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感想體會

重陽節感想體會

發布時間:2023-03-06 13:11:07

重陽節幫媽媽捶背的感想 30字

思路:從媽媽的背和我的背的區別展開感想,感恩父母為主線。

正文:

今天給媽媽捶背,我明顯感受到了媽媽的背和我的區別:媽媽的背比我的硬多了。也是啊,媽媽平時在家辛苦做家務,連腰和背都變硬了。捶著捶著,我又注意到了媽媽的頭發,媽媽的頭上已經有了好幾根刺眼的白發。我往媽媽的額頭看了看,幾條細細的皺紋已經清晰可見。

我踮起腳尖,忽然覺得媽媽好矮。媽媽為了我們這個家日夜操勞,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卻依然不知疲倦地默默支撐著。每天早上,她都要早早起床,為我們做早點,送我和妹妹去上學,再負責全家人的飲食起居。

不懂事的我和妹妹還屢屢跟媽媽頂嘴,嫌她做的飯菜不好吃,現在想想太不應該了,這會讓媽媽多傷心啊!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媽媽的期望。

(1)重陽節感想體會擴展閱讀:

要進行感恩教育,不僅要用典型事例來感動、教育學生,還應從生活細則上教育學生如何孝敬父母,如平時幫助父母做家務、捶捶背,過年為父母製作一張賀卡、洗一次腳,等等。行孝和感恩教育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行為上。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要孝敬父母,平時要聽父母的話,簡單地幫助父母倒杯茶、捶捶背都是報答的方法。我們應該明白: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要銘記在心,做個有恩必報的人。

Ⅱ 九九重陽節幫老人做事情的感想作文內容怎樣寫

作文要圍繞幫老人做了什麼事和做完事情後的感想來寫。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為了表示我們對老人們的敬愛,學校開展了一次活動,就是到我們學校附近的一所老人院去為裡面的孤寡老人慶祝重陽節,為他們獻愛心。

這次活動可隆重了。由全校師生一起去慶祝。一路上少先隊的隊員們吹著號、打著鼓。這聲音震耳欲聾,彷彿它那小小的鼓點還表現不夠它滿腔的喜悅。我是一名攝影小記者,我用那小小的照相機跑前跑後的為他們留下了許多精彩而美好的瞬間。

不一會兒隨著這雄偉的聲音,我們來到了敬老院。敬老院裡面的爺爺奶奶們都用一張張慈祥的笑臉接待我們。隨後,我們就開始表演節目了,首先是一年級的唱歌表演;二年級的朗誦……節目就這樣順利的進行著,時間也一步步推移著。活動結束了,我們也順著來路回校。

經過這次的慶祝活動,讓我有了許多的感受:重陽節是個很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能讓我們為老人們、長輩們做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獻出自己的一片孝心,獻出一份對老人的敬愛,讓他們都能夠快快樂樂的安享晚年,讓他們無憂無慮的生活著。

Ⅲ 重陽節的感受

正如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了主人公當時登高望遠,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描述。每到重陽節就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重陽節簡介: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Ⅳ 有關重陽節看望爺爺奶奶的感受的作文

寫作思路:可以寫在重陽節這天,是怎麼樣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比如有什麼樣的好吃的,最後寫出自己的感受,比如百善孝為先,這是一種傳統美德,讓大家一起行動吧!讓所有的家庭更溫馨、更和諧、更幸福!

正文: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又讓我想起了詩聖王維寫的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面寫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所以藉此機會為長輩們多做點事,以表達敬意。

今天過重陽節了,長輩們忙忙碌碌准備好晚餐,香噴噴的佳餚陸陸續續的端上餐桌,我主動幫忙把爺爺奶奶的碗先盛好湯,杯中倒上爺爺愛喝的米酒,然後叫大家吃飯嘍!

此時一大家子坐滿一大桌。用餐前爸爸提議先把每人每杯子倒滿愛喝的酒或飲料舉杯共同祝願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壽比南山。」我大聲說好,用一杯飲料同時敬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頓時他們高興地都說我長大了懂事了,豎起大拇指誇我真棒!還囑托我要好好學習。我聽了心裡樂滋滋的,連忙說:「好的,您們放心我一定努力讀書,以後長了一定孝敬您們。」此時歡聲一片。晚餐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度過,一桌好菜大家也吃得津津有味,開心極了。

