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孝道,孝分,小孝,中孝,大孝還有大大孝嗎
孝順父母是天下兒女天經地義的職責,但是孝順有小孝順、中孝順、大孝順之分。
善事父母為孝。讓父母衣食無憂是孝父母之身。讓父母精神快樂是孝父母之心。讓父母願望實現是孝父母之志。讓父母智慧增長是孝父母之慧。孝身是小孝,孝心是中孝,孝志是大孝,孝慧是大大孝。
小孝順:整天圍著父母轉,給父母端飯洗腳,父母一發話,就誠惶誠恐地執行父母的意志。
中孝順:自己先解決好自己的一系列問題,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
大孝順:事業有成,讓父母為你而自豪和驕傲。
超級孝順:積累功德,然後把自己的功德轉讓一部分給父母,讓父母從此脫離輪回之苦,永享人生和生命樂趣。
孝順父母的意義:
父母有生育、養育、教育之恩,可說是功德巍巍,在《父母恩重難報經》當中,曾以七種比喻來說明父母恩德深重,難以報答:
一、肩擔父母,繞須彌山,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二、遭飢饉劫,臠割碎壞,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三、手執利刃,剜眼供佛,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四、刀割心肝,血流遍地,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五、百千刀戟,刺於己身,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六、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七、吞熱鐵丸,遍身焦爛,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1)分人孝順擴展閱讀: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們應怎樣做才能算是「孝順」呢?佛教認為孝順有不同的層次:
一般的人對父母甘旨奉養,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是為中孝;引導父母趨向正信,遠離煩惱顛倒,永斷三途之苦,是為大孝;視三世一切眾生皆是我父我母,盡一切力量,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才是最無上的至孝。所以,克盡孝道,應該注意下列三點:
一、孝順必須是長期的,不是一時的:父母以畢生歲月為我們辛苦奉獻,我們即使不能終身膝下承歡,也應該長期供養,使無所缺。
二、孝順必須有實質的,不是表面的:孝順父母必須解決父母實際需要,不僅在衣食住行上無虞匱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還要始予父母精神上的和樂,心理上的慰藉。
三、孝順必須能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順應從自己的親人做起,然後本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擴充到社會大眾,乃至無量無邊眾生。
參考資料:網路-孝道
Ⅱ 孝順父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什麼
孝敬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人性!孝順,自古就是順則孝,隨著時代變遷,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人們逐漸理解其實孝≠順,所以就出現愚孝一詞,可是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分清什麼是孝順,什麼是愚孝。願人人能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正確的選擇,願天下父母能理解兒女之心,無論我們做出何種選擇,請相信我們是愛你們的,我們的選擇只是為了能更好的孝順你們。
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根,作為父母,關心,愛護,教育是每名父母責任,不能讓兒女們自由生長,孩子們的成長好壞,是父母榜樣的根源。現所以,做為父母不純慣著兒女?作為兒女,小時候不懂事,在成長過程中,應該逐漸知道孝敬父母。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不孝敬父母之人,誰也交不透。對待父母不好的兒女,是會遭報應的。人這輩子凡是對待父母好,尤其善待老人,老天爺給你的福抱在後面,誰都有老的時候,當你老了才意識到沒有盡孝心,已經晚了,時間有限,老天非常公平,只要心中有善念,相信老天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人。
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這一輩子都是為了我和姐姐親愛的2女兒,年輕時供我們讀大學,一步步長大,看著我們過幸福的生活,如今姐姐已圓滿成家,姐姐的婆婆對姐姐很好,家裡人很欣慰,而我已工作三年了雖然離家不遠,但是幾乎每天都會給家裡打電話問候一下,哪一天不打電話回去,家裡爸爸媽媽就自然而然的給我打過來,每次都是那麼一句話:下班了嗎?吃飯了嗎?回到家裡了嗎?把自己照顧好,等!雖然每次都是這么幾句話,而那也是我的幸福,每次都很耐心的回答?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多回家陪陪父母,工作順利,幸福快樂生活 ,願我的父母身體健康!
最感動的是過年回家,半夜朋友來電話說去夜店,父親考慮到我難得回來跟朋友聚聚,可又擔心我半夜一個人出去不安全,親自把我送到夜店門口,直到看著我進去兩三分鍾後才離開,約莫一個小時後,父親發來一條信息「少喝點,別失態」,那一刻盡管有點微醺,頭腦很清醒,鼻子卻很酸,那一刻體會到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人取代的……
父母的養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善待父母,善待老人是一個人的真實人品。現如今有些兒女虐待老人,不擇手段騙取老人的錢財,不管父母的生死,頂撞自己的父母,對父母大吼大叫,傷透了父母的心。
交朋友先看他孝敬父母不,不孝順父母不知道感恩的人,千萬不要和他深交,父母都不知道感恩孝敬的人,你還指得他對朋友好嗎?
