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關九九重陽節的對聯
第1副對聯:五嶽久看雲,還是家山能戀舊;重陽休阻雨,倘容兄弟共登高。
這個對聯乃是一個抒懷對聯。大家都知道五嶽歸來不看山,五嶽乃是天下絕美風景。而上聯卻說五嶽的山和雲比不上家裡的山更讓人懷念。而下聯則化用了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名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大家都知道重陽節有登山的風俗,而這個對聯將登山和懷念家鄉懷念親人結合起來,感情真摯,文采也十分精彩,讓人回味無窮。
第2副對聯:夏至有雷三伏冷;重陽無雨一冬晴。
這個對聯是古代人們總結的天氣常識。古代人沒有現在那麼准確的天氣預報,但是人們在生活中逐漸積累經驗。像這個對聯就說明了古代的兩種情況,如果夏至有雷的話,往往是三伏天比較冷的。而如果重陽節不下雨的話,那麼冬天基本都是晴天了。
當然,這種生活經驗有時候並不符合事實。也有人提出了另一個對聯:「夏至酉逢三伏熱,重陽戊遇一冬晴。」不管怎麼說,這種從生活經驗裡面提煉出來的對聯,真是頗有韻味啊。
第3副對聯: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
清代乾隆皇帝喜歡在重陽節的時候在木蘭圍場打獵。那裡有個萬松嶺的地方,乾隆都是在這里登高望遠。某一年的重陽節,乾隆發現柱子上的對聯有些舊了,就對大臣彭元瑞說:「你負責寫點新對聯出來。」
彭元瑞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上聯:「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十八公是松的意思,介壽是祝壽的意思。上聯是說萬松嶺的松樹為乾隆皇帝祝壽,還是頗為巧妙的。
但是有了好上聯,卻不是那麼容易想出好下聯的。彭元瑞想了好久,腦袋都想暈了,還是沒有下聯。這下就尷尬了,彭元瑞無奈之下,只好求救於大才子紀曉嵐。紀曉嵐看到這個上聯後,微微一笑:「這有何難?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
上聯的八十和十八互為倒裝,而下聯的九重和重九互為倒裝。同時重九也就是兩個九,加起來就是十八,恰好符合上聯,真是妙不可言。乾隆看到整副對聯後,龍顏大悅,對紀曉嵐和彭元瑞都有所賞賜。
第4副對聯:三徑誰從陶靖節,重陽唯有傅延年。
重陽節有賞菊花的傳統,而這個對聯則是巧妙利用人名對來突出重陽節的節日氣氛。我們都知道大詩人陶淵明十分喜歡菊花,賞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以古人往往用陶淵明的名字來指代菊花,所謂「陶靖節」是也。而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名句。
下聯則是運用了另一段典故。根據《本草》的記載:「菊,一名傅延年。」也就是說雖然傅延年看上去是一個人名,其實也是指菊花。所以這個對聯就很巧妙了,既有文采,也有趣味,非常厲害。
❷ 重陽節的對聯
延壽;
登高。
黃花宴;
紅葉詩。
三三令節;
九九芳辰。
鳳嶺設賞;
龍山落冠。
愁聞風雨;
讌會湖山。
登高賦詩;
含飴弄孫。
三三迎節令;
九九樂芳辰。
東籬開壽菊;
南陌獻嘉禾。
有人來送酒;
容我去題糕。
冒雨先尋菊;
迎晴便插萸。
臨風烏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閉青霞入;
松高老鶴尋。
黃花開正好;
秋雨落宜時。
黃花如有約;
