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才算是孝順
首先,要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保證老人生活無憂。①在老人能自立的時候,尊重他們的選擇,老人一般喜歡住在老家的房子里,因為他們非常需要平靜和懷舊。子女們應提供生活保障,不要憐惜幾個錢。②願意離子女近一點,但又不想擠在一塊怎麼辦?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給老人買一個公寓(小平米的商品房)。暫時無經濟能力的,也要先租賃一個離自己近點的房子。③願意與子女住在一起的父母,做子女的盡量不要讓老人二次"上崗就業",做飯、洗衣、搞衛生、帶孩子。④遠離父母在外工作的要經常回家,
看看水、電、氣是否安全,父母身體是否安然無恙,及時排除安全隱患,確保萬無一失。實在不能回家的托鄰居和親戚常去家看看,要經常電話聯系。⑤與父母住在一塊的,要多做一些家務,給老人買好吃的、買好穿的,有條件的話按排老人出去遊山玩水。千萬不要嫌棄老人臟和啰嗦。⑥在父母生活不能自理和患病的時候,一定要讓老人和自己住在一起,在老人身旁端飯遞茶、倒屎倒尿。萬一工作太忙抽不出身時,也要請人伺候老人。不要在自己身上應證"久病床前無孝子」。
其次,是在精神上和情感上倍加關懷,使老人天天開心快樂。有不少子女認為在金錢上和生活上,滿足了老人就算自己孝順了,這是大錯特錯。①常回家陪老人拉拉家常、敘敘舊,耐心聽聽老人們的嘮叨;陪老人走出家門散散步。②給老人洗洗腳、錘錘背、揉揉肩,給予肢體上的交流和溝通。③"孝順"要體現一個順字。盡量滿足老人的需求,不與老人頂嘴、吵架。④讓自己的子女多去陪陪爺爺奶奶。俗話說隔輩親,孫輩可給老人帶去歡樂和笑聲。⑤在外工作不能常回家探望老人的子女,要經常電話聯系,問寒問暖報平安,逢年過節、尤其是老人的生日要送去祝福,千萬不能忘了爸媽的生日。⑥在父母臨終時,就是爬千山涉萬水也要趕回家,陪老人走完人生的最後旅程。
最後,子女爭氣、成器,不讓老人牽掛也是最大的孝教。①"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本來是有爭議,但天下的父母,還是最期盼子女們早日成家生育,為本家族延繼煙火、傳宗接代。有了孫子孫女還會給老人平添很多快樂。②在事業上成就一番事業,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讓老人在他人面前抬得起頭,為其感到自豪。③遵紀守法,行善積德。父母最起碼的要求是子女不要違法、犯法,一生平安。在外還要多做善事多積德。
② 什麼是真正的孝順
他們老了你不會去嫌棄他們,還一直常回家看他們,這就是孝順。
就拿我爺爺來說,六個孩子,最孝順的只有大叔叔,大嬸嬸和我爸爸,大叔叔每天都會回爺爺家看爺爺,大嬸嬸天天給爺爺做好吃的,爸爸也是,幾乎每天都會回爺爺家陪他,其他人只會偶爾的回來坐坐,大姑二姑平時就算閑的搓麻將,也不會回爺爺家看爺爺,所以我經常覺得大姑二姑還不如大嬸嬸,雖然她倆是親生的,但親生的還不如娶來的媳婦好。
孝就是一種道德和行為准則,是要感恩父母,每個人都要遵守的,守孝道,就必須要做到孝。但是,順就不一樣了,這是對長輩的要求進行執行的過程,這個過程之中,是有對、錯,正、誤之分的,對於正確的要求,該順的就得順,對於錯誤的,不能順的就堅決不能順。如果不顧事情的後果,為了孝而盲目的去順,造成了適得其反的後果,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孝順
③ 大多數人眼中的孝順是什麼樣的
百善孝為先,每個人都應該懂得孝順父母的道理。如何才算是孝順父母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多數人應該覺得對父母好就是最大的孝順。
現如今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外工作打拚,與父母見面的時間極少。回家多陪陪父母的同時,在外更要照顧好自己,不讓父母擔心。畢竟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外過得快樂,然後風風光光的回來呢?不讓父母擔心,也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
④ 怎樣算孝順
一、增加對話量
是否想從今天起就一點點增加對話量?如果對話量減少,彼此將逐漸失去對對方狀態的了解。
