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孝敬的國學經典

關於孝敬的國學經典

發布時間:2020-12-11 08:35:45

1. 少兒國學培訓內容包括哪些

國學館標准課程帶孩子熟讀經典,打好一生根基
第一階段:知書達禮
《千字文》:「天下第一字書」。幫孩子養成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習慣。
《弟子規》:系統化的「兒童行為守則」。教孩子懂得待人接物的禮貌常識。
《三字經》:中國文化史綱。對孩子的升學考試和文化修養都有極大的幫助。
第二階段:開智明理
《論語》:中國人的「聖經」。從小熟讀,可助其塑造理想人格、洞察人性。
《詩經》:中國古代詩歌開端。對孩子的語言水平和知事明理都有很大作用。
《大學》:中國人必讀的一本書。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構建遠大的人生格局。
第三階段:通達言志
《易經》:不學易經,無以為將相、無以成大醫。群經之首,內容涉及諸多領域。
《唐詩宋詞》:中國文化學史上的璀璨明珠。培養孩子良好的韻律感,陶冶情操。
《中庸》:「和諧」人生指南。培養孩子處理人際關系的智慧,成為高情商人才。
《老子》:中國人的智謀奇書。書中智慧可以運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三千小童結合時代變化,創新國學六藝特色課程 縱橫文武,德藝雙修讓孩子更出眾
禮:古禮體驗。不學禮無以立,培養孩子懂禮貌、有教養。
樂:古琴修習。提升孩子文化修養,助其養成優雅含蓄的氣質。
術:武術鍛煉。塑造挺拔的外形、強身健體、鍛煉堅強的意志力。
棋:圍棋鑽研。開發孩子智力,培養機動靈活的戰略思想意識。
書:書法藝術。提高孩子專注力,提升個人修養和審美能力。
數:數藝傳承。鍛煉孩子快速運算能力,提升數藝思維。

2. 儒家經典中一些有關感恩、孝道的名句

1、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出自:春秋孟子《孟子·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春秋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孟子說:「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

3、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出自:西漢戴聖《禮記·祭義》。

譯文: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鑽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夠贍養父母。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里仁》。

譯文: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

5、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現在所說的孝,指的是養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馬,也都有人飼養。對父母如果不恭敬順從,那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

3. 關於國學經典的二十四孝故事怎樣開展活動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二十四孝》是古代宣傳孝道的經典故事,對歷史上傳承下來的《二十四孝》,我們必須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辨證的歷史的分析。其中確實有值得繼承和弘揚的內容,但也有糟粕,要予以批判的繼承,吸取精華,擯棄糟粕,滌除《二十四孝》中封建性的污垢,發揚中華民族淳樸美好的敬老養親的思想感情和傳統美德,古為今用,使之符合現今的道德規范——尊老、敬老、愛老,這才是我們今天正確認識、學習《二十四孝》的真正目的。《二十四孝》中值得繼承和弘揚的是——對父母的敬愛和關心、發自內心的事奉父母的精神。在《二十四孝》中,幾乎都具有這種精神,這種精神具有它永恆的價值,這就是《二十四孝》的核心與精華所在。「懷抱想當年,辛勤閱萬千。此時非父母,哪得自安便。」也就是說,懷抱著自己的孩子,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當年。如果不是父母辛勤哺育,哪有我們現在的舒適安閑。當前,「孝道」觀念仍然是致力於推進社會現代化進程而復興儒學文化資源的根基。「仁」是儒學的核心內容,「孝」是「仁」的根基。
我們讀《二十四孝》,要了解古人並非看重形式,讓後人件件照辦,而是想通過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人世界還有「孝」之一字!從另外一個角度說,由於「孝道」源於原始的氏族社會,發展於和強化於封建社會,因而它必然帶有它的歷史局限性,特別是成了官方「以孝治天下」的理論之後,產生了逆來順受的、愚孝的、迷信的、因果報應的觀念,甚至有與人性相背離的地方,如「卧冰求鯉」,「恣蚊飽血」,「埋兒奉母」,「聞雷泣墓」等,所有這些都是不能吸收和提倡的,即使是「刻木事親」雖然表現出丁蘭的至誠之心,但是在今天看來,不免有些可笑,都應予以拋棄。
今天我們提倡的孝應該是文明的、合乎理性的。所以,我們不能不加分析地去吸收「二十四孝」中的一切,而是要批判的繼承。總之,在今天這個文明的、法制的社會中,父母和子女在人格上和法律上是平等的,父母有責任和義務哺育子女,子女有責任和義務孝敬父母。當今有不孝順父母的子女,也有把自己親生的兒女遺棄、賣掉、甚至有將其扼死、溺死或殺死的父母,這些都是喪失了人性和違法的行為,是社會和人類的良知不能容許的。因此,要提倡「父慈子孝」,繼承和弘揚孝道文化的精華。

4. 關於孝道的國學經典

道家孝經,太上感應篇,佛家地藏經,十善業道,儒家24孝的故事,然後還有弟子規什麼的。

閱讀全文

與關於孝敬的國學經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市安怡敬老院 瀏覽:31
健康養生如何清肺養肺 瀏覽:844
雨花區有老年大學嗎 瀏覽:326
體檢檢查報告能檢查出什麼 瀏覽:667
如何對付態度差的老人 瀏覽:727
廣西老年大學圖片 瀏覽:295
老人牙齒都掉了吃什麼好 瀏覽:899
50歲血壓高壓80低壓50 瀏覽:237
重陽節的由來英語20詞 瀏覽:885
養老金封控比例是什麼意思 瀏覽:22
70歲老人晚上老睡不著 瀏覽:844
央視孝順父母 瀏覽:681
老年大學工筆畫教程 瀏覽:135
現在養老保險全國聯網了嗎 瀏覽:988
江蘇2016年上調養老金通知 瀏覽:147
長壽花養護方法用什麼土 瀏覽:600
中央委員逝世90歲以上有幾人 瀏覽:731
就業養老金交5年以上領多少 瀏覽:788
退休金養老保險金 瀏覽:196
老人住養老院的弊端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