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杭州重陽節習俗

杭州重陽節習俗

發布時間:2023-03-20 10:03:59

⑴ 九月九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

我國 重陽節 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的時候,而在重陽節的時候人們會吃的就是重陽糕了,那麼你知道為什麼重陽節要吃重陽糕嗎?下面是我整理的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_九月初九重陽節的 文化 ,歡迎閱讀。

目錄

重陽節的重陽糕是什麼

重陽節為何要吃重陽糕

重陽節的 茱萸 是什麼

九月初九重陽節的文化

重陽節的重陽糕是什麼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南朝時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饢、加糖蒸制而成。起於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為普遍的習俗。

<<<

重陽節為何要吃重陽糕

那是由於沒有山的地方無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重陽糕,也叫花糕或重陽花糕,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糕點;顧名思義,乃夏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的節物。也有人認為重陽糕源起重陽節登高的習俗。度其原意,是一般市民因受都市地貌的限制,欲登高避禍或採集茱萸多有不便,故以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紙旗代替插茱萸,用意則仍在避禍。重陽節吃糕,如同 中秋節 吃月餅一樣,都是應時節令食品。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從民俗意義上看,「糕」與「高」同音,古人相信「萬事皆高」之說。重陽時吃糕,象徵步步登高,意義獨特。據史籍載,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也被用於饋贈,頗具禮俗意義。

<<<

重陽節的茱萸是什麼

茱萸是一種中草葯,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茱萸香味濃,有驅蟲祛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

山茱萸又叫山萸肉、山芋肉,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神農本草經》中。在民間,關於山茱萸的名稱由來還有一段 傳說 。相傳戰國時期趙王有頸椎病,頸痛難忍,一位姓朱的御醫用一種乾果煎湯給趙王服用,很快使趙王解除病痛。而後趙王問朱御醫用了什麼靈丹妙葯,朱御醫回答是山萸果,如若堅持服用,不但可治癒頸椎疼痛,還可安神健腦、清熱明目。趙王聽後大喜,令人大種山萸。為了表彰朱御醫的功績,就將山萸更名為山朱萸,後演變為茱萸。

<<<

九月初九重陽節的文化

九月初九重陽的文化:敬祖,敬老,孝道,感恩

敬祖——重陽是中國四大祭祖節日之一

重陽節與 除夕 、 清明 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敬老——重陽日還是新時代中國的「老人節」

九九重陽,九九與「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賦予長久長壽的含義,西漢時候人們就開始在此時設宴求壽。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

孝道——重陽是對中華孝傳統的一大承載

對於重陽節的意義,將中華敬老傳統加以深化和外延,發見的正是作為中華傳統根本之一的孝道。你的父母或長輩也許還沒成為老人、不需要敬老,但孝道卻仍然需要。

感恩——重陽中包含最大的普世價值

將重陽節所蘊含的深層內涵進行最大化地推而廣之,所得到的最廣泛、最普適的價值,便是「感恩」。由祭祖、敬老、孝親開始,感恩的精神更是能夠遍被所有人中,所有的善心、善意和善行。

<<<


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相關 文章 :

★ 關於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是什麼

★ 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 重陽節吃花糕的由來

★ 重陽節吃重陽糕有什麼寓意 原因來歷介紹

★ 2021重陽節喝什麼酒

★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是什麼

★ 九月九重陽節的重陽糕是什麼

★ 重陽節的習俗和寓意是什麼

★ 九月九重陽糕來歷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⑵ 宋代重陽節習俗 即使不便也要登高

九月九的重陽佳節有登高的習俗,而不論是古代還是今天,重陽登高多以登山為主,但萬一是地勢平坦的地方,例衡旁如北宋時期的首都開封,重陽沒有高山可登怎麼辦呢,就不登了嗎?並不是這樣,遵行傳統的宋朝人,咐耐橡該往高處走還得往高處走,那麼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宋代重陽節的登高習俗。