如果身體沒有異常,那麼父母也就安心了,即使發現異常,我們也能夠盡早發現它並治療。
七、讓媽媽教你食譜
隨著孩子的成長,向母親學習的機會會減少。但是,體會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是一種極大的樂趣。因此,向母親請教日常菜譜,媽媽會很想告訴你。
口味簡單的家常菜,例如番茄炒蛋、土豆燒牛腩等,是不錯的選擇。一旦學會了媽媽的食譜,就可以自己做出這道菜,可以時時回顧媽媽的味道。
⑤ 怎麼樣做才算是真正的孝順
真正的孝順,就是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成為爸媽眼中的驕傲,還有你的生活過的幸福,也是給予他們最好的孝順。父母不求孩子能給他們帶來多少錢財,只盼孩子健康平安,生活美滿。
1、做到學業有成是孝順。要是你還是在校的學生,不管你是高中還是大學,請認真努力的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學習知識,雖然知識的實用性沒有那麼的關鍵,但是你一定要努力的學習考一個好的大學,找一個好的工作,父母高興的就是你拿著錄取通知書回來的那一刻,父母最高興的就是你拿著畢業證書回來的那一刻。
4、早日讓父母抱孫子是孝順。孩子是家庭生活的催化劑,也是家庭生活和諧與否的關鍵產物,所以要是你們能夠早日為父母生完孩子,讓他們抱上孫子,那麼父母的心就落地了,以後就等著享福啦。
⑥ 怎樣才算是孝敬父母
孝順是對父母最大的尊重!我們要學會感恩,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種力量,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義務!感恩是我們民族的美德。百善孝為先.首先要善待老人.我認為,只有精神物質兩方面都讓老人滿足,
做兒女的才是真正盡到了孝心。因此,在生活中,子女要盡量順從老人,與老人交心,使老人精神得到撫慰。在物質上也要盡量滿足老人的需求,
讓老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保障.老人們都希望子女找點空閑,找點時間,帶著孩子常回家看看。老年人在子女的孝心需求方面,其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勝於物質的需求,所謂精神需求就是希望子女多與自己溝通、交流,使自己的生活充滿親情。此外,
老年人還需要子女的尊重和善待。在生活中,老年人都希望子女能充分尊重自己的生活選擇。所以說,做子女的要處處尊重老人,甚至是老人的一些缺點,子女也要多寬容和諒解。一、人性中最根本的特性:
「 利己」與「利他」。
通俗的說,
人做任何事的目的:不是為自己(利己)就是為別人(利他)。
1、利己=生存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從出生開始,第一要務就是生存。生存是生物最最基本的本能,這是為自己,是「利己」。人類也不例外,我們現在用「利己」來表述人類的這種本性。
2、利他=反哺=孝
人類在謀求生存的同時,還會有人類作為智慧生物,區別於其他生物,而獨有的本性,就是對父母的反哺之情。反哺之情,是為他人生存著想,
是「利他」。因此,中華文化現在用「利他」,以前就是用「孝」來表述人類反哺這種本性和情感。
二、孝,是道德標准。
1、中華文化社會幾千年來,形成用「孝」作為評判標准,來衡量人的道德高低。
2、既然是標准,就會有考核;
既然有考核,就會有分數;
既然有分數,就會有評比;
既然有評比,就會有壓力;
既然有壓力,就會促使人盡可能做到最好。
三、孝,歸根到底就是道德修養問題。
1、道德修養,
就是不斷提高「利他」性,讓個人的所為所為盡可能多的「為別人」著想。越為別人著想,越為別人服務,就會被社會評判道德水準越高。
2、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中華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一直在教育和引導人類的「利他」性。
3、中華文化古代用「孝」來教育引導,
我們現在直接把「孝」道的精髓提煉出來:為人民服務。
第二部分
孝,應該怎樣做呢?
孝,既然是「利他」的人性,是衡量道德標准。那怎樣做才能體現「利他」性呢?既然是標准,那衡量標準的尺度是什麼呢?應該怎樣做呢?
