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從聖經的角度看《孝敬父母》
1.耶穌是榜樣。
約翰19:26-27
【約 19:26】 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原文作「婦人」),看你的兒子!」
【約 19:27】 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
約伯記12:12
【伯 12:12】 年老的有智慧,壽高的有知識。」
2.神的命令
出埃及記20:12
【出 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以弗所書6:1-3
【弗 6:1】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弗 6: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十條誡命中,1-4條講的人與神的關系
5- 10條講的人與人的關系,而人與人的關系中第一條就是孝敬父母。
約翰福音
【約 14:15】 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約 14: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 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約 15:10】 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里。」
出埃及記
【出 21:15】 「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出 21:17】 「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利未記
【利 20:9】 凡咒罵父母的,總要治死他;他咒罵了父母,他的罪要歸到他身上(「罪」原文作「血」。本章同)。」
愛神就要遵神的命令
3.孝敬父母是我們的本分
【創 3:16】 又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
【箴 13:24】 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
【箴 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 23:13】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
【箴 23:14】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
父母對我們有生育,養育,教育之恩。
1.聽從父母
【箴 23:22】 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
【西 3:20】 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
【弗 6:1】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提前 5:1】 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少年人如同弟兄,
2.贍養父母.
【箴 23:25】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尊敬父母,使父母高興。
3.關心父母
信了耶穌的,不光關心他們肉體的滿足,更要關心他們靈命。
未信耶穌的父母,要把福音傳給他們。
1.使人得福
【出 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申 5:16】 『當照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伯 36:11】 他們若聽從侍奉他,就必度日亨通,歷年福樂;
【創 27:28】 願 神賜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並許多五穀新酒。
【詩 128:3】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
【詩 128:4】 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
【詩 128:5】 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
【申 28:2】 你若聽從耶和華你 神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
2.在世長壽
【箴 4:10】 我兒,你要聽受我的言語,就必延年益壽。
3.得天上地上的福分
【創 27:28】 願 神賜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並許多五穀新酒
⑵ 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關於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對那些經典的名言警句很是熟悉吧,名言警句易於留傳,是濃縮的精華。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名言警句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歡迎大家分享。
1、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長幼有序。孟子
4、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5、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6、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7、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8、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9、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10、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11、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12、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1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4、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5、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16、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7、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18、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9、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馬克吐溫
20、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21、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22、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23、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25、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26、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7、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28、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29、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30、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31、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32、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33、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34、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
35、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3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8、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39、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40、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41、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馬雅可夫斯基
4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43、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44、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45、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4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47、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48、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49、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50、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美國羅素
51、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52、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53、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55、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5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57、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58、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59、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2、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
3、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
4、父親健在的時候,不知有父親的可貴。
5、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6、兒子娶妻後就是自己的兒子,可是女兒終身都是自己的女兒。
7、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8、你若想了解女兒,只要看她和什麼樣的人交往。
9、一個男孩比十二個女孩增添的麻煩還多。
10、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11、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
12、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
13、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
14、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
15、不記當初娘養我,但看今朝自養兒。
17、父母天地心,大小無厚薄。
18、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
19、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20、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
21、寧死做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
22、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23、獨柴難燒,獨子難教。
24、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25、養女容易嫁女難。
26、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27、母愛之愛,春天常在。
28、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29、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鹽好。
