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潮汕重陽節風俗

潮汕重陽節風俗

發布時間:2023-01-05 23:45:50

① 潮州有什麼傳統節日,出處是什麼啊,有什麼典故,那天要做什麼

每個地方都有許多個傳統文化。在潮州,工夫茶相信是家喻戶曉了吧。潮州人喜歡喝茶。喝茶,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喝茶有利於我們的消化系統,飯後半小時喝上兩杯茶,胃裡的食物加速消化,就不會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狀了。除了喝工夫茶,潮州鑼鼓隊,大家也很熟悉吧,每次華僑歸來,鄉里總會響起一陣悅耳的鑼鼓聲。那是鄉里的人慶祝華僑回歸。鑼鼓隊,現在大多是青少年組成的,這樣讓許多學生了解家鄉文化,不至於連鑼鼓怎樣拿、怎樣敲都不知道。每當鄉里有節日的時候,鑼鼓也會響起來,既活躍氣氛,又團結大家,大家為了辦好家鄉文化而團結一心啊。

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在這個節日中中國各地都要舉行慶祝活動,在廣東潮州,也與全國一樣,舉行活動,慶祝這一節日。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在食經中九是一個陽數。月是九,日也是九,這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所以古人稱之為「重陽」。在中原,重陽節有登高、飲菊花酒,陪帶茱萸的風俗。潮州民俗研究者王次陽先生介紹說:「潮州人也有重陽登高這一習俗,不過在過去主要是一些文人雅士的活動,文人雅士在重陽這一天登高,賦詩言志,在歷代的地方誌中都有記載。至於在民間形成風俗的項目,主要是放風箏和結緣這兩項。」

先說說放風箏。 農歷九月是農村中一年中最好的天氣,潮州地處南方,濕氣比較重,古時被稱為瘴氣比較重。但是,到了九月空氣比較乾燥,天氣晴朗,天高雲淡,陽光和熙,秋風送爽,這樣的天氣非常鬆快,所以是放風箏的極好季節,是大家到戶外活動的好季節。潮州人為什麼把風箏叫做「風禽」。在開始,風箏是做成象鳥類、飛禽一樣的形狀。在空中放飛,象飛禽一樣,所以,叫做「風禽」。這個比喻,我們認為更加貼切一些。潮州人還把「風禽」,叫做「紙約」,「紙約」是古代對風箏的叫法。潮州叫的是古字古義。「約」是一種大鳥,樣子想老鷹,飛起來就象老鷹一樣,「紙約」其實就是用紙糊起來的大鳥,所以潮州人把風箏叫做「紙約」,有一定的道理。

放風箏是潮州民間的一種群眾性活動,特別是青年人和小孩,興趣大,熱情高。九月一到,秋風一吹,大家爭相到高處放風箏。在潮州,風箏一般都是自己糊的,材料用竹子、紙糊的;也有專門糊風箏買的,款式比較多,除了鳥類之外,還有蝴蝶、魚、人頭、太陽、蜈蚣等等。還有一些風箏上捆著風鈴空中飛翔時發出響聲,非常有趣。到了重陽這一天,放風箏就成為最熱鬧的了。

王次陽先生說:「重陽結緣是潮州一個風俗,結緣原來是佛教的說法,說的是與佛、菩薩結緣,將來能夠得到」超度「的因緣。結緣也有與人結交的機緣。,除了佛家間有結緣之外,人們之間平時也有結緣的機會。我們平時所說的某人與某人之間那麼好,非常有緣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以前,潮州人之間結緣的方式是相互之間贈送「芝麻丸」來實現的。「芝麻丸」是有糯米、糖、花生等作成的一種甜品。這裡面有非常深厚的寓意:丸的音與緣是同音字,代表緣分;芝麻是開花節節高,表示緣分會不斷加深和發展,糯米有粘性,有強度,表示緣分親密無間。花生的果實是結在跟部,有跟有果,表示緣分能夠結出果實;糖是甜的,表示美滿幸福,甜甜美美。所以,芝麻丸由這幾樣作成的,寓意深遠。