一、孝,有四個層次
1、首先是:愛自己。
在《孝經》開宗明義第一章中: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因此,孝,首先就是愛自己,愛惜身體,保持健康。
2、其次是:從孝父母開始做起。
《孝經》夫孝,始於事親。
孝父母,反哺是人之本性,一定是從孝父母開始做起的。沒有誰會不孝父母,而能去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的。
3、再次是:為人民服務。
《孝經》:中於事君。
這里的君王是指以堯、舜、禹、周王為代表的明君,明君都是以民為重,
為人民謀幸福。所以,真正的君王其實是:人民。
中於事君:就是為人民服務。
4、最後是:堅持一直為人民服務。
《孝經》:終於立身
《孝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終於立身:自始自終的為人民服務,是道德標准評判的滿分。
第三部分
從「孝」的四個層次,
明確具體應該怎樣做?
一、愛自己
1、珍惜生命。
2、愛惜身體,保持身體健康。
3、不忘「孝」之初心,保持心靈健康
二、孝父母(始於事親)
1、孝和孝父母,不是一個概念。
孝的含意更廣,其中包含了孝父母。孝要從孝父母開始做起。
2、首先要:尊敬。
是要從心裡尊敬父母。
3、其次要:順承。
1)順:色難
《弟子規》指導「順」應該:怡吾色,柔吾聲。
對父母,
隨時隨地都要和顏悅色。
孔子說過:色難。就是告誡我們,雖然很難一直保持和顏悅色,但時常要告誡自己對父母保持和顏悅色。
⑦ 怎樣才算孝順父母
怎麼才算孝順父母?
怎麼才算孝順父母我覺得應是以下幾點:
1,首先要在言語和態度上孝敬父母,有的孩子願意給父母最好的食物,但在言語上不恭不敬,有的甚至惡語相加,滿口怨言,也沒有一個好臉色,給人的感覺就是老人是無用的、多餘的,這會加重老人們晚年的凄涼感、無價值感,覺得自己是孩子的拖累,萬念俱灰,這樣的孩子無論怎樣也稱不上孝順的孩子;
2,善於傾聽,當父母心中有煩惱和怨言向自己訴說時,孩子要放下手頭的工作,耐心傾聽,讓父母能安全、暢快地表達內心的痛苦,在孩子認真傾聽時,父母會得到很大的安慰,感覺到來自孩子的理解和支撐;
3,給父母機會,讓他們在晚年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堅持每天的日常活動,讓自己的四肢和大腦保持正常運行的同時,也能讓父母感覺到自己還有用,有價值感,這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源泉;
4,保持家庭的和睦,構建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同時建設良好的尊敬老人的家風,讓年老的父母在家庭里能感受到溫暖,住得舒心,愉悅的心境是保持身體健康和長壽的良葯;
5,多陪父母散散步,出去散散心,讓父母每天都能活動下筋骨,還能領略大自然清新的空氣和美麗風景,保持手腳的麻利和身體健康,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6,多幫年邁的父母做些他們體力上做不到的家務活,如彎不下腰就幫他們洗洗腳,體力不支,就幫他們買買米、擦擦、洗曬行李;
7,不在家的時候,多打電話問候父母,陪他們聊聊天,也及時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
8,定期陪父母到醫院體檢,了解父母身體狀況,有病早治,無病防身,一切都防患於未然,以免小病不治釀成大禍。
⑧ 怎樣才算孝敬
怎樣才算孝敬?孝敬是指,和顏悅色,常回家看看,善待老人,尊敬父母
⑨ 什麼是孝順真正的定義
在盡心奉養父母的同時,還要順從父母的意志,當然這里的順從也需要有自己的判斷,要看清事實,不可以愚孝。願意付出時間陪伴父母,願意耐心和父母進行交流,互相之間交換想法,真正走到對方的心裡。讓父母活得開心,輕松,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現在不少人工作生活繁忙,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給父母寄錢,在他們心裡,給予父母物質上的需求就是孝順的表現,其實不然,有很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都非常孤獨。
需要家人的陪伴,需要話語和心靈上的交流,金錢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再重要,所以錢的給予往往沒有陪在父母身邊更好,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一個詞,也是兩個字:
生活上關照,精神上順從,並不是指盲從。父輩固然有父輩的缺陷,可出發點卻是為自己孩子好;即便遇上原則問題,心中默念幾句呵呵又何妨。嘴硬無益,只是傷了父母好心而已。
其實,從我們出生那刻起,孝順父母這事兒就已經開始倒計時。除非為了幫忙照顧孩子,鮮有父母會和孩子一起居住。不是他們不願、也並非他們不習慣,他們怕的是打擾,而我們卻常常樂得清靜。
跟父母的相處之道,我們也在逐漸學習。物質上的孝越來越容易,精神上的順卻任重道遠。父母在老去,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