秋雨即時開。
秋奉椿萱茂;
菊同蘭桂馨。
敬老成時尚;
舉賢傳德風。
拈菊欣憶舊;
撫幼勵承先。
觀菊來瑞鶴;
繞膝戲玄孫。
題糕驚僻字;
飛屐發豪情。
避惡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鼓琴仙度曲;
種杏客傳書。
熟是題糕手;
徒誇賜菊榮。
一片秋香世界;
幾層涼雨闌干。
菊花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徑歸時秋菊在;
滿城近日雨風多。
三徑歸時歲月在;
滿城近時風雨多。
三徑就荒菊綻蕊;
一堂大喜雁來賓。
小雨釀寒侵白紵;
西風憐醉避烏紗。
勸君一醉重陽酒;
邀月同觀敬老花。
烏台好仿黃花宴;
鳳笛催成紅葉詩。
步步登高開視野;
年年重九勝春光。
步步登高開視野;
年年有度喜重陽。
夏至酉逢三伏熱;
重陽戊遇一冬晴。
靖節排冠歸隱去;
孟生落帽快登臨。
孟參軍龍山落帽;
陶居士三徑銜杯。
何處題糕酬錦句;
有人送酒對黃花。
黃菊綺風村酒熟;
紫門臨水稻花香。
年高喜賞登高節;
秋老還添不老春。
話舊他鄉曾作客;
登高佳節倍思親。
登高喜度老年節;
賞秋暢飲菊花酒。
烏帽凌風,參軍舉止;
白衣送酒,處士風流。
敗興無端,滿城風雨;
登高何處,插鬢茱萸。
高閣滕王,何人賦就;
曲江學士,此日齊來。
習射談經,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壽花香。
雙慶臨門,家慶欣逢國慶;
三陽播彩,小陽喜疊重陽。
九九芳辰,幸未遇滿城風雨;
三三佳節,好共登附郭雲山。
孟參軍舉止偏閑,九日快登高,眺望龍山,何慮狂飈吹落帽;
陶處士風流不朽,三秋賦歸隱,棲遲栗里,正逢佳節樂銜杯。
❸ 「重陽節」對聯簡析欣賞
「重陽節」對聯簡析欣賞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重陽節的習俗主要有:賞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紙鷂、吃重陽糕、飲菊酒。
上聯:一片秋香世界;
下聯:幾層涼雨闌干。
上聯:菊蕊金秋傲霜;
下聯:梅花隆冬斗雪。
上聯:三徑歸時秋菊在;
下聯:滿城近日雨風多
上聯:三徑就荒菊綻蕊;
下聯:一堂大喜雁來賓。
上聯:小雨釀寒侵白紵;
下聯:西風憐醉避烏紗。
上聯:勸君一醉重陽酒;
下聯:邀月同觀敬老花。
上聯:烏台好仿黃花宴;
下聯:鳳笛催成紅葉詩。
上聯:步步登高開視野;
下聯:年年重九勝春光。
上聯:步步登高開視野;
下聯:年年有度喜重陽。
上聯:夏至酉逢三伏熱;
下聯:重陽戊遇一冬晴。
上聯:靖節排冠歸隱去;
下聯:孟生落帽快登臨。
上聯:孟參軍龍山落帽;
下聯:陶居士三徑銜杯。
上聯:何處題糕酬錦句;
下聯:有人送酒對黃花。
上聯:黃菊綺風村酒熟;
下聯:紫門臨水稻花香。
上聯:年高喜賞登高節;
下聯:秋老還添不老春。
上聯:話舊他鄉曾作客;
下聯:登高佳節倍思親。
上聯:登高喜度老年節;
下聯:賞秋暢飲菊花酒。
上聯:烏帽凌風,參軍舉止;
下聯:白衣送酒,處士風流。
上聯:敗興無端,滿城風雨;
下聯:登高何處,插鬢茱萸。
上聯:高閣滕王,何人賦就;
下聯:曲江學士,此日齊來。
上聯:習射談經,天高地爽;
下聯:佩萸插菊,人壽花香
上聯:入酒菊香由我醉
下聯:向秋山色帶雲看
上聯:年頗老矣尚能飯
下聯:體甚鍵哉不必扶
上聯:重九樽前,素鞦韆頃;
下聯:故鄉籬下,黃菊幾支?
上聯:雙慶臨門,家慶欣逢國慶;
下聯:三陽播彩,小陽喜疊重陽。
上聯:九九芳辰,幸未遇滿城風雨;
下聯:三三佳節,好共登附郭雲山。
上聯:孟參軍舉止偏閑,九日快登高,眺望龍山,何慮狂飈吹落帽;
下聯:陶處士風流不朽,三秋賦歸隱,棲遲栗里,正逢佳節樂銜杯.