30、子女是父母的至寶。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6、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7、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8、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9、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10、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意思是: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12、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瓦普察洛夫
13、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4、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15、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16、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馬雅可夫斯基
17、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亞米契斯
18、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9、首孝弟,次謹信。——李毓秀
20、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池田大作
21、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何鑄
22、大孝終身慕父母。——孟軻
23、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24、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25、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3、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4、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5、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6、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7、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8、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9、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10、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11、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12、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13、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4、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7、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8、長幼有序。——孟子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21、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22、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23、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24、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25、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26、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27、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2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29、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30、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31、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32、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3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4、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35、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36、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3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38、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39、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40、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41、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42、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4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44、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45、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46、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47、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48、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49、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50、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51、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52、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53、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馬克·吐溫
54、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馬雅可夫斯基
55、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莎士比亞
56、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57、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58、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59、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迅
60、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61、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62、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3、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64、父母惟其疾之憂。——孟武伯
65、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66、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子曰
67、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子曰
6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曰
69、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子曰
70、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7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72、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春秋)《孟子·盡心上》。
73、千萬經典,孝義為先。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清)《增廣賢文》。
74、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勸報親恩篇》。
75、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76、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國志·魏書》。
77、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清)李毓秀《弟子規》。
78、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明)《增廣賢文》。
79、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80、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春秋)《孟子·離婁上》。
81、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8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83、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2)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4)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5)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6)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7)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8)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9)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0)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1)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2)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13)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14)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15)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16)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17)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8)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19)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20)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21)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22)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23)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24)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25)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26)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7)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28)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29)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⑶ 聖經中有關於孝敬老人,比如奶奶爺爺之輩 的句子嗎