重陽節登高,是古來就有的習俗,不獨宋朝為然。以大唐長安為例,每年重陽節,必有成千上萬的市民頭插茱萸,爬到樂游原上登高望遠。樂游原是長安城外的一片高地,位於大雁塔東北,爬上去一瞧,半個長安都在腳下。
可是宋朝人重陽登高就沒這么便利了。南宋首都是杭州,杭州市民還有鳳凰山可登;北宋首都是開封,開封位於黃河沖積扇平原,一馬平川,到了重陽節,只好爬到城樓上登高了。
當然,開封人多(宋徽宗即位時達到一千多萬人),城樓上站不下,即使站得下也不讓隨便登,於是士大夫們過重陽時競相去豪富之家做客——豪富之家多建高樓,喝完大酒去樓上玩耍,登高問題迎刃而解。
例如大文學家蘇東坡在開封當京官時,年年重陽就都去駙馬王詵家聚會,因為王詵在城郊建了別墅,不僅廣種菊花,還有高台重樓,最適合飲酒賞菊,登高望遠。
重陽為什麼要登高呢?宋代人有自己的看法。宋朝博物學家方勺給出過解釋:「九九極陽,陽極轉陰,登高為調陰轉陽也。」意思是說,九是陽數,九月九是陽上加陽,陽到極點又成了陰,為了讓陰陽調和,百病不生,到了這天就要爬到高處。
那麼為什麼爬到高處就能陰陽調和呢?方勺沒有具體說明,後人猜測,估計他認為高處離太陽近一些,能多吸收點兒陽氣吧。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畝吵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⑶ 重陽節登高的傳統是怎麼來的


1、關於登高習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一種是可能源於古代對山神的崇拜,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前往山上遊玩,以避災禍。或許最初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後來才逐漸演化成一種娛樂活動了。

3、另外一種說法是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這種上山採集,農民們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3、至於集中到重陽這一天則是後來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為一種象徵,起點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於植樹,人們就定個植樹節的道理一樣。此外重陽節期間天氣晴朗,氣溫涼爽,適宜登高望遠。

⑷ 重陽節的來歷是什麼有什麼習俗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與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酒為名,寫的詩為後人傳頌,也以愛菊為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他的詩。

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酒為名,寫的詩為後人傳頌,也以愛菊為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他的詩。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民間農歷九月稱為 菊月,賞菊成了一項重要內容,賞菊配美酒,清代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⑸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1、飲菊花酒
九九與「久久」 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將九月稱「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稱「九花」,在古人那裡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認為它是「延壽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彌堅。
2、羊肉面
「 羊 」 與 「 陽 」 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 白 」 是 「 百 」 字去掉頂上的 「 一 」,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 「 九九 」 之典。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3、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4、螃蟹
螃蟹富含蛋白質,被稱之為優質蛋白質食物。蟹肉較為細膩,且螃蟹脂肪含量很低,但脂溶性維生素A、E和B族維生素較高,特別是蟹黃中富含維生素A,有益於視力及皮膚健康。這對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大有益處。
5、菊花糕
霜降之時,唯此草茂盛。菊花也就被古人視為重陽的「候時之草」。重陽也因此稱為菊花節。
6、無花果
無花果含有的大量糖類、脂類、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無機鹽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7、板栗糕
8、石榴
重陽節吃石榴也正是時候,石榴形狀如瘤,皮內有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食用,其口味大致有酸、甜兩種。石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族的含量居高,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等含量也不低,其中維生素的含量要比蘋果高出很多倍。
9、糍粑
吃糍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

⑹ 重陽糕是什麼習俗啊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來歷


生產製作

方法一

原料配方

·糯米粉1000克

·粳米粉500克

·赤豆250克

·白糖1000克

·紅綠果脯100克

·紅糖50克

·豆油25克

料酒50克

製作步驟

1、先將紅綠果脯切成絲,待用。

2、將赤豆、白糖(250克)、豆油製成干豆沙,備用。

3、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取150克拌入紅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狀粉重陽糕漿。

4、將其餘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後,拌和拌透。取糕屜,鋪上清潔濕布,放入1/2糕坦碧神粉刮平,將豆沙均勻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的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隨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麵粉時,把糊狀粉漿均勻地鋪在上面,灑上紅、綠果脯絲,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離火。將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狀,另用彩紙製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