重陽節對聯賞析
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我國《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相傳東漢時汝南人桓影,聽到陰陽家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汝南將有大災難,趕快叫家裡人縫制小袋,內裝茱萸,縛在臂上,登上高山,飲菊花酒,藉以避難。桓景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裡的雞、狗、羊全部死掉。從此,民間就有在重陽節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風俗活動。
唐代詩人王維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記載了當時的風俗習慣。由於該詩感情真摯,至今膾炙人口。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吃糕的「糕」與登高的「高」諧音相同,都有長久高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所以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重陽節又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詠重陽、登高詠菊的詩詞佳作。明清以來對聯興盛,有關重陽節的名聯佳對也層出不窮,成為這個古老節日風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延壽;
登高。
相傳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飲菊花酒,可以使人長壽。據《西京雜記》載,漢初已有此風俗,若推溯其源,其來可能更久。至於重陽登高,據說始自東漢,為名術士費長房所傳的重陽袪祟法門。此聯並舉重陽節的這兩大習俗,簡介精煉而意蘊完足,自是佳對。
黃花宴;
紅葉詩。
黃花,指菊花。重陽有賞菊的傳統,獨樂不如眾樂,人們自當與親與友,推杯送盞,同此賞心樂事。這是秋花帶給人的歡樂。秋葉似乎並不遜之,因為它能傳達愛意。據傳唐宣宗時,盧渥赴京應舉,偶臨御溝,拾得紅葉,葉上題詩雲:「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後宣宗簡放宮女,賜百官司吏,盧渥得一人,正為葉上題詩者。紅葉對黃花,工穩之外,意味深長,令人擊節贊嘆。
三三令節;
九九芳辰。
三三,指三月三,魏晉以來又將此日視為「上巳節」,陌上踏青,曲水流觴,臨水賦詩,是此日習俗。九九,即為九月九。三、九,皆為陽數。三月三,傳說為王母開蟠桃會的日子;九月九,諧音「久久」,古人視之為吉利喜慶的日子。這自然與所謂「毒月惡日」的端午節有天壤之別,所以聯中用「令節」、「芳辰」,實在是人們觀念的真實寫照,並非虛飾之辭。「三三」、「九九」,「令辰」、「芳節」,屬小類工對。
鳳嶺設賞;
龍山落冠。
鳳嶺,又名望楚山,在襄樊境內,西晉名臣劉弘與山簡都曾於此處重陽宴賞。「龍山落冠」乃東晉人孟嘉的故事。孟嘉是東晉名臣桓溫的`參軍,為人溫和雅正,頗受推重。某年重陽,桓溫設宴,僚屬共游龍山,孟嘉衣帽應風飄落而不自知。桓溫命左右勿言,欲知其何以處之。待孟嘉如廁,命孫盛作嘲諷之文,並將文章與落帽同置於孟嘉坐處。孟嘉返還其處,見此文此帽,並無尷尬之容,笑索紙筆,作文答復,一揮而就,其辭甚優美。此則故事自然是在贊佩這位孟參軍既風度翩然又才思敏捷。晉世多名士,山簡與孟嘉也在其列,此聯似乎頗鍾情於其輩的風度。
愁聞風雨;
讌會湖山。
上聯頗有鑒湖女俠秋瑾名句「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意思,同時又可見「滿城風雨近重陽」的況味(見後二聯),總之無非說些惹人煩憂之事。下聯反之,乃推杯送盞,及時行樂之意。一正一反,不惟重陽如此,一年三百六十日皆如此。
東籬開壽菊;
南陌獻嘉禾。
上聯點化了陶淵明《飲酒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句。
有人來送酒;
