺奶奶的節日幾月幾號
父親節6月第3個星期天、母親節5月的第2個星期天 、祖父祖母日 9月12日。老人節也是是九九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家人,即親人,特指與自己有血親關系的人,即直系親屬,如兄、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嬸母等。其中也包括旁系親屬,如姑舅,伯叔、姑母、堂兄弟姊妹。家人是一個籠統的概念。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盂蘭盆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又叫祭祖節、登高節、敬老節。傳統節日素來與傳統文化相輔相成,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在數中最尊貴,有長久長壽的含意。
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歷代詩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㈥ 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
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
|0月2日
老人節是幾月幾日?
農歷九月初九 重陽
多少年的時候國務院將農歷幾月幾日定為中國老人節
中國老人節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據此風俗習慣,1988年我國將農歷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使農歷"九月九"成為我國法定的老人節。
老人節是幾月幾號2015
我國是農歷的九月九日,又稱重陽節。今年是10月21日
1991年,聯合國通過了一項決議,將每年的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
大家好,老人節有沒有,是幾月幾日
母親節: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
父親節:每年6月份的第三個星期日;
重陽節:我們稱之為【老人節】,是在每年農歷九月九日。
我國的老人節是哪一天
中國老人節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據此風俗習慣,1988年我國將農歷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使農歷"九月九"成為我國法定的老人節.
重陽節是農歷幾月幾日?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
中國的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是農歷的九月初九,在公歷來說就不一定了 古人有登高插茱萸的習俗,今人就很少了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的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中國老人節是哪一天
中國的老人節是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
老人節一般指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績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中國老人節是哪天:
農歷九月初九
㈦ 老人節是幾月幾號
12018年老人節時間為,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是一年一度的老人節,我國是一個講究孝義的國家,對於尊老也是十分看重的,從2013年開始,就將重陽節設立成了老年節,以推廣國人孝順、尊敬長輩的社會主義文明風氣。
2
重陽節又叫九九重陽節,九九有「久久」的意思,代表長久、長壽。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萬物開始凋零,象徵著人的老去,象徵長壽的菊花也在此時節開放,所以,重陽節有祝福老人長壽的意思在裡面,新中國成立之後,也順應了傳統寓意,將重陽節設定為老人節。
3
重陽節慰問長輩,可以送一些既實用而又有紀念意義的物品,重陽節靠近冬天,送些保溫器物就十分的合適。
例如:定製帶有名字和重陽節祝福語的保溫杯、保溫壺等,相信能夠受到長輩們的喜愛。
小輩送禮物給長輩送健康最佳,因為對老人來說身體健康就是最好的禮物,按摩器材可以緩解疲勞,對老人健康有利,重陽節的時候不妨送些按摩器材給他們。
例如:牛角梳、足浴盆,按摩儀等。
關心長輩最好要考慮他們的想要什麼,重陽節幫老人准備一些他們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東西也是十分貼心的行為。
例如:大米、面條、食用油、罐頭等食物;雨傘、雨衣等日用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長輩退休後一般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重陽節挑選的禮物從這里選擇,以此為標准送他們禮物也是不錯的。
例如:有些老人喜歡戲曲,可以送他們收音機;有些老人喜歡喝茶就送紫砂茶壺、茶葉。
4
花語:崇高美好、吉祥友好、慈母之愛。
理由:人們認為桂花是吉祥、高尚的象徵,古代人告陪鉛常常將桂花作為珍貴禮品饋贈給親朋好友。
重陽節的時候送康乃馨給長輩再恰當不過了,在聞到清甜的香味之餘還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親情。
花語:溫馨的祝福、慈祥、純潔的愛。
理由:人們認為康乃馨可以給女性帶來好運氣,所以,母親節的時候常常送康乃馨給母親。
康乃馨也適合在重陽節送給媽媽,表達對媽媽的愛,並且通過花告訴家人你愛他們的心,讓他們感受到你的真心與情意。
花語:勇敢堅定、吉祥幸福。
理由:石斛蘭的顏色有白、黃、紫、粉紅等,色彩非常的豐富,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蘭花品種。
石斛蘭有堅定、勇敢的意思,很適合在重陽節的時候送給父親,寓意父親的剛毅、親切而威嚴,表達對父親的敬意。
花語:優雅高貴、品行高潔。
理由:黃水仙外觀是暖黃色,看起來青春活潑、溫暖可心,是深受人們歡迎的鮮花品種。
重陽節的時候想用鮮花表達自己對父母感情的話,黃水仙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一般喜歡這種黃水仙的人氣質都較為優雅。
花語:青春、吉祥太平、長壽。
理由:萬年青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萬年青的名字和襪好外形十分吉利,常作為富有、吉祥、太平、長壽的象徵,所以一直深為人們喜愛。
大家都希望父母健康長壽、無病無災吧,重陽節的時候不妨送一些萬年青給父母,寄託自己的美好心願!
花語:長壽、福祿。
理由:劍蘭的品類非常多,而且花色艷麗、花期長、極富裝飾性,一貫有「切花之魁」的亂團稱號。
中國人認為劍蘭葉似長劍,有如鍾馗佩戴的寶劍,可以擋煞和避邪,重陽節的時候送父母一盆劍蘭,也是寓意美好。
㈧ 重陽節是否母親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母親節(Mother's
Day),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的傳統起源於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所以這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希望可以幫到你。
㈨ 重陽節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的節日
是老年人的節日
重陽節是爺爺奶奶老人的節日,爸爸有父親節,媽媽有母親節。
㈩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節日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明代,在《陶庵夢憶》中記載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麵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