方法二

原料:粳米粉、糯米粉、豆沙、各色乾果、紅綠果脯、白糖、油、清水。

做法:

1. 將粳米粉、糯米粉、白糖、油、清水一起攪拌,揉搓成干濕適中的鬆散的粉狀;

2.將攪拌好的粉靜置一段時間,充分吸收水分後過篩成細粉;

3. 取糕屜,平鋪清潔的濕布,放入一半的糕粉抹平,放入鍋中先蒸5分鍾;

4. 取出糕屜鋪上一層豆沙抹平,再倒入另一半糕粉抹平,表面撒上各色乾果、紅綠果脯肉,放入鍋中繼續慧臘蒸約20分鍾;

5. 將蒸熟的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漂亮美味的重陽糕就做好啦!

⑺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重陽節又稱為登高節、老人節、九九節,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往往會進行登高遊玩、賞菊花、喝菊花酒、佩戴茱萸等習俗。那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1

1、辟邪氣之說

重陽節登高有辟邪氣之說,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彌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遠望。

2、祈福和感恩

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3、吉利之意

不過,也有說農歷九月九日具有「宜於長久」的吉利之意。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即登高會)。」因此,重陽登高、飲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4、登高採集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2

其一:登高辟邪氣

在我國的古代,有著重九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說法。而古人們為了避免接觸到邪氣,所以才在九九這一天登高以避邪氣。不過這一說法現在看實在有些不科學。不過,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氣爽的收獲季節,舉家出遊、登高望遠在時令上是非常適宜的.。

其二:登高山祈福

據《禮記·祭法》中有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古代人的生活環境比起現今要艱苦許多,最早時期人們的很多事物大都來自於才集合和狩獵,而山林中生長的各種植物和動物得以讓人類生存和繁衍。因此在古代,古人們對於山特別是高山是有崇拜的。因此在舅舅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種表達人們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種行為。

其三:辭青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春季的踏青一說,實際上與之相對的還有秋季的辭青一說。據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3

重陽節登高去哪裡

西山游步道

這是去全國最長的一處山體游步道了,歷史悠久,綿延不斷,總長度約一百零八公里,藏在西山的國家的森林公園之中,環境幽靜美麗。

沿路有著古盪街道,留下街道,轉塘街道,雙浦鎮等古色古香的鄉鎮街道,還有這里數不清的寺廟、村落、公園景觀、以及很多的歷史遺跡,總之一條路,重陽節登高最好不過了。

來到這里,你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十里龍脊景觀帶,另一條是百里如意景觀帶,而且支線眾多,大家可以自由選擇啊!

蕭紹古道

蕭紹古道,位於蕭山進化鎮華家墊村,又名為山陰古道、湖進古道,同樣的歷史悠久,是杭州人重陽節登高的不二選擇,也是這里人秋天很喜歡散步的地方。

沿途經過進化翻坎坡嶺、夏履蓮東村、馬家池翻古城嶺、下湖塘、紹興等各種景點,一邊欣賞風景,一邊懷念遠方的人。

而且這里還有著迄今為止,保存最好的古代遺跡,位於進化鎮華家墊村,全部用石料堆砌而成,做法古老,藏身於竹林之中,更顯的幽靜和悠久了。

徑山綠道

徑山綠道,我覺得這里是最具有清新色彩的登高之選了,這里泉水潺潺流過,竹海綠蔭萬畝,位於高處,仙氣繚繞,一幅古代的隱士作風。

徑山綠道,全長約十八公里,沿途經過的景觀有著徑山鎮、鸕鳥鎮海雲洞、千花里花海、山水見公園等等,大約十多個景觀串聯在一起,十分的豐富美麗。

而且這處徑山古道,兩邊多用木頭、竹子、麻繩等見這里保護起來,讓這里,不被破壞,保持著自己的天然姿態

龍門山森林古道

富陽有著四十八條森林古道,而龍門山森林古道便是最長的一條古道,這里有些陡峭,所以也是這里登山強度比較大的一處景觀大道。

但是這里沿途景點豐富美麗,有著富陽區境內第一高峰——海拔1067米的杏梅尖,巍峨高聳,還有著龍門古鎮,小橋流水,歷史悠久,是三國時期,東吳大帝孫權後代的聚集之地。