晚餐過後大約一小時,趁著家人都圍在爺爺、奶奶身邊拉拉家常、邊看電視,我就提議要求爸爸給爺爺洗腳,媽媽給奶奶洗腳,我幫媽媽和爸爸洗腳,結果大家詫異了說不要了,我執意要求要做,這就是孝敬老人的.行為,希望每年重陽節都這樣,晚輩要給長輩洗腳,感受愛的溫暖。

結果都同意了,爸爸用桶、媽媽用臉盆裝了合適溫度的熱水,給長輩們洗腳,看著這個場景我似乎覺得很溫馨,爺爺奶奶剛開始覺得很不好意思,後面爸媽用真誠的行動感化了他們,爺爺奶奶接受了,享受了一生以來第一次的特殊的「洗腳」。看著爸爸媽媽用手輕輕地放入水中,順便輕輕地按摩長輩的腳,邊說邊聊,可有意思了。

爺爺奶奶一直笑盈盈的滿臉幸福的樣子,我看了很感動。過了一會爸爸媽媽給爺爺奶奶的洗腳任務完成,我主動用臉盆裝好水給媽媽洗腳了,我漫不經心地把媽媽的褲腳捆上去,把我這小手輕輕摸上媽媽的腳上,問媽媽:「水燙嗎?」媽媽說不燙。此時我抬起頭看到媽媽的眼眶濕潤了,紅了,我知道,媽媽這是高興,是幸福的淚水,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她們。

今年的重陽節過得很特別也很有意義。比往年就是不一樣,希望重陽節這天給長輩洗腳的做法一直在我們家延續下去。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這是一種傳統美德,讓我們一起行動吧!讓所有的家庭更溫馨、更和諧、更幸福!

Ⅳ 重陽節感想的作文怎麼寫

時光如梭,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更代表著我們應該敬老『愛老`尊老。
這個節日裡面,不止這個節日里,無非就是給老人捶捶背,斟一杯茶,幫他們洗洗衣什麼的,多多孝敬他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除了做做些家務,做做一些菜,也不會為我們做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最疼我們了。我沒見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好吃的留給自己吃,沒見過他們大手大腳地花錢,沒見過他們很少給自己添過新衣。他們都省的省的,拿好的給我們,那衣服補了又補,看著心酸……

秋風起,天氣涼。奶奶總問我:「穿這么少,冷不冷啊?」這時,我便變得不耐煩的轉過頭去,很煩躁的說:「不冷不冷!」。心想:奶奶可夠啰里啰嗦的了。有時往往沒等奶奶說完,我就會不耐煩的說上一句:「行了行了,整天說這句話,耳朵都快長出繭子了。」「誒誒」奶奶邊說邊吸著鼻子,好像有什麼纏著她的鼻子一樣。這時,我終於忍不了了,說出了我這些年對她的意見像苦水一樣倒了出來:「吸什麼吸,不覺得難聽嗎?還有,您能不能洗手別那麼省水,現在又不是不給你洗手,就是您的節約,就讓我覺得心酸,衣服為什麼要補了又補,您可以叫爸媽買啊……」所有難聽的話都說出來了,奶奶聽了,沒有罵我,只是眼中閃著淚光,走開了。這時,媽媽聽見了,馬上下樓扇了我兩巴掌,拉我到房間,開始教育我:「你不可以這么沒禮貌,她是你奶奶,你爸爸的媽媽,你不可以說你自己的奶奶壞話,這么多年來,你都不知道她為你付出了多少……」跟著,媽媽說了奶奶為我做的那些感動的事情,我聽了,眼淚不聽話的落下……回到過去想想,都是我的臭脾氣作怪,我在這對我親愛的奶奶說:「奶奶,對不起!」

歸根到底,也就是要尊敬老人、關愛老人,讓他們在享受天倫之樂時,也能感受到我們的重陽敬老的美德!古代有孔融讓梨,現代有許多敬老楷模,就讓我也加入進去這個美德行動中去吧!

Ⅵ 重陽佳節,你向遠方的親人送去問候有何感悟

亮家姐,向遠方的親人送去問候干物,就是在這個特殊的嫁接,不能陪伴在父母的身邊

Ⅶ 重陽節的了解和感悟

了解:
重陽節是復指每年的農制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感悟:
重陽節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關愛老人也同樣是關愛我們的將來。作為21世紀的我們,敬老愛老的道德意識就顯得更必要了。

Ⅷ 重陽節敬老孝老活動感想20字

1. 關於重陽節敬老孝老的詩句
關於重陽節敬老孝老的詩句 1.關於重陽節養老敬老的詩句和名言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____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____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____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握手經年別,驚心九日霜。____妙信《九日酬諸子》