【出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利回19:32】 在白發的人面前答,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
【提前5:1】 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少年人如同弟兄。
【提前5:2】 勸老年婦女如同母親。勸少年婦女如同姐妹。總要清清潔潔的。
這里指的長輩,可以是父輩,可以以是祖輩。
⑷ 求有關孝的名言,最好是現代的,不要從百度直接復制的答案
聖經中 孝敬父母 的經文分享
出 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利 19:3 你們各人都當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申 5:16 「『當照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太 15:4 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太 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借著遺傳,廢了 神的誡命。
太 19:19 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可 7:10 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可 10:19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
路 18:20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弗 6: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創 2:24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創 28:7 又見雅各聽從父母的話,往巴旦亞蘭去了;
出 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出 21:15 「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出 21:17 「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color=Blue]利 19:3 你們各人都當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color]
利 20:9 「凡咒罵父母的,總要治死他;他咒罵了父母,他的罪要歸到他身上(「罪」原文作「血」。本章同。)。
利 21:2 除非為他骨肉之親的父母、兒女、弟兄,
利 21:11 不可挨近死屍,也不可為父母沾染自己。
民 6:7 他的父母或是弟兄姐妹死了的時候,他不可因他們使自己不潔凈,因為那離俗歸 神的憑據是在他頭上。
[color=Blue]申 5:16 「『當照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color]
申 21:13 脫去被擄時所穿的衣服,住在你家裡哀哭父母一個整月,然後可以與她同房。你作她的丈夫,她作你的妻子。
申 21:18 「人若有頑梗悖逆的兒子,不聽從父母的話,他們雖懲治他,他仍不聽從。
申 21:19 父母就要抓住他,將他帶到本地的城門,本城的長老那裡。
申 22:15 「女子的父母就要把女子貞潔的憑據拿出來,帶到本城門長老那裡。
申 22:17 信口說她,說,我見你的女兒沒有貞潔的憑據,其實這就是我女兒貞潔的憑據。』父母就把那布鋪在本城的長老面前。
申 27:16 「『輕慢父母的,必受咒詛!』百姓都要說:『阿們。』
申 33:9 他論自己的父母說:我未曾看見,他也不承認弟兄,也不認識自己的兒女。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話,謹守你的約。
書 2:13 要救活我的父母、弟兄、姐妹,和一切屬他們的,拯救我們性命不死。」
書 2:18 我們來到這地的時候,你要把這條朱紅線繩系在縋我們下去的窗戶上,並要使你的父母、弟兄,和你父的全家,都聚集在你家中。
箴 23:25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書 6:23 當探子的兩個少年人就進去,將喇合與她的父母、弟兄,和她所有的,並她一切的親眷,都帶出來,安置在以色列的營外。
士 14:2 參孫上來稟告他父母說:「我在亭拿看見一個女子,是非利士人的女兒,願你們給我娶來為妻。」
士 14:3 他父母說:「在你弟兄的女兒中,或在本國的民中,豈沒有一個女子,何至你去在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參孫對他父親說:「願你給我娶那女子,因我喜悅她。」
士 14:4 他的父母卻不知道這事是出於耶和華,因為他找機會攻擊非利士人。那時,非利士人轄制以色列人。
士 14:5 參孫跟他父母下亭拿去。到了亭拿的葡萄園,見有一隻少壯獅子向他吼叫。
士 14:6 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參孫,他雖然手無器械,卻將獅子撕裂,如同撕裂山羊羔一樣。他行這事並沒有告訴父母。
士 14:9 就用手取蜜,且吃且走;到了父母那裡,給他父母,他們也吃了,只是沒有告訴這蜜是從死獅之內取來的。
士 14:16 參孫的妻在丈夫面前啼哭說:「你是恨我,不是愛我,你給我本國的人出謎語,卻沒有將意思告訴我。」參孫回答說:「連我父母我都沒有告訴,豈可告訴你呢?」
得 2:11 波阿斯回答說:「自從你丈夫死後,凡你向婆婆所行的,並你離開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認識的民中,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
撒上 22:3 大衛從那裡往摩押的米斯巴去,對摩押王說:「求你容我父母搬來,住在你們這里,等我知道 神要為我怎樣行。」
撒上 22:4 大衛領他父母到摩押王面前。大衛住山寨多少日子,他父母也住摩押王那裡多少日子。
撒下 19:37 求你准我回去,好死在我本城,葬在我父母的墓旁。這里有王的僕人金罕,讓他同我主我王過去,可以隨意待他。」
王上 19:20 以利沙就離開牛跑到以利亞那裡,說:「求你容我先與父母親嘴,然後我便跟隨你。」以利亞對他說:「你回去吧!我向你作了什麼呢?」
王上 22:52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的父母,又行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
王下 3:2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但不至象他父母所行的,因為除掉他父所造巴力的柱像。
斯 2:7 末底改撫養他叔叔的女兒哈大沙(後名以斯帖),因為她沒有父母。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為自己的女兒。
詩 27:10 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
箴 20:20 咒罵父母的,他的燈必滅,變為漆黑的黑暗。
箴 23:25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箴 28:24 偷竊父母的,說:「這不是罪,」此人就是與強盜同類。
弗 6:1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耶 16:3 因為論到在這地方所生的兒女,又論到在這國中生養他們的父母,耶和華如此說:
結 22:7 在你中間有輕慢父母的;有欺壓寄居的;有虧負孤兒寡婦的。
亞 13:3 若再有人說預言,生他的父母必對他說:『你不得存活,因為你托耶和華的名說假預言。』生他的父母,在他說預言的時候,要將他刺透。
太 10:21 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
太 10:37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太 15:4 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太 15:5 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
太 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借著遺傳,廢了 神的誡命。
太 19:5 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
太 19:19 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可 5:40 他們就嗤笑耶穌。耶穌把他們都攆出去,就帶著孩子的父母,和跟隨的人進了孩子所在的地方;
可 7:10 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可 7:11 你們倒說:『人若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獻的意思),
可 7:12 以後你們就不容他再奉養父母。
可 10:7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可 10:19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
可 10: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兒女、田地,
可 13:12 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起來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
路 2:27 他受了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要照律法的規矩辦理。
路 2:33 孩子的父母因這論耶穌的話就希奇。
路 2:41 每年到逾越節,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路 2:43 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
路 2:48 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
路 8:51 耶穌到了他的家,除了彼得、約翰、雅各,和女兒的父母,不許別人同他進去。
路 8:56 她的父母驚奇得很;耶穌囑咐他們,不要把所作的事告訴人。
路 14:26 「人到我這里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愛我勝過愛……」原文作「恨」);
路 18:20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路 18: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 神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
路 21:16 連你們的父母、弟兄、親族、朋友也要把你們交官;你們也有被他們害死的。
約 6:42 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耶穌嗎?他的父母我們豈不認得嗎?他如今怎麼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呢?」
約 9:2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約 9:3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 神的作為來。
約 9:18 猶太人不信他從前是瞎眼,後來能看見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
約 9:20 他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
約 9:22 他父母說這話,是怕猶太人,因為猶太人已經商議定了,若有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
約 9:23 因此他父母說:「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
羅 1:30 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 神的(或作「被 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
林後 12:14 如今我打算第三次到你們那裡去,也必不累著你們;因我所求的是你們,不是你們的財物。兒女不該為父母積財,父母該為兒女積財;
弗 5:31 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弗 6:1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弗 6: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西 3:20 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
西 3:21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
提前 1:9 因為律法不是為義人設立的,乃是為不法和不服的,不虔誠和犯罪的,不聖潔和戀世俗的,弒父母和殺人的,
提後 3:2 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
來 11:23 摩西生下來,他的父母見他是個俊美的孩子,就因著信,把他藏了三個月,並不怕王命。
⑸ 說不孝順父母的句子
1、在你開始奮斗之前,別說什麼你會孝順父母之類的話,問問自己,你拿什麼孝順?