九月初九,潮州民間又稱之為「天公生」,有一個說法是九王的誕辰。這一天,民間祭拜成風,在城裡也有設置神壇供人們祭祀,祭品中除了平時的果品、三牲之外,芝麻丸一定不能少。祭祀完畢,把芝麻丸贈送給親朋好友,鄰里,表示加深情誼和緣分。但是,如果家裡有白事的人家,則不能把芝麻丸贈給別人。贈送芝麻丸還有傳遞團結、結緣的願望。比如說,想要傳遞結婚的姻緣,如果是男方看中的,但是又不清楚女方是否有意,那麼就在九月初九這一天,把芝麻丸送給女方家,這就向女方發出男方想與女方結婚的信號;如果女方回贈芝麻丸,就說明女方同意提親的意向,這時,男方就可以請媒人、親戚到女方提親談條件。有送芝麻丸這一禮節,避免了提親中不必要的尷尬。潮州人很講究臉色,你追求人家不成,被人家拒絕了,臉色不好看,過不去,很是尷尬。平時,鄰里之間送芝麻丸是很正常的。

至於有了婚約或者新婚的親家,女方這一家必須向男方送芝麻丸和果品,然後男方把這些芝麻丸和果品送給親戚、鄰居。潮州人經常說,遠親不如近臨,有緣才來做鄰里,所以非常重視鄰里關系和緣分。潮州的鄰里關系非常好,相互照顧,互相幫助,比如說,你去找某一人,如果他不在 那麼鄰里叔叔大嬸會請你到他家裡坐,喝茶,代主人招待你,這在潮州是非常平常事,也表現了潮州人和諧的鄰里關系;在比如,如果鄰里之間碰到一些小矛盾,經常也在九月初九這一天,互贈芝麻丸,表示屏棄前嫌,重修舊好。

小小芝麻丸充當了結緣的角色。

又如中秋節,在潮州,人們為了不忘異族統治之苦,維護今天安定團結的和諧社會,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② 潮汕重陽節要吃什麼粿

潮汕重陽節要吃來秋瓜葉粿自

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漢族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在潮汕澄海,重陽節的這一天會做一個小吃叫」秋瓜葉粿「也有人叫」粿頭「,用秋瓜葉和大米磨成的粉做成的一個小吃,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

食材

③ 關於重陽節的知識 關於重陽節的知識有哪些

1、重陽節習俗

(1)登高遠眺

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登高遠望,活動筋骨,所以,人們於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

(2)賞菊花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

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為一種風尚。

2、重陽節飲食習俗

(1)重陽糕

重陽糕也叫花糕,這個是重陽節最傳統的美食了,從宋代流傳至今,因與「高」諧音,所以又有「步步高升」的意思,與重陽節要登高的意義是類同的。

(2)螃蟹

秋風起,蟹腳癢,陳酒醇,桂花香。秋季是螃蟹最肥美的季節,螃蟹也是秋季的應季食物,在重陽節里也是人們喜愛吃的海鮮之一。

(3)菊花酒

重陽節有喝菊花酒的習俗,因為酒剛好音同「九」,稱著九月九日這個節日,人們開始喝菊花釀造而成的菊花酒,聞著菊花香,吃著花糕,是節日里一大享受。

(4)菊花糕

實際上是起源於潮汕,在重陽節這一天吃菊花糕歷史已久,主要是因為其清香軟糯,入口即化,外觀比別的糕點更加美觀。

3、重陽節養生

(1)飲食清淡,預防秋燥

重陽節前後,秋燥最為明顯,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抵抗力比較低的老年人,極易在此時出現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

那麼應該如何應對秋燥呢?首先要調整飲食,以清淡為主,盡量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可以選擇多吃一點粗糧,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2)早睡早起,適當午睡

秋冬季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天此時稍不注意,就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適當的午睡能讓大腦和全身各系統都得到休息,有效地幫助人們保持心理平衡,預防心肌梗塞。據調查,每天午睡半小時,可減少30%患冠心病的可能性。

(3)合理運動,調養肺氣

秋天天氣寒涼,如果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

運動時需注意:清晨氣溫低,不要穿著單衣就到戶外活動;鍛煉熱了也不要脫得太多,身體發熱後,可以適當減少衣物;鍛煉後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著涼。