暗凝佇。近重陽、滿城風雨。____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____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____沈輅《九日登高台寺》

九日黃花才過了,一尊聊慰秋容老。____趙可《鳳棲梧·霜樹重重青嶂小》

01、重陽節詩句大全

1、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日有作

【唐】杜荀鶴一為重陽上古台,亂時誰見菊花開。偷撏白發真堪笑,牢鎖黃金實可哀。是個少年皆老去,爭知荒冢不榮來。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陽

【唐】高適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百年將半仕三已,五畝就荒天一涯。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欹斜。真成獨坐空搔首,門柳蕭蕭噪暮鴉。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唐】李嘉佑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庚午歲九日作

【唐】齊己門底秋苔嫩似藍,此中消息興何堪。 亂離偷過九月九,頭尾算來三十三。雲影半晴開夢澤,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風飛向南。
2.關於重陽節敬老詩詞
1、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6、九日(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7、醉花蔭(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8、沉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9、九日(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10.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11.九日登高【唐】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12.九日登高【唐】劉禹錫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13.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台。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14.九日題塗溪【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15.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16.閏九月九日獨飲【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

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

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17.九日登山【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

18.重九日宴江陰【唐】杜審言

蟋蟀期歸晚,茱萸節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興要長壽,卑棲隔近臣。

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3.重陽節孝敬老人的詩(兩首)(必須關於孝敬老人)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寫母愛的不知道行不行)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孝敬老人歌

和諧社會樹新風,尊老愛幼好傳統。

堂上雙親多孝敬,鄰里尊讓講文明。

養兒育女為防老,頤享天年樂融融。

年老體弱易多病,腰酸腿疼路難行。

父親腳軟腰又脹,母親眼花耳也聾。

莫嫌父母太嬌氣,舉動哪能比後生。

夏日怕熱冬怕冷,風燭殘年體變形。

疲憊不堪容憔悴,涕淚縱橫語不清。

勸兒要做孝順子,和顏悅色笑盈盈。

凡事體貼父母意,關懷備至心赤誠。

外出打工莫走遠,經常通信到家中。

縱無山珍與海味,粗茶淡飯情意濃。

米飯蒸熟上桌端,菜蔬煮爛盤中盛。

兄弟爭先行孝敬,互敬互愛好家庭。

妯娌爭當好媳婦,公婆父母一視同。

古有孟宗哭冬筍,王祥為母卧寒冰。

董永賣身為葬父,感動仙女下凡塵。

世間總有不孝子,父母雙親推出門。

一說父母無家業,二說父母缺金銀。

豈知富貴人家少,世間總有飢和貧。

縱然祖業值萬貫,坐吃山空無分文。

艱苦奮斗創偉業,白手起家靠個人。

父母恩情比山高,養育之情如海深。

居家時時敬父母,何必燒香到山林。
4.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古詩
就這些,看著給吧 重陽詩集錦 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九日應製得歡字 李嶠 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

御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 今朝萬壽引,宜向曲中彈。

九日言懷 令狐楚 二九即重陽,天清野菊黃。 近來逢此日,多是在他鄉。

晚色霞千片,秋聲雁一行。 不能高處望,恐斷老人腸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製得歡字 宋之問 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 御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

今朝萬壽引,宜向曲中彈。 九日得新字 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九日五首 杜甫 舊日重陽日,傳杯不放杯。

即今蓬鬢改,但愧菊花開。 北闕心長戀,西江首獨回。

茱萸賜朝士,難得一枝來 九月九日 崔善為 九日重陽節,三秋季月殘。 菊花催晚氣,萸房辟早寒。

霜濃鷹擊遠,霧重雁飛難。 誰憶龍山外,蕭條邊興闌。

過裴舍人故居 劉長卿 慘慘天寒獨掩扃,紛紛黃葉滿空庭。 孤墳何處依山木,百口無家學水萍。

籬花猶及重陽發,鄰笛那堪落日聽。 書幌無人長不卷,秋來芳草自為螢 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 白居易 愛菊高人吟逸韻,悲秋病客感衰懷。

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 居士葷腥今已斷,仙郎杯杓為誰排。

愧君相憶東籬下,擬廢重陽一日齋。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張說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

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
5.重陽節祝福老人的詩句
1、重陽登高望,蒼茫遠樹低。菊黃盈雙袖,湖光草色稀。秋高氣爽飄香日,當是相約賞月時:良辰聚重陽,一起賞景如何?