2、在車上,好是出於良知,想起了在家對待媽媽的太度,發現自己太混蛋。
3、總是活在旁人的關懷期盼或者閑言碎語中,尋不得解脫。稍稍不小心說些什麼,便被冠以大不孝之罪,憑什麼需要容忍退讓的始終是自己?
4、銀絲漸漸染白了鬢角,皺紋悄悄爬上了額頭。母親啊!不孝的我才是您白發的締造者。
5、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6、自己在家時,只顧玩不顧媽媽的感受,一個月沒回家,都沒主動跟媽媽說話,還對媽媽的詢問感到厭煩。
7、母親沒有錢,只有去乞討、賣血還有把家裡的東西賣了,但只有賺到一千元,她全都給了兒子,其實,兒子是騙母親的,他想去打游戲、**……。
8、我此一生,俯仰無愧於天地、君王及至百姓,然唯獨對不起的,便是我的親生母親。
9、什麼孝順是美德在葉三少眼裡就是那浮雲,他根本就不懂得孝順兩個字怎麼拼寫
10、我以為不孝敬父母的人也不會對朋友真心實意的好,後來知道對朋友不好的人也會是不孝順父母的人。
11、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12、不孝順的女兒,必然是難以駕馭的妻子。
13、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
14、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
15、姑娘,你傷我身體發膚便是害我不孝,你必須跟我回家見父母。
16、烏鴉知反哺,乳牛知跪哺,不孝敬者禽獸不如。
17、「姑娘,你傷我身體發膚,陷我於不孝,你答應跟我回家見父母,我就把這個人情讓給你!」
⑹ 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對名言警句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巧用名言警句有助於我們正確對待學習、生活、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那什麼樣的名言警句才算得上是經典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匯總,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4、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5、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6、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7、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禮記》
8、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0、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1、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2、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3、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4、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5、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6、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7、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18、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9、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20、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21、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22、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23、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2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5、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26、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27、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28、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29、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30、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31、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32、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33、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4、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35、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36、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37、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38、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39、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40、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41、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42、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43、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44、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45、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46、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47、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48、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49、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50、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51、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
52、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53、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54、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55、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美國)羅素
56、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57、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羅素
58、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59、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60、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61、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62、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
63、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我痛恨戰爭。——羅斯福
64、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法)羅曼·羅蘭
65、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
66、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67、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狄更斯
68、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狄更斯
69、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70、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狄更斯
71、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72、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蘇格拉底
73、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74、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蘇霍姆林斯基
75、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蘇霍姆林斯基
76、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於她的孩子們。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造。——蘇霍姆林斯基
77、成為母親之後,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蘇霍姆林斯基
78、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
79、真不公平,原諒青年人尋歡作樂,卻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80、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81、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紀伯倫
82、再沒有什麼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惠特曼
83、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84、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於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德萊塞
85、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池田大作
86、互相贈送禮物的家庭習慣有助於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誠摯的友誼。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禮物的本身,而在於對親人的關心,在於希望感謝親人的關心。——伊林娜
87、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熱愛和尊敬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88、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於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於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伊林娜
89、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90、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爾
91、只有健康的、建立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的家長同孩子的相互關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機。——羅斯·坎貝爾
92、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93、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小路實篤
94、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95、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瓦普察洛夫
96、一個高尚的人,如果有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兒子,其樂一定不亞於他自己生命的延續。——斯梯爾
97、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98、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阿瑟·米
99、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阿斯杜里亞斯
100、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101、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⑺ 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1、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2、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
3、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
4、父親健在的時候,不知有父親的可貴。
5、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6、兒子娶妻後就是自己的兒子,可是女兒終身都是自己的女兒。
7、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8、你若想了解女兒,只要看她和什麼樣的人交往。
9、一個男孩比十二個女孩增添的麻煩還多。
10、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11、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
12、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
13、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
14、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
15、不記當初娘養我,但看今朝自養兒。
17、父母天地心,大小無厚薄。
18、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
19、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20、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
21、寧死做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
22、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23、獨柴難燒,獨子難教。
24、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25、養女容易嫁女難。
26、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27、母愛之愛,春天常在。
28、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29、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鹽好。
30、子女是父母的至寶。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3、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4、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5、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6、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7、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8、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9、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10、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11、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12、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13、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4、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7、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8、長幼有序。——孟子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21、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22、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23、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24、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25、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26、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27、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2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29、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30、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31、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32、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3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4、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35、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36、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3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38、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39、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40、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41、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42、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4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44、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45、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46、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47、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48、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49、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50、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51、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52、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53、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馬克·吐溫
54、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馬雅可夫斯基
55、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莎士比亞
56、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57、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58、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59、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迅
60、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61、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62、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3、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64、父母惟其疾之憂。——孟武伯
65、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66、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子曰