④ 潮汕重陽節的習俗

《澄海縣志》說:「九月九日,是重陽節,登高飲酒,簪菊花,插茱 萸,仍遵照古人遺留下習俗,諺語說:『九月重九,登高飲酒。』」這天 稱為重陽節,是因為《易經》將九定為陽數,而九相重,稱為「重九」。 又因為日、月俱為「九」數,兩陽相重,又稱為「重陽」。
重陽登高習俗,從西漢時期就已經流行。有關登高緣因,人們社撰了 這樣一個傳說。《續齊諧記》曰:東漢時汝南桓景,隨方士費長房學道術, 游學多年。一天,費長房告誡桓景說:「九月九日這一天,你家有大災。 你可速回家,讓家人皆準備一隻裝有茱萸的絳色袋子,系於臂上,登高飲 菊花酒,便可消災免禍。桓景聽罷,匆忙回家,遵從師傅所囑,令全家登 高。到傍晚回家一看,院中的狗、豬、羊、牛均已暴死。費長房聞訊說: 這是家畜代你全家受了禍。這傳說雖屬無稽之談,但反映了古人迫切期望 消災避禍、健康長壽的美好願望。
隨著歲月流逝,重陽登高習俗中的迷信觀念日益淡漠,而登高習俗被 賦上新氣息。九月九日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雲淡山青,金桂飄香。 當此之時,邀請三四親朋好友,欣然結伴出遊,登高環望,極目天舒。那 漫山紅葉,金黃果實,各種風光盡收眼底,頓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清乾隆《揭陽縣志》雲:「重陽,俗不登高,士大夫好事者或為之。是日,兒童多放紙鳶(即放風箏)。」九月風信好,兒童多放風箏。有童謠說:「九月九,風禽線斷滿天走。」
潮俗又說:「九月九,風箏仔,滿街走。」說的是潮汕人在這一天的 一項特殊習俗:放風箏。潮汕地區春夏多雨,冬天太冷,秋天最宜室外活 動。金秋季節,秋風送爽,藍天下飄著一隻只造形別致的風箏,使人覺得 生活充滿生機,全然沒有北方秋天的蕭瑟景象。
潮汕地區的風箏不似濰坊風箏有名,但放風箏之俗較為普遍。 風箏多是小號的,削竹篾為架,糊上各種質量的白紙,再在自紙上畫上各 種圖案。常見的有鯧魚、章魚、蝴蝶、蜻蜒等動物造型。 重陽節古稱菊花節。古人有:「九月重陽都下賞菊」、「九月九日飲菊酒,人共黃花醉重陽」及「九月黃花插滿頭」等詩句。下載 (45.99 KB)
2009-10-26 10:53
古往今來,潮汕人家,世代相沿,「九九」重陽有賞菊、餐菊、飲菊、插菊等風俗。古醫籍《神農本草經》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之妙效。故古人贊美菊花為「延壽客」,其功可知矣。

⑤ 潮汕人重陽節為什麼要燉雞

潮汕人重陽節吃燉雞是因為燉雞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對於潮汕人來說重陽節是一個滋補回的節日,燉答雞的營養物質非常豐富,可以提高免疫力,給身體補充大大的營養。

潮汕重陽節是廣東潮汕傳統民俗及民間祭祀的重要節日。這天在潮汕,有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活動。因為它的節期就在農歷九月初九。古人以九為陽數,故又稱之為「重陽」。潮汕民間,只直接稱它做「九月九」。

(5)潮汕重陽節風俗擴展閱讀:

潮汕重陽節的習俗:

1、登高:潮汕文人雅士有重陽登高之習俗,每年九月九此日,潮汕各地工會及有關單位常組織老年人開展爬山登高、旅遊等文化活動,別有一番情趣。

2、「結緣」:潮安一帶有「結緣」之俗,就是把一種叫「油麻員」的糖果,在親友之間互相贈送。潮語「員」與「緣」同音,遂以此為「結緣」。重陽節正是農閑季節,辛勞的農民利用這段時間自製糕點、糖果走親戚、訪朋友,增進親朋鄰里的情誼。

3、拜九皇誕:據潮汕民間傳說,古時有兄弟九人,每人有九個頭,他們分掌中國九州的人皇。因為他們同在九月九日出生,所以把這一天稱為九皇誕。潮安一帶的人們備好油麻員和紅柿等瓜果,對天膜拜,拜畢才將瓜果分贈親朋。