2、重陽登高舉目望,風清雲淡精神爽。扶老助困人稱頌,中華敬老好風尚。志願服務愛心獻,傳承美德禮儀邦。老有所樂心舒暢,濃濃秋色醉夕陽!

3、重陽登高九月九,如意吉祥釀美酒。一杯送你錢滿箱,二杯送你前程好,三杯送你夢圓圓,四杯送你永安康,五杯盡飲福自來,清風皎月風景妙。

4、重陽登高景色好,秋風送爽艷陽照。鶴發銀髯身康健,老有所養無煩惱。敬老愛老好風尚,共創和諧同歡笑。金色九月慶收獲,錦綉中華更妖嬈!

5、重陽登高步步高,身康體健百病消。人生著眼在高處,眼界寬闊煩惱少!飲一壺菊花酒,吃一次九重糕。人老心不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再譜人生新華章!

6、重陽佳節到,團聚多歡笑,祝福跟著來,按時作報告老人身體越發好,妻子身材更苗條,孩子學習上層樓,自己財源滾滾到!

7、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間滄桑越流越淡。重陽佳節,何不把酒言歡共話夕陽。

8、花飄香,芬芳的是思念;身插茱萸,傳遞的是牽掛;登高望遠,祈求的是平安;斟滿美酒,碰響的是祝福;重陽節,願快樂相伴,平安相隨!

9、懸茱萸,福滿堂,九九重陽好運到;賞秋菊,品香茶,愜意無憂樂逍遙;踱步出,有山水,登高遠眺心情妙。九九重陽,願你開心久久,幸福久久!

10、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6.關於孝親敬老的詩句
1、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2、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3、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4、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

5、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離恨初逢節,貧居只喜晴。好文時可見,學稼老無成。莫嘆關山阻,何當不阻兵。

6、落帽台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荊州一見桓宣武,為趁悲秋入帝鄉。

7、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墮,紫菊氣,

8、七夕醉答君東湯顯祖,玉名堂開春翠屏;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7.關於「重陽節祝福老人」的詩句有哪些
1.松柏不殘四季翠,山村難老百歲人三三令節春時松更高九九芳辰重陽鶴添壽,願秋風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輕

2.重陽之際,恭祝少年老成德高望重精神矍鑠神采奕奕身板硬朗耳不聾眼不花的你,即使到了60歲,也保持20歲的活力。

3.觀覽菊花,消除一切災難。登高遠眺,思念遠方親人。遍插茱萸,寄託美好心願。又逢重陽,再送真誠祝福。我祝你永遠平平安安,健康長壽!

4.紅顏未虛伏虎降龍,白發帶笑鋪金疊翠!天高氣爽,人壽花香!

5.地位一言九鼎,實力九牛二虎,交際三教九流,朋友遍布九州,煩惱九宵雲外,快樂直達九天,機會九星連珠,祥瑞九龍歸海,重陽九九大吉!

6.歡聚一堂,痛飲菊花酒,多吃重陽糕。讓我們的重陽節,步步高升吉祥順利,健康養生到永遠。祝你重陽節快樂!

7.父母心,幾代情,像山裡的小溪,默默流淌在我心裡,我知道怎樣的感激,卻不知道怎樣的言語,只寄這輕輕的問候,道一聲,重陽節祝爸媽幸福安康。

8.秋天的重陽不公是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

9.人們常說家有一老就是一寶。現在老人節到了!祝福老人們節日快樂~身體安康

10.老人和彗星之所以受到崇敬都是出於同一個原因:他們都蓄有長胡須,都自稱能夠預料事變,祝重陽節快樂。
8.重陽節孝敬老人的詩(兩首)(必須關於孝敬老人)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寫母愛的不知道行不行)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孝敬老人歌 和諧社會樹新風,尊老愛幼好傳統。 堂上雙親多孝敬,鄰里尊讓講文明。