67、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子曰
6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曰
69、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子曰
70、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7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72、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春秋)《孟子·盡心上》。
73、千萬經典,孝義為先。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清)《增廣賢文》。
74、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勸報親恩篇》。
75、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76、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國志·魏書》。
77、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清)李毓秀《弟子規》。
78、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明)《增廣賢文》。
79、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80、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春秋)《孟子·離婁上》。
81、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8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83、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2)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4)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5)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6)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7)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8)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9)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0)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1)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2)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13)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14)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15)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16)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17)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8)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19)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20)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21)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22)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23)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24)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25)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26)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7)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28)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29)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1、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長幼有序。孟子
4、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5、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6、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7、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8、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9、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10、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11、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12、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1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4、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5、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16、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7、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18、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9、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馬克吐溫
20、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21、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22、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23、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25、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26、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7、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28、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29、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30、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31、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32、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33、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34、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
35、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3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8、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39、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40、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41、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馬雅可夫斯基
4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43、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44、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45、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4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47、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48、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49、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50、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美國羅素
51、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52、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53、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55、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5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57、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58、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59、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⑻ 不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1、不孝有三,無後為大。⑼ 對父母孝敬的名言警句
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1、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3、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4、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5、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6、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8、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9、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10、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1、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12、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3、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4、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15、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6、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17、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18、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19、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2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21、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22、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3、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4、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25、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
26、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2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0、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規》
31、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⑽ 關於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120句
關於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120句
孝,是一種美德,以下是我推薦的關於孝敬的名言警句,歡迎閱讀!
1、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拉法格
2、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3、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5、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6、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9、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0、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1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1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13、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4、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15、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
1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8、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20、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
21、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
22、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
23、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24、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25、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27、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8、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9、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狄更斯
30、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32、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33、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34、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36、【為人妻的責任】為人妻者,對外應鼓勵丈夫於飽暖之餘多做善事,多體念貧窮人家的困境;對內應將心比心孝敬老邁公婆,並在公婆、丈夫間努力多方圓融,這是為人妻者的責任。
37、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38、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
3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41、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我痛恨戰爭。羅斯福
42、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康德
43、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阿斯杜里亞斯
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5、殺手你記住,我槍膛里最後一顆子。彈一定是孝敬你的。
4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4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48、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羅素
49、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50、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論語學而》
51、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52、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53、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54、成為母親之後,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蘇霍姆林斯基
55、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58、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59、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60、兒子娶妻後就是自己的兒子,可是女兒終身都是自己的女兒。
61、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維吉爾
6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63、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64、孝敬父母的名句現代篇
65、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
68、若再不開始孝敬父母就太遲了!
69、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70、人生這個大舞台,每個人演繹著自己不同於別人的角色,不管演的好與否,每天都是直播,沒有綵排,沒有修正的機會。所以更要珍愛生命、孝敬父母、疼愛孩子、體貼愛人、善待朋友。世界上什麼都可以重來,只有人生和時間不可以重來。
71、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動報親恩篇》——
74、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7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7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78、長幼有序。孟子
80、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84、意,面帶歡笑。
85、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四言》
87、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91、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92、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93、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95、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爾()
96、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
97、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99、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101、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103、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106、世界上最不能等的是什麼?比爾蓋茨的回答:孝敬父母。
108、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11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規》
114、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
118、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119、寧死做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
120、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