⑥ 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

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

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我們國家有著各種各樣的節日,而重陽節就是其中一個節日,每個節日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風俗習慣。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的相關內容。

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1

重陽節風俗:登山秋遊、敬老、賞菊。

1、登山秋遊

重陽節登山秋遊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就有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

2、敬老

重陽節又稱敬老節,因此,這一天人們要敬老,敬老可以體現在對父母的孝順,也可以體現在祭祖、祭祀上。

3、賞菊

重陽節時,正是菊花開的時候,因此,在很多地區都有重陽節賞菊的習俗,重陽節除了賞菊外,還可以購買一些菊花送給長輩,表示心意。

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2

重陽節必吃的9種食物

1、菊花酒

在我國的傳統佳節重陽佳節中菊花酒是必須要飲用的,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九九與「久久」 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

2、菊花糕

說道菊花酒就必須要說一說菊花糕了,菊花糕是潮汕名糕點之一,重陽節吃菊花糕在潮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潮汕特產菊花糕以其新鮮、清甜溢香,軟脆無異味而馳名。菊花糕比一般糕點多了菊花的冷香和淡定,而且外形美觀,此糕甜軟酥鬆,入口即化,齒頰生香。

3、吃螃蟹

有著這樣一句俗話說得好「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重陽節還有吃螃蟹的習俗。鄭板橋詩:「佳節入重陽,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陽吃蟹傳統的佐證。重陽佳節正值九月,秋菊飄香,螃蟹膏黃味美,肉肥細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節,所有在重陽節必吃的9種食物中螃蟹是必不可少的。

4、重陽糕

重陽節有吃重陽糕的傳統食俗,重陽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陽糕,還要加入棗子、栗子為餡料。因為重陽節有登高以避災的'說法,而「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糕」是非常受大家歡迎的節日食品。

5、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重陽吃花糕始於西漢,當時稱為「蓬餌」,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陽節吃花糕之風大盛,一直流傳至今。

6、羊肉

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民間重陽這天還有吃羊肉面的習俗,「 羊 」 與 「 陽 」 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 白 」 是 「 百 」 字去掉頂上的 「 一 」,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 「 九九 」 之典。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

7、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國民間還有一種傳說。據《奇園奇所奇》中介紹: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訪,這一天正值重陽節。他已經一天未食,感到飢餓口渴,當行至剩柴村時,只見家家牆倒樹凋,均為兵火所燒,朱元璋暗自悲嘆,舉目環視,唯有東北隅有一樹柿子正熟,遂採摘食之,約食了10枚便飽腹,又惆悵久之而去。

8、糍粑

吃糍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糍耙分為軟甜、硬咸兩種。其做法是將洗凈的糯米下到開水鍋里,一沸即撈,上籠蒸熟,再放臼里搗爛,揉搓成團即可。

9、栗子糕

在北京地區,重陽節吃的重陽糕有兩種,一種是花糕,另一種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製作而成的。糕呈菱形,色醬黃,質糯、栗香、味甜。據《夢粱錄》記載,在宋朝時期就已經有這個栗子糕了。

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3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句子有哪些

1、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正值中秋之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最佳時機。

2、金秋時節,丹桂飄香,三九相逢,重陽到來。佳節到眼前,朋友卻不在身邊,此時倍感遺憾,只有將濃濃的祝福送到你心間。願你重陽佳節,快樂不減,幸福無邊。

3、重陽節到了,秋高氣爽,願與你賞菊飲酒,登高遙望,祝你健康。

4、我願化作一片雲,隨你漂流到天涯海角,我願變成一首歌,寂寞時在你耳邊響起,我用真心編寫最美的祝福,在這重陽佳節里送給最愛的你。

5、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6、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

7、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寒雁一向南飛遠遊人幾度菊花叢,正菊花爭艷的季節,我知道一個地方,可以賞菊,我帶你去吧!

8、句句問候,是秋風傳遞我的思念;寸寸關懷,是流水寄予我的心願;聲聲祝福,是手機送上我的祝福。雖忙碌無法相聚,卻未曾把你忘記,重陽節祝你快樂!

