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八個字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八個字

發布時間:2023-01-08 21:10:13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是什麼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是辟邪佞之氣。

在我國的古代,有著重九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說法。而古人們為了避免接觸到邪佞之氣,所以才在九九這一天登高以避邪佞之氣。這一說法現在看實在有些不科學。不過,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氣爽的收獲季節,舉家出遊、登高望遠在時令上是非常適宜的。

重陽節的起源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㈡ 重陽節的寓意是什麼意思八個字

重陽節寓意:一元肇始,長久長壽。重陽節所表達的意思: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重陽節就是登高秋遊以及感恩敬老這兩個主要議題,而且重陽節這一天活動也很多,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等等。

重陽節寓意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所以也稱「重九」。為什麼稱為「重陽」呢?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古籍(易經)上有:「以陽爻為九。」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又叫"老人節",1989年,我國重陽節正式定名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定為全國的敬老日。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重陽節前後,黨和政府以各種形式開展敬老活動,比如召開座談會、老人宴、銀發旅、搞體檢、贈禮品、幫勞動等等,豐富多彩。多數地方還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重陽節風俗活動

賞菊、飲菊花酒

起源於晉代陶淵明,後人效仿,遂有重陽賞菊飲宴之俗,北宋時,重陽賞菊之風盛行。

登高望遠

重陽節又名「登高節」,九月初九正是天高氣爽之時,適合登高望遠,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茴香料植物,香味濃,有驅寒、止痛、驅蟲等功效。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天插茱萸可辟邪求吉,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帶在身上或插於發髻。

吃重陽糕

也叫食蓬餌,餌,即糕。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而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象徵著用吃糕來代替登高。現在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歸寧

舊時,重陽節也叫「女兒節」,即凡有出嫁女兒的人家,都備名酒、糕點,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娘家,稱之為「歸寧」。

敬老

1989年,我國重陽節被正式定名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傳統的重陽節成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㈢ 九九重陽登高的寓意 九九重陽登高的寓意簡述

1、重陽節登高的含義是為了避災,據說東漢時汝南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拜道長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並囑咐桓景回去搭救鄉親:「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裝入紅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戰勝瘟魔」。桓景回家,遍告鄉親。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涌澎湃,瘟魔來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難以接近。桓景揮劍斬瘟魔於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家園,見家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因出門登高而免受災殃,所以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2、重陽節登高的含義就是為了躲避災難,一直延續到現在,登高便宴變成了一個美好、風雅的習俗。

㈣ 重陽節登高寓意什麼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是健康長壽,祛病強壯,也是祭祖的一種活動,是思念家人朋友的意思。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時間在農歷九月初九。由於「九九」諧音「久久」,所以古人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並逐漸衍生出登高「辭青」、觀賞菊花、飲菊花酒、插茱萸等一系列民俗。
重陽節很多人會選擇去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尤其在一個特殊日子裡,更是樂此不疲,此即九九重陽的登高節。
古人登高來源於漢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後漢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將有災難,如果你帶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便能避禍消災了。」
在九九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種表達人們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種行為。此外,古人認為山上雲霧繚繞,為呼風雨喚雷電之神龍所居。因此,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之情,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㈤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下面介紹的是重陽節相關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

1.重陽節習俗之一就是登高望遠,其實,重陽節的登高寓意很是簡單,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見,這個節日登高是為了懷念遠方的親人,寄託著自己的思念之情。

2.重陽節登高有辟邪氣之說,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彌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遠望。

3.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重陽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風箏)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至於人們為何要在重陽時放紙鳶(風箏),除了重陽天高雲淡,風輕日明,紙鳶可輕松乘風而上的氣候原因外,還有些介於巫蓍之間的說法,於不經中頗為有趣。傳說,重陽時放紙鳶是為了「放晦氣」,紙鳶飛得越高越遠,則晦氣也隨之高飛遠離,更有甚者,還要專門將線弄斷,讓風箏消失於雲天之外。另有一種解釋則說重陽放紙鳶是「放吉祥」、「放福氣」,紙鳶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放紙鳶者不僅不能弄斷絲線,還要千方百計保護之,因為若是絲線斷了,則「吉祥」、「福氣」也隨之飄向遠方。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代替茱萸),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至今仍盛行,人們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㈥ 重陽節登高寓意什麼

重陽節登高寓意是為了懷念遠方的親人,寄託著自己的思念之情。重陽節習俗之一就是登高望遠,其實,重陽節的登高寓意很是簡單,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㈦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是什麼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是,健康長壽,祛病強壯,也是祭祖的一種活動,是思念家人朋友的意思。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據文獻說,「登山祈福」的習俗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登高的地點,沒有統一的規定,登高所到之處大抵分為登高山、登高樓、抑或是登高台。登高風俗其由來大致有四:其一是源於古人的山嶽崇拜;其二是源於「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其三是源於登高「辭青」;其四是源於附會上一個荒謬傳說「桓景登山避災」。

㈧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是什麼

1、重陽節登高的寓意有:避邪氣、祈福和感恩、祈求吉利等。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彌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

2、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㈨ 重陽登高的寓意

重陽節習俗之一就是登高望遠,其實,重陽節的登高寓意很是簡單,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見,這個節日登高是為了懷念遠方的親人,寄託著自己的思念之情。
另有辟邪氣之說
重陽節登高有辟邪氣之說,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彌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遠望。

祈福和感恩
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吉利之意
不過,也有說農歷九月九日具有「宜於長久」的吉利之意。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即登高會)。」因此,重陽登高、飲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登高採集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㈩ 重陽節登高寓意什麼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是健康長壽、強身健體,也是祭祖的一種活動,是思念家人朋友的意思。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重陽節: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於重陽習俗活動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拜神祭祖及求長壽、飲宴等,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登高的寓意八個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山海拔高度多少米 瀏覽:716
蘭州養老金流程 瀏覽:310
社區養老的機構 瀏覽:168
襄陽市人社局網站養老金查詢 瀏覽:707
我國農村養老風險及其應對策略 瀏覽:661
西湖區宗教機構養老 瀏覽:489
父母贈與孩子房子需要怎麼上稅 瀏覽:64
養老院小視頻怎麼拍 瀏覽:606
崑山社保交幾年退休 瀏覽:314
60歲高壓150是否需要喝降壓葯 瀏覽:706
馬群的銀城郡頤老年公寓 瀏覽:836
養老保險每年能交多少錢 瀏覽:796
年輕人沒有錢怎麼養老 瀏覽:862
重陽節敬老院里好熱鬧 瀏覽:52
石河街道敬老院 瀏覽:506
養老院招收什麼人 瀏覽:49
重慶西站到長壽怎麼坐公交車 瀏覽:850
普通人怎麼吃比較養生 瀏覽:708
續費養老保險要帶什麼 瀏覽:931
全身體檢體檢什麼項目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