容我去題糕。
上聯是關於陶淵明的典故。陶氏九月九日無酒可飲,對菊遣懷時,見一白衣人翩然而至,乃王弘來送酒,遂把盞痛飲。下聯是關於劉禹錫的典故。劉氏作《九日》詩,本想用「糕」字,由於五經之中並無此字,遂罷而不作。宋人宋祁曾作詩嘲之,其中有句雲:「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世豪。」另外,「糕」與「高」諧音,「題高」也可指重陽節登高賦詩之意。
臨風烏帽落;
送酒白衣香。
上聯事關孟嘉,下聯事關王弘,前已言之。
題糕驚僻字;
飛屐發豪情。
上聯言劉禹錫,前已言之。下聯言庾亮。《世說新語·容止》載,庾亮鎮守武昌,某秋夜氣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樓詠詩。不久,庾氏飛屐而來。諸人慾避之,庾氏徐徐答雲:「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
鼓琴仙度曲;
種杏客傳書。
此聯本為元代文學家馬祖常的詩句。馬氏《石田山居》八首之最末一首曰:「淮南窮僻地,先世有林廬。花曙鳴山鳥,芹春躍岸魚。鼓琴仙度曲,種杏客傳書。朋輩如相覓,休嗔禮法疏。」平仄相諧,對仗工穩,心緒清曠者多喜此聯。
孰是題糕手;
徒誇賜菊榮。
上聯事關劉禹錫,前已言之。下聯點化黃巢的《不第後賜菊》,其詩曰:「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此聯妙在兩個字:「孰」與「徒」。一「孰」字盡顯了滿腔豪氣,當仁不讓的情懷隱然可見。至於「徒」字則譏諷了浮華虛飾之徒。兩聯對仗工穩,意緒相反相成,頗為不易。
三徑歸時歲月在;
滿城近日風雨多。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句雲:「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上聯用之。下聯用著名的「一句詩」:滿城風雨近重陽。據惠洪《冷齋夜話》載,北宋潘大臨工於詩,貧甚。臨川謝逸致書問:「近新作詩否?」大臨答雲:「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恨為俗氣蔽翳。昨日清卧,聞攪林風雨聲,遂題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租人來,遂敗意。只此一句奉寄。」此事想來不禁令人唏噓。
步步登高開視野;
年年重九勝春光。
下聯用毛澤東《採桑子》詞,其詞雲:「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夏至酉逢三伏熱;
重陽戊遇一冬晴。
據傳此為欽天監曾用楹聯,其旨在占物候。此聯的意思如下:如果夏至恰為酉日,則三伏酷熱;若重陽適為戊日,則冬天無雨雪。用物占入聯,別有一番新意,且對仗十分工整,乃佳對。
靖節排冠歸隱去;
孟生落帽快登臨。
靖節是陶淵明的謚號。孟生,即孟嘉。由於陶淵明喜菊,歸隱時正在秋季,且重陽有「白衣送酒」的故事,是以陶氏成了重陽對聯中的家常菜。「孟嘉落帽」之事,也在重陽發生,故而講求用典的文人,也多未曾放過他。故而以陶孟二人為主料的對聯眾多,一般是「大同」而「小異」。
話舊他鄉曾作客;
登高佳節倍思親。
此聯用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其詩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喜度老年節;
賞秋暢飲菊花酒。
重陽節又名老人節。菊花酒,此酒有延壽的作用。是以「菊花酒」對「老年節」,合於情理。
烏帽凌風,參軍舉止;
白衣送酒,處士風流。
參軍,還是那位孟嘉孟參軍。烏帽,依然是孟嘉的帽子。白衣,謂王弘;處士,謂陶淵明。不論「凌風」落帽,還是重陽「送酒」,「舉止」都絕對「風流」。雖然又是以陶孟二人為主角的對聯,長處在於簡潔凝練,節奏明快。
敗興無端,滿城風雨;
登高何處,插鬢茱萸。
上聯依然出自「滿城風雨近重陽」。「敗興」的絕非「風雨」,而是催租客。詩情雖濃,無奈囊中空虛,可悲可嘆!
高閣滕王,何人賦就;
曲江學士,此日齊來。