9、平原草枯矣,重陽後、黃葉樹騷騷。

10、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⑦ 重陽節的風俗防風箏 重陽節的風俗防風箏是什麼

1、傳說,重陽時放風箏是為了「放晦氣」,風箏飛得越高越遠,則晦氣也隨之高飛遠離,更有甚者,還要專門將線燒斷,讓風箏消失於雲天之外。廣東《鶴山縣志》載:「於秋初放紙鷂,是日(九月九日)以火斷其線,任其隨風而去,謂之『流鷂』,以除疾病雲。」

2、可是與之相對,另有一種解釋則說重陽放風箏是「放吉祥」、「放福氣」,風箏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放風箏者不僅不能弄斷絲線,還要千方百計保護之,因為若是絲線斷了,則「吉祥」、「福氣」也隨之飄向遠方。兩種解釋針鋒相對,讓人莫衷一是,不禁莞爾。

3、雖說「九九重陽放風箏」的習俗與氣候節令有關。但是經過漫長的歲月與傳說的渲染,放風箏,不僅僅成了娛樂的項目,也成了重陽節必做的一件事。相傳這源於漢代桓景與費長房的故事。農歷九月初九,桓景向費長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葯,迷路山林,後經鴿子引路,才找到費。後人為紀念此事,以紙糊鴿子,登高時隨帶上山發放,有祈福去除晦氣之意。

4、放風箏要注意的事項都在「風箏線」上。有的地方風箏斷線是好事,意味著把晦氣放走了,有的地方像潮汕地區,風箏斷了線,千萬別撿,小心把別人的「衰運」撿回家。

5、在潮汕農村,有不少人信命運,認為每逢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是「轉運日」。因而此日有些人攜帶自己的風箏登高放飛,意謂「衰運」盡去,「好運」將來。人人都想方設法讓自己的風箏順利高飛並任其飄流,以償心願。不過有不少風箏在中途放飛時斷線,故潮諺曰:「九月九,風箏斷線滿天走」。對斷線飛來的風箏,人們忌撿,怕撿到別人的「衰運」。

6、在福州,撿斷線風箏到底晦不晦氣,沒有一個准確說法,但是福州人重陽登高放風箏,最忌諱的就是「風箏斷線」,連提到這幾個字都是不被允許的。「斷線風箏」不吉利。意味著有不好的事會發生。過去人們嫁女兒,剛過門或還沒進門,女婿就死了或毀婚,就叫「斷線」,可見對風箏線斷了這件事,人們很忌諱。

7、台灣重陽放風箏的習俗,則與之相反。放風箏時不僅外形爭奇斗艷,還以「風吹相咬」(就是玩風箏「打架」)為樂事。好鬥者往往會在風箏上加裝暗器,如小鋸片或尖銳的鉛片等,用來切斷對方的絲線,或者是放長絲線去纏拉大風箏的尾巴,然後再用力一扯就將大風箏拉下來了。

8、如果不幸風箏被扯下墜地,也往往成了眾人搶奪的目標。俗語說∶「風吹斷落土,搶到溶糊糊。」就是說這種激烈爭奪風箏的場面。戰敗者則以「風吹斷了線,傢伙(財產)去了一半。」來形容自己的損失慘重。

⑧ 潮汕重陽節吃什麼粿

折疊吃重陽糕
與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回、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答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閱讀全文

與潮汕重陽節風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廈門失地養老保險金多少 瀏覽:9
見姐姐父母買什麼禮物 瀏覽:299
60歲的女人騷 瀏覽:134
四川2013退休人員漲工資 瀏覽:944
重陽節孝親作文 瀏覽:617
x教授得了老年痴呆 瀏覽:278
去做入職體檢需要什麼 瀏覽:90
北碚區石壩敬老院圖片 瀏覽:943
50歲中年編織短袖 瀏覽:171
老年人缺愛如何補救 瀏覽:531
農村養老保險補繳哪個檔合算 瀏覽:66
養老保險59還能交嗎 瀏覽:50
什麼事兒都父母優先 瀏覽:165
80老年人飯怎麼做 瀏覽:702
小學班級九九重陽節活動方案 瀏覽:131
養老保險查詢山東 瀏覽:3
父母的父可以組成什麼字 瀏覽:505
長壽區菩提村委會電話多少 瀏覽:952
老年人補鈣的最好辦法 瀏覽:544
泰諾制葯的體檢項目有哪些 瀏覽:9