養兒育女為防老,頤享天年樂融融。 年老體弱易多病,腰酸腿疼路難行。

父親腳軟腰又脹,母親眼花耳也聾。 莫嫌父母太嬌氣,舉動哪能比後生。

夏日怕熱冬怕冷,風燭殘年體變形。 疲憊不堪容憔悴,涕淚縱橫語不清。

勸兒要做孝順子,和顏悅色笑盈盈。 凡事體貼父母意,關懷備至心赤誠。

外出打工莫走遠,經常通信到家中。 縱無山珍與海味,粗茶淡飯情意濃。

米飯蒸熟上桌端,菜蔬煮爛盤中盛。 兄弟爭先行孝敬,互敬互愛好家庭。

妯娌爭當好媳婦,公婆父母一視同。 古有孟宗哭冬筍,王祥為母卧寒冰。

董永賣身為葬父,感動仙女下凡塵。 世間總有不孝子,父母雙親推出門。

一說父母無家業,二說父母缺金銀。 豈知富貴人家少,世間總有飢和貧。

縱然祖業值萬貫,坐吃山空無分文。 艱苦奮斗創偉業,白手起家靠個人。

父母恩情比山高,養育之情如海深。 居家時時敬父母,何必燒香到山林。
9.重陽節敬老的詩歌
前輩,你好!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順父母,尊敬老輩,天經地義。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濕了多少觀眾的眼睛,震撼了多少遊子的心靈,說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裡話。一首歌為什麼能引起如此強烈共鳴?這是因為這首歌用最朴實的語言道出了人世間最普遍的真摯情感,回應著人民群眾對傳統美德的呼喚。我不想把他們叫老人,我喜歡叫他們前輩。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來臨之際,除了道聲好外,我不禁思緒萬千……

「尊老愛幼」之說是誰提出來的,不曾考究,但皆知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一詞怎麼解釋?約定俗成的一些內涵,如供養尊敬父母。從大的范圍來說,「尊老」實為「孝敬老人」。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樣尊敬別人的老人。我國自古以來就倡導「老有所終」,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傳統。誰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誰就會被世人唾罵為「缺德」,情節嚴重的還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敬老人,不僅是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准則,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和法律義務。戰國時期高居宰相之位的呂不韋曾寫了一篇修身處世的文章——《孝是萬事的綱紀》。文中提到:「人君孝順,那名聲光彩榮耀,可以讓臣下信服而聽從,天下都稱譽。人君孝順,臣就會忠心侍奉君王,做官清廉,面對危難而死節。士人民眾孝順,就會勤勉耕種,保國功戰都堅定,不會敗北。孝是三皇五帝的根本要求,萬事的綱紀。」君王尚且能以身做則,百姓效仿,自然可知。

縱觀古今,我國有許多孝子孝孫的故事流芳後世。如在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有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仗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何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這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有詩頌曰:

體念母親情至忱,

線棰輕重甚關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

頓起心酸淚濕襟。

是啊!人間情,最深數親情。親情是母親油燈下熬白的雙鬢,親情是父親肩頭扛著的行李。暮色中那一雙祈盼的眼睛,盛滿的全是思念的淚水;千里外那幾聲輕輕的叮嚀,串起的都是牽掛的音符。親情啊,她是孟郊詩中的「慈母線」,她是朱自清筆下的「背影」,她是焦波鏡頭中的「我的父親母親」。萬物會隨時間而模糊,可深刻在親人皺紋里的親情卻不會模糊;萬事會隨空間而淡忘,可烙印在親人老繭中的親情卻不會淡忘。

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是文明向上的社會。讓我們一起加入尊敬前輩的行列吧!讓一個個小小的好習慣支撐起閃光的美德; 讓一個個默默的美德支撐起深厚的修養;讓我們用深刻的思想這一撇和堅實的行動這一捺,共同支撐起不俗不凡的「人」字。再次願天下所有的前輩笑顏常駐!

參考資料:摘自切聽風吟原創文學網--作者;語讕

Ⅸ 重陽節感想!急需!!!!!!

重陽節敬老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感想體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歲女孩60多斤怎麼辦 瀏覽:681
蘄春農村養老保險費用 瀏覽:313
給父母寫一封信怎麼寫 瀏覽:651
30歲女兒每月要給父母多少錢 瀏覽:291
重陽節吃橘子意義 瀏覽:569
萬年松養老金怎麼算 瀏覽:397
老年人室內有什麼活動 瀏覽:189
孝順的人不幸福 瀏覽:57
大班重陽節菊花 瀏覽:875
濱湖區馬山鎮峰影養老院 瀏覽:72
敬老院委託管理協議 瀏覽:335
父母如何讓孩子越學越笨 瀏覽:959
老年公寓老人入住怎樣管理 瀏覽:682
溫江養老院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941
為什麼入職體檢需要孕檢 瀏覽:565
50歲以後注意的10件事 瀏覽:978
保時安電子氣體檢測儀怎麼調地址 瀏覽:967
白露前後怎麼養生 瀏覽:298
腦梗老年人夜尿多怎麼辦 瀏覽:334
體檢檢出肺腫瘤怎麼辦 瀏覽: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