王勃《滕王閣序》雲:「時維九月,序屬三秋」,蓋其文作於秋,此聯遂用之。下聯用曲江宴會的典故。蓋唐時考中的進士,放榜後大宴於曲江亭,謂之曲江會。宋人延襲此傳統,稱聞喜宴。此處泛用此舉於秋闈告捷者。明清科舉時,鄉試在仲秋,稱為秋詩,放榜近於重陽,故此聯用之。此聯對舉凝練簡潔,鏗鏘有聲,實屬佳對。
習射談經,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壽花香。
射,六藝之一。《禮記·月令》曰;「是月(季秋)也,天子乃教於田獵。」由於其發生於九月,故而上聯用之。至於讀經多在農閑之時,秋收之後良佳。天高地爽,形容秋日氣溫之清爽。上聯緊切季秋。下聯專寫重陽節。一大一小,對仗工整。
孟參軍舉止偏閑,九日快登高,眺望龍山,何慮狂飈吹落帽;
陶處士風流不朽,三秋賦歸隱,棲遲栗里,正逢佳節樂銜杯。
三秋,指秋季,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作於秋日,故下聯曰「三秋賦歸隱」。栗里,陶淵明的居處。其餘相關典故,前已言之。此長聯也是就陶孟二人翻新花樣的對聯。由於其「長」,所以比較起「短」聯,更能鋪成的開,意緒寫得能更清晰明白,感情也能表現得更酣暢淋漓。當然長聯比起短聯來,平仄對仗上更費工夫,好在此聯對仗十分協調,頗為不易。
;❹ 重陽節的對聯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到了。接下來我整理了有關重陽節的對聯,歡迎大家閱讀。
1、黃花宴;紅葉詩
2、三三令節;九九芳辰
3、鳳嶺設賞;龍山落冠
4、愁聞風雨;讌會湖山
5、登高賦詩;含飴弄孫
6、三三迎節令;九九樂芳辰
7、東籬開壽菊;南陌獻嘉禾
8、有人來送酒;容我去題糕
9、冒雨先尋菊;迎晴便插萸
10、臨風烏帽落;送酒白衣香
11、院閉青霞入;松高老鶴尋
12、黃花開正好;秋雨落宜時
13、黃花如有約;秋雨即時開
14、秋奉椿萱茂;菊同蘭桂馨
15、敬老成時尚;舉賢傳德風
16、拈菊欣憶舊;撫幼勵承先
17、觀菊來瑞鶴;繞膝戲玄孫
18、題糕驚僻字;飛屐發豪情
19、避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20、鼓琴仙度曲;種杏客傳書
21、熟是題糕手;徒誇賜菊榮
22、一片秋香世界;幾層涼雨闌干
23、菊花金秋傲霜;梅花隆冬斗雪
24、三徑歸時秋菊在;滿城近日雨風多
25、三徑歸時歲月在;滿城近時風雨多
26、三徑就荒菊綻蕊;一堂大喜雁來賓
27、小雨釀寒侵白紵;西風憐醉避烏紗
28、勸君一醉重陽酒;邀月同觀敬老花
29、烏台好仿黃花宴;鳳笛催成紅葉詩
30、步步登高開視野;年年重九勝春光
31、步步登高開視野;年年有度喜重陽
32、夏至酉逢三伏熱;重陽戊遇一冬晴
33、靖節排冠歸隱去;孟生落帽快登臨
34、孟參軍龍山落帽;陶居士三徑銜杯
35、何處題糕酬錦句;有人送酒對黃花
36、黃菊綺風村酒熟;紫門臨水稻花香
37、年高喜賞登高節;秋老還添不老春
38、話舊他鄉曾作客;登高佳節倍思親
39、登高喜度老年節;賞秋暢飲菊花酒
40、烏帽凌風,參軍舉止;白衣送酒,處士風流
41、敗興無端,滿城風雨;登高何處,插鬢茱萸
42、高閣滕王,何人賦就;曲江學士,此日齊來
43、習射談經,天高地爽;佩萸插菊,人壽花香
44、雙慶臨門,家慶欣逢國慶;三陽播彩,小陽喜疊重陽
45、九九芳辰,幸未遇滿城風雨;三三佳節,好共登附郭雲山
46、孟參軍舉止偏閑,九日快登高,眺望龍山,何慮狂飈吹落帽;陶處士風流不朽,三秋賦歸隱,棲遲栗里,正逢佳節樂銜杯
避惡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鼓琴仙度曲;
種杏客傳書。
熟是題糕手;
徒誇賜菊榮。
一片秋香世界;
幾層涼雨闌干。
菊花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徑歸時秋菊在;
滿城近日雨風多。
三徑歸時歲月在;
滿城近時風雨多。
三徑就荒菊綻蕊;
一堂大喜雁來賓。
小雨釀寒侵白紵;
西風憐醉避烏紗。
勸君一醉重陽酒;
邀月同觀敬老花。
烏台好仿黃花宴;
鳳笛催成紅葉詩。
步步登高開視野;
年年重九勝春光。
步步登高開視野;
年年有度喜重陽。
夏至酉逢三伏熱;
重陽戊遇一冬晴。
靖節排冠歸隱去;
孟生落帽快登臨。
孟參軍龍山落帽;
陶居士三徑銜杯。
何處題糕酬錦句;
有人送酒對黃花。
避惡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鼓琴仙度曲;