這里的居民大多數姓氏都是孫,村民古樸熱情,古鎮已有千年之久,仍舊保存完好著這里的建築,多位明清建築風格,環境靜謐古樸,十分適合登高休息,懷念親人。

⑻ 怎樣在杭州過節日

杭州過節的習俗如下:元宵夜燈市、端午節紀念伍子胥、曹娥等名人志士、七夕節乞巧的習俗、中秋節祭月、重陽節登高。

1、元宵節

介紹:元宵夜燈市以南宋為最盛,明清沿襲。直至民國時期,杭州元宵節仍很興盛。元宵燈市一般在十二日開始,至十八日落燈。十二日將新做龍的龍燈抬至城隍山龍廟,拜供後,以墨汁點其睛,稱為「開光」,俗叫「龍燈上山」。

清代杭州,據《江鄉節物詩》載,十三日上燈節,家家戶戶以糯米粉搓成小粉團,煮以供祖先,稱為「上燈圓子」。十五夜,用糯米粉搓成大圓子,其中餡有切得細細的胡桃、花生、芝麻、棗子、雞油、豆沙之類,名曰「燈圓」。

⑼ 杭州有哪些民風民俗

1、燒香:正月初一 靈隱、吳山各廟均有廟會。杭人有年初一燒頭香之習,二月十九天竺觀音廟會,俗傳二月十九,為觀音誕辰日。

2、求簽:杭州多寺廟,廟廟有簽書,民間盛行求簽占卜。凡是有求財、謀事、問病、求子、求學、求婚姻、求壽和消災免禍,無不到寺廟求簽,以求預知吉凶、禍福。

3、腌鹹菜:大葉伽菜,白菜,洗干凈後瀝干水,放缸里一層鹽一層菜,用石頭壓牢,過幾天就可以取出來吃。

4、臘八分粥:十二月初八天不亮各寺廟門口總會見排了滿滿的人龍,討個彩頭,吃一點釋迦牟尼得道前吃過的臘八粥。

5、剪窗花,貼門聯:過年過節前會剪一些喜氣洋洋的,寓意吉祥的窗花貼貼。

6、看花燈,吃元宵:花燈樣式很多,猜燈謎拿獎。

(9)杭州重陽節習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杭州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為16.2℃,1月平均極端最低氣溫為-8.6℃,7月平均極端最高氣溫為39.9℃。年平均降水量約1500毫米。6月中旬左右為杭州的梅雨季節,俗稱黃梅天,雨量多而集中且潮濕悶熱,大約會持續20天左右。

杭州有5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和青山湖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生態自然保護區:天目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和清涼峰國家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旅遊度假區: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風民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杭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燒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花燈

⑽ 重陽節要吃什麼糕點

1、桂花棗泥核桃糕

重陽栗糕是江南地區特色傳統節日食品,為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傳統習俗登高時的應時小吃。該糕呈菱形,色醬黃,質地糯,栗香而味甜。

重陽節的習俗

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閱讀全文

與杭州重陽節習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心電圖哪些不過關什麼情況 瀏覽:201
烏拉特街區居民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837
快樂的重陽節中預作文500字 瀏覽:300
村官沒有養老保險 瀏覽:408
玻璃廠老人住哪裡 瀏覽:727
養生知識做直播怎麼講 瀏覽:706
新余養老機構有哪些 瀏覽:368
安陽市開發區敬老院 瀏覽:864
孝順家政 瀏覽:337
開養生館需要准備什麼物資 瀏覽:615
蘭州市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 瀏覽:820
鋼筋工工人退休年齡 瀏覽:774
重陽節工會慰問金申請報告 瀏覽:427
小熊養生壺面板開關鍵在哪裡 瀏覽:869
重陽節在哪一年哪一月 瀏覽:234
長壽竹的別稱 瀏覽:327
達到退休年齡能補繳養老保險 瀏覽:380
英國父母年薪多少 瀏覽:992
老人輪椅怎麼開視頻 瀏覽:956
建信養老飛月寶年利率多少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