父母的恩情高齊天,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你做人的
Ⅲ 一個人是否孝順及孝順程度會受哪些因素影響
「百善孝為先」的時代,孝順是絕對的政治正確。
如果有人膽敢不孝順,或者他只是單純地沒有聽從父母的安排,去做了自己想做(並沒有違法)的事,旁觀者也有資格跳出來指責他沒有良心,不體諒父母,不懂孝道。
所謂的孝順只是一種態度,還沒辦法設置規定動作。
在很多人的觀點里,父母就是孩子的債權人,養大孩子是為了防老,孩子為了還債就要報恩。
而且這恩情永遠償還不盡,孩子就永遠卑微地活著,抬不起頭來,直到父母離去,他們甚至會松一口氣;或者孩子變成父母,再培養下一代的債務人,分擔一點壓力。
比如學習成績,有的家庭里覺得孩子差不多在同齡人平均分以上就可以接受,有的父母卻非讓孩子拿第一名不可,哪一次掉出前三名就鐵定要挨揍。
在有的家庭里孩子好好活著、不做壞事就是孝順,有的家庭里的孩子卻是始終要令父母滿意,要比周圍所有的其他孩子優秀,時刻聽從父母的安排,收入上交父母,服從父母意志結婚生子,稍有不情願就會被扣上「不孝順」的屎盆子。
孝敬父母,是當代公民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不孝敬父母,輕則受到輿論的譴責,重則要受法律的制裁。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體貼安慰。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因為工作的緣故往往不在身邊,甚至平時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親人團聚。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很流行,就因為它反映了父母對子女精神安慰的需要。作為兒女,將來不管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孝敬父母的表現是多方面的,既有孝心,又有孝行,是我們對青少年盡孝教育落到實處的關鍵。
Ⅳ 孝順能分窮人富人嗎
孝順是不分貧富貴賤的,關心老人不只是能給多少錢,而是有時間的時候呆在家裡多陪陪老人說說話,談談心,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什麼都強。
Ⅳ 古代人把孝順分為哪三類
一是孝,即多關心、關懷父母、老人,從物質和生活兩個方面。 二是順,即順從,不讓父母生氣、操心。
也可以去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
Ⅵ 莊子把「孝順父母」分為6個等級,那麼「孝」都有哪些標准呢
孝,一種傳統美德。在我國古代,孝就作為一種傳統美德出現了,並且一直流傳至今,甚至是有的朝代的統治者更是以孝治天下,還同時也被古代的讀書人熱烈推崇。在古代的統治者看來,一個人如果是一個十分孝順的人,那麼他也一定會是一個很忠誠的人,因為有一個詞就叫做“忠孝”。關於孝的還有一本著作《孝經》,還被儒家奉為經典,而且儒家推崇的八種品行中孝更是排在了第一位。而我們要是想知道孝到底有哪些標准,不如先看看古代的聖人們是如何定義“孝”。
孝的標准。了解了兩個聖人對於孝的等級的看法之後,我們可以總結出孝有哪些標准:不僅要在物質上滿足父母,同時平時也要做到可以和顏悅色的面對父母可以發自內心的感謝父母,並且能讓人覺得子女孝敬父母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Ⅶ 孝順分為哪三種呢
孝順分為以下三種:
1、小孝是陪伴。
為什麼小孝是陪伴呢?這是我們通常認為,只要是陪伴著父母就是孝順。但是不知道這種陪伴是否有質量?有的時候回去陪伴父母,反而是給父母添了不少麻煩。
根本不是去盡孝的。這種陪伴是一種假象。只是人回到了父母的身邊,但心不在父母身邊。
2、中孝是贍養。
讓父母過得衣食無憂,既要給父母物質上的幫助,又要給讓父母給到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去尊重他們,真正的讓他們是沒有憂慮,過得舒心開心。
我們也要好好的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要讓父母為我們擔憂了,也不要做不好的事情,父母就不會感到羞恥了。能做到修身養性也是對父母的最大的孝。
3、大孝就是超越。
所有的父母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的身上,並作為父母的化身,是承載著父母的精神上的延續。所以要加倍的努力,能讓自己成功的速度,一定要快於父母老去的速度。
孝順的三種境界:
1、養長輩的身,保障長輩吃穿不愁。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一個人身體健康,活著就是幸福,要是病怏怏的活著,其實是痛苦。作為父母,多半是年事已高,健康的身體更加重要,需要兒女關心。