種杏客傳書。
熟是題糕手;
徒誇賜菊榮。
一片秋香世界;
幾層涼雨闌干。
菊花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徑歸時秋菊在;
滿城近日雨風多。
三徑歸時歲月在;
滿城近時風雨多。
三徑就荒菊綻蕊;
一堂大喜雁來賓。
小雨釀寒侵白紵;
西風憐醉避烏紗。
勸君一醉重陽酒;
邀月同觀敬老花。
烏台好仿黃花宴;
鳳笛催成紅葉詩。
步步登高開視野;
年年重九勝春光。
步步登高開視野;
年年有度喜重陽。
夏至酉逢三伏熱;
重陽戊遇一冬晴。
靖節排冠歸隱去;
孟生落帽快登臨。
孟參軍龍山落帽;
陶居士三徑銜杯。
何處題糕酬錦句;
有人送酒對黃花。
黃菊綺風村酒熟;
紫門臨水稻花香。
年高喜賞登高節;
秋老還添不老春。
話舊他鄉曾作客;
登高佳節倍思親。
登高喜度老年節;
賞秋暢飲菊花酒。
烏帽凌風,參軍舉止;
白衣送酒,處士風流。
敗興無端,滿城風雨;
登高何處,插鬢茱萸。
高閣滕王,何人賦就;
曲江學士,此日齊來。
習射談經,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壽花香。
雙慶臨門,家慶欣逢國慶;
三陽播彩,小陽喜疊重陽。
九九芳辰,幸未遇滿城風雨;
三三佳節,好共登附郭雲山。
孟參軍舉止偏閑,九日快登高,眺望龍山,何慮狂飈吹落帽;
陶處士風流不朽,三秋賦歸隱,棲遲栗里,正逢佳節樂銜杯。
❺ 重陽節的經典對聯大全
重陽節 又稱老人節,在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那麼關於重陽節的 對聯 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我整理的重陽節的經典對聯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重陽節相關內容推薦↓↓↓
重陽節為什麼敬老
重陽節的節日小知識
重陽節日的主要習俗
重陽節的寓意是什麼
重陽節的對聯大全
上聯:小雨釀寒侵白紵
下聯:勸君一醉重陽酒
上聯:烏台好仿黃花宴
下聯:三徑歸時歲月在
上聯:避惡茱萸囊
下聯:延年菊花酒
上聯:鼓琴仙度曲
下聯:種杏客傳書
上聯:熟是題糕手
下聯:徒誇賜菊榮
上聯:靖節排冠歸隱去
下聯:孟生落帽快登臨
上聯:孟參軍龍山落帽
下聯:陶居士三徑銜杯
上聯:何處題糕酬錦句
下聯:有人送酒對黃花
上聯:避惡茱萸囊
下聯:延年菊花酒
上聯:鼓琴仙度曲
下聯:種杏客傳書
上聯:熟是題糕手
下聯:徒誇賜菊榮
上聯:一片秋香世界
下聯:幾層涼雨闌干
上聯:菊花金秋傲霜
下聯:梅花隆冬斗雪
上聯:年年重九勝春光
下聯:年年有度喜重陽
上聯: 夏至 酉逢三伏熱
下聯:重陽戊遇一冬晴
上聯:黃菊綺風村酒熟
下聯:紫門臨水稻花香
上聯:年高喜賞登高節
下聯:秋老還添不老春
上聯:話舊他鄉曾作客
下聯:登高佳節倍思親
上聯:登高喜度老年節
下聯:賞秋暢飲菊花酒
上聯:烏帽凌風,參軍舉止
下聯:白衣送酒,處士風流
上聯:敗興無端,滿城風雨
下聯:登高何處,插鬢茱萸
上聯:高閣滕王,何人賦就
下聯:曲江學士,此日齊來
上聯:習射談經,天高地爽
下聯:佩萸插菊,人壽花香
上聯:雙慶臨門,家慶欣逢國慶
下聯:三陽播彩,小陽喜疊重陽
上聯:九九芳辰,幸未遇滿城風雨
下聯:三三佳節,好共登附郭雲山
重陽節吃什麼
1.菊花
飲酒賞菊可是古人在重陽節的保留項目,請注意,「就菊花」可不光是看,古人還將菊花泡酒暢飲。要說做這個菊花酒也不難,用菊花加糯米、酒麴,按一般的釀制 方法 就可以製得一壇清新的菊花酒了。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去痿痹、延緩衰老等功效。
2.重陽糕
重陽糕又叫「撐腰糕」、「花糕」、「發糕」或「菊糕」,是用發面做成的糕點,輔料有棗子、杏仁、松子、栗子,屬於甜品,也有加肉做成鹹味的。老人吃了重陽糕就不會腰酸背痛了,所以每年要給老人吃重陽糕,讓老人腰桿硬朗精神好。在重陽習俗中,吃重陽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因為「糕」與「高」諧音,寓義生活水平步步升高,象徵合家歡樂吉祥如意。
3.大棗
大棗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慾、除腥祛味,抗過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壓、骨質疏鬆和貧血,是老年人冬季的補養佳品。
4.核桃
核桃是補腦的最佳食品,亦是補腎固精、溫肺定喘的食療品,對腎虛、尿頻、咳嗽等症有很好療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夠頭腦清晰、耳聰目明。
重陽節的寓意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所以也稱「重九」。為什麼稱為「重陽」呢?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古籍(易經)上有:「以陽爻為九。」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又叫老人節,1989年,我國重陽節正式定名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定為全國的敬老日。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重陽節前後,黨和政府以各種形式開展敬老活動,比如召開座談會、老人宴、銀發旅、搞體檢、贈禮品、幫勞動等等,豐富多彩。多數地方還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 清明 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重陽節的經典對聯大全相關 文章 :
★ 經典重陽節對聯大全
★ 關於重陽節的經典對聯內容
★ 關於重陽節的對聯大全
★ 超經典的七言對聯 重陽節對聯
★ 關於重陽節的對聯集錦
★ 關於重陽的對聯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❻ 重陽節的對聯,重陽節對聯
重陽節抄的對聯:
上聯:小雨釀寒侵白紵
下聯:勸君一醉重陽酒
上聯:烏台好仿黃花宴
下聯:三徑歸時歲月在
上聯:避惡茱萸囊
下聯:延年菊花酒
上聯:鼓琴仙度曲
下聯:種杏客傳書
上聯:熟是題糕手
下聯:徒誇賜菊榮
上聯:靖節排冠歸隱去
下聯:孟生落帽快登臨
上聯:孟參軍龍山落帽
下聯:陶居士三徑銜杯
上聯:何處題糕酬錦句
下聯:有人送酒對黃花
上聯:避惡茱萸囊
下聯:延年菊花酒
上聯:鼓琴仙度曲
下聯:種杏客傳書
❼ 重陽節對聯大全,重陽節經典對聯大全
雙慶臨門,家慶欣逢國慶;
三陽播彩,小陽喜疊重陽。
九九芳辰,幸未遇滿城風雨;
三三佳節,好共登附郭雲山。
三徑歸時歲月在;
滿城近時風雨多。
三徑就荒菊綻蕊;
一堂大喜雁來賓。
小雨釀寒侵白紵;
西風憐醉避烏紗。
勸君一醉重陽酒;
邀月同觀敬老花。
烏台好仿黃花宴;
鳳笛催成紅葉詩。
......
❽ 有關重陽節的對聯
上聯:菊花金秋傲霜
下聯:梅花隆冬斗雪
上聯:年年重九勝春光
下聯:年年有度喜重陽
上聯:夏至酉逢三伏熱
下聯:重陽戊遇一冬晴
上聯:黃菊綺風村酒熟
下聯:紫門臨水稻花香
上聯:年高喜賞登高節
下聯:秋老還添不老春
上聯:話舊他鄉曾作客
下聯:登高佳節倍思親
上聯:登高喜度老年節
下聯:賞秋暢飲菊花酒
上聯:烏帽凌風,參軍舉止
下聯:白衣送酒,處士風流
上聯:敗興無端,滿城風雨
下聯:登高何處,插鬢茱萸
上聯:高閣滕王,何人賦就
下聯:曲江學士,此日齊來
上聯:習射談經,天高地爽
下聯:佩萸插菊,人壽花香
上聯:雙慶臨門,家慶欣逢國慶
下聯:三陽播彩,小陽喜疊重陽
上聯:九九芳辰,幸未遇滿城風雨
下聯:三三佳節,好共登附郭雲山
上聯:小雨釀寒侵白紵
下聯:勸君一醉重陽酒
上聯:烏台好仿黃花宴
下聯:三徑歸時歲月在
上聯:避惡茱萸囊
下聯:延年菊花酒
上聯:鼓琴仙度曲
下聯:種杏客傳書
上聯:熟是題糕手
下聯:徒誇賜菊榮
上聯:靖節排冠歸隱去
下聯:孟生落帽快登臨
上聯:孟參軍龍山落帽
下聯:陶居士三徑銜杯
上聯:何處題糕酬錦句
下聯:有人送酒對黃花
上聯:避惡茱萸囊
下聯:延年菊花酒
上聯:鼓琴仙度曲
下聯:種杏客傳書
上聯:熟是題糕手
下聯:徒誇賜菊榮
上聯:一片秋香世界
下聯:幾層涼雨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