很多父母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希望留一點錢,給兒女,幫助兒女創業。但越是這樣,父母越是扛著病痛過日子,導致病痛加重。
孝順父母的兒女,會常常帶著父母去體檢,提前防範病痛。要知道,身上無病,比你給再多的錢都好。
當然,健康的身體,需要起碼的生活保障,衣食無憂才會活得踏實。很多年輕人,不僅自己不勞動,還當了啃老族,拿著父母的錢過日子,這樣的不孝,令人痛心。
我的表姐夫有四兄弟,兩個是做生意的,經濟條件都不錯,但是他們對父母卻很「摳門」,個個都愛比較,覺得自己多拿錢給父母就是「吃虧」。
父母都健在的時候,都沒有拿錢給父母用,後來父親走了,留下母親一個人在農村過苦日子,才在親戚的調解下。
每個兄弟每月給兩三百塊錢,其中有一個兄弟以老婆管得緊為由,還是長期不給母親生活費。這樣的大家庭,就是富得流油,也沒有好名聲,也會被人看不起。
自己有錢但對父母小氣的人,人人嗤之以鼻,表面過得風光,但問心有愧,還是沒有福氣的人。那些窮一點但保證了父母的日常開支的人,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窮開心」也是福氣。
2、養長輩的心,讓長輩心情愉悅。
人這一輩子,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人,沒有幾個,除了父母,也許你都找不到貼心人了。不管你走多遠,父母在地方,才是最溫暖的家,當你很累的時候,和父母聊天,心情總是會慢慢好起來。
其實作為兒女,也要學會牽掛父母,在外混得如何,都沒有關系,常常告訴父母自己的行蹤,讓父母放心;經常問候父母,了解父母的想法,讓父母寬心。
自己努力工作,走正道,還有錢寄回家,父母感覺舒心。做到了這幾點,就是養好了父母的心,大家都開心。
有錢過好日子,沒錢過好心情。父母老了,還是為你擔憂,那也是不孝順。看看那些敗家子,不學好,父母心好痛,怎麼可以安度晚年。
其實,不學好的人,越不孝順,越沒有福氣,等父母不管你了,就只能流落街頭,還可能要晚景凄涼。
3、養長輩的志,讓長輩活得有意義。
活到老,學到老。一個人真正變老,不是因為年紀大了,而是失去了理想,過得越來越孤單,沒有了人生的樂趣,和時代脫節了。
王陽明的父親退休後,王陽明經常寫信建議父親和同鄉的退休官員多聯系,可以一起作伴,尋找共同的樂趣,日子要過得充實。
人老了,如果無所事事,就會變得頹廢,就是坐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耷拉著頭,灰頭土臉的,六十歲的人,都會被認為是九十歲的人。
那些有愛好的人,趁著自己可以走動,去看看風景,到公園散心,參加公益活動,幫助更多需要的人。忙忙碌碌的日子,會讓一個老人,也找到人生的意義,真正把日子過成「夕陽紅」。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千萬不要讓父母碌碌無為活下去,而是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培養他們的興趣,多鼓勵他們,還可以教會他們一些新知識。比方說,教會他們用微信,用各種唱歌軟體等。
「愛人者,人恆愛之」,真正孝順的人,對父母孝順,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也一視同仁,用行動去愛護長輩。同時,他也會得到長輩的愛,長輩總會把最好的財富都留給他,為他添加福氣。
Ⅷ 男孩孝順還是女孩孝順
沒有一定的定論
男孩有孝順的也有不孝順的
女孩有不孝順的也有孝順的
因人而異
不能以偏概全
Ⅸ 哪個生肖的人最孝順
第一名:復羊
屬制羊的人天性孝順溫柔善良,對待自己的父母可謂是百依百順,無論走到哪裡對自己的父母都有一份牽掛而且為了自己的父母付出再多屬羊的人也不會覺得過分。
第二名:豬
屬豬的人孝順的近乎愚孝,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為父母犧牲屬豬的人覺得在所不惜,而且屬豬的人一直都覺得自己為父母做的還不夠,不斷的鞭策自己希望自己能夠做的更好。
第三名:龍
屬龍雖然對別人都會有些自私,可是屬龍的人對自己的父母那可真是一點也不含糊,只要是父母的要求,屬龍的人都一力承擔,有時候為了父母不僅會委屈自己還會委屈伴侶。
第四名:狗
屬狗人家都說狼心狗肺,可是實際上,屬狗的人性格可是非常醇厚,絕對不會讓自己的父母因為自己而傷心,事實上,屬狗的人是在物質上最能夠和父母還有親人分享的一個生肖。
第五名:牛
屬牛的人並不是只會賺錢而已,有的時候,屬牛的人對父母的關心也非常讓人感動,作為人家的子女,誰都想對自己的父母好一點。所以屬牛的人只